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微毛诃子对家兔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微毛诃子甲醇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家兔离体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累积加药法,观察0.01~0.08 g·mL-1微毛诃子对家兔离体胸主动脉环血管张力的影响;观察乙酰胆碱、酚妥拉明预处理对0.01 g·mL-1微毛诃子缩血管作用的影响;采用Ca2+剥夺和复加法,观察0.01 g·mL-1微毛诃子对细胞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动脉收缩作用的影响。 结果: 微毛诃子甲醇提取物浓度依赖性对内皮完整的家兔胸主动脉环收缩幅度低于内皮不完整的收缩幅度(P<0.05),乙醇提取物对内皮完整的家兔胸主动脉环收缩幅度高于内皮不完整的收缩幅度(P<0.05),且具有浓度依赖性;0.01 g·mL-1的微毛诃子的甲醇提取物或乙醇提取物均可使乙酰胆碱(Ach,1×10-5mol·L-1)、酚妥拉明(10 mg·L-1)预舒张的血管条收缩;维拉帕米(1×10-7 mol·L-1)预处理可消除0.01 g·mL-1微毛诃子甲醇提取物的缩血管作用;在无Ca2+液中,0.01 g·mL-1的微毛诃子甲醇提取物对去内皮主动脉环的收缩幅度显著低于有Ca2+液中的收缩幅度(P<0.05)。 结论: 微毛诃子甲醇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家兔离体胸主动脉均有收缩作用;其缩血管作用可能与M受体及α受体有关;微毛诃子甲醇提取物的收缩作用具有内皮依赖性,可能与其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外Ca2+内流进入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2.
氟喹诺酮C-3酰腙的合成与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氟喹诺酮C-3位羧基被酰腙替代对其抗菌活性影响,为进一步扩大结构修饰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为起始原料,经肼解成其相应的酰肼,然后分别与芳香醛进行缩合得系列C-3酰腙目标化合物。用琼脂稀释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体外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ATCC29213)、大肠埃希氏菌(E. coli ATCC25922)、铜绿假单孢菌(P. aeruginosa ATCC2785)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 合成了12个新的目标酰腙化合物,体外活性结果表明,氧氟沙星类酰腙化合物表现出较弱的体外抗菌活性(其MIC>128 μg·mL-1),而多数环丙沙星类酰腙化合物却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其MIC>8 μg·mL-1),尤其是香草醛环丙酰腙(5d)对S. aureusE. coli的MIC≥0.5 μg·mL-1,对P. aeruginosa的MIC≥1.0 μg·mL-1,其抗菌活性与对照环丙沙星相当(MIC≥0.5 μg·mL-1),而优于氧氟沙星(MIC≥2.0 μg·mL-1)。结论 抗菌药氟喹诺酮C-3位羧基被其他取代基替代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RP HPLC测定盐酸青藤碱灌胃和皮肤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体内血清浓度 ,计算出灌胃和皮肤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方法 采用RP HPLC以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四甲基二乙胺 (46∶54∶0.22)为流动相,磷酸调至pH6.9,C18ODS柱(4.6mm×25.0mm,5μm),紫外检测波长为26.3nm。 结果 盐酸青藤碱在 0.25~1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方法的平均回收率达98.5%,RSD=13%。计算出灌胃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Ke0.31h-1,AUC18.07μg·h·mL-1,t1/22.24h,cmax6.26μg·mL-1,tmax0.75h ;皮肤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Ke0.92h-1,AUC32.4μg·h·mL-1,t1/2 0.75h,cmax1.17μg·mL-1,tmax1h。结论 本法分离效果好 ,分析速度快 ,方法稳定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
头花蓼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研究头花蓼不同溶剂提取物对 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头花蓼进行不同溶剂提取,以体外法测定各提取物对 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结果: 头花蓼各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头花蓼的甲醇提取物抑制活性最高(IC50 1.68 μg·mL-1),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 7.27 μg·mL-1)和石油醚提取物(IC50 116.81 μg·mL-1)的活性次之。3个提取物活性均远大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 1 081.27 μg·mL-1)。且各提取物对 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结论: 头花蓼甲醇提取物对 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非常显著,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罗远菊  刘宏  吕玲  喻晶  陈丹  宋梦姣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20):1648-1652
 目的 研究卡络磺钠无针注射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规律,比较无针注射器与传统有针注射器肌内注射的注射效果。方法 以日本大耳兔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无针注射及有针肌内注射给药,提取血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以0.12%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91∶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3 nm。结果 所测得血药浓度及取血时间数据经DAS2.1.1药动学软件拟合,卡络磺钠无针注射和有针肌内注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单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tmaxρmax及t1/2分别为:(162.43±17.09)μg·min·mL-1、(5.00±1.41)min、(5.93±0.02)μg·mL-1、(23.54±3.89)min及(180.82±15.29)μg·min·mL-1、(23.00±2.01)min、(5.09±0.29)μg·mL-1、(18.28±2.47)min。结论 与传统有针注射相比,无针注射可使达峰时间显著提前、达峰浓度增加,其他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表明无针注射卡络磺钠可达到与有针注射相似的注射效果。  相似文献   

6.
