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晓红  周肖艳 《护理研究》2013,27(5):479-480
疟疾是全球最严重的虫媒传染病之一,每年约有5亿多人感染,导致100多万人死亡,其中90%病人出现在非洲地区,5岁以下儿童占所有疟疾死亡病例的82%[1].恶性疟疾临床症状复杂多变,进展快,病情重,病死率高.脑型疟疾是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急性脑病,是重症疟疾的一种.2011年4月我科收治1例脑型疟疾合并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非洲籍患儿,经多方协作,积极治疗,细致护理,患儿很快脱离危险,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正疟疾是由雌按蚊叮咬人体时将其体内寄生的人类疟原虫传入人体的寄生虫病。临床特点为间歇性、发作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脾大与贫血[1]。全球109个国家有疟疾流行,约33亿人口受到疟疾威胁,每年约有5亿人感染疟疾,其中有100万人因此死亡。非洲是疟疾传播最严重的地区,每30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恶性疟疾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2]。随着改革开放,对外交往增多,出入境人员  相似文献   

3.
吕金兰 《临床医学》2011,31(4):51-52
目的初步探讨成人恶性脑型疟疾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确诊成人恶性脑型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及其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成人恶性脑型疟疾患者均有非洲工作或生活史,同时均为急性起病,表现为高热、头昏头痛,意识障碍,同时伴有肝功能异常,累及两系以上血象异常,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外周血涂片均找到恶性疟原虫;予以青蒿琥酯等治疗患者痊愈,其中1例出院后因未服用伯安喹而引起复燃,再次治疗有效。结论成人恶性脑型疟疾在我国多为输入性感染,临床易误诊,有必要反复血涂片找疟原虫以便于确诊;该病起病迅速,病情进展快,及时有效抗疟疾治疗病情恢复快,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疟疾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杰 《新医学》2001,32(3):133-134
1 引 言 疟疾是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虫媒传染病,全世界有 90多个国家, 24亿人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有 5亿人发病,200多万人死亡。我国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有疟疾流行,每年发病人数 4万左右。 彻底根除疟疾并非易事,原因在于蚊子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力,它对所有的杀虫药均可产生耐药性。而疟原虫,特别是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极易产生耐药性,致使疟疾难以消灭。世界卫生组织对疟疾给予密切的关注,遏制疟疾(roll back malarla)已成为全球奋斗的目标,有效地治疗现症病人是击退疟疾的重要措施。 2 抗疟药使用的现状 2.1 目前使用的…  相似文献   

