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及其转录因子smad2和smad3基因在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的结构特征后,提取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和6例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的总RNA后,分离m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这3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TGF-β1、smad2和smad3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组织中都有表达.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组织中,TGF-β1和smad2基因表达较弱,随着胎龄的增加,皮肤组织内这两种基因表达逐渐增强,在出生后机体的皮肤组织中,这两种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妊娠早期皮肤的1.3倍和5.9倍,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smad3基因的表达呈不同的变化规律,在妊娠早期的皮肤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较强,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该基因表达逐渐降低,而在出生后机体的皮肤组织内,smad3基因表达产物的灰度值又升至0.272±0.022,与早期妊娠胎儿皮肤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TGF-β1、smad2和smad3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人皮肤组织内都有表达,显示TGF-β1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十分重要.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TGF-β1和smad2基因低表达可能是胎儿皮肤创面无瘢痕修复的机制之一,smad3基因在其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研究认为表皮干细胞数量及增殖分化潜能的差异,可能是创面愈合能力随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探讨不同发育阶段人皮肤表皮干细胞B1整合素、角蛋白19、p63转录因子和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表达特征。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5—09/2007—04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完成。材料:流产胎儿皮肤标本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提供,4~12周岁少儿、25~45岁成人烧伤整形植皮手术剩余皮片标本由南昌大学第~附属医院烧伤科提供。方法:标本取材后立即用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保存。所有标本经系列切片后,分别采用鼠抗人角蛋白19、β1整合素、p63转录因子、端粒酶反转录酶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以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皮肤组织中表皮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 主要观察指标:200倍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测定表皮干细胞标志物阳性表达率。结果:胎儿皮肤、少儿皮肤和成人皮肤表皮的基底部、毛囊周围细胞B1整合素、角蛋白19、p63和端粒酶反转录酶均呈棕黄色阳性表达。胎儿表皮基底层细胞β1整合素、角蛋白19和p63均呈强阳性表达:少儿表皮基底层细胞叶1大部分表达β1整合素、角蛋白19和p63,阳性细胞均匀分布;成人表皮基底层细胞B1整合素、角蛋白19和p63呈弱阳性表达,阳性细胞散在分布;胎儿表皮基底层端粒酶反转录酶阳性细胞表达强度,少儿表皮〉成人表皮。随年龄的增加,β1整合素、角蛋白19、p63和端粒酶反转录酶在胎儿、少儿、成人皮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F=5.06,P〈0.01)。 结论:胎儿皮肤、少儿皮肤和成人皮肤表皮干细胞主要位于表皮基底层,端粒酶表达阳性区域及信号强度与表皮干细胞的定位分布及阳性表达强度相一致。提示表皮干细胞的数量、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强弱可能与不同发育阶段皮肤组织的修复能力差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但是经过长期体外培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逐渐丧失,其机制仍不明确。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过程中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利用表皮生长因子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观察其形态变化及生长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前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经诱导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典型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率为78.7%,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率为8.1%。诱导0.5 h后处理组细胞中Beclin-1的表达水平有所增加,但1 h后开始逐渐降低。说明体外可以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活性在诱导分化早期呈高表达,分化过程中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分化早期的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比较苦参碱诱导K5 6 2细胞前后的基因表达谱 ,寻找与肿瘤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方法  0 .1mg/ml苦参碱作用K5 6 2细胞 3h后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并分析对照组与苦参碱处理组间的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 在 84 6 5个候选基因中 ,筛选出 30个差异表达基因 ,苦参碱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 ,表达上调的基因有 12个 ,主要涉及代谢相关蛋白基因、细胞受体等 ;表达下调的有18个 ,包括抑癌基因、原癌基因、DNA结合与转录因子、代谢相关蛋白基因、细胞信号转导基因等。结论 肿瘤细胞诱导分化是多基因作用的综合结果 ,筛选的基因对了解肿瘤发生、发展与逆转分化 ,以及寻找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低氧培养人胚胎干细胞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及分化方面,而低氧对人胚胎干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甚少。目的:观察不同氧体积分数对人胚胎干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分别在低氧(体积分数5%O2)和常氧(体积分数21%O2)的条件下持续培养FY-hES-7细胞,收集晚期(第52代)细胞,运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不同氧体积分数组FY-hES-7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并进行差异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及通路分析。结果与结论: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表达上调(>2倍)的基因1840个,表达下调(>2倍)的基因1676个。利用基因本体分析发现低氧组表达上调基因与细胞表面受体信号转导、免疫反应、离子转运、生物代谢及细胞活动等功能相关,而表达下调基因则与转录调控,依赖DNA的转录调控、神经分化、细胞形态、胚胎形态、胚胎器官及各系统发育等功能相关。通路分析发现低氧组表达上调的基因与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免疫反应以及造血系统等通路的改变相关,而表达下调的基因则多与胚胎发育及肿瘤通路改变相关。不同氧体积分数下长期培养的人胚胎干细胞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低氧组出现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表明低氧有助于人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防止分化及降低成瘤性。  相似文献   

6.
