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目的探讨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链霉素扰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法)对50例HCC患者进行肿瘤血管生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对VEGF进行半定量计数,并分析与HC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结果CD34在HCC组织中呈广泛、窦隙状表达,MVD值在有汇管区癌栓和肝内转移者高于无汇管区癌栓和无肝内转移者(P〈0.05),VEGF表达的阳性率在有汇管区癌栓和肝内转移者明显高于元汇管区癌栓及无肝内转移者(P〈0.05)。MVD值在VEGF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CC中MVD值和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由自分泌和旁分泌产生的VEGF通过促进HCC肿瘤血管生成而促进HCC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肝癌微血管形成、生长和转移诸方面的关系。方法 对临床 3 6例肝癌术后癌组织 ,以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VEGF在肿瘤组织的胞内分布及其表达 ;并以ELISA法测定癌灶、癌旁及远癌组织中的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 63 .9% ;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组VEGF阳性表达率与有包膜组存在显著差异 ;肝癌伴有远处转移组VEGF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组 (P <0 .0 1) ,癌灶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远癌组织(P <0 .0 1)。结论资料提示VEGF在肝癌组织中高度表达 ,它在HCC的血管形成、肿瘤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提示癌组织中VEGF过度表达是反映肿瘤侵袭生长及转移潜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CT边缘特征与CD34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艾滋病合并肝癌的CT边缘形态特征,从手术切除标本上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34蛋白在癌灶边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34与艾滋病合并肝癌边缘形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T病灶边缘不清在病理上肿瘤边缘呈浸润性生长多见;动态增强后肿瘤边缘不清或呈高密度强化者,多见肝细胞癌微血管,边缘组织CD34阳性表达呈"肝细胞癌型染色",肿瘤呈中、低分化,术后发生肝内转移灶或肿瘤复发的几率高。结论:CD34蛋白在癌灶边缘阳性表达与艾滋病合并肝癌CT边缘模糊并明显强化及肿瘤边缘浸润密切相关,艾滋病合并肝癌边缘的CT形态特征,能较好地反映肿瘤边缘的情况,有助于术前评估肿瘤的浸润情况及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在肝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55例肝癌患者术后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Tregs数量及癌组织CD34的表达情况.Speaman相关分析法分析Tregs与患者各种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据中位数将Tregs绝对值分为高低组,Kaplan-Meier分析Tregs高低组的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Log rank检验差异性;Cox回归法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肝癌组织中每高倍视野的Tregs数量为10.8 (4.4~ 19.4)个,与相应癌旁组织1.4 (0.6~3.2)个相比,明显升高(P<0.01).癌组织Tregs与相应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的表达呈正相关(r=0.279,P<0.05);癌及癌旁组织Tregs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均无相关性(P> 0.05).癌组织高Tregs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8.0个月)明显短于低Tregs组(25.0个月),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较低(P值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癌组织中Tregs数量是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累积生存率:风险比=3.310,95%可信区间为1.368 ~ 8.007,P<0.0l ;无瘤生存率:风险比=2.666,95%可信区间为1.321 ~ 6.394,P<0.01).结论癌组织中Tregs数量可作为评估手术治疗肝癌患者预后的免疫学指标,Tregs瘤内浸润与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7例人原发性肝癌及癌旁肝组织PⅢP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癌旁肝组织仅在活动性肝病时成纤维细胞及窦周细胞染色阳性,肝癌细胞染色较强。PⅢP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作者认为肝癌细胞PⅢP的高合成能力与肿瘤细胞本身特征或基因表达有关,可能是肝癌细胞所具有的肿瘤生物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C D68和C D11c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癌旁组织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并比较其与CD68在HCC中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HCC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CD68和CD11c的表达,分析并比较CD68和CD11c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免疫荧光双染HCC石蜡切片肝癌组织的CD68和CD11c,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像分析CD68和CD11c的表达意义.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D68、C D11c主要在肝癌和癌旁组织巨噬细胞中表达.癌旁组织中的CD68和CD11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肝癌组织(P0.01),肝癌和癌旁组织中的CD68和CD11c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601,P0.01;r=0.626,P0.01);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68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D11c的表达(分别为P0.01和P0.01);免疫荧光双染结果显示在肝癌组织CD68的表达明显高于CD11c,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结论:CD68巨噬细胞在癌旁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肝癌组织,CD11c巨噬细胞在癌旁组织中表达也明显高于肝癌组织,并且与CD68相比,CD11c标记的巨噬细胞与HCC的发生、进展关系更为密切;可以帮助我们为诊断及治疗HCC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microRNA-34a、Notch1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的表达,探讨其与HCC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在132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49例正常肝脏组织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croRNA-34a的表达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otch 1表达.结果:HCC组织中microRNA-34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2.57±0.71,P=0.003)及正常肝组织(8.65±0.21,P<0.001),在转移性癌组织中microRNA-34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转移性癌组织(1.34±0.13,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otch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HCC组织中Notch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12±0.67,P=0.001)及正常肝组织(4.65±0.14,P<0.001),转移性癌组织高于非转移性癌组织(2.14±0.37,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croRNA-34a与Notch1在HCC及癌旁组织中均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259,P=0.003)、(r=-0.274,P=0.002),两者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肿瘤部位、是否合并肝硬变、是否伴随肝炎病毒感染及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αFP或AFP)含量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恶性程度、肿瘤个数、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microRNA-34a低表达、Notch1高表达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11.3%),明显低于microRNA-34a高表达、Notch1低表达组(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163,P=0.011).结论:MicroRNA-34a在HCC组织中较癌旁和正常肝脏组织明显减低,其通过逆向调节靶蛋白Notch1参与肿瘤肿瘤恶性行为;检测microRNA-34a及Notch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HCC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CA199、TMPRSS4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在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原发性早期NSCLC患者85例,手术取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制成切片并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所有患者行CA199、CD34及TMPRSS4蛋白表达水平检测,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TMPRSS4 mRNA的表达。结果 CA199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Ⅱ期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TMPRSS4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1. 827±0. 45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 915±0. 316); TMPRSS4蛋白在癌组织中的检出率为82. 35%,显著大于癌旁组织(16. 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TNM分期Ⅱ期患者高微血管密度(MVD)的比例显著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TMPRSS4及CA199在NSCLC组织中为高表达,CA199对早期诊断NSCLC的具有重要意义,TMPRSS4会促进肿瘤的发展与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av-1在肝癌细胞及其间质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肝癌标本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以上标本的Cav-1表达情况,并探讨Cav-1与肿瘤分化程度、周围器官侵犯、血管侵犯等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Cav-1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在肝癌间质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间质(P0.05)。Cav-1在肝癌实质中的表达与肝硬化、周围器官侵犯、血管侵犯、癌栓形成有关(P0.05)。Cav-1在肝癌间质中的表达与最大径,是否多发,是否有卫星、侵犯周围器官、血管侵犯、癌栓形成有关(P0.05)。结论 Cav-1在肝癌中的表达上调,在肝癌间质中的表达下降,其表达水平均与肝癌的侵袭性相关,可作为肝癌治疗的有效靶标。  相似文献   

