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二、生物制品的种类及保存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和动物的毒素、人和动物的血液及组织等制成的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统称为生物制品。目前,已广泛地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之中。预防用的生物制品一般分为五类: 1.菌苗用细菌、螺旋体制成。分为活菌苗、死菌苗、纯化菌苗3种。 (1)活菌苗:一般选用无毒或毒力低,免疫原性较好、生长稳定的菌种培养繁殖后,收集活菌体制作成。常用的活菌苗有卡介苗、鼠疫菌苗、布氏杆菌菌苗、炭疽杆菌菌苗等。 (2)死菌苗:系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菌体制成的菌苗。常用的死菌苗有伤寒、副伤寒菌苗、百日咳菌苗、钩端螺旋体菌苗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病原学角度判定1起人间疑似炭疽疫情,为疫情的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革兰氏染色、串珠试验、噬菌体实验、生化试验对病人水疱液标本和采集的土壤标本进行炭疽芽孢杆菌培养分离和鉴定,应用Real-time PCR检测致病性基因PA和capA。结果从土壤标本中分离到1株疑似炭疽芽孢杆菌,细菌学方法鉴定为炭疽芽孢杆菌,Real-time PCR检测致病性基因PA和capA均为阳性。结论该起疫情为炭疽芽孢杆菌引起,患者感染为接触炭疽杆菌污染的土壤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佛山地区感染疾病各类常见标本的菌种谱和细菌检出率,以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参考。方法对1994~2003年10年来住院病人标本50899份的细菌分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细菌12227株(总分离率为24.0%),分属34个菌属77个菌种,其中1994-1998年标本22907份,分离细菌5466株(分离率23.9%),包括G-杆菌3598株(65.8%),G 菌1177株(21.5%),真菌691株(12.7%);1999-2003年标本27992份,分离细菌6761株(分离率24.2%),其中G-杆菌4507株(66.7%),G 菌1309株(19.4%)。真菌945株(14.0%)。结论 两年度段相比,主要菌种谱基本一致,但检出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引起2012年江苏省一起皮肤炭疽疫情的炭疽杆菌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患者焦痂标本和病牛组织标本进行炭疽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基因扩增并测序分析。结果:4例患者焦痂标本和病牛组织标本中的炭疽杆菌具有相同的多位点序列和保护性抗原基因序列,分别为ST1型和PAⅠ型,并与国际参考株str.Ames Ancestor具有相同的基因型。结论:此次皮肤炭疽疫情中通过牛感染人的炭疽杆菌为ST1型和PA基因Ⅰ型菌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菌苗制备变形链球菌C型抗血清的效果。方法: 用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标准株ATCC25175制备成活菌苗和死菌苗,以活菌苗、死菌苗及联合菌苗(活菌苗加死菌苗)3种不同菌苗静脉注射免疫家兔,观察兔子的反应和死亡情况,监测抗体的产生。结果: 活菌苗和联合菌苗均在免疫注射的第27~30天出现血清抗体(效价为1:32),但活菌苗注射后致死率高。结论: 联合菌苗是一种较为安全、高效的免疫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2017年昆明市嵩明县阳林镇突发皮肤炭疽的处理中,从传染源样本分离鉴定炭疽芽孢杆菌的方法,以提供借鉴,为处置此类炭疽疫情提供科学、准确、快速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WS-283-2008炭疽诊断标准。采集该事件中一头病死牛三处不同部位的解冻标本6份(肉和血水各3份),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37 ℃孵育8~24 h,肉眼找可疑菌落后,显微镜下观察并做标记,同时进行革兰氏染色,按标记挑选可疑菌落,做噬菌体裂解实验和青霉素抑菌试验。结果 从3份牛肉、3份血水标本中,各分离到一份炭疽芽孢杆菌。之前当地疾控中心,曾采集疑似皮肤炭疽患者的疱疹液,培养并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均无果。结论 突发皮肤炭疽中,采集宰杀的病死畜样本,比疑似皮肤炭疽患者的标本更易分离到炭疽芽孢杆菌;采取肉眼加显微镜下找可疑一代菌落并做标记,按标记挑选可疑菌落进行确诊试验,比以往只在肉眼下挑可疑菌落,能快速分离到炭疽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医院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菌种统计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药敏试验采用MIC法并结合K-B法。结果标本分离情况,在11071份标本中,共分离到2778株病原菌,分离率为25%,其中G-杆菌2017株,占72.6%;G+菌761株,占27.4%。结论医院分离的病原菌耐药率较高,合理应用抗生素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血培养致病菌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收集血液标本2076份,经血培养、病原菌鉴定以及药敏实验等对血培养病原菌菌种分布以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的2076份标本经血培养共分离病原菌152株,阳性率为7.32%,152株病原菌中包括有革兰阴性杆菌101株,构成比为66.45%,革兰阳性球菌51株,构成比为33.55%,并未检出真菌.