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指在门脉高压基础上发生的胃粘膜病变。PHG是肝硬化或非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与食道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同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两大主要原因,关于PHG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现笔者就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胃粘膜改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80例肝硬化病人分为门脉高压组(50例)和非门脉高压组(30例),分别观察内镜下胃粘膜改变的特征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门脉高压组内镜下胃粘膜花斑叶征、猩红热样疹、红斑征、消化性溃疡及糜烂病灶的发生均显著高于非门脉高压组,除糜烂病灶发生随肝功能Child分级增加而增多外,均与肝功能和静脉曲张程度无关;门脉高压性消化性溃疡以十二指肠多发,而其它改变均以胃底及胃体多见。在门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中,胃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仅占512%,而胃粘膜病变的出血达488%。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是一种独特类型的胃病,它也是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门脉高压性胃病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肝硬化门脉高压致上消化道主要的病变是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 ,最严重且死亡率高的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此外引起出血的尚有非静脉曲张破裂性疾病 ,其中较常见的为门脉高压性胃病 (Por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 ,PHG) ,其产生机理是门脉高压致胃粘膜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及粘膜水肿 ,此病只有在胃镜下才能做出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并非炎症性 ,无糜烂性变化 ,但可有显性或非显性出血。组织学特点为无炎症性或只有轻度炎性细胞浸润 ,具有特征性的镜下所见系粘膜或粘膜下小血管扩张。关于门脉高…  相似文献   

4.
加强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并发症抢救及预防再出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并发症抢救及预防再出血的研究梁扩寰(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肝病研究所武汉430030)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并发症中,以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最多见,其次为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再次为消化性溃疡。同济医院报告一组肝硬化上消化道...  相似文献   

5.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盛红光  寿楠海 《山东医药》1999,39(11):43-44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首次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要为食管曲张静脉破裂(约占80%),胃粘膜病变亦是其出血的重要原因。经内镜检查证实,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10%~60%存在胃粘膜病变(又称糜烂性胃炎、胃粘膜出血、充血性胃病等)。1992年,新意大利内镜学会...  相似文献   

6.
门脉高压性胃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门脉高压性胃病研究现状吴云林,陈利民,江石湖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首次出血原因中,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约占80%[1],但胃粘膜病变亦是出血的重要原因。经内镜检查证实,门脉高压患者的胃肠道出血中约10%的~60%存有胃粘膜病变,曾取名为胃炎、糜烂性胃炎、...  相似文献   

