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厥心痛"、"真心痛"范畴。《金匮要略》曰:"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明确指出上焦阳气虚是冠心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在其基础上浊邪上乘,阻遏胸阳,形成气滞血瘀、痰浊,使血脉不通而发痛。《素问.痹论》谓:"心痹者,脉不通。"说明心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是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祖国医学认为:胸痹心痛为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发作时以标实为主,以血瘀为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血阴阳亏虚,其中又以心气虚最常见。临床上本病多表现力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而血瘀常贯穿本病始终,因此活血化瘀也成为治疗胸痹心痛的根本大法。随着对活血化瘀药药理与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活血化瘀药对冠心病的干预是多方面、多途径综合调控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结合冠心病发病机制,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活血化瘀药对冠心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荣东 《家庭用药》2011,(11):42-42
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在中医学上属于“胸痹”“真心痛”“厥心痛”范畴。《素问·痹论》有云:“心痹者。脉不通。”即指明冠心病的病机主要为血脉不通。中医认为,血脉不通乃瘀血和痰浊气滞所致,瘀、痰和气滞则为长期脏腑功能失调之结果。因此,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强调调理脾胃、养气活血。最终达到通脉护心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辨证治疗胸痹,包括心脉痹阻、痰浊壅盛、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等证型.采用相应的治法,并用中医理论阐明中医治疗胸痹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刘强教授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副院长,系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博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诊治心血管疾病二十余年,擅长胸痹心痛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与康复指导。本文从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选方用药、药物剂量变化及防治结合等角度,阐述刘师诊治胸痹心痛的学术思想。1从气、血、痰、湿、瘀、郁热论治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多因人体内正气亏虚,或气滞、血瘀、寒凝、痰湿阻滞,导致心脉痹滞不通,故膻中或左胸部呈现发作性、反复性的憋闷、疼痛等不适。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心悸等.就其病理性质而言,多数医家认为,本病基本不离本虚标实.其中虚有阴阳、气血不足,实分瘀血、痰浊、气滞、寒凝.冠心病发病多以气阴亏虚为本,瘀血痰浊为标,临证时应辨明阳虚、寒凝或火热扰心的病理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7.
古人将冠心病称为胸痹,为临床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根据《金贵要略》论胸痹,认为阳气虚于上,痰湿等阴邪乘虚干扰而成本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现,临床导致胸痹的病机以脾气亏虚、痰瘀互结多见。笔者跟随导师李洁诊疗多名胸痹患者,运用温胆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胸痹58例,临床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胸痹心痛病是正气内虚,外邪(主指六淫)入侵,或是饮食不节,情绪过激,劳逸失度等病因导致心脉痹阻不畅,心脏阴阳气血失调,以膻中或胸部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笔者经数年的临床实践,在胸痹心痛的辨证治疗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系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中老年常见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痹“、“厥心痛“等范畴.笔者运用自拟生脉活心汤治疗55例冠心病,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立秋 《黑龙江医药》2000,13(2):109-110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北背痛彻心。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肌炎等病,小儿心肌炎中一部分患儿诊断胸痹,是按病位结合病性及主症而确立的中医诊断,如“心悸”“虚劳”等。近年来胸痹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到目前为止,中医尚无病毒性心肌炎这一病名,但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相类似,其病因为感受风热邪毒,内损于心所致,主要病机始则为外感风热邪毒从口鼻而入,蕴郁于肺胃症见发热、恶寒、咳嗽、汗出不畅,大便稀薄等,继则邪毒由表入里,留而不去,内舍于心导致心脉痹阻,心血运行不畅,或热毒之邪郁而化热,灼伤营阴,以致心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或冠状动脉循环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心脏病。祖国医学无此病名,类属于“真心痛”、“厥心痛”、“胸痹”的范畴。 要防治疾病,首先要认识疾病的寒热虚实,阴阳表里。《金匮要略》认为本病总的病机是“阳微阴弦”,上焦阳虚,阴盛于下,阴乘阳位,本虚标实的病变。根据前人的论述,结合临床所见。笔者认为虚、瘀、痰三字可以概括冠心病的病机。正虚是本,痰浊、瘀血是标。正虚,主要是心、肾虚衰。标实是由正虚而引起。肾为先  相似文献   

12.