经药敏试验证实,大肠埃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100.00%.结论 本次调查中,血培养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菌种繁多,耐药性较高,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合理用药,降低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1980年1~5月,我们在若尔盖县牧区收集牛、羊流产胎138份,解剖取材作分离培养,以了解菌型分布情况,并评价连续9年若尔盖牧区以M—5号菌苗畜间气雾免疫为主的综合性布病防治措施的效果,为今后人、畜间布防工作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于下。本次实验共剖检牛羊流产胎138只,其中墨湲公社牛脾脏,唐克公社羊心于接种后第9天发现可疑布氏菌落。挑取菌落作以下初步鉴定:①涂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之细小球杆菌;柯兹洛夫斯基染色,为亮红色之细小球杆菌。②A及M血清玻片凝集反应,两株可疑布氏菌均与M单价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并且与多价血清也发生凝集反  相似文献   

10.
<正>1资料与方法1.1菌种来源收集2008年6月—2010年6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脓液、尿液、血液、胸腹水、胆汁和各种穿刺液等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共280株,其中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127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2018年在青海省河南县发生了1起因牧民接触病死牦牛而引起的疑似炭疽疫情,河南县疾控中心采集了患者病灶渗出液并于当日送至黄南州疾控中心进行炭疽杆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对采集的患者病灶渗出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以生化、噬菌体裂解、青霉素敏感等实验进行鉴定。结果从患者标本中检出炭疽芽孢杆菌。结论炭疽芽孢杆菌的检出率与患者用药和采集标本及时性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1716株不动杆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不动杆菌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MicroSe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1716株临床分离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716株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占79.2%,洛菲不动杆菌占17.5%,醋酸钙不动杆菌占2.1%,溶血不动杆菌占1、2%。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和尿。临床分布主要是ICU、呼吸内科、老年科、胸心外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和管科。1359株鲍曼不动杆菌除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低外,对其他多种杭生素耐药率较高;而301株洛菲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临床不动杆菌分离以痰标本为主,菌种组成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菌株的耐药性与菌种有关,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多重耐药,而洛菲不动杆菌则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败血症血液中短小芽孢杆菌的鉴定及致病力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从1987年11月~1989年3月由6例婴幼儿败血症中纯培养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鉴于曾有本菌感染个例报道,而临床上通常把肠道外标本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并将其以外的本菌属细菌视为污染菌而漏诊,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一) 病例选择 1.具有败血症体征,由血液中纯培养出本菌。2.分离菌对实验动物有致病力或患者恢复期血清抗体增高。在本课题研究同期,本院共做血培养1497份,检出细菌415株,其中短小芽孢杆菌6株。 (二) 临床资料男5例,年龄4~16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女性生殖道内乳杆菌属各种乳杆菌在阴道中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Nugent评分标准对阴道分泌物进行镜检,接种乳杆菌MRS培养基分离培养,使用API50CHL鉴定条码对乳杆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1)有39例受检者经Nugent评分及微生态学检查诊断为正常,有2例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2)共鉴定出9个种41株乳杆菌,其中有2株只在厌氧环境中生长,其余均在厌氧及CO2环境中生长。(3)鉴定菌种包括:嗜酸乳杆菌16株、类干酪乳杆菌9株、卷曲乳杆菌7株、德氏乳杆菌4株、发酵乳杆菌2株、短乳杆菌2株、植物乳杆菌1株、林氏乳杆菌1株、乳杆菌霍氏亚种1株。