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PAN)为一全身性结缔组织病,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侵犯眼部者占20%。此病由于无特异的临床体征或化验检查所见而难以诊断。组织学检查已证明为节段性血管炎,常是坏死性的。眼部表现常包括特征性的脉络膜损害。关于此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研究极少报告。作者报告3例疑为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病人的眼底荧光血  相似文献   

2.
Lyme病眼部表现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蔼年  刘海林 《中华眼科杂志》1993,29(5):271-273,T020
报告30例Lyme病,它是由蜱传播的一种传染性流行病,侵犯人体多数系统,累及皮肤神经,心血管,关节和眼等。早期眼部表现有结膜炎,后期主要为色素膜炎。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本病应与梅毒的眼部病变鉴别。早期口服抗生素可治愈,晚期需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有16%的复发病。长期全身使用激素会预先造成病人对抗生素失效。使用适量激素可促进眼部炎症消退和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人体具有对自身组织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发生免疫反应的能力,其生理意义在于协助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当此反应超过一定限度则可造成对自身组织的损伤,在此情况下能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目前已认识到不少疾病的发病机理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许多自身免疫病常可侵犯多个组织、器官。眼部的结膜、角膜、巩膜、葡萄膜、视网膜、肌肉、神经、血管等均可成为自身免疫反应的“靶”器官。充分认识自身免疫病的眼部表现在临床上有一定意义。现收集有关资料作一综述。本文不包括局限于眼部的一些自身免疫病,如外伤后交感性眼炎,手术后眼炎等;也不包括文献中已有较多介绍的一些自身免疫病,如Behcet病、甲亢、Sj(?)gren综合征等。一、巨细胞动脉炎和风湿性多发性肌痛症巨细胞动脉炎为全身中一大口径动脉的炎症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血管炎是一种累及视网膜血管的炎症。病变以侵犯视网膜周边部小静脉为主,但亦有侵犯中央静脉或以动脉为主者;前者称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 病),Hayreh称原发于视乳头的静脉炎为视盘血管炎。Lyle 等认为二者实际上是同一疾患的两种不同类型;该氏认为炎症不仅表现在血管周围组织,而且侵犯血管壁本身,故称之为“视网膜血管炎”更为恰当;该氏并报导一眼为中央型另一眼为周边型之患者。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或Takayasu病(TA)及缩窄性大动脉炎,为以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闭塞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所见的TA在眼底表现多为缺血导致的视网膜血管病变,而以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表现的病例至今未见报道.我们遇到1例患者为典型的头臂型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单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结缔组织病(CTD)最易侵犯眼部,最常见之并发症为干燥性角结膜炎。其他如:巩膜炎、葡萄膜炎、结膜炎、眼球突出、视神经乳头炎、视网膜血管病、眼睑缩短、虹膜萎缩及眼外肌病等。虽然,青光眼未被确定为结缔组织病之并发症,但从大量有关眼部现象的报道,可见小梁网状结构表现有自体免疫性炎症。  相似文献   

7.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临床最常侵犯肺和肺门淋巴结,其次是皮肤和眼部.眼部最常见的表现为葡萄膜炎.现报道1例以泪囊肿块为首发表现的男性患者,无任何全身及其他眼部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8.
Lyme病是一种由蜱媒介传染伯氏包柔螺旋体感染性疾病 ,可致全身多系统病变 ,包括眼部结膜炎、角膜炎、色素膜炎、视神经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均可发生炎症及继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少数还可侵犯外展神经出现麻痹性斜视。在 1975年美国康州莱姆镇首先发生 ,故名Lyme病。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是原因不明的血管异常,可看到扩张的、不规则的毛细血管,其渗透性不正常。虽然有少数家族性的报告,但极大部分被认为属发育性或可能为先天性。此种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不合并任何其他全身或眼部疾病的。这些原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应当与继发于许多视网膜血管病的相似改变鉴别:比如糖尿病、静脉阻塞、视网膜小动脉的大动脉瘤(macroaneurysm)、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周边部血管阻塞病(镰状红细胞视网膜病变、肉样瘤病、Eales病,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海绵状血管瘤及毛细血管瘤。具有原发性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特做的视网膜病曾用过许多不同的名称来描述。根据视网膜受侵犯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临床上表现不同:有最严重的,Coats病,,有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对工业氟的危害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并于1982年制订了我国工业氟病的诊断标准。但以往文献中提及氟致眼部损害者不多。因工业氟不但可使结膜、角膜产生炎症,还可使视网膜血管变窄,视网膜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视力下降。我们将近几年来所遇到的工业氟所致眼部损害共十二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放线菌病是由放线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主要侵犯人体颌面部的软组织及胸、腹腔的脏器。多数病例表现为局限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少数病例亦可出现全身急性播散危及生命。本病在世界各地区均有散发病例的记载。我国到目前为止,在能搜集到的文献中约有50余例,其中侵犯眼部者仅有3例,计眼眶(陈耀真氏,1945年)、睑结膜(冯宗榴氏,1955年)及睑板(朱泽民等,1964年)各一例,眼部放线菌病好发的部位是在泪小管。我院于1980年诊治一例泪小管放线菌病患者,现报告如下,并加讨论。  相似文献   