蛇床子中5种成分的HPLC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德新  李天傲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8):1883-1885
目的:建立对蛇床子药材中花椒毒素、异虎耳草素、香柑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进行同时测定的RP-HPLC法。方法:采用Alltech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5,325 nm;柱温为40 ℃。结果:花椒毒素、异虎耳草素、香柑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0 μg·mL-1(r=0.999 9),1~20 μg·mL-1(r=0.999 9),1~20 μg·mL-1(r=0.999 8),100~1 200 μg·mL-1(r=0.999 7),100~2 000 μg·mL-1(r=0.999 9),回收率均大于9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蛇床子中5种成分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北豆根总生物碱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及其与Ⅰ型干扰素(IFN-Ⅰ)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北豆根总生物碱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脑心肌炎病毒(EMCV)在细胞内复制的影响。构建H1N1病毒感染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组、H1N1模型组、北豆根总生物碱组(10、20、30 mg·kg-1)和奥司他韦组(40 mg·kg-1),研究北豆根总生物碱对感染小鼠的体质量和生存率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北豆根总生物碱对细胞中IFN-Ⅰ通路的激活作用,并在干扰素受体1(IFNAR1)敲除的A549细胞(IFNAR1-/--A549)检测北豆根总生物碱抗病毒感染作用与IFN-Ⅰ通路的关系。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病毒感染模型组中的病毒大量增殖(P<0.01);与模型组比较,北豆根总生物碱在体外显著抑制H1N1、VSV和EMCV的复制(P<0.01),在体内抑制H1N1病毒感染小鼠体质量降低,提升小鼠生存率(P<0.05)。此外,北豆根总生物碱激活IFN-Ⅰ通路并依赖该通路发挥抗病毒感染作用。结论 北豆根总生物碱通过激活IFN-Ⅰ通路发挥体内和体外的抗病毒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甘草及六一散在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药动学参数的差异,以探索六一散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将甘草及六一散制成水煎液,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给予六一散或甘草后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Tmax,Cmax,T1/2,AUC0-480:给六一散后分别为:(45.0±10.6)min,(532.8±257.7)ng·mL-1,(72.6±36.5)min,(26568.7±7682.7)ng·mL-1·min-1;给甘草后分别为(240.0±30.4)min,(480.7±157.6)ng·mL-1,(141.4±26.7)min,(100447.4±58896.2)ng·mL-1·min。结论:相对于单用甘草,给予六一散水煎液后大鼠血浆中的甘草次酸达峰时间提前,达峰浓度提高,有利于复方快速而集中的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黄素与乌头碱配伍对原代培养正常小鼠乳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ICC)生物膜的影响。 方法: 采用酶解消化法原代结肠间质细胞培养技术,分别将浓度为1,0.3,0.08 mg·L-1的大黄素高、中、低剂量药效浓度与1 g·L-1乌头碱配伍作用于昆明种小鼠乳鼠结肠间质细胞30 min,测定其对细胞丙二醛(MDA)含量、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的影响。 结果: 1 g·L-1乌头碱单独作用30 min后,与正常组细胞相比,其MDA含量(0.313±0.019 nmol ·mL-1和ACP(386.63±57.89) U·g-1活力增加(P<0.01);大黄素高、中剂量药效浓度分别与乌头碱配伍作用后,相对于乌头碱单独作用组,细胞介质中MDA含量[(0.299±0.029),(0.280±0.024)nmol·mL-1]和细胞中ACP活力[(264.31±37.21),(312.23±46.86)U·g-1]有所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组细胞。 结论: 大黄素与乌头碱配伍后能降低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且大黄素能减轻乌头碱对ICC溶酶体膜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复方氯唑沙宗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祭复方氯唑沙宗分散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交叉单剂量口服复方氯唑沙宗分散片和鲁南贝特参比制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血浆中氯唑沙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结果健康志愿者服用供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氯唑沙宗的cmax分别为(19.7±5.9)和(19.4±5.9)μg·mL-1;t1/2分别为(1.3±0.5)和(1.1±0.2)h;AUC分别为(50.6±18.3)和(52.8±19.8)μg·h·mL-1;对乙酰氨基酚的cmax分别为(8.4±2.6)和(9.9±2.1)μg·mL-1;t1/2分别为(2.9±0.6)和(2.9±0.6)h;AUC分别为(28.9±5.3)和(31.0±4.4)μg·h·mL-1 供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6.6±8.8)%(氯唑沙宗)和(93.3±11.5)%(对乙酰氨基酚) 结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9-硝基喜树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及特点。