5.
许萍 《中国急救医学》2001,21(10):589-589
越南、缅甸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是世界上主要疟疾流行区之一。在我国疟疾的发病率已从 195 5年的 10 2 8/万降至1998年的 0 2 5 /万 ,其中上海已为基本消灭疟疾的城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加 ,部分地区 ,如广东和福建 ,疟疾病例数有所回升。 1998年我国有 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有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报道。本文报道 1例在澳门的恶性疟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例。1 临床资料男性 ,42岁 ,因高热伴寒战且口服抗生素无效 5d于1998年 8月 10日就诊澳门山顶医院急诊室。当时患者的体检正常 ,但实验室检查显示轻度血小板缺乏、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
恶性疟凶险发作4例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疟疾分为4型,即间日疟、三日疟、卵型疟和恶性疟。其中恶性疟的病原为恶性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多在内脏微血管内进行,以内脏受损为主,特别是脑损害明显,从而导致寒战、高热和大汗,并且常伴有剧烈头痛、极度衰弱、全身肌肉酸痛和消化道症状,以及贫血和肝脾肿大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由于恶性疟原虫的大滋养体与裂殖体在内脏毛细血管内发育,并在感染原虫的红细胞膜上出现结节状突起,易发生粘连而使内脏毛细血管阻塞,所以有1%~2.5%的恶性疟患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呈现凶险发作。恶性疟凶险发作的患常有高热或超高热,体温升至40℃以上,并且持续不退,可出现嗜睡、神志不清、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而且易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低血糖、肺水肿、心血管异常、黄疸及肝功能不全、血液系统异常和感染等并发症。刚果(金)是疟疾的高发区,其发病率居各种疾病的首位,其中95%为恶性疟。我国首支维和医疗分队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的8个月时间内,收治患153例,其中疟疾患97例,占63%,疟疾患中90%以上为恶性疟。有4例恶性疟呈凶险发作,现将4例恶性疟呈凶险发作的患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为Wilson氏病(HLD),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发病率为0.5/10万~3/10万[1].其特点是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复杂,有5个常见并发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感染、肝昏迷、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肝肾综合征[2],我院1990年6月至2002年11月共收治肝豆状核变性患儿28例,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患儿共3例,较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逢英 《临床荟萃》2003,18(9):501-501
疟疾是非洲布隆迪流行的最主要传染病之一 ,脑型疟疾是最凶险的合并症 ,而布隆迪流行的疟疾中脑型疟疾占2 0 %~ 30 %之多。作者在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1 0月中国驻布隆迪医疗队工作期间 ,收集整理了 52例脑型疟疾 ,现将抢救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2例均为非洲黑人患儿 ,其中男 30例 ,女2 2例 ,年龄 <1岁 2例 ,~ 2岁 4例 ,~ 4岁 1 2例 ,~ 6岁 2 0例 ,~ 1 2岁 9例 ,最大 1 4岁 5例。从出现症状到入院时间平均 1天至 1周。脑型疟疾临床诊断标准符合实用儿科学[1 ] 。1 .2 症状与体征 本组病例均起病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淮安地区输入性疟疾的临床特点,探索该病的早期识别、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住本院治疗的92例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患者中,畏寒发热92例(100%);呕吐23例(25%);腹泻14例(15.2%);肢体抽动、眼球震颤、及意识障碍6例(6.5%);酱油色尿、巩膜黄染、贫血貌等溶血性贫血表现9例(9.8%);尿量减少、无尿、肾区叩痛5例(5.4%);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12例(13%);血红蛋白<90 g/L 22例(23.9%);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高于正常23例(25%);肾功能损害5例(5.4%);脾大39例(42.4%);胸片表现为实变征象者12例(13%).菁蒿素衍生物治疗效果好,治愈率为98.9%,1例脑型疟疾患者死亡.[结论]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病情凶险.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处理是治疗恶性疟疾的关键.菁蒿素衍生物可作为脑型疟疾和恶性疟疾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约2000万例[1],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  相似文献   

11.
引言: 疟疾是由4种疟原虫(即恶性疟、间日疟、卵性疟和三日疟原虫)中的一种或多种感染人类引起的疾病,通过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疟疾感染仍然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发生的病例估计为3亿至5亿。疟疾传播地区居住的人口占全球的41%(包括非洲、亚洲、中东、中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以及大洋洲),每年死于疟疾的人群70万-270万,其中75%为非洲儿童。以往疟疾在整个美国大陆呈地方性流行,估计1914年发生了60万病例。  相似文献   

