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治疗完全型大动脉错位伴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TGA/VSD,PS)的手术方式有Rastelli手术、Lecompte手术、Nikaidoh手术、Yamagishi手术以及动脉转位 左心室流出道扩大术等多种术式,Rastelli手术和Lecompte手术损伤小,但远期并发症多;Nikaidoh手术和Yamagishi手术解剖纠治完全,但手术损伤大;动脉转位术 左心室流出道扩大术适应证相对较狭窄。因此,在TGA/VSD,PS的外科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手术指征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现对上述手术术式的优缺点、适应证、禁忌证、疗效和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改良Nikaidoh手术治疗伴左室流出道狭窄的大动脉转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2月至10月,我们在Nikaidoh手术基础上,用改良术式治疗2例大动脉转位(TG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和肺动脉狭窄(PS)的病儿,以解决术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重建后右室流出道非生长性的难题,手术取得了很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Rastelli手术治疗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Rastelli手术治疗大动脉错位伴室间隔缺损的经验.方法全组49例中男29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岁;平均体重17.2kg.完全性大动脉转位31例,纠正性大动脉转位18例;伴肺动脉狭窄45例,伴肺动脉高压4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Rastelli手术.二期根治5例.体外循环灌注(178.5±52.5)min;主动脉阻断(109.2±38.3) min.结果手术早期死亡6例,死亡率12.2%.死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肾衰、心律紊乱和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术后并发症有心律紊乱、肺动脉高压危象、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功能紊乱、肾衰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心包或胸腔积液、感染等.CICU平均监护7.3 d.随访中因同种带瓣大动脉(VHC)感染死亡1例.结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手术中,右室流出道直切口有利于心内隧道修补室间隔缺损;纠正性大动脉转位手术中,解剖右室径路显露缺损较好且易避开传导系统,但不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而解剖左室径路修补室间隔缺损的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高;大于4岁者手术宜选择大号VHC可减少再次手术几率;对无长段左室流出道狭窄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病婴,可在动脉换位术基础上行肺动脉瓣叶交界切开或Konno术以解除左室流出道梗阻.为防止术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对伴肺动脉狭窄的纠正性大动脉转位病儿,提倡心房-大动脉双换位手术.  相似文献   

5.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手术纠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17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手术纠治,通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比较,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方法室间隔缺损修补:10例经右心房二尖瓣或解剖左心室切口,缝针经室间隔缺损置于室间隔左侧面;7例经解剖右心室切口缝针直接缝于室间隔左侧面。结果经解剖左心室修补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40%,而经解剖右心室的发生率为14%。14例伴不同程度的肺动脉流出道梗阻,除1例作瓣交界切开,余13例均采用同种带瓣主动脉管道连接。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11.76%。结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室间隔缺损修补经解剖右心室修补为好,肺动脉高压是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Double Switch术治疗先天性矫正性大动脉转位二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Wu QY  Wang XQ  Guo Y  Guo SX  Yang XB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8):604-606
目的 介绍解剖矫治先天性矫正性大动脉转位的手术特点。方法 2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患者,1例9个月,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行Senning加动脉调转术;1例23岁,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行Rastelli加Senning术。结果 2例患者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前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术后超声检查心室功能正常,心内隧道和心外管道通畅。无三尖瓣反流。结论 Double Switch手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先天性矫正性大动脉转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ongenitally 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ccTGA)指房室(atrioventricular,AV)和心室大动脉(ventriculoarterial,VA)连接的不一致,ccTG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大多数ccTGA病儿合并其他心脏畸形。ccTGA临床表现和自然病程的变化取决于其合并的畸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同种带瓣主动脉经过适宜处理后,用以治疗18例合并肺动脉狭窄的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TGA)患者,其中内脏正位(SLL)型14例,内脏反位(IDD)型4例,均合并室间隔缺损(VSD)。方法手术缝闭肺动脉瓣口,修复VSD,用经过冷冻处理的同种带瓣主动脉管道连接功能右心室和肺动脉。结果术后测压:右心室收缩压为3.3~6.4kPa(25~48mmHg),右心室-肺动脉压差0.66~3.0kPa(5~22mmHg),右心室/左心室压比值0.3~0.6。结论采用同种带瓣主动脉能使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更接近于人体正常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TGA)不仅从生理上,而且从解剖上得到了纠正。方法:资料为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9例CTGA患者,年龄2-16个月,体重3.1-11kg。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造影检查,心排血量和心功能测定,9例患者均施行Double-Switch术,合并的其它畸形都予以纠治。结果:9例患者均存活,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左、右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小婴儿CTGA应尽可能早期选做Double-Switch术,使心功能尽可能适合机体的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大动脉转位术治疗婴儿大动脉错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左室训练术治疗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CTG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对24例左心室退化的cCTGA患者行左室训练术,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0.17~22.00(3.73±4.35)岁;体重5.10~61.00(15.71±10.95)kg。