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骨结构与骨质疏松关系即骨构筑学的定量测量"骨质量"的价值,探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与μCT三维重建计量方法的价值意义。方法采用30只SD雌性大鼠,分成假手术组、切除卵巢去势组和去势后服用阿伦膦酸钠组,每组10只。在服药100 d后处死,进行全股骨骨密度测量及股骨下端不脱钙切片的骨计量学观察。三维重建采用美国GE公司eXplore Locus SP型μCT,用Micview V2.1.2重建软件选取股骨下端骨骺板下2 mm3兴趣窗进行结构计量测量。结果去势后骨体积密度显著性下降,由假手术组的(53.00±3.20)%降至(19.16±2.97)%(P<0.001);经二膦酸盐治疗后得到显著性改善(升至(40.40±3.07)%,与去势组比较P<0.001)。同时假手术组与去势组和去势组与二膦酸盐组之间,骨计量学指标中四环素标记率,类骨质的表面密度、平均类骨质表面厚度及动态指标,骨矿化沉积率与骨矿化延迟时间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μCT结果显示骨小梁体积比与骨表面积体积比显示结果同骨计量学结果相似,数值均同比例减少。另外在三维结构计量上,除骨小梁厚度外,骨小梁数目、骨小梁间隙等均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与显微CT三维重建定量分析对骨结构与骨质量指标均能进行定性、定量的客观评价;骨计量学方法能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反映骨新陈代谢过程,可以精确地反映出骨重建过程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的病理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指标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 言随着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计量学)在骨质疏松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现在人们认为,在对骨的力学强度影响上,骨组织的显微结构改变比骨矿物含量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这种骨组织形态学研究方法使人们对组织结构的认识由二维空间,扩展到三维空间。本文阐述了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组织形态学表现与骨组织结构的体视学变化,及常用的定性、定量计量指示,如:骨体积密度(体密度)、骨小梁表面积(面密度)、平均类骨质体积、平均类骨质表面、平均类骨质宽、成骨细胞活跃表面、破骨细胞活跃表面和平均骨壁厚等指标的临床意义。在组织水平上,骨质疏松的骨丢失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早期预防性抗骨吸收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量、骨代谢指标和骨组织形态的变化特点,提供早期监测和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依据.方法以去卵巢大鼠为实验对象、抑制骨吸收的唑来膦酸注射液为赋形药物,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选取44只3个月龄雌性SD大鼠,除假手术组行假手术外,其余各组均行双侧卵巢切除.假手术组(sham)、去势对照组(ovx)以安慰剂处理,其余两组分别在去势后3d、1个月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zoledronic acid,ZOL) 500μg/kg静脉单次注射,分别在实验开始、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测定大鼠股骨骨密度(BMD),收集血清测定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TRACP-5b)的值变化,并光镜下观察大鼠股骨病理学变化,图像分析系统观察骨形态计量学静态指标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距(Tb.sp)的变化.结果应用去卵巢大鼠成功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去势对照组在1个月股骨BMD、血清PINP和TRACP-5b、TBV、Tb.Th及Tb.sp等指标变化上和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去势3d即行ZOL治疗者和假手术对照组的BMD、骨代谢、骨形态学指标比较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1个月后开始ZOL治疗者仅部分恢复骨密度,血清PINP、TRACP5b、骨组织形态指标变化和早期治疗组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其骨小梁连接有明显的退变.结论骨代谢指标可用于抗骨吸收治疗的疗效监测;去势大鼠早期进行预防性抗骨吸收治疗,能抑制其骨量的丢失,减慢骨小梁退变,恢复骨密度.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应用细胞化学和形态计量学的实验手段,对60Coγ射线及苯并芘在体外诱发人胚肺细胞转化过程中,细胞核内AgNORs颗粒数量、大小等形态计量学参数的改变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γ射线和苯并芘均可在体外诱发人胚肺细胞发生转化。γ射线和苯并芘作用后早期,当人胚肺细胞尚未发生转化时,细胞核内AgNORs颗粒计数及部分形态计量学参数已发生明显改变,并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这些规律性的变化,可用于定量地研究辐射或化学致癌因子体外诱发细胞转化的剂量效应关系,亦可望成为早期观察细胞转化程度的指标。物理化学因素复合效应研究表明,γ射线和苯并芘复合作用,对人胚肺细胞转化有复合加强作用,同时对细胞内AgNORs颗粒数及形态计量学参数的改变亦表现出复合加强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扼要介绍我国及国际微束分析标准化组织,我国"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国家标准(GB/T19501-2004)概况、以及基于该标准由我国主导起草并经ISO批准立项的"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ISO/WD 24173)目前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骨疏康对去卵巢雌鼠骨质疏松症防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验证骨疏康颗粒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疗效和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 以切除卵巢雌性大鼠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观察该药对去卵巢大鼠抗失骨作用。实验分为模型组、骨疏康组、尼尔雌醇组和正常对照组。术后1周开始灌胃治疗,持续12周。结果 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大鼠一般状态、器官指数、腰椎骨矿含量、胫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等指标明显异常,病理光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显示POP病变典型。骨疏康颗粒对上述改变有明显缓解作用,综合疗效优于对照西药。