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异物可见于任何年龄。儿童吞入的异物大多是小的和无毒的。小的异物通常可自然地通过胃肠道排出。成年人易于吞入特殊的异物或致异物嵌顿。这些吞服者多见于食管狭窄或食管其它疾患、精神病、酗酒、狱中犯人及弱智者。 10例有食管嵌顿病人中 ,80 %有食管狭窄 (肿瘤、术后、吻合口炎 )及食管疾患。因此活动异物易滞留在食管狭窄部、胃贲门幽门部、回盲部及直肠。以上消化道为多见。1 临床资料我院近年来收治上消化道异物 17例 ,男 16例 ,女1例 ,年龄 2 2~ 67岁 ,食管异物 10例 ,胃内异物 7例。食管异物 :肉团块 2例 ,蛋黄 1例 ,鱼刺 …  相似文献   

2.
食管异物绝大部分均能在食管镜下取出.但某些特殊形状食管异物,常因嵌顿或刺入食管黏膜内,导致严重并发症,经食管镜取出困难很大,常需开胸手术取出异物.我科于2011年02月22日收治1例食道异物患者,于02月23日急诊行经右胸食管异物取出术,通过精心护理,术后恢复良好,于03月07日出院.有关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昊芳 《内科》2013,(2):170-171
食管异物,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异物滞留于食管。经常因为患者饮食不慎而误咽异物,如鱼刺、骨片或脱落的假牙等。异物多嵌在食管狭窄处,在第一狭窄即食管人口处多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引起食管周围炎及脓肿等并发症,如果穿破大血管可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  相似文献   

4.
透明帽在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取出的方法、技巧及经验。方法对118例食管异物,采用电子胃镜进行直视下直接取出或加用透明帽两者结合处理异物。结果88例直接成功取出异物,28例在透明帽下取出,2例失败。结论内镜治疗食管异物安全、快捷、经济、成功率高,透明帽在锐利异物的取出中成功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患儿误吞异物临床常见,光滑的异物多可自行排出,而表面不光滑或有锐角的异物易停留于食管或胃内,久之可致食管、胃肠出血或穿孔。 对幼儿做胃镜检查可因哭闹而造成插镜困难,另外由于幼儿食管较细,镜身通过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选用适当的胃镜型  相似文献   

6.
胃镜下经假体取上消化道异物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我们采用在胃镜下经假体取上消化道异物.以避免操作过程中异物对咽喉部及食管的损伤,提高取出成功率。方法针对32例吞服异物或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件物的病人异物所在部位、大小、形态,将假体套入胃镜,在胃镜引导下,将异物拖入假体后取出或随假体一同取出。结果32例上消化道异物均顺利取出,无明显咽喉部及食管损伤者,成功率100%。结论凡是吞入的异物有内镜检查适应证的病人的异物均可通过假体取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急诊内镜治疗食管异物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报告60例食管异物内镜治疗的经验.方法本组食管异物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岁~79岁嵌顿在食管内的异物有:硬质食物块、肉类团块、骨块、金属异物等.均按急诊,应用上消化道纤维内镜治疗,术前用1%的卡因粘膜表面麻醉,精神紧张者肌注安定10g,取左侧卧床,在直视下插入内镜,边仔细观察边缓慢进镜见到异物后,适当注水冲去异物表面的食物残渣或钡剂,使异物充分暴露,看清异物的种类、大小、形态,嵌顿的部位,以及与周围的关系,从而选择清除异物的最好方案取出异物.结果全部异物均及时清除,其中5例在取异物时发现并经病理确诊为食管贲门癌.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内镜取食管异物,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并能发现食管肿瘤.  相似文献   

8.
1989年以来,我们收治5例食管软性异物梗阻(男3例,女2例;年龄为65~72岁)。3例因食肉块而发病,2例因食海螺而发病,均经钡餐检查确诊。3例经食管镜取出异物,2例因无法将异物取出或推入胃内而采用开胸剖开食管取出异物。总结其诊治体会如下:①本文5例均为老年人。老年  相似文献   

9.
周梅芳 《内科》2007,2(4):564-565
食管异物是常见的急诊之一。异物多系患者咀嚼不当或误入食管所致,但也有因患者自食而吞入异物的。异物多为玻璃碎片、铁钉、缝针等常见物。此类自食异物患者多是精神抑郁型、意欲自杀者和在意气用事的年轻人打赌中发生。这类患者送来就诊时很不愿意配合治疗,心情极为复杂:绝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鼻胃镜治疗食管异物的方法及技巧.方法:2010-01/2011-10我院共发现食管异物患者32例,其中,13例通过其他手术方法取出.19例经鼻插入胃镜的方法取出.本文回顾性分析急诊经鼻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12例球型或团块状异物经常规胃镜圈套取出;1例为义齿嵌顿1wk,位于主动脉弓附近,义齿钢丝穿透食管壁,内镜试取不成功,转外科手术取出.19例食管尖锐异物和扁平规则异物经鼻胃镜成功取出.操作时间2-10min,术中未出现咽部及食管出血、撕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胃镜取出食管尖锐异物、扁平规则异物具有安全简便,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食管异物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老年食管异物,防止误诊、漏诊和并发症。方法对1971~1996年25年间经治的老年食管异物22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18例异物经食管镜取出,1例取异物过程中滑入胃由肛门排出,2例自动呕出,4例经颈径路切开食管取出,1例食管镜取异物后并发食管穿孔,后继发纵隔脓肿死亡,1例食管癌合并异物食管镜取异物后肺大疱破裂,并发气胸、频发性室早和心肌损害。结论对老年食管异物必须注意心肺功能,警惕食管癌合并异物,通常以局麻取异物较为安全,但对特殊异物以全麻为宜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是目前治疗食管异物的主要方法,而对于复杂异物及并发症者,仍需外科手术。本文报道1例穿透黏膜下食管异物的患者,经胃镜检查食管管腔未见异物,食管CT可见高密度异物影,遂通过和谐夹结合CT三维成像,明确异物具体空间位置,借鉴黏膜下肿物挖除术原理,应用内镜下黏膜及肌切开术,探查被包埋异物,并成功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13.
陈宽冰  石文君  宣莹 《山东医药》2011,51(18):62-63
目的 总结食管异物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食管异物患者27例,均于发病24 h内就诊.9例颈段食管异物中8例经左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切开取出,1例经右侧取出;18例胸段食管异物经右侧第5肋间切开取出.结果 食管异物顺利取出,患者术后8~9 d恢复经口进食.结论已穿透食管的金属异物和食管镜摘除易引起穿孔的尖锐异物均应早期采用手术治疗,根据异物位置确定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14.
经内镜激光治疗四例食管骨质异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管内骨质异物多为进食时不慎误吞所致。当异物卡在食管狭窄处时则产生梗阻症状及/或疼痛感,须进行紧急处理。现将我们应用经内镜激光治疗4例食管内骨质异物病例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18岁。1周前因进食不慎将1块鸡骨吞下,自诉胸前区痛,吞咽困难,滴水不进。胃...  相似文献   

