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在p53基因缺失型细胞株H1299中转染p53基因突变子175H,构建H1299-175H细胞模型,并观察小发夹环RNA(shRNA)的基因沉默效果。方法:采用引物重叠PCR定点突变技术合成p53基因突变子175H,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出表达载体,以脂质体转染法建立细胞模型;合成针对p53-175H的shRNA并构建出反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super-175HR,应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导入包装293T细胞,并收集假病毒颗粒感染H1299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转染p53基因突变子175H的H1299-175H细胞模型P53蛋白表达阳性;H1299-175H细胞模型转染shRNA后,P53蛋白表达下调。结论:成功构建H1299-175H细胞模型;构建的Psuper-175HR基因沉默载体可以有效地抑制p53基因突变子175H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探讨共与前列腺癌发生的。方法 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P53基因第4号外显子72位密码子的点突变。结果 前列腺癌DNA样本中检出4号外显子P53基因点突变4%,其中杂合性估变36%,纯合性突变8%,对照组前列腺良笥增生未见P53基因变化。结论 前列腺癌发生与53基因突变有一定关系,应用P矣Bstu1酶切多态性分析,对  相似文献   

3.
用PCR-SSCP及DNA测序法研究胃癌p53基因突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徐珊  单祥年 《医学争鸣》2001,22(14):1330-1333
目的 探讨p53基因突变与人类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运用PCR、PCR-SSCP结合银染法对25例胃癌组织p53基因第4、第5-6和第7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运用双脱氧链终止法对第7外显子阳性突变标本进行DNA测序。结果 在25例胃癌组织中检出突变5例,突变率为20%;在第7外显子阳性突变标本中发现了18bp的大片段缺失。结论 p53基因突变与人类胃癌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并且这种突变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点突变,大片段缺失也是p53基因突变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PCR介导的定点突变与随机突变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体外突变技术是研究这种复杂关系的有力工具.也是实验室中改造/优化基因常用的手段。定点突变技术可对某个已知基因的特定碱基进行定点改变、缺失或者插入;随机突变则可在特定编码序列的多个位点上产生随机的突变体。我们现介绍两种在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用PCR方法对克隆化DNA进行定点突变和随机突变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p53基因突变与贲门癌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53基因突变在贲门癌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银染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贲门癌新鲜冰冻组织中p53基因5-8外显子点突变情况。结果 PCR-SSCP检测p53基因5-8外显子点突变率为52.6%(20/38),以第8外显子出现突变的频率最高。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的p53基因突变率(70.6%)较无淋巴结转移者的突变率(38.1%)高(P<0.05),除此以外,p53基因突变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组织类型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53基因突变是贲门癌常见的分子事件,并可能是导致贲门癌野生型p53功能丧失的重要遗传改变,p53基因突变与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之间有相关性,提示检测p53基因突变对估计该肿瘤的预后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人p53的不同突变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研究这些突变体对应激刺激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方法扩增人p53 cDNA序列,使用常规酶切、连接方法将其重组至pcDNA3/HA载体中,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将阳性重组体的第15位和第46位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并转染NIH3T3细胞,观察其在NIH3T3细胞内的表达情况.转染不同突变体的NIH3T3细胞用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双标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亚砷酸盐刺激前后的凋亡情况.结果 构建的pcDNA3/HA-p53(WT)、pcDNA3/HA-p53(S15A)peDNA3/I-IA-p53(S46A)是正确的,且能在NIH3T3细胞内有效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p53(WT)的表达使亚砷酸盐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加,p53(S15A)的表达使细胞凋亡减少.而p53(S46A)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p53的第15位丝氨酸在其介导亚砷酸盐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与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银染技术,对47例食管瘤组织中p53 基因第5~8外显子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47例食管癌标本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出现突变者20例,其突变率为42.6%;其中22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癌中13例出现了突变(59.1%),其与无淋巴结转移组(28.0%,7/2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与人食管癌的转移可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理,了解肺癌中p53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采取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银染技术,对20例肺癌组织中p53基因外显子5~8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p53基因突变12例,占总人数60%(12/20),分布于外显子5~8。其中第7外显子6例,第8外显子4例,第5、6外显子各1例。鳞癌突变率50%(3/6),腺癌突变率60%(6/10),小细胞肺癌突变率75%(3/4)。结论:p53基因突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53基因cDNA突变和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表达与大肠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RT-PCR-SSCP检测大肠腺癌组织p53基因cDNA突变,PAb240单抗免疫组化检测大肠腺癌组织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表达,比较两者与大肠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100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cDNA突变51例(51%),突变型p53基因蛋白高表达76例(76%),两者同步阳性49例;p53基因cDNA突变与突变型p53基因蛋白高表达相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Dukes分期无关(P>0.05)。从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和log-rank 分析结果看,突变型p53基因蛋白高表达与大肠腺癌预后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72);p53基因cDNA突变与大肠腺癌预后有关,统计学差异明显 (P=0.03)。结论 p53基因cDNA突变与突变型p53基因蛋白高表达密切相关。高频率p53基因cDNA突变直接反映大肠腺癌预后差。突变型p53基因高表达则可能受多因素影响,不能直接反映大肠腺癌预后。  相似文献   

10.