结论 骨疏康颗粒可通过体内多方位调节作用达到预防和抑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皮肤软组织肉芽肿性病变的巨细胞形态学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细胞形态学定量分析在皮肤软组织肉芽肿性病变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偶发分支杆菌(MF)肉芽肿、异物性肉芽肿、结核性肉芽肿及骨巨细胞瘤各10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应用形态计量学分析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巨细胞参数进行测定。结果MF肉芽肿的形态学及巨细胞参数与异物性肉芽肿、结核性肉芽肿及骨巨细胞瘤的巨细胞有所不同。结论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及巨细胞形态计量学检测,对皮肤软组织肉芽肿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嘌呤霉素肾病鼠足突形态改变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定量研究嘌呤霉素肾病大鼠模型从建立到恢复过程中,足突的形态变化规律。方法:用透射电镜摄片,图像分析仪分析并应用形态计量学的方法,研究了33例大鼠(嘌呤霉素注射实验组及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足突形态变化。结果:注射嘌呤霉素后,足突表现出由变宽到融合又逐渐恢复的形态变化,形态计量学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各时间点实验组足突宽度,体积密度,比表面与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表面积密度在2--15天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内相邻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 足突宽度、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 比表面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形态计量学对嘌呤霉素肾病足突形态研究,定量表现出足突由变宽到融合以后逐渐恢复的动态过程,为今后对功能与分子水平的研究提供早期准确的实验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骨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相关病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骨BFH的特殊变化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与MFH、NOF、MFD鉴别。方法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P53、PCNA、CD34的表达;分析组织学、影像学及临床指标与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的特点。结果BFH瘤灶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微细变化的组织病理学与影像诊断学指标,复发性、年龄、病灶范围等临床指标,与MFH有明显的同一趋向性,而与NOF、MFD则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瘤灶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微细变化,在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上具有重要意义,是BFH与NOF、MFD鉴别诊断的主要指标。BFH是既不同于MFH又不同于NOF、MFD的一种独立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早期骨代谢的特点,并对骨折早期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指导早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80例,分为老年髋部骨折组120例(股骨颈骨折60例和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及非骨折组(60例)。老年髋部骨折组平均年龄为(80.1±7.1)岁,其中男34例,女86例。非骨折组平均年龄(78.5±4.6)岁,其中男25例,女3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别于入院后、术后第1天测量血清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P1NP、β-CTX、OC、25(OH)D、ALP、钙、磷],术后测定骨密度。非骨折组入院后即测定血清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P1NP、β-CTX、OC、25(OH)D、ALP、钙、磷]和骨密度。通过组间和组内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并分别比较老年髋部骨折组内不同骨折类型患者及不同性别患者早期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老年髋部骨折组与非骨折组相比,髋部骨密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25(OH)D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磷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P1NP、β-CTX、OC和AL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髋部骨折组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与股骨颈骨折患者相比,血清钙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1NP、β-CTX、OC、25(OH)D、ALP和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髋部骨折组中,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比较:血清OC、ALP和磷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血清P1NP、β-CTX、25(OH)D和钙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早期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P1NP、OC、25(OH)D、钙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P0.01,P0.05),β-CTX、磷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与非骨折组相比,老年髋部骨折组髋部骨密度明显较低,25(OH)D、钙、磷水平明显较低,应重视25(OH)D和钙剂的补充;髋部骨折早期骨代谢水平即发生明显变化,骨形成减弱而骨破坏增强,应在早期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运动对青少年长骨发育的机理,本研究以大鼠作为实验模型,使生长期大鼠进行不同强度的跑台运动,同时结合悬吊和负重模型,采用体视学全视野无偏采样方法对不同强度运动和不同形式机械负荷的生长期大鼠骨量、骨结构、骨代谢等形态参数进行测试分析,取得运动与负荷对大鼠长骨发育影响的系列结果,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状况的评价、运动和其它干预手段的选择以及运动处方的制订等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定多部位骨密度,全面地观察骨矿物质变化,及时发现骨量丢失出现的部位。