12.
很多全身免疫性疾病可表现眼部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几种被认为免疫机理起重要作用的局部疾病也侵犯眼部。眼部某些解剖学和生理特征似赋与它独特的免疫反应性。最常见的眼部变态反应为眼睑接触性过敏:自觉发痒、流泪和羞明,眼睑可见红斑和硬结。变态反应原慢性接触者均有鳞屑和苔藓样改变。一般结膜充血和水肿远较由花粉和动物毛屑所致的Ⅰ型过敏反应为轻,几种常用的制剂以及新霉素、阿托品和其衍生物、IDU和接触镜溶液等均可引起。特应性湿疹有许多眼部表现,以特应性角结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视神经炎的原因以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病变为主,此外还有邻近器官炎症波及,新陈代谢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及Leber氏病等。本文报告8例,其中多发性硬化6例,Leber氏病1例,原因不明1例,并对其病理所见进行剖析。由于原因不同,故各种视神经炎组织学上表现的脱髓鞘,轴索变化,血管周围细胞浸润,神  相似文献   

14.
眼部新生血管形成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多种眼部疾病的病理学改变, 严重影响患者视力。β受体在结膜、角膜上皮细胞、角膜内皮细胞、眼外肌、小梁网、睫状肌、晶状体和视网膜中均有表达。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与β受体结合, 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白细胞介素-6等促血管生成细胞因子, 降低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反应, 增加抗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来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其在治疗角膜新生血管、脉络膜新生血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时, 可显著减少新生血管面积, 延缓疾病进展, 联合应用抗VEGF药物可减少抗VEGF药物的给药频率。在有效的治疗浓度下,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且其较抗VEGF药物有更广泛的靶点, 为角膜、脉络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等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大动脉炎是一种大动脉及主动脉弓的慢性进行性炎症,当血管内膜炎导致胸出口部位或锁骨下动脉闭塞或狭窄时,会引起无脉症的发生。如病变影响到颈总动脉会造成颈内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眼部缺血性改变。现将我院血管科1例大动脉炎(头臂型)患者晚期眼底改变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1岁住院号27879 9个月前发现双上肢乏力麻木,频发晕厥,双眼视力下降及经常出现一过性黑矇,7个月前发现双上肢无脉。患者18岁时曾患过风湿性关节炎,家族无类似疾病史。血管科检查:测不出双上肢血压,右侧颈动脉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血管杂音,股动脉末闻及枪击音,劲动脉搏动强度右侧大于左侧,主动脉弓及复主动脉  相似文献   

16.
杨柳  艾承绪 《眼科研究》1999,17(2):151-152
Lyme病是一种由蜱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侵犯多器官系统,主要表现在皮肤、神经系统、关节、心脏以及眼组织。近年来Lyme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散在报道,但由于Lyme病全身各器官系统表现不一,眼部表现也各不相同,国内尚无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国内报道均以血...  相似文献   

17.
人感染免疫缺陷病毒(HIV)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中有30%~40%出现眼部并发症,2%的患者以眼部为首发病变。然而,大多数眼科医师对其眼部表现的临床诊治经验还不多。我们报告以眼部表现首诊的AIDS病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分别被误诊为Behcet病及视网膜血管炎的患者各1例,并探讨HIV感染与AIDS并发CMV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8.
Behcet病     
Hulusi Behcet(1889—1948)是一位土耳其皮肤科教授,他曾报道复发性口腔和生殖器溃疡及眼部复发性炎症三联症。现本综合征之范围已被扩大,包括视网膜血管炎,血清阴性关节炎、结节性红斑,以及神经、胃肠、心血管和肾脏的受累。通常侵犯20~40岁的青年成人,而且男性发生率两倍于女性。每10万人口的患病者,在日本约10人,而在英国则不到1人。这种病在希腊、土耳其、塞浦路斯和其它东地中海地区比较常见。日本曾在1972年设立Behcet病研究委员会,专门研究本病的各种临床表现。这种病在美国诊断过少,或者它在美国确实是一种罕见疾病。一、临床特征本病为多系统综合征。(一)眼部表现大约80%的患者眼部疾病为双侧性,男性发生率为女性两倍。其发作通常表现为急性全色素  相似文献   

19.
65例Behcet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认识眼型Behcet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1992年9月~2003年9月问,以眼部损害为主要表现前来我院就诊的65例Behc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从首发表现、眼部及眼外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临床疗效特点诸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未见眼部损害为首发表现者。首发临床表现以口腔溃疡居首位(80.0%),口腔溃疡发生率占100%.FFA以视网膜主干血管及视盘渗漏为主者,病势较轻,预后良好;以视网膜微血管渗漏为主者,病势较重;伴视网膜出血及棉绒状斑者,病势最为凶险。表现为前部葡萄膜炎及角膜炎者预后较好。结论对眼部及眼外病变的全面正确认识是及时诊断治疗Bchcet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无脉病与眼征侯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中以头臂动脉、左颈总动脉、降主动脉及肾动脉等狭窄和阻塞时临床上出现的眼部征侯,探讨了多发性大动脉炎由于受累的部位和程度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类型及其眼部表现。而临床眼科将多发性大动脉炎出现的眼部征侯,惯用命名为无脉病(症),其实并非所有无脉症都出现眼部症状,故眼科沿用无脉症一词实属欠妥,笔者建议改用多发性大动脉炎眼部综合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