肺癌p53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ng J  Zheng J  Fang W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1):846-849
目的 以测序结果为标准,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两种方法用于检测肺癌p53基因突变的敏感性及优缺点。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PCR-SSCP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查30例肺癌标本的P53蛋白和基因改变,结果 30例肺癌标本经测序共检出22例突变,突变位于第5外显子8例(36%),位于第6外显子2例(9%),位于第7外显子7例(32%),位于第8外显子5例(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组p53截短突变群,分析缺失突变对P53蛋白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型p53基因为模板,采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建立一组P53蛋白质N端和(或)C端缺失的截短突变群,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基因转移HeLa细胞,分析转移基因表达及p53下游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构建的p53截短突变群在HeLa细胞中表达,并对p53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p53截短突变群可以作为一个研究p53与下游基因相互作用的良好工具,对于研究p53的功能调节机制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患者粪便p53基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之间关系,并探讨从粪便中检测p53基因突变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检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粪便标本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情况;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法分析癌组织中p53表达情况。结果: 34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及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9%和55.9%,正常黏膜未见p53表达(P<0.01)。p53表达与基因突变呈正相关关系(P<0.05)。p53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组织大小有关,肿瘤≤ 5cm者阳性率高于>5 cm者(P<0.05),但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无关。12例癌组织中有p53基因突变的患者其粪便中基因突变阳性率为41.7%,正常人未检测出突变。结论: p53基因突变是参与和影响p53表达和生物学功能的主要因素;大肠癌患者粪便中可检测出p53基因突变,粪便中p53基因检测可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大肠癌的诊断及高危人群的筛检普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白血病患者p53基因点突变,了解其与白血病的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银染PCR-SSCP法检测52例不同类型白血病p53基因第5、6、7、8外显子的点突变。结果在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5例发生p53基因突变,其中3例对化疗不敏感;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1例有p53基因突变,此例患者在住院1个月内死亡,1例毛细胞白血病发生p53基因点突变。结论p53基因点突变的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晓玫  成志强  陶凤华  苏学劲  王玲 《医学争鸣》2003,24(18):1650-165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p5 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评价检测 p5 3基因点突变作为基因标记物在判断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分析技术 ,检测 31例NSCLC及5例肺良性病变石蜡包埋标本 p5 3基因的点突变 .结果 :肺癌组织 p5 3基因点突变率为 4 8% (15 / 31) ,肺良性病变未检出该基因突变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各组织学类型肺癌p5 3基因 5~ 8外显子点突变检出频率为 :鳞状细胞癌 9例(9/ 16 ) ,腺癌 3例 (3/ 10 ) ,肺泡细胞癌 1例 (1/ 3) ,大细胞癌 2例 (2 / 2 ) .肺腺癌组织 p5 3基因点突变率比鳞状细胞癌低 .Ⅲ Ⅳ期肺癌点突变率明显高于Ⅰ期肺癌 (P <0 .0 5 ) ,p5 3基因点突变与临床分期有关 ,在低分化肺癌其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分化好的肺癌 (高分化和中分化肺癌 ) ,p5 3基因突变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结论 :应用PCR SSCP技术检测 p5 3基因突变能够反映肺癌的进展情况、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 ,是判断肺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们发现的中国人Brugada综合征新的SCN5A基因突变K317N进行体外定点诱变研究,并构建携带有基因突变K317N的pRc/CMV-hH1的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根据突变位置附近的两个单一限制性内切酶位点AgeI/Sse8387I设计一对定点诱变引物,将突变位点设计在引物上,通过PCR扩增,使扩增片段上含有所需要的突变位点,最后将扩增片段克隆入pRc/CMV-hH1载体中。结果DNA测序表明,在预期位点巳经发生突变,SCN5A基因在第317密码子由赖氨酸(K)突变为天冬氨酸(N),成功实现定点诱变。结论PCR技术诱导定点突变,准确、高效。pRc/CMV-hH1(K317N)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进行该突变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用人肝癌细胞系PLC/PRF/5 DNA作阳性对照,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PCR-SSCP分析),检测五种人肝癌细胞系及6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p53基因点突变。在被检标本中未检出PLC/PRF/5中存在的肝癌特异性p53基因点突变,即249位密码子第3碱基G→T颠换。因此,这种特异性p53基因点突变并不是肝癌中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7.
P53 geneisadominantsuppressorgene.Mutationsofp53 geneexistinseveralhumanneoplasms.P53 genemutationsarerelatedtodifferentiation ,proliferationandappoptosisoftumorcells.Inthispaper,wefocusonthere lationshipbetweennuclearaccumulationofp53proteinandmutationsinthe…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带信号肽和不带信号肽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探讨该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效率和活性。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血管内皮细胞总RNA中扩增出PDGF-B的cDNA,克隆入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进而克隆至酵母表达质粒pMETB和pMETαA并进行重组子双酶切鉴定。结果 扩增获得了含信号肽(578 bp)和不含信号肽(340 bp)的编码PDGF-B链基因;构建了PDGF-B的酵母表达载体pMETB-PDGFB1,pMETαA-PDGFB2。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载体中目的基因序列与GENE 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结论 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在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p53,p21表达与直肠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传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5):429-431,F004
目的:寻找直肠癌放疗敏感性与抑癌基因p53和p21的关系。方法: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直肠癌口才放疗前肿瘤组织p53和p21的表达,并与放疗后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比较。其中男性44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4.3岁。在65例肿瘤中,高分化腺癌34例,中分化腺癌18例,粘液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7例。依据术后切除标本分类,DukesA5例,DukesB38例,DukesC17例,Du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