表皮干细胞是皮肤组织的特异性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强大的增殖潜能,被认为是皮肤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表皮干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MAPK、Wnt、Notch、骨形态发生蛋白等信号转导通路上,通过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引起与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以调控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近来有研究显示端粒酶活性的丧失及其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是造成表皮干细胞体外复制和扩增受限的主要原因。表皮干细胞的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组织修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背景:一系列研究发现,骨髓基质干细胞可在体外经人工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有望用以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但是其分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明了.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前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6-12/2007-12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脑肿瘤研究室完成.材料;健康成年近交系Wistar大鼠,体质量约300 g.方法:体外培养和纯化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对其进行诱导,分别于诱导前和诱导后第7天抽提RNA后利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检测分析诱导前后差异基因表达谱,并有选择地对其中的一些重要基因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主要观察指标: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培养及诱导分化.②诱导分化后神经细胞的鉴定.③诱导分化前后基因芯片的检测.④基因芯片结果的分析.⑤实时定量PCR的验证.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经诱导后形态上呈神经元样细胞改变,免疫荧光证实β-TubulinIII染色后阳性率为(69.04±5.63)%.基因芯片共发现差异基因215条,其中上调基因125条,下调基因90条.明确与神经元发育密切相关的基因有13条,其中上调7条,下调6条.挑选重要的4条基因Bmp4、Robo2、Numb、Enc1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其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相符.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相关基因表达谱中,有一些明确与神经元分化密切相关的基因存在差异表达,深入研究这些基因可能为基因工程改造骨髓基质干细胞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和其受体 (b FGFR)以及磷酸化酪氨酸蛋白 (P Tyr)在胎儿和成人皮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16例被测标本中包括不同胎龄 (妊娠 12~ 31周 )的胎儿皮肤组织 8例和成人皮肤组织 8例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病理技术确定 b FGF、b FGFR和 P Tyr这3种蛋白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b FGF、b FGFR和 P Tyr在胎儿和成人皮肤内都有表达 ,b FGF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毛囊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外基质中 ;b FGFR定位于这些细胞的细胞膜上 ;P Tyr蛋白的阳性信号在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质膜上和胞浆内都有分布。在胎儿发育初期 ,分别含有这 3种蛋白的阳性细胞数量很低 ;随着胎儿生长发育 ,这3种蛋白的阳性细胞率逐渐增大 ;在发育后期的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中 ,这 3种蛋白表达升高更加显著。结论 :b FGF、b FGFR和 P Tyr在不同发育阶段人的皮肤组织内呈阳性表达 ,显示它们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十分重要。在发育早期的胎儿皮肤中 ,这 3种蛋白低表达可能与胎儿创面无瘢愈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 P5 3蛋白在胎儿与成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病理技术确定这两种蛋白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 (8例 )和成人皮肤(8例 )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结果 :在妊娠早期和中期胎儿的皮肤组织中 ,PCNA呈强阳性表达 ,而 P5 3蛋白表达很低。随着胎儿生长发育 ,PCNA蛋白的阳性细胞率逐渐降低 ,而 P5 3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发育后期的胎儿和成人皮肤中 ,PCNA的阳性细胞率显著下降 ,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角质形成细胞和毛囊上皮细胞的胞核内 ;P5 3呈阳性表达 ,蛋白颗粒定位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中。结论 :在不同发育阶段皮肤组织中 ,PCNA和 P5 3蛋白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内 DNA合成和修复 ,调节皮肤组织的生长发育、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以及损伤后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血管形成因子 1(Ang 1)、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 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 4种基因在不同胎龄胎儿和少儿皮肤中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的结构特征后 ,提取 18例不同胎龄(13~ 32周 )的胎儿皮肤和 6例少儿 (4~ 12岁 )皮肤组织的总 RNA后 ,分离 m 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检测这 4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VEGF、Ang 1、a FGF和 b FGF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中 ,VEGF和 Ang 1基因表达较强 ,随着胎儿生长发育 ,两种基因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在妊娠早期的皮肤中 ,a FGF基因表达水平较低 ;而在妊娠中期皮肤内 ,该基因表达水平升至最高 ,随后逐渐降低 ;在少儿皮肤中 ,a FGF基因几乎没有表达。在胎儿皮肤组织中 ,b FGF基因呈强阳性表达 ,转录产物含量较高 ;而在少儿皮肤组织内该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P<0 .0 5 )。结论  VEGF、Ang 1、a FGF和 b FGF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皮肤内表达规律不相一致 ,显示这些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血管的形成十分重要 ,并且调节机制各不相  相似文献   

11.