10.
CD44 V6和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 V6和VEGF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随访的4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类,并按照1年内有无复发和转移分组,然后进行常规HE染色及CD44 V6、VEGF的免疫组化染色(S_P法)。结果结果CD44 V6和VEGF主要定位于癌细胞的胞膜,部分胞质同时出现阳性表达;在40例肝癌组织中,CD44 V6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30/40)和77.5%(31/40);CD44 V6、VEGF在复发和转移组的表达均高达88.9%(16/18,16/18),明显高于未复发和转移组,和肿瘤侵袭转移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而在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资料提示肝癌组织中CD44 V6和VEGF过表达分析,有助于肝癌侵袭、转移预测和肝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Glutamate/N-methyl-d-aspartate (NMDA) receptor-mediated neurotoxicity involves cyclooxygenase (COX)-2. We demonstrate that this neurotoxicity reflects activation of COX-2 by S-nitrosylation after selective binding of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 to COX-2. nNOS, via its PDZ domain, binds COX-2 with the generated NO S-nitrosylating and activating the enzyme. Selective disruption of nNOS-COX-2 binding prevents NMDA neurotoxicity.  相似文献   

12.
人胃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NOS与胃癌的关系.方法用NADPH-d组织化学法测定了正常胃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水平.结果正常胃组织中粘膜上皮细胞、各种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及肌层神经纤维中均有NOS表达,测一个视野NOS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正常胃组织为112、癌旁组织为120、胃癌组织为145.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表明正常胃组织NOS活性最高,胃癌组织NOS活性最低.结论①正常胃组织有广泛的NOS分布,提示NO对维持正常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②胃粘膜细胞癌变过程中,NOS活性明显降低,提示NOS活性与胃粘膜细胞癌变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Nitric oxide (NO) appears to play a role in modulating cardiac function in both health and disease. Early studies in isolated rodent cardiac myocytes demonstrated a depressant effect of NO supplied by NO donors (exogenous) as well as NO generated within myocytes (endogenous). 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for a functional NO generating system within the human myocardium, which appears upregulated in certain disease states. Induction of the high output nitric oxide synthase isoform (iNOS)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the failing myocardium, though its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remains unproven. More recently published data have contradicted the notion that NO acts solely as a negative inotrope demonstrating positive inotropy in both isolated rodent and human ventricular myocytes in response to a range of NO donors. Different NO donors have different NO release kinetics and generate a range of NO species (NO., NO+ and NO-) which may interact at a number of subcellular targets. The observed response of any cardiac preparation to an NO donor represents the net effect of activation of different effector targets and may explain the contradictory reported effects of NO. To realise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NO will require specific targeting at a subcellular level.  相似文献   