结论乳杆菌是阴道内的正常菌群,,不同个体生殖道内乳杆菌菌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炭疽杆菌经过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引起人类的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及败血症[1~2 ] 。其卷发状菌落常作为鉴定的一个依据,通常将平板培养物置低倍镜下观察,这种方法有致实验室感染的危险。因此,探索一种安全可靠的菌落制备方法进行其形态学的观察非常必要。我们研究的漂浮法制备炭疽杆菌菌落标本,经甲醛固定灭菌后进行染色,封片观察,菌落标本完整,染色清晰,形态典型,便于作菌落形态学观察和研究。1 材料和方法1 1 炭疽杆菌培养菌种为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保存的无毒株。用分区划线将炭疽杆菌接种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女性生殖道内乳杆菌属各种乳杆菌在阴道中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Nugent评分标准对阴道分泌物进行镜检,接种乳杆菌MRS培养基分离培养,使用API50CHL鉴定条码对乳杆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1)有39例受检者经Nugent评分及微生态学检查诊断为正常,有2例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2)共鉴定出9个种41株乳杆菌,其中有2株只在厌氧环境中生长,其余均在厌氧及CO2环境中生长。(3)鉴定菌种包括:嗜酸乳杆菌16株、类干酪乳杆菌9株、卷曲乳杆菌7株、德氏乳杆菌4株、发酵乳杆菌2株、短乳杆菌2株、植物乳杆菌1株、林氏乳杆菌1株、乳杆菌霍氏亚种1株。结论乳杆菌是阴道内的正常菌群,,不同个体生殖道内乳杆菌菌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2004-2005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流感病毒进行病原学监测,进一步了解流感病毒的变异特点,探索流感流行的规律。方法 采集国家级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人的鼻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结果 2004年共采集标本551份,分离出流感病毒65株,分离率11.81%,其中H3N2亚型53株;B型(Yamagata系)12株。2005年共采集标本926份,分离出流感病毒140株,分离率15.12%,其中H1N1亚型36株;H3N2亚型85株;B型(Yamagata系)28株。结论 2004年江西省有H3N2亚型和B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流行,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2005年江西省有H3N2亚型、H1N1亚型和B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流行,虽然于3月出现HlNl亚型流感病毒,但H3N2亚型流感病毒仍然为全年的流行优势株。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展绿脓杆菌流行病学的调查和临床免疫治疗的研究,制造多价菌苗。近年来,我们对103株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绿脓杆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菌种来源 1977年9月至1979年5月于临床标本中分离而得。具体分布如表一。二、菌种鉴定为革兰氏阴性无荚膜、无芽胞杆菌,菌体形态可长短不一,可短为球杆状,或长如丝状,常互相连接成双,或形成短链。在普通平板及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迅速,形成大的软而扁平的菌落。边缘不整齐,或  相似文献   

19.
173例浅部真菌病致病性真菌菌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的构成.方法 对173例真菌涂片阳性的浅部真菌病患者,取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 结果 共分离培养出致病菌株9种,其中红色毛癣菌71株(41.04%);须癣毛癣菌32株(18.50%);白色念珠菌25株(14.45%);其他酵母样菌9株(5.20%);犬小孢子菌22株(12.72%);石膏样小孢子菌4株(2.31%);曲霉4 株(2.31%);链格孢菌2株(1.16%);絮状表皮癣菌1株(0.58%);混合感染3例(1.73%).结论 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仍以皮肤癣菌为主,但其它种类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革兰阴性(G^-)杆菌标本来源、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各科送检标本做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3165株G^-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1122株(35.45%)、不动杆菌705株(22.27%)、铜绿假单胞菌540株(17.06%)、肺炎克雷伯菌255株(8.06%)、阴沟肠杆菌339株(10.71%)、其它G^-杆菌204株(6.45%)。其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59.05%)。所分离菌种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左氟沙星耐药率较低,依次为4.08%、20.28%、24.45%、33.65%、38.01%、40.19%。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4.31%。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G^-杆菌分离自呼吸道,菌种分布以大肠埃希菌和不动杆菌属为多,耐药菌株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