方法SD大鼠单次灌胃9-硝基喜树碱后于不同时间点自眼眶后静脉丛取血,用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用DAS(1.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血药达峰浓度cmax随给药剂量的递增而递增(2 mg·kg-1组为653.02 ng·mL-1,3 mg·kg-1组为832.9 ng·mL-1,5 mg·kg-1 组为2 731.15 ng·mL-1),达峰时间tmax不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延长(2 mg·kg-1组为0.32 h,3 mg·kg-1组为0.45 h,5 mg·kg-1组为0.3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随剂量递增而增加(2 mg·kg-1组为856.49μg·h·L-1,3 mg·kg-1组为1 485.69μg·h·L-1, 5 mg·kg-1组为3 995.39μg·h·L-1)。结论3种剂量9-硝基喜树碱大鼠单次灌胃后的药动学参数显示其在大鼠体内转化或消除均较快,呈一房室模型,药物的体内过程表现为线性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大鼠皮下组织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评价其透皮释药特性。方法大鼠腹部脱毛,覆盖黑色聚乙烯薄膜经皮给予吴茱萸提取物,应用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皮下组织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结果透析液中吴茱萸碱最大药物浓度(ρmax)为(417.24±43.44)μg·m L-1,达峰时间(tmax)为(4.210±0.630)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0)为(3 189.31±789.97)μg·h·m L-1;吴茱萸次碱最大药物浓度(ρmax)为(287.13±26.78)μg·m L-1,达峰时间(tmax)为(3.980±0.580)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6)为(1 327.97±245.87)μg·h·m L-1。结论在体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透皮释药特性的评价,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具有缓慢透皮、渗透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丹酚酸B及其磷脂复合物在SD大鼠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SD大鼠血浆中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方法,观察丹酚酸B磷脂化后生物药剂学性质的改变。方法 将随机分组的SD大鼠分别灌胃给丹酚酸B及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药液,剂量2 g·kg-1,HPLC测定不同时间间隔的血药浓度,运用DAS1.0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 丹酚酸B与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给SD大鼠口服后在大鼠体内均为单室开放模型,丹酚酸B口服的AUC、ρmaxtmax分别为(46.044±11.341)μg·h·mL-1,(11.35±2.078)μg·mL-1,(0.642±0.113)h,而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口服的AUC、ρmaxtmax分别为(74.959±17.493)μg·h·mL-1,(17.94±2.541)μg·mL-1,(0.887±0.176)h,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2.80%。结论 丹酚酸B磷脂化后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生物药剂学性质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咽舒宁颗粒的祛痰、镇痛、抑菌等药效。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阳性药和咽舒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1.00,5.50,2.75 g·kg-1),ig 7 d,采用小鼠气管酚红排泌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小鼠热板实验和醋酸扭体实验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体外抗菌实验观察其对相关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咽舒宁颗粒可增加小鼠离体气管酚红排泌量(P<0.05或P<0.01);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P<0.05);对抗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增加(P<0.05或P<0.