14.
Expressio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NTRODUCTION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isanenzymethatcatalyzestheformationofnitric0xide(N0)fromL-arginine.iNOSexpressionandactivityresultsintheproduction0fhighlevelsofNO[1].ThegenerationofphysiologicallevelsofNOisimp0rtantformucosalfunctionanditalsoexertsacytoprotectiveeffectonthegastr0intestinalmucosa.However,increasediNOSexpressionhasbeenobservedinpatientswithchronicinflammatorydiseasesofthegastr0intestinaltract,suchasulcerativec0litis[2'3],andgastritis['Jandithasbeenspecul…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栓疗法、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等技术,使缺血组织和器官重新恢复血流,挽救了众多危急重病人的生命,然而,缺血器官及组织在恢复血流的同时,均伴随着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过程中,随着心肌保护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心肌保护问题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过量一氧化氮紧密相关。研究表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既有心肌保护作用,也有促心肌损伤作用,而通过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应用,有望减轻心肌损伤的进展,保护损伤心肌。  相似文献   

16.
Reviews in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  相似文献   

17.
李东宝  华琦  皮林 《高血压杂志》2004,12(4):326-330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G894T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 (EH)的相关性。方法  (1)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310例健康人和 15 1例高血压患者的eNOS基因G894T多态性 ,(2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空腹血清一氧化氮代谢物 (NOx)水平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 (ET)的水平。结果  (1)EH组GT 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高血压患者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收缩压 [(15 0 5± 13 6 )mmHg]、舒张压 [(10 0 0± 8 5 )mmHg]和脉压 (116 8± 7 8)mmHg均高于GG基因型携带者 (14 5 0± 12 2 ,97 4± 8 0 ,114 0± 7 5 )mmHg ,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EH组GT TT基因型空腹血清NOx[(6 9 7± 2 7 0 ) μmol/L]、NOx/ET比 (1 0 1± 0 5 6 )明显低于GG基因型 (78 5± 32 5 ) μmol/L (1 4 7± 1 5 1) ,而GT TT基因型 (83 2 5± 39 74 ) pg/mLET水平明显高于GG基因型 (72 9± 33 8)pg/mL。 结论 eNOS基因G894T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人EH的发生相关 ,T等位基因携带者可能通过减少内皮NO的释放参与EH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孤啡肽水平的改变及孤啡肽对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NO)的影响,初步探讨孤啡肽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血浆孤啡肽水平并以正常成年人(19例)作对照。大鼠主动脉条组织孵育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反映一氧化氮(NO)的产生量,采用微盘测定法测定,用张新波等建立的NO合酶测定改良法检查NOS活性。结果EH患者血浆孤啡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5.47±2.14ng/Lvs8.83±5.68ng/L,P<0.05),且随高血压程度分期的加重,孤啡肽水平增加越明显。孤啡肽能明显刺激大鼠主动脉条组织NO产生量和提高NOS活性,随剂量的增加,此作用更加明显(P<0.05)。结论推测孤啡肽可能为一种存在于外周血液中与血压调节有关的新型血管活性多肽,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其基因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21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诱导型一氯化氮合酶(iNOS)及其基因表达进行原位检测和观察。结果:NOS 阳性反应物质呈黄色或棕黄色,位于细胞浆中。非癌殖织(肉眼观距癌组织边缘>1.5)多呈阴性或弥漫弱阳性,但部分非癌组织中可见 iNOS 呈阳性的细胞呈点状分布;癌旁组织多呈阳性,提示 iNOS 表达与肝组织癌变有关。癌组织核心多呈阴性或弥漫弱阳性,但分化中和差的癌组织核心也分别有一例 NOS 呈强阳性;周边癌组织呈局灶阳性,侵入纤维组织中的弥敢癌细胞星强阳性,提示 NOS 的表达与肝癌组织的侵润能力有关。肝癌组织 iNOSmRNA 阳性细胞的分布与 iN-OS 蛋白的表达基本相似。结论 iNOS 蛋白及其基因表达与肝组织癌变及肝癌侵润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