15.
食管嵌顿性异物内镜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内镜治疗嵌顿性食管异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78例嵌顿性食管异物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食管异物的种类、数量、嵌顿部位、滞留时间,相关食管病变,内镜治疗方法、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影响并发症发生及治疗时间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食管上段最易发生嵌顿(80.8%,63/78)和穿孔(66.7%,8/12);11例异物滞留时间超过24 h,其余67例不足24 h;所有患者经内镜成功取出异物(只有2例穿孔患者取出异物后转耳鼻喉科或胸外科接受进一步治疗),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死亡,主要并发症为出血(13例,16.7%),其次为黏膜撕裂伤(7例,9.0%)和穿孔(1例,1.3%),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9%(21/78);异物形状、滞留时间及是否穿孔是影响内镜治疗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内镜治疗嵌顿性食管异物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已造成食管穿孔的异物,滞留时间不超过24h且CT提示食管管腔外无脓肿形成者,可首选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16.
食管异物为常见急症,若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1].食管上段异物在食管异物中较为多见,常规内镜下行异物取出时常因操作视野暴露欠佳,较为困难.2010年至2011年我院在胃镜下采用透明帽辅助的方法对食管上段异物进行取出处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纤维内镜取出阻塞食管的异物,解除异物对食管的阻塞。方法因异物阻塞食管而不能进食饮水者18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0岁~78岁.肉类和(或)菜类食物阻塞食管6例,义齿4例,骨头3例,其他5例.来院后一经确诊,立即肌注654-2针和(或)安定,咽部充分麻醉,头低脚高位,进行纤维内镜检查(就诊时间最短30min,最长1wk),根据异物性质、形状、大小的不同,选择不同型号的异物钳,异物如系一整体,一次取出,异物如系肉菜性食物,内部结构松散者,应分次取出,不能取出的小块,可用内镜推入胃内.结果18例患者,用纤维内镜一次完整地把异物取出者14例(所用时间最短15min,最长100min),另4例异物,内部结构松散,而分次取出.取出异物后根据不同情况嘱患者禁食1到数小时,而后进流食2d~3d,部分患者,用少量抗生素.有2例取出异物胸骨后感稍微疼痛,对症处理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异物阻塞食管诊断比较容易,诊断一经成立,应立即用纤维内镜进行取异物,能迅速解除异物对食管的阻塞,但操作要熟练,动作应轻柔,此方法疗效可靠.对一些比较锋利的异物,怀疑穿入管壁者,应禁止在内镜下取出.  相似文献   

18.
成年患者食管异物临床特点分析2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食管异物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01/2012-01消化内镜中心诊治的食管异物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资料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56例患者,食管异物以食源性异物为主(95.7%),常见临床症状为异物梗阻感、吞咽困难、吞咽疼痛.老年患者(≥65岁)伴有食管基础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18-65岁患者(27.6%、14.8%,P<0.05).有食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异物以食糜为主(65.3%).而无食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异物以鱼骨、鸡骨等骨头为主(68.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52例患者(98.4%)经内镜下治疗成功.结论:食管异物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老年患者和/或有食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内镜下治疗食管异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消化内镜技术的提高和普及,内镜下治疗食管异物取得了满意效果,但其对穿透性食管异物的治疗,仍存在一定争议。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间,我科共有11例穿透性食管异物患者,内镜下成功取出异物,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消化内镜的广泛开展,胃镜已成为取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器械.我院内镜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上消化道异物患者714例,成功取出695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14例患者中男331例,女383例,年龄11~ 100岁(11 ~30岁83例,>30 ~60岁326例,>60~80岁224例,> 80岁81例,中位年龄57岁),病程2h~60 d.2.异物滞留位置:食管异物易发生在食管的生理狭窄处,胃内异物多位于胃底或胃窦处.根据异物停留的部位可分为食管异物、胃内异物和十二指肠异物.714例患者中,异物滞留于食管距门齿≤25 cm者557例、>25 ~ 32 cm者56例、> 32~ 40 cm者31例,贲门10例,胃底47例,胃窦4例,十二指肠球部6例、降部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