主要合并畸形:三尖瓣关闭不全(TR)23例(轻度11例、中度7例、重度5例),限制型室间隔缺损18例,房间隔缺损5例,卵圆孔未闭5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肺动脉瓣轻度狭窄5例,主动脉弓缩窄1例。术前经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或心导管检查确诊,形态学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mLVEDD)8~32(21.56±6.60)mm,形态学左心室(mLV)后壁厚度2~7(4.29±1.52)mm,形态学左心室与形态学右心室(mRV)压力比(PmLV/mRV)0.12~0.65(0.41±0.12)。手术均采用胸骨上端小切口或胸骨正中切口,在全身麻醉下完成肺动脉环缩术。结果术毕测压PmLV/mRV 0.57~0.93(0.76±0.10);全组患者无住院死亡,出院时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双心室结构和功能良好,室间隔位置较术前略向mRV侧移位,mLVEDD较术前略增大,TR较术前减轻。术后随访1~35个月,无远期死亡。所有患者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mLVEDD 14~40(26.17±7.11)mm,mLV后壁厚度4~9(4.95±1.44)mm,PmLV/mRV 0.52~0.98(0.72±0.16),TR较术前明显减轻,其中14例患者完成二期心房大动脉双调转术。结论左室训练术应用于左心室退化的cCTGA患者安全有效,mLV压力负荷及后壁厚度增加,mLV腔扩大,且TR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研究Nikaidoh术治疗完全型大动脉错位伴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TGA/VSD/PS)的早期结果。方法在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有8例TGA/VSD/PS患者在我院接受Nikaidoh术矫治,手术年龄4~29个月(11.4±7.6个月),体重5.2~11.0kg(8.0±1.9kg);所有患者房室连接一致,其中伴房室瓣骑跨1例,左肺动脉狭窄1例,本组患者术前均未行其他手术,手术均采用改良Nikaidoh术,即主动脉根部移位和重建左、右心室流出道,除1例冠状动脉同时移植和使用Homograft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外,用自体心包补片扩大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结果手术死亡1例,无1例出现明显左室流出道梗阻(LVOTO)和右室流出道梗阻(RVOTO),轻度肺动脉反流3例,中度4例,除1例死亡患者外,其余左心功能均正常;随访时间平均8.8个月(3~18个月),7例存活;心功能状况佳,射血分数(EF)0.64±0.02;短轴缩短率(FS)0.33±0.02。未出现进展性主动脉瓣反流、LVOTO、RVOTO和肺动脉反流加重。结论Nikaidoh术适宜于治疗TGA/VSD/PS,尤其当解剖上存在不宜行Rastelli术的患者,早期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形态三尖瓣置换术及中远期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TGA)患者行形态三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及其术后中远期结果。方法1997年9月至2007年9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cTGA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16~51岁(33.3±12.8岁),体重47~90 kg(60.9±14.7 kg)。单纯形态三尖瓣关闭不全10例,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形态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形态三尖瓣置换术后机械瓣功能不良1例。术前形态右心室射血分数为56.2%±11.6%,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2例,Ⅲ级6例。18例cTGA患者均施行形态三尖瓣置换术。术后随访患者的心功能、形态右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手术死亡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发生瓣周漏2例,分别于术后7 d和30 d行瓣周漏修补术后治愈。随访16例,随访时间57.0±40.7个月;随访时形态右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8%±9.2%vs.56.2%±11.6%;t=2.062,P〉0.05),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12例,Ⅲ级4例,与术前比较心功能分级Ⅲ级者所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2,P〉0.05)。结论cTGA形态三尖瓣置换术能防止形态三尖瓣关闭不全对形态右心室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其中远期结果满意;随访期间,形态右心室功能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TGA)患者行形态三尖瓣"瓣中瓣"法置换术的方法及其术后早中期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11例cTGA患者,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37.8±11.7)岁;体重(73.0±11.3)kg。均采用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即"瓣中瓣"法行形态三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例,肺动脉瓣成形术1例,功能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4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修补术1例。术后随访患者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胸比率、形态右心室的射血分数及其舒张期末内径、形态左心房舒张期末内径。结果 11例患者均生存并得到随访,随访(13.0±10.6)个月。术后随访时心胸比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4±0.06 vs.0.57±0.09,t=1.581,P0.05),形态右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8%±9.0%vs.54.9%±9.5%,t=0.712,P0.05),形态右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3±7.5)mm vs.(56.9±9.2)mm,t=0.988,P0.05],形态左心房舒张期末内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1±8.9)mm vs.(53.4±11.1)mm,t=3.286,P0.05],术后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40,P0.05)。结论 cTGA形态三尖瓣"瓣中瓣"置换术保留了形态右心室的几何结构形态,阻止了形态三尖瓣关闭不全对形态右心室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形态左心房功能及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术后早中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16.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是一种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畸形,如不治疗婴儿早期即死亡。目前临床上对无肺动脉瓣狭窄的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患者采用动脉转位术纠治,但如合并冠状动脉畸形,手术的难度和死亡率就会增高。因此,处理好合并的冠状动脉畸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就冠状动脉畸形的分类、手术方法及处理结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总结手术纠治45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completeatrioventriculardefect,CAVD),以期把握好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方法根据Rasteli分型:A型26例,B型2例,C型2例,过渡型15例。手术采用单片心包补片修补方法。结果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6.7%。死亡原因为伴发心内严重畸形法洛四联症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远期死亡2例,均为二尖瓣反流并发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结论CAVD早期出现肺动脉高压,手术应在6个月~1岁内为好,术后必须定期随访,早期了解房室瓣反流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