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肿的CT、MRI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肾上腺囊肿的CT、MRI表现.结果 10例肾上腺囊肿,6例行CT检查:囊肿壁薄、均匀,1例囊壁有钙化,1例囊内可见分隔,分隔上见点状钙化灶.平扫囊内密度均匀,CT值约为15 HU~30 HU,增强扫描囊内均未见强化,1例囊壁轻度强化,5例囊壁及分隔均未见强化.4例行MRI检查:囊内均呈长T1、长T2信号,囊壁呈长T1、略长T2信号,增强扫描囊内和囊壁均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肾上腺囊肿的CT、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妇科急腹症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影像学表现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35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与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以手术及病检结果为对照,评价CT与MRI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盆腔炎:CT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灶边缘模糊不清,少数有多囊性病灶;MRI显示界限不清的囊性肿块,T1W1上被膜最内层可见环状高信号带,T2W1囊性病灶背侧可见低信号。异位妊娠:CT显示为密度不均匀的混合型肿块,以实性包块为主;MRI显示为囊实性的混杂信号。卵子宫内膜异位症:CT显示以多囊性病变为主,囊内密度不均,单囊病变密度较高;MIR显示囊内信号不一,囊壁厚度不均。巢肿瘤蒂扭转:CT显示以囊实性肿块为主,多数边界光滑,实性肿块为条索状或片状;MRI显示囊性部分信号较薄弱,T1W1低信号,T2W1高信号。卵巢黄体破裂:CT与MRI均显示附件囊性病变,多数囊内密度不均匀;MRI囊内积液及腹腔积液者可见T2W1高信号。CT与MRI对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和卵巢黄体破裂的诊断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总体诊断符合率高于CT(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等妇科急腹症的CT与MRI表现均有一定的特征,可为妇科急腹症的诊断提客观的依据,MIR的诊断价值优于C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颌骨造釉细胞瘤的CT表现,提高对颌骨造釉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造釉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13例位于下颌骨,1例位于上颌窦牙槽突部。单房型8例,呈单房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骨壳完整或不完整,内未见骨嵴影,壁可见小嵴状突;多房型6例,表现为多房皂泡状,骨壳菲薄,部分中断,内部不均匀,可见条状骨嵴影。根据肿瘤密度分囊性型、实性型及囊实性型。囊性型6例,呈均匀低密度,CT值为12~25HU,增强扫描囊壁可见轻度强化;实性型2例,呈不均匀中等密度,CT值约30~50HU,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囊实型6例,密度混杂,增强扫描可见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结论造釉细胞瘤的位置、骨质破坏特点、内部密度特点、生长方式等方面有一定特点,CT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病例1:患者女,66岁,因"胸痛10余天"就诊.胸部CT:前上纵隔14 cm×5 cm×7 cm形态不规则囊性病变,边界清楚,囊壁光整,囊内密度均匀,CT值约13 HU,增强扫描无强化(图1、2).CT诊断:胸腺囊肿可能性大.术中见前上纵隔不规则囊性包块,边界清楚,壁菲薄、透明,囊内为清亮透明液体.病理诊断:前上纵隔支气管囊肿.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03-4005
目的探讨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影像CT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从收治的腹部囊性淋巴管瘤患者中选出12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确诊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CT诊断的应用方法及CT影像表现特征。结果 12例患者经CT影像诊断显示结果与医师术中所见结果完全一致,具体位置包括盆腔2例、腹膜后腔3例、肠系膜4例和大网膜3例,囊肿在腹膜后间隙、肠系膜及网膜位置生长,不容易剥离,8例囊肿为不规则形态、其余4例为圆形,7例边界清楚、5例边界模糊,且与周围肠管有粘连,术中发现多数囊内液体是淡黄清亮液体,有1例为暗红色陈旧性出血、2例为黏稠黏液。CT影像特征显示: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形态,向组织间隙爬行性发展,填充间隙塑形,肿块为多房,大小不一,边界清楚或模糊,囊壁较薄,囊内密度均匀,为水样密度,部分肿块为单房,囊内见脂肪密度,囊壁较厚,周围见血管影。增强扫描检查中,囊内无强化,囊壁与间隔轻度强化,部分见血管穿行征。结论采用CT诊断腹部囊性淋巴管瘤,能准确显示疾病的影像学和形态学特征,对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很高的鉴别参考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黄体破裂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患者均在月经周期后半期发病,其中右侧卵巢9例、左侧卵巢2例。CT表现为附件区有直径3.2~5.6 cm囊样病变(平均4.2 cm),2例圆形、9例椭圆形;2例囊液密度均匀如水(平扫CT值10~15 HU)、9例囊内密度不均匀(平扫CT值17~53 HU);可见局部囊壁连续性中断,病变周围和盆腔见密度较高的腹腔积液(CT值30~65 HU)。结论 CT可显示卵巢黄体破裂的特征,结合临床能及时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7.