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MIC)0.250 g·mL-1,最小杀菌浓度(MBC)0.500 g·mL-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MIC 0.062 g·mL-1,MBC0.250 g·mL-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MIC 0.031 g·mL-1,MBC 0.062 g·mL-1)、变形杆菌(MIC 0.125 g·mL-1,MBC 0.250 g·mL-1)、肺炎链球菌(MIC 0.125 g·mL-1,MBC 0.500 g·mL-1)有较强的体外抑菌作用。结论:咽舒宁颗粒具有明显的祛痰、镇痛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丹参水溶液提取物总丹酚酸和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选用培养的10~20代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于实验研究。细胞用H2O22(100μmol·L-1)处理1h造成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MTT方法观察总丹酚酸和EGb761对H2O2损伤细胞生存率的影响,同时以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3种物质变化作为指标,观察了总丹酚酸和EGb761对H2O2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总丹酚酸100,10 μg·mL-1能显著提高细胞的存活率,而总丹酚酸1μg·mL-1和EGb761 100,10,1μg·mL-1对细胞的存活率没有明显的升高作用;总丹酚酸100 μg·mL-1,EGb761 100,10,1 μg·mL-1均能显著降低H2O2损伤细胞上清液中LDH 的量,总丹酚酸10,1 μg·mL-1作用不显著;EGb761 100,10 μg·mL-1能明显降低细胞上清中MDA的量,EGb761 1 μg·mL-1及总丹酚酸100,10,1μg·mL-1作用不明显;总丹酚酸100,10,1 μg·mL-1和EGb761 100,10 μg·mL-1明显降低H2O2损伤引起NO的释放。结论总丹酚酸和EGb761对H2O2损伤的血管平滑肌有保护作用,但作用机制似乎有所不同,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异甘草素微乳(Iso-ME)对异甘草素(Iso)实验性小肠吸收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单向灌流模型和离体外翻肠囊模型研究异甘草素微乳在大鼠小肠的吸收行为。结果 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中,异甘草素微乳可被大鼠全肠段吸收,在各肠段的KaPapp均高于异甘草素;各肠段KaPapp是结肠>回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吸收最好 (P<0.01)。在4~16 μg·mL-1内,异甘草素微乳在小肠的Ka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离体小肠吸收实验中,异甘草素微乳吸收量和吸收率较异甘草素分别提高34.45%和78.98%,肠壁通透性增加38.30%。在4~16 μg·mL-1内,吸收符合Fick′s扩散定律,表现出一级动力学过程。结论 异甘草素微乳通过提高肠壁通透性一定程度地改善其吸收,在小肠的吸收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  相似文献   

17.
翁秀华  翁绳美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5):1149-1153
 目的 比较α-双炔失碳酯(α-Ano)对激素依赖型与非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体内外作用强弱的差别。方法 应用SRB细胞染色法检测α-Ano对人前列腺癌激素依赖型细胞LNCaP、RV1、L1A和非激素依赖细胞DU145、PC-3生长的影响;裸鼠皮下接种人前列腺癌细胞RV1、PC-3,构建实体瘤模型,成瘤后分组并灌胃给药,观察测量肿瘤体积及质量变化,计算肿瘤增长百分率和抑瘤率,比较α-Ano对激素依赖型和非激素依赖型人前列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α-Ano作用后,LNCaP、RV1和L1A细胞生存率均低于DU145、PC-3细胞;α-Ano高低剂量组均对裸鼠皮下RV1细胞移植瘤具有较强的抑制生长作用,而对PC-3细胞移植瘤作用较弱,仅高剂量组有一定抑制作用。 结论 α-Ano对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的抑制作用强于非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黄中5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地黄药材中梓醇、益母草苷、腺苷、肉苁蓉苷A及毛蕊花糖苷等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色谱柱为Grace Allitma C18(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25 ℃。结果 梓醇、益母草苷、腺苷、肉苁蓉苷A和毛蕊花糖苷质量浓度分别在12.47~997.22、2.85~227.78、0.36~28.75、1.30~104.17、1.65~131.94 μg·m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1.000 0、0.999 9、0.999 9和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RSD=2.20%,n=9)、98.8 %(RSD=2.38%,n=9)、98.8%(RSD=3.10%,n=9)、99.1%(RSD=3.28%,n=9)和100.0%(RSD=2.10%,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地黄的质量控制。不同产地地黄药材中5种指标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