提高骨质疏松症(OP)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方法:用双能骨密度仪测定113例月经规律的20-56岁妇女腰椎和双髋部的骨密度。结果:88例20-40岁月经规律妇女中腰椎和双髋部BMD在正常范围者76例,出现骨量减少者12例;而49-56岁仍有月经规律的25例妇女中骨量减少者8例。两个年龄组的骨量减少发生率共为17.7%。发生的部位在腰椎或单、双髋或腰髋两者兼之,个体差异较大。多部位腰椎 双髋部骨密度测定能及早了解未绝经妇女的骨矿物质变化。结论:1. 多部位腰椎 双髋部骨密度测定,发现月经规律的部分妇女骨量亦有减少。2.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丢失的发生率也增加,应及早采取对妇女行多部位测定BMD,深入了解骨量的变化,提高OP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骶骨肿瘤比较少见,只占骨肿瘤总数的1%左右。因其种类较多,发展缓慢,很少转移,手术切除为原发性骶骨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而单纯化疗或放疗很少奏效。骶骨肿瘤部位深在,解剖关系复杂,手术切除难度大,常遇到不易控制的大出血、骶神经及盆腔脏器损伤或骨盆环完整性遭破坏。本文通过1978年~1996年收治32例原发性骶骨肿瘤的临床分析,就其手术方法和技巧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1003例急白骨髓中E数量、阶段及形态的观察结果表明各类急白均有E的异常改变,以M4EO尤为显著,M2a、M2b及M5b的部分病例亦有较明显的数量及形态异常,M3和ALL的变化较轻微。检出的E以幼稚阶段为主,成熟阶段较少,且幼稚E的形态改变比成熟E明显,呈核左移及核浆发育不平衡现象。M4EO均有明显的E形态异常改变,E及幼稚E均>0.05;认为M4EO的诊断标准以骨髓非红系中E>0.05为宜,同时必须强调形态的异常改变,尤其是幼稚E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5.
黄子洲  叶德富 《癌症》1994,13(6):531-532
本文报道一例晚期睾丸癌(恶性畸胎癌,Ⅳ期)患者,采用大剂量联合化疗(CTX7,200mg,VP16 680mg,卡铂1,020mg)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取得完全缓解。文章讨论ABMT治疗恶性肿瘤的机理及对睾丸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抗癌药物金克(Jinke)的诱变活性,评价其可能的潜在危害.方法:以小鼠脾脏和骨髓PCE细胞为观察对象,采用微核试验法,分别检测各处理组的微核细胞率(MNCF).结果:金克对小鼠骨髓和脾脏PCE细胞均有明显的微核效应,其MNCF同阴性对照相比有极其显著的差异.金克诱发小鼠脾脏和骨髓PCE细胞的微核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基本一致.结论:金克具有较强的诱变活性,有必要对其毒性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在小鼠微核试验中,骨髓和脾脏可以相互替换,这为评价被检物的毒理效应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7.
P53和mdm2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和mdm2在骨巨细胞瘤(GCT)的表达及与GCT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和mdm2在52例GCT(GCT按Jaffe分级:Ⅰ级15例、Ⅱ级25例、Ⅲ级12例)中的表达。结果:14例p53表达阳性,阳性率26.9%,18例mdm2表达呈阳性,阳性率达34.6%。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699;0.871)。p53和mdm2在复发和无复发的病例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2%、20.5%和61.5%、25.6%。两者同时阳性表达有7例,p53和mdm2同时过表达与GCT复发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8)。结论:p53和mdm2在GCT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而与其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院用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10例晚期、复发、高度恶性型的淋巴瘤(其中4例确诊时已有骨髓浸润),均获完全缓解,现8例仍无病生存(中数随访32月),最长者无病生存65月以上。本文从临床实践结合文献探讨了与ABMT治疗淋巴瘤的疗效相关因素,如移植时病人的病情,移植前的病程及化疗疗程次数、移植时机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9.
陈卫红  林三仁 《癌症》1996,15(3):186-188
以脂质体为载体,把突变的抗MTX的耐药基因转染到小鼠的造血干细胞中,用不同浓度的MTX对细胞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同一浓度下已转染基因组的细胞接种率大于未转染基因组的细胞接种率,未转染组对MTX耐受性差,克隆形成率低。行卡方检验,同一浓度下的组间差异显著(P〈0.001)。PCR分析证实抗MTX的耐药基因在造血干细胞中有效表达,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MTX治疗的肿瘤患者减少骨髓毒性,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The limited contribution of nursing research and the utilis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field of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 in Europe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issues needing further attention. Reasons behind these issues include the lack of nursing training in research techniques, problems with funding nursing research, staff shortages and language barriers. An overall research strategy for nurses has been suggested as well as academic research support for those nurses who do not feel confident carrying out research projects. A small scale study in four European BMT centres identified that the main nursing research priorities included isolation techniques, psychosocial and quality of life issues, staff issues, central line catheter care and mouth care/management of oral mucositis. The same study also showed that only 20% of the BMT units regularly use research and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ir day-to-day nurs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