12.
抗疟药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皓冰 《新医学》2005,36(5):297-299
1引言 疟疾为当今世界公共卫生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WHO在<2002年世界健康报告>中公布全球存在疟疾危险的国家和地区为104个,约24亿人(占全球人口的40%)居住在这些地区.疟疾临床病例达3~5亿,每年有200~300万新增病例,死亡人数超过110万,平均每30秒钟就有1个儿童死于疟疾,每日有3 000例5岁以下的幼儿死于该病.其中超过90%的病例发生在非洲,其余病例主要发生在印度、巴西、阿富汗、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和中国.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50万新发宫颈癌病例,25万人死于该病[1,2]。其病因与某些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有密切关系[3]。HPV是一种无包膜的DNA病毒,现已发现100个以上的血清型,可感染人的多种上皮细胞,引起皮肤和粘膜的良、恶性增生,其中某些型能够引起生殖道感染导致恶性病变,称为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PV,HR-HPV),如HR-HPV-16,-18,-31,-33,-58等,其中又以HPV-16与宫颈癌关系最为密切。大部分HPV-16感染在两年之后可自发地消失,大约有5%为持续性感染并…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疾临床分析——附9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中英  苑小冬 《新医学》2008,39(7):448-450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输入性恶性疟疾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时99例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99例均有疟疾流行区居住史,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发热99例(100%)、畏寒90例(90%)、头痛28例、呕吐25例、肌肉疼痛23例、腹泻21例、烦躁不安17例、贫血13例、肝肿大10例、脾肿大43例(43%)、双下肢水肿8例.21例早期误诊,误诊率为21%(21/99).43例给予氯喹治疗,其中16例经治疗无效,加用蒿甲醚治疗;41例应用双氢青蒿素加蒿甲醚治疗;15例应用蒿甲醚加双氢青蒿素哌喹治疗.99例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3例出现再燃(3%).结论:恶性疟疾早期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临床上遇见有恶性疟疫区居住史的发热患者,应及时行血涂片或骨髓穿刺检查,以免延误诊治.使用青蒿素衍生物治疗恶性疟疾效果好,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09%[1].现有乙型肝炎病人3 000万例左右,每年新发乙型肝炎病人100余万例[2].我国每年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医疗费用高达300亿元~500亿元[3].现就120例慢性HBV感染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健康行为及病区健康教育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由蚊叮咬传播[1]。脑型恶性疟疾的发病非常罕见,本病发病机制是脑内微循环弥漫性内凝血,脑组织出现灶性损害,主要包括缺氧、充血、水肿、炎症及坏死等[2]。其临床表现发热、畏寒、头痛、头晕、嗜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衰竭等症状。其治疗效果差,早期给予积极抗疟药物和临床合理治疗,病死率仍高达15%~20%,全世界每年数十万患者死于重症疟疾[3]。该病例是我省首例,在  相似文献   

17.
加强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菌 )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引起的感染明显回升。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经感染上结核菌 ,其中 10 %的人发展成活动型 ,每年大约有 30 0万人死亡[1] 。我国有 4亿以上人口受到结核菌感染 ,每年至少有113万新结核病发生 ,死亡人数达 2 5万[2 ] 。结核菌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并呈上升趋势 ,根据我国 2 5个省市对 15 95例耐药性测定者中 ,结核菌初始耐药率为 2 8.1% ,继发耐药率为 41.1% ,耐 3种及 4种以上药物的占 5 .7% (全国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资料汇编 )。总之 ,结核菌感染率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也高 ,…  相似文献   

18.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当前全球约有20亿人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约5 000万人感染了耐多药结核菌,其中至少2/3有发展成为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1]。我国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占全球患者总数的25%,名列第1位。全国200万肺结核患者中,有1/4以上为耐药患者,约55万人[2]。耐多药结核被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输入性疟疾的临床特点,抗疟疾药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感染病科收住的90例非洲务工疟疾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患者均有发热现象,伴畏寒寒战84例,贫血30例,脾肿大24例。出现并发症57例,其中急性肝损害18例,急性血管内溶血15例,急性肾衰竭6例,脑型疟疾9例,肺病变9例。血小板减少有66例,其中严重减少18例,淋巴细胞减少60例,出现黄疸者共63例,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ALT升高42例。血检疟原虫阳性率57例,其中间日疟15例,恶性疟18例,分型不详24例,根据情况选用不同抗疟药物治疗,所有病例最终均有效控制症状。结论输入性疟疾临床症状典型,有急性肝损害、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肾衰竭、脑型疟疾及肺病变等常见并发症。血检疟原虫阳性率较高。血小板减少较普遍且较严重,淋巴细胞比例严重减少者病情重。肾损害比例高。常用抗疟药物能有效控制症状。  相似文献   

20.
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并且常伴有剧烈头痛,极度衰弱,全身肌肉酸痛和消化道症状,以及贫血和脾大等特点.疟疾是非洲国家最常见的传染病,其中恶性疟疾是最多见的一种,包括脑型疟,超高型热,急性肾衰竭,肝功能障碍胃肠型,其发病急,来势凶猛,并发症严重,病死率高[1].现将2009年10月-2010年9月在中国驻苏丹瓦乌维和二级医院收治的12例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