7.
790例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深入评价胃镜检查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疗中的作用 ,对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790例患者行内镜检查 (含急诊内镜检查 12 3例 )。结果显示轻度静脉曲张占 2 6 .71% ,中度占2 9.75 % ,重度占 43.5 4%。单独食管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同时存在共 783例 ,占 99.11% ,单独胃底静脉曲张仅 7例 ,占 0 .89%。对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内镜提示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74% ,胃粘膜病变出血占 12 .2 % ,消化性溃疡出血占 10 .5 7% ,4例未能确定出血病因。认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是安全的 ;胃镜检查除了对门脉高压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外 ,还可观察门脉高压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粘膜病变 ;并可及时明确出血原因 ,以及针对原因制定治疗措施 ;必要时还可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8.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一个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对上消化道出血紧急内镜检查的广泛使用,门脉高压时的胃黏膜病变渐引起关注,被认为是门脉高压时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以往曾有许多名称,包括糜烂性胃炎、充血性胃炎、充血性胃病等用来说明这种胃黏膜损伤,后来Sarfeh等将其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本文通过总结我院2001年4月~2005年12月经胃镜检查6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特点,并研究其与肝功能损伤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门脉高压性胃病(pon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PHG)是指门脉高压症伴发的胃黏膜病变,主要发生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也见于非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危急生命。1984年Sarfeh等提出PHG与非PHG在形态、功能、治疗上都有不同,因其病理组织学上炎性改变依据不足,可称其为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常与食管静脉曲张同时存在,而PHG出血可占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的10%~6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功能损害越重,则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较轻者以PHG合并出血为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较重者则以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PVH)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因及与年龄、门脉高压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发病机理。方法选择经内镜证实肝硬化门脉高压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97例,纪录内镜检查结果、静脉曲张程度、胃粘膜损害情况,并取病理活检、Hp检查,评定肝功能情况。结果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占58.76%,溃疡病占39.18%,其中胃溃疡19.50%,十二指肠疡16.5%,复合性溃疡3.09%,不明原因2.06%,Hp感染率37.11%,随年龄增大,门脉高压程度增加,非曲张静脉性出血递增,出血量可以很大,以PHG居多,其产生机理认为主要与胃粘膜淤血、动静脉短路建立与开放、粘膜缺氧及PGE降低等有关,而与Hp感染关系不大。讨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时主要因PHG或溃疡导致出血,以PHG居多,其产生机现认为主要与门脉高压、胃粘膜淤血、动静脉短路建立与开放、粘膜缺氧、PGE2降低等有关,而与Hp感染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近年来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门脉高压所致的胃粘膜损伤引起的。以往曾有许多名称,包括糜烂性胃炎、充血性胃炎、充血性胃病等用来形容这种胃粘膜损伤,后Sar feh[1] 等将其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 ,PHG) ,得到大家公认。目前其发病机制还没有被完全阐明,随着近年来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逐渐认识和重视,关于其发病机制也有许多研究,现将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门静脉压力增高门脉高压性胃病最主要的原因是由…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引起胃粘膜损伤,发生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这种因门脉高压产生的胃粘膜病变称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re gastropathy,PHG)。随着急诊胃镜检查的广泛开展,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有相当部分是由PHG所致。我院自1990年1月~1997年底共收治40例经胃镜、B超检查确诊为PHG出血患,结合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万华  石军  韩国庆  苏庆 《山东医药》2003,43(34):57-58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消化性溃疡。其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多见,是门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首次出血病死率达40%以上,再次出血病死率达60%以上。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药物治疗是首选的主要手段。现将常用药物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是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现已证实,40%-50%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不是由于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而是由于胃粘膜病变所致[1]。现将我院1999年-2003年收治的门脉高压性胃病上消化道出血4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邱德凯 《肝脏》1996,1(2):95-98
门脉高压所致的胃粘膜损害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胃内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和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前者包括食道和胃静脉曲张在内,其破裂出血占门脉高压患者第一次上消化道出血的80“以上;后者以往曾经被称为“糜烂性胃炎”、“胃粘膜充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对9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现病因。结果在92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2.2%,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22.8%,肝源性溃疡出血占20.7%;肝功能A级与B级和C级患者出血原因差异显著。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源性溃疡也是不可忽视的出血原因。  相似文献   

17.
门脉高压症出血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脉高压症所致食管和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GVB)是最严重并发症,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3,并且是晚期肝脏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中有25%~35%发生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出血。约30%初次出血即为致死性出血;约70%幸存者在1年内有多发出血;首次出血后1年生存率约为32%~80%。因此,对于门脉高压症所致的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及预防初次、再次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指导治疗。方法 对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即血压、脉搏在正常范围内,神志清楚)行急诊胃镜检查及Child-pugh分级。结果 (1)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简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1.92%,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48.08%,两者比较,差异无昆著性(P〉0.05)。在Child-pugh A级中,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3.08%,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7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hild-pugh C级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5.00%,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11.5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在Child-pugh C级中,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17.31%,消化性溃疡出血占7.6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例出血的原因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也是其重要的原因,尤其在肝功能分级在Child-pugh C级的患者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多,治疗时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9.
胃静脉曲张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静脉曲张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胃静脉曲张患者的病因及并发出血的情况,胃静脉曲张出血与红色征、曲张静脉类型、程度的关系,以及各型曲张静脉发生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情况。结果我院5年间共诊治胃静脉曲张407例,占同期全部食管、胃静脉曲张的47.1%。胃静脉曲张的病因中,肝硬化占74.4%。孤立性胃静脉曲张的病因中脾静脉阻塞占37.2%,肝硬化占33%。407例胃静脉曲张患者中出血121例(29.7%)。在1型和2型胃静脉曲张、1型孤立性胃静脉曲张患者中,出血组红色征的阳性率、静脉曲张的程度均显著高于未出血组(P<0.01)。门脉高压所致的304例胃静脉曲张患者中发生门脉高压性胃病60例(19.7%),与食管静脉曲张发生门脉高压性胃病(22.3%)无差异,但孤立性胃静脉曲张很少出现门脉高压性胃病(9.6%,P<0.05)。结论胃静脉曲张最常见的病因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而孤立性胃静脉曲张最常见的病因是脾静脉阻塞。红色征、静脉曲张程度是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危险因素。胃静脉曲张对门脉高压性胃病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瑞  毛华  黄纯炽 《肝脏》2011,16(5):423-425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是指门脉高压基础上发生的胃粘膜病变,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病变部位主要在胃底,常伴有胃底粘膜萎缩,通过内镜和组织学检查两种方法测得PHG的发病率分别为93.4%和7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