胸痺西医称之为"冠心病心绞痛"。其发病机理在《素问.痺论篇》中是这样阐述的:心痺者,脉不通;心脉不通,不通则痛。其发病常与心、肾、肝、脾诸脏的盛衰有关,病机总属邪痹心络,气血不畅,络脉瘀阻,心络挛急,心脉不通。针对其本虚标实之病机,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2020年统计数据推算,中国心血管病的现有患病人数3.30 亿,其中冠心病1.139 万,且患病率和病死率处于上升趋势[1],因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防治对居民健康意义重大。中医将冠心病归属于“胸痹”“真心痛”等范畴,病理机制特点为本虚标实、心脉痹阻,其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故发作时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迅速疏通痹阻的血脉以缓解急危病情,但这种处理存在部分心肌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4.
金静 《北方药学》2013,(9):181-182
中医治疗及护理冠心病失眠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明显的疗效。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其病因病机不外乎年老体衰、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内侵而致胸阳不振、心脉痹阻而发病。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常由七情、六淫、内伤、饮食等因素引起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形成。胸痹的"阳微阴弦"与失眠之阴阳不交、心神失养和心神不安是相互影响的。中医理论根据心主神明、形神合一、七情理论和藏象理论、内病外治等,治疗护理原则以"调和"为主,调整阴阳平衡以宁心安神。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性心绞痛属中医“真心痛”、“胸痹”范畴,其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多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实者多为气滞、痰浊、寒凝等。临床表现常见以下证型;心气亏虚、心阳不振、心了不足、痰浊闭塞、寒凝气滞、心瘀阻等。但临床所见之心绞痛,多在气血阴阳不足或肝、脾、肾功能失调的基础上,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病机兼而有之。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症,而很少属于某一单纯典型之证型。基于上述认识,遵循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之精髓,自拟中西医方对该病进行辨证治疗45例床观察的效果较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属中医学胸庳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分,实难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肝、脾、肾亏虚,心脉失常.病因不外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偏实、偏虚或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17.
邹光荣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419-1419
冠心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同现气短、气喘、胸闷、胸痛、心悸等一系列症状。从临床表现看,属中医的“胸痹”、“真心痛”等范畴。1临床治疗《金匮要略》对胸痹、真心痛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有较全面的论述。胸痹的发病机理是正虚邪实,虚实夹杂。胸部属心、肺两脏所居之处,又是宗气所聚之地。心主血脉,肺主气息,气血调和,循环不息,才能营养周身各部,而气血的运行必以阳气为动力,所以,胸阳的充沛与否,可直接影响到心、肺的功能。肾阳为人体各部的原动力,如肾阳虚不能温煦心肺,可造成胸阳不…  相似文献   

18.
1 概述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的范畴。其基本证候特点属于“本虚标实”。本虚表现为脏腑虚损,功能低下或失调,及因之而造成的血瘀、气滞、浊阻、寒凝、热结导致了心脉瘀阻,而心脏瘀血又作为直接致病因素引起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因此在治疗时应重视病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的中医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即中医的胸痹心痛。其特点为心前区闷塞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开篇即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1]。揭示了胸痹的主要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其特点。其多因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阳不振,不能温运血脉,血行不畅加之情志内伤,劳累受寒痰浊内阻,以致瘀血内停心脉不畅致为胸痹。1诱发因素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一向认为厚味饱餐、情志(精神情绪)六淫等,都能引起本病的发作。1·1厚味饱餐:五谷入于胃所化之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及评估益心舒胶囊对气阴两虚或兼血瘀胸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按照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气阴两虚或兼血瘀的胸痹入选标准,自2006年1月~2007年2月收集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服用益心舒胶囊4粒,tid,服用4周,前后对照观察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血常规的改变。结果:益心舒胶囊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P<0.05),降低血黏度,对血常规的各种血细胞数量无影响(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能治疗胸痹患者,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