病例女,47岁,子宫肌瘤4年,外院复查发现盆腔肿物入我院治疗。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触及大小约6 cm×5 cm×5 cm肿物,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可。外院超声检查:子宫浆膜面外多发实性低回声占位,大者位于左侧,大小约13.4 cm×7.5 cm,边界清,形态不规则,与肌层关系密切,子宫肌壁间可见多发低回声结节。CT检查:子宫两侧壁可见不规则等低密度肿物影,右侧大小约7 cm×4 cm×6 cm,左侧大小约18 cm×6 cm×7 cm,边缘分叶,病变呈匍匐状生长扇形包绕子宫,增强扫描低密度成分未见强化,部分呈囊性改变,实性成分可见结节状及片絮状强化,强化方式为渐进性持续性,平扫CT值为35.2 HU,动脉期CT值为44.9 HU,静脉期CT值为62.1 HU,病变周边多发迂曲血管影。子宫肌层另可见多发圆形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图1~4)。  相似文献   

8.
13例输卵管妊娠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的CT表现。方法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13例输卵管妊娠发生于壶腹部11例、峡部1例、间质部1例。CT表现为混杂密度软组织肿块,内见高密度出血灶9例、孕囊影5例、盆腔高密度积液10例。增强扫描软组织肿块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高密度出血灶无强化,5例孕囊边缘可见明显环形强化影。1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子宫外形增大、内膜增厚。结论附件区混杂密度软组织肿块,内见高密度出血灶、孕囊,同时伴有盆腔高密度积液为输卵管妊娠的典型CT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SO)的CT诊断价值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结合文献复习卵巢甲状腺肿CT诊断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本组3例肿瘤体积较大,长径达8~14 cm.CT平扫表现均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边界均清楚,囊壁光滑.囊性部分为单囊或多囊状稍高密度区,实性部分为软组织密度,内见斑点状、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例伴有甲状腺右叶及右侧腋尖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结合文献,以下表现具有一定诊断价值:①单侧边界清楚囊实性肿瘤;②肿块囊性部分多为多囊,囊内密度一般较高,实性部分出现与甲状腺密度类似的软组织影.③实性部分和囊壁常见钙化;④囊壁光滑,一般不会出现壁结节;⑤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强化明显;⑥可出现肿瘤标志物异常、甲亢或甲状腺肿症状.结论 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具有典型征象的病例,结合病史和临床检查,基本可以实现诊断;对于不典型的病例最终诊断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肝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7例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其中1例作常规螺旋CT平扫,6例作平扫及动脉期、门静脉、延时期三期增强扫描.结果:7例中,囊腺癌3例,囊腺瘤4例;CT扫描均表现为薄壁囊性肿物,病灶呈现类圆形,边界光滑.3例囊腺癌中,1例伴有细小囊壁钙化,1例伴有囊内出血,3例伴有壁粗大结节;4例囊腺瘤中,4例囊液密度均匀,2例壁结节细小.病灶囊壁及壁结节平扫平均CT值36HU;增强后囊壁及壁结节持续强化,动脉期平均48HU,门静期平均66HU,延时期平均71HU.结论: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该病有很高价值,是诊断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阑尾黏液囊肿的CT影像诊断特点,提高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黏液囊肿患者12例,分析阑尾黏液囊肿的CT特点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CT扫描显示,5例患者右下腹可见低密度肿块,与盲肠关系密切;7例表现为位于右下腹的边缘光滑的囊性肿块,囊壁较薄,呈卵圆形或哑铃形,囊肿大小不一,直径2~10cm,平均直径(4.7±1.5)cm,囊内容物CT扫描值为8~18Hu;2例囊壁可见不同程度钙化;1例边缘不清,四周渗出,肠系膜脂肪间隙密度变高;5例进行增强扫描,2例无增强,3例囊壁轻度环形增强现象,囊内容物无明显增强现象。12例手术病理诊断为单纯黏液囊肿9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癌1例。结论:阑尾黏液囊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其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典型征象显示右下腹薄壁囊性肿块伴囊壁弧形钙化及盲肠受压,增强扫描显示囊壁呈轻度环行均一强化,囊内无强化,对术前诊断和良恶性的评估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螺旋CT系统分析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征,以资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CT平扫加增强特点,对发病部位、大小、形态和囊性病变内部及周边强化特点、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结果:本组研究中,先天性囊肿1例,假性囊肿26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胰腺癌囊变1例。假性囊肿壁薄,无强化,良性囊腺瘤壁较厚、光整,其内可见分隔及壁结节,囊壁及壁结节轻到中度强化,恶性壁厚薄不均,中度强化并边界模糊。