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海燕  杨进琼 《河北医药》2008,30(4):440-441
目的研究分析盆腔淋巴结转移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为合理性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依据。方法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5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术中未作淋巴结清扫术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病理(类型、分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年生存率研究组为77.14%(27/35),对照组为66.67%(8/1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无淋巴转移者(P〈0.01)。结论病理分化程度低、深肌层及宫颈或附件(浸润)、远处转移、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是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预后的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侧方淋巴结清扫对直肠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对13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侧方清扫组81例,行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包括上方、侧方淋巴结清扫);传统清扫组51例,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结果侧方清扫组和传统清扫组患者病理分期,肿瘤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方清扫并不明显增加手术的并发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侧方清扫组较传统清扫组能明显改善预后(P〈0.05)。结论对直肠癌行侧方淋巴结清扫较常规扩大根治术可提高生存率,但不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具有临床府用价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淋巴结的清扫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欲行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2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清扫淋巴结,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胃癌根治术清扫淋巴结,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总数及两组患者不同胃壁浸润深度、不同手术方式、不同肿瘤大小及不同组织学类型时淋巴结的清扫数目。结果对于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生长部位、浸润程度等因素相同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清扫的淋巴结数目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胃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观察早期宫颈癌根治术中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癌患者50例资料,包括行腹膜外淋巴结清扫的26例患者为观察组,行传统腹膜内淋巴结清扫和宫颈癌根治术的24例为对照组,术后三年内随访调查,按照文中统计指标进行统计,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60.6±26.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3.5±18.9)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35.1±3.5)h,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宫颈癌根治术中行腹膜外淋巴结清扫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建华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8):91-91,93
目的分析、比较D3根治术与传统的D2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7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别行D3根治术和D2根治术,对其3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D3组的3年生存率为36.28%,显著高于D2组的24.07%(P〈0.05),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及手术相关死亡率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患者,D3根治术是一种临床评价优于D2根治术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2与D3术式在进展期胃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5月~2003年8月治疗的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其中行D2根治术41例,行D3根治术47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及3年、5年生存率。结果D2组手术时间明显比D3组短,D3组比D2组出血量较多;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3手术组3年及5年生存率均明显比D2手术组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3根治术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比传统D2根治术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3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扩大PD,对照组行标准PD,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阳性淋巴结清扫个数、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总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标准PD相比,扩大PD治疗胰腺癌可明显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对照组直接接受根治性前切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意外损伤发生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观察盆腔局部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6.00%VS 62.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手术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替吉奥胶囊+奥沙利铂(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8例符合条件的资料完整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予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照组直接手术,分析试验组化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及淋巴结清扫率。结果:试验组无Ⅳ度不良反应发生,Ⅲ度不良反应主要有粒细胞减少3例、贫血3例、恶心呕吐6例、便秘腹泻1例、食欲减退3例、肝功能受损5例;新辅助化疗的化疗有效率为68.2%,疾病控制率为93.2%;试验组R0切除率为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2淋巴结清扫率为8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较高,能够提高进展期胃癌的R0切除率及D2淋巴结清扫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行奥沙利铂(OXA)联合5-FU术前动脉介入化疗(preoperative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PAIC)后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手术组48例,PAIC+手术组48例。PAIC+手术组采用OXA联合5-FU动脉灌注化疗后手术,观察PAIC的毒副作用并比较两组无肿瘤残留(R0)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 PAIC+手术组48例中38例(79.2%)完成了R0切除;常规手术组48例中有30例(62.5%)完成了R0切除;2组患者R0切除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年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OXA联合5-FU行PAIC毒性低,显著提高进展期胃癌R0切除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能提高术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3、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吴杨  姚寒晖  梁伟  朱亮  孙思楠 《安徽医药》2018,39(8):903-90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限期行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64例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及术后胃瘫等术后并发症的差异。随访3~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6个月,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预后与开腹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87例,其中56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外科根治性手术,即D2淋巴结清扫的胃切除术治疗;31例拒绝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化疗、中药扶正祛邪支持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观察组患者1年后的生存率为69.64%,复发率为5.36%;非手术的对照组患者1年后的生存率为12.90%,复发率为100.00%。两组患者1年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D2淋巴结清扫的胃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较非手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1年后生存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及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抽选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7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n=89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和治疗组(n=90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胃癌根治术);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3、5年的生产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而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术后排气、腹腔引流停止、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吻合方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d、7d、10dC反应蛋白(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4.4%、68.7%、91.3%,与对照组比较(68.5%、68.9%、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微创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但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观察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切除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3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其肿瘤根治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非小细胞癌根治术中区域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对到本院救治的周围型非小细胞癌患者行全胸腔镜(VATS)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转移的阳性淋巴结数、清扫淋巴结数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例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和术后1年内复发、转移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以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取得和附加小切口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温热化疗(IHCP)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生存率影响的机制。方法将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79例随机分为腹腔温热化疗组37例、全身化疗组42例,按氟尿嘧啶(5-FU)+顺铂(DDP)+羟喜树碱(HCPT)方案分别进行化疗,化疗期间监测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变化及不良反应,并对两组进行5年期随访。结果两组切口并发症、感染、肠梗阻、肝功能受损、脱发以及血小板降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温热化疗组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与全身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3个疗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后,腹腔温热化疗组CD4+、CD4+/CD8+和NK细胞显著上升(P〈0.05)。术后5年期随访结果显示,腹腔温热化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全身化疗组(P〈0.01)。结论术后腹腔温热化疗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行恒温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预防局部复发和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2010年收治的166例行胃癌根治术(D2)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加静脉辅助化疗85例(治疗组,n=85),单纯静脉辅助化疗81例(对照组,n=81)。分析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术后1年、2年及3年治疗组局部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生存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及3年生存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行恒温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对比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上述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转移复发发生率接近(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余有声  黄诚  潘晓飞  陈本鑫 《安徽医药》2018,39(9):1136-1138
目的 比较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辅助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探讨3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2例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根据患者选择的腹腔镜操作系统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3D腹腔镜操作系统,对照组采用2D腹腔镜操作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并发症(≥Ⅲ级)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2D腹腔镜操作系统相比较,3D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能一定程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损伤小、出血量减少,更有助于淋巴结清扫,在手术近期效果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郝伟  朱鹏 《现代医药卫生》2014,(23):3521-352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LAG-D2)与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OG)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评估腹腔镜下手术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术前临床分期为T2、T3或T4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7例,其中LAG-D2组37例,OG组30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按照胃癌D2根治术进行,完全清扫第2组淋巴结。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结果、病理特征,并严格随访两组患者术后的长期疗效。结果 LAG-D2组患者较OG组术中出血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但手术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肺部及切口感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LAG-D2组患者复发率[29.7%(11/37)]与OG组[30.0%(9/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G-D2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4.7%(22/34)和67.6%(23/34),OG 组为64.3%(18/28)和67.9%(19/2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G-D2与OG对于进展期胃癌治疗其根治性效果相似,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LAG-D2可以替代传统OG治疗进展期胃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