脐血干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后信号转导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造血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在合适的造血生长因子和系特异性生长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成巨核细胞。在体外诱导CD34~ 造血干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可导致许多基因尤其是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的变化。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后信号转导基因的表达,拟从基因水平验证其对巨核细胞分化发育的调控。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免疫学研究室。材料:无菌条件下应用血袋采集法收集足月正常分娩的胎儿脐带血60~145 mL,产妇及家属自愿捐献。VarioMACS免疫磁性吸附柱分离装置,CD34 Isolation Kit;SCGM无血清培养基;CD单抗;细胞因子。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V2.0;LuxScan 10K/A双通道激光扫描仪。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6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免疫研究室及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公司完成。分别收集同一份脐血分化培养前CD34~ 细胞和培养后CD41~ 细胞,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和纯化cDNA探针,以Cy3-dCTP标记培养前CD34~ 细胞,以Cy5-dCTP标记培养后CD41~ 细胞标记的DNA溶于30μL杂交液中,42℃过夜。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造血干细胞与分化的巨核细胞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表达差异。根据基因芯片结果,选定17个表达差异基因用RT-PCR作进一步验证。结果:芯片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3522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705个,下调基因1817个。3522个差异基因中,与细胞信号相关的基因有343个,与转录调节相关的有150个,与分化相关的有21个。其中,CD61基因的表达增加了369.83倍,CD41基因的表达增加27.38倍,PF4基因的表达增加24.06倍;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澈酶s、G蛋白偶联受体、RAS家族相关的基因多数表达上调;与STAT通路相关的基因中,SOCS1、JANUS激酶表达上调,STAT5A表达下调。对选定的17个表达差异基因用RT-PCR作进一步验证,以GAPDH为内对照,结果与芯片检测完全一致。结论:血小板生成素等造血生长因子可能主要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Ras-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促进脐血干细胞向巨核细胞系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12.
小鼠胎肝和骨髓细胞基因表达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发育经历了从卵黄囊到胎肝、胎脾并最终定住于骨髓的复杂过程。虽然已有部分研究发现决定这一迁移过程的重要因素是造血微环境。但缺乏对不同造血器官微环境差别的系统性比较研究。为了探讨胎肝与成年骨髓造血微环境差别的分子基础,对小鼠胎肝和骨髓细胞RNA进行cDNA微阵列(cDNA micmarray)杂交,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杂交结果,并以RT-PCR和Northerm blot对杂交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在588种具有重要功能的已知基因中,二相比,骨髓高表达的基因有65种,胎肝高表达的基因有131种。进一步分析发现骨髓高表达的基因中与造血相关的基因有39种,胎肝高表达的基因中与造血相关的有71种,分别占差异基因群的60%和54%。RT—PCR和Northem blot验证的结果表明,CDl8、CD144及PSGL-1基因在骨髓中高表达而在胎肝中低表达或不表达,此结果与微阵列杂交结果相符。同时还发现,CD18和CD144基因在胎肝中的表达水平随胎龄增加呈下调趋势。结论:胎肝与骨髓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显不同。其中某些基因的表达随发育阶段不同而变化。这些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尤其是与遣血细胞发育、迁移、植入等密切相关基因的差别性表达。可能是胎肝造血兴衰、不同组织造血干细胞性能差别及影响不同造血组织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植入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3.
背景:前列腺素E2不仅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炎性递质,而且在骨组织形成与改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且前列腺素E2在其他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中,也表现出类似的调节作用。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骨向分化的影响,检测其促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剂量,筛选出前列腺素E2的效应基因,评价前列腺素E2诱导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鉴定,配制10-2,10-3,10-4,10-5,10-6g/L不同质量浓度的前列腺素E2溶液,分别与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空白组为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L.DMEM。M丌比色法及碱性磷酸酶定量检测,筛选出前列腺素E2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最佳剂量。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最佳成骨诱导浓度前列腺素E2诱导后14d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未诱导组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结论:不同质量浓度前列腺素E2诱导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前列腺素E2最佳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浓度为1×10-4g/L,前列腺素E2最佳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浓度为1×10-5g/L。基因芯片筛选发现Cxcll3、Cd55基因及PPAR、MAPK信号通路可能与前列腺素E2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The expression of B lineage associated genes during early B cell differentiation stages is not firmly established. Using cell surface markers and 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 bone marrow (BM) cells can be resolved into six fractions, representing sequential stages of development; i.e., pre-Pro-B, early Pro-B, late Pro-B/large Pre-B, small Pre-B, immature B, and mature B cells. Here we quantitate the levels of several B lineage associated genes in each of these fractions by RT-PCR, demonstrating different patterns of expression. We find that expression of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 lambda 5, and VpreB is predominantly restricted to the Pro-B stages. Rag-1 and Rag-2 expression is also tightly regulated, and is found largely in the Pro-B through small Pre-B stages. Mb-1 is present from Pro-B throughout the pathway at high levels. Finally, Bcl-2 is expressed at high levels only at the pre-Pro-B and mature B stages, whereas it is low during all the intermediate stages. We also correlate this expression data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onset of Ig gene rearrangement as assessed by amplifying D-JH, VH-DJH, and VK-JK. Finally, we report differences in gene expression during B lymphopoiesis at two distinct ontogenic timings, in fetal liver and adult BM: both TdT and the precursor lymphocyte regulated myosin-like light chain are expressed at high levels in the Pro-B cell stage in bone marrow, but are absent from the corresponding fraction in fetal liver. In contrast, lambda 5, VpreB, Rag-1, and Rag-2 are expressed at comparable level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高脂膳食及有氧运动因素对C57BL/6小鼠骨骼肌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初步探寻有氧运动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IR)相关基因的机制。