结论:胰腺假性囊肿为最好发的囊性病变,囊性肿瘤具有较特征性CT表现,通过CT平扫加增强可对囊性病变的良恶性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分析浆膜下子宫肌瘤的CT表现,特点及其与盆腔、中下腹肿瘤的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浆膜下子宫肌瘤1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CT特征、误诊原因、鉴别诊断。结果:浆膜下子宫肌瘤的CT表现有如下特点:盆腔或中下腹部肿块,边界多清晰,与子宫紧贴或以蒂相连,呈圆形、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平扫密度等同于子宫肌层,密度较均匀,偶有钙化,较大的肌瘤常有囊变、坏死的低密度影。结论:浆膜下子宫肌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需要与骨盆及中下腹部的其他性质的病变,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特点。方法收集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于胃17例,小肠7例,结肠2例;CT平扫肿块呈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者8例,瘤内有低密度坏死者18例,肿块内有钙化者5例,边缘清晰者19例。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区明显强化,CT增值在20~60HU,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其中良性5例,恶性21例。免疫组化26例均显示CD34阳性。依据肿瘤的肉眼病理结构差别,将其CT表现形式概分为实体型、小灶坏死型、大灶坏死囊变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预测良恶性和估计预后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PD)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LPD患者,观察其CT及MRI表现,测量并比较LPD与子宫肌层平扫CT值,增强CT动脉期强化率、静脉期强化率、延迟期强化率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差异.结果 L PD病灶均为多发,部分呈粟粒状;1例仅见盆腔病灶(伴子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囊性肾癌的CT表现,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全部病例均经CT平扫及动脉期、实质期、肾盂期三期增强扫描,部分病人做MPR冠、矢状位后重建处理。结果 9例囊性肾癌,4例冠状位或矢状位后重建图像显示为非规则圆形囊性肿块,囊壁弥漫弧形钙化2例,囊内平均CT值15~20 HU,本组最高达35 HU,高于单纯囊肿。典型征象包括,囊壁局限不连续,中断,向局部肾实质浸润。囊壁局限模糊,显示不清。囊壁局限增厚,突出壁结节,中等强化。结论 多层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囊性脑膜瘤的 CT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本组 10例病人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其中 CT平扫表6例,一次性增强扫描3例,平扫后增强扫描4例。结果:幕上肿瘤9例,幕下肿瘤1例。囊样区位于肿瘤边缘部9例,其中6例位于肿瘤的脑深面。边缘与中心部1例。结论:囊性脑膜瘤以瘤周型多见,根据囊性脑膜瘤囊、实性的CT特点,可提高本病的认识,有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8.
妇科急腹症超声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分析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19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96例患者中宫外孕124例,卵巢黄体破裂32例,卵巢囊肿蒂扭15例,急性盆腔炎2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3%。结论超声对女性妇科急腹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应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以提高超声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小儿盆腔恶性肿瘤CT表现,提高CT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部分病例作过静脉尿路造影和,或膀胱造影检查。结果CT表现(1)内胚窦瘤17例:瘤体较大,平扫密度均匀与不均匀各占约54%和46%,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一高度强化并存。大部分病例可见较小范围坏死囊变区域,多数侵犯邻近组织。(2)横纹肌肉瘤16例:多数边缘清楚,密度较均匀,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或无强化。(3)恶性畸胎瘤14例,瘤体巨大,为实性混杂密度,呈轻中度强化,邻近脏器未受侵。其中钙化14例,脂肪组织12例,(4)其他肿瘤5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密度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区。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1例,密度均匀,未见囊变坏死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密度均匀,无钙化,呈轻中度强化,无囊变坏死区。结论CT检查是发现和诊断盆腔恶性肿瘤的重要检查手段,可初步判断肿瘤类型,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