方法:选用C57BL/6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IR模型组,分别饲以基础和高脂饲料10周。鉴定高脂膳食组IR小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将正常饮食组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安静组(NC)和正常饮食运动组(NE),IR模型组分为高脂饮食安静组(HC)和高脂饮食运动组(HE)。运动方案采用强度为75%VO2max有氧跑台训练,持续6周。后分离各组小鼠股四头肌,提取总RNA,经荧光标记后进行芯片杂交,利用芯片扫描仪记录荧光信号,并通过相关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C/NC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136个;NE/NC筛选差异表达基因74个;筛选HE/HC差异表达基因29个;HE/NC差异表达基因共252个,其中170个基因(HE/NC-DF)的差异表达由高脂膳食和运动因素共同引起;HE/HC中16个基因为与HE/NC-DF共同差异基因。结论:高脂膳食及有氧运动对小鼠骨骼肌基因表达均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初步筛选出有氧运动改善IR潜在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有氧运动改善IR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 l lar 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键基因。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公共数据平台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检索得到PTC的基因芯片GSE60542,使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分别筛选PTC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基因集A)以及PTC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基因集B)。进一步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集A和差异表达基因集B交集的差异表达基因集C。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David,String,cBioPortal对差异表达基因集C进行生物学功能及其编码蛋白的互作分析,并对差异表达基因集C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通过分析GSE60542芯片数据,一共获得1086个差异表达基因A、194个差异表达基因B、39个差异表达基因C。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集C主要的分子功能与氧化还原酶活性、蛋白质同源二聚化活性、生长因子结合有关;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增殖、甲状腺激素的产生、神经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节、γ-氨基丁酸信号转导途径等生物学过程。通过cBioPortal在线分析网站,初步筛选出对患者生存时间影响较大的基因CCL21。结论:基因芯片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能够有效分析PTC组织、癌旁组织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间差异表达基因,并筛选出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为进一步研究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VE-statin/Egfl7基因在恶性胶质瘤中表达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用小RNA干扰技术沉默VE-statin/Egfl7基因在人恶性胶质瘤U251细胞中的表达,然后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VE-statin/Egfl7基因沉默前后该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选取两条差异表达基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通过RNA干扰技术明显抑制了VE-statin/Egfl7基因在U251细胞中的表达。基因表达芯片检测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调基因有141条,包括未知功能基因7条,已知功能基因134条;上调的基因有130条,包括未知功能基因3条,已知功能基因127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细胞外基质黏附等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家族信号、细胞存活信号及整合素ave3信号。结论VE-statin/Egtt7在恶性胶质瘤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可能通过P13K/Akt和Ras/MAPK两条信号转导通路实现,为进一步研究VE-statin/Egfl7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and practicality of fetal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ardiac abnormalities prior to 16 weeks' gestation in fetuses with increased nuchal translucency thickness (NT).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1996 and June 2002 early fetal echocardiography using the transvaginal route was performed at 12-16 weeks' gestation on 275 fetuses with increased NT. The abnormal cardiac findings were classified as either structural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or functional, defined as transient phenomena which might later disappear, such as isolated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and an enlarged ascending aorta. The abnormal findings were related to pregnancy outcome, including autopsy results, karyotyping results, and late fetal and neonatal echocardiography. RESULTS: Cardiac abnormalities were present in 61 fetuses overall (22.2%); including structural cardiac defects in 37 fetuses (13.5%) and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in 24 fetuses (8.7%). Structural cardiac abnormalities were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karyotype in 24 fetuses and normal karyotype in 13 fetuses. Of the 24 fetuses with functional cardiac abnormalities, 2 (8.3%) had isolated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and 22 (91.7%) had enlarged ascending aorta. Abnormal karyotype was present in this group in 4 cases (16.7%). CONCLUSION: Increased NT can be used to define a high-risk group that should receive specialized early fetal echocardiography. This is a reliable technique with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diagnosis of both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ardiac abnorma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