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初中生伤害流行病学特点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初中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初中生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山东省利津县初中生进行了8种伤害(车祸,中毒,跌落伤,烧、烫伤,电击伤,钝/锐器伤,动物昆虫叮咬伤,溺水)的调查研究。结果:8种伤害年发生率按人数计为486.4‰,按发生次数计为645.5‰;年发生率位居前三位的为跌落伤、车祸伤和钝/锐器伤;男生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P<0.001),男、女生伤害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有跌落伤、电击伤、钝/锐器伤、动物昆虫叮咬伤和溺水;受伤部位主要为四肢,伤害主要发生在家中和学校,多为自己和同学所致。结论:对初中生应加强伤害的预防知识教育和防护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分析河北省儿童伤害状况和危害程度,为控制儿童伤害的发生,制定儿童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首次就诊于河北省6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室的儿童伤害患者。结果2006~2012年,河北省伤害监测系统共收集16129例儿童伤害病例,占监测总数的11.46%,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35:1,男、女性别伤害原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3.64,P〈O.01)。前五位伤害发生的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43.54%)、机动车车祸(16.40%)、钝器伤(15.52%)、非机动车车祸(6.20%)和刀,锐器伤(5.91%)。伤害经常发生的地点为公路,街道(31.95%)、家中(31.04%)、学校与公共场所(16.52%)、贸易和服务场所(8.46%)、公共居住场所(7.33%)。伤害部位主要为头部(37.77%)、上肢(23.60%)、下肢(20.14%)、多部位(6.63%)、躯干(5.77%)。以非故意伤害(90.18%)、轻度伤害(73.55%)、接受治疗后回家(70.80%)为主。不同年龄儿童伤害发生原因、地点、部位等差异较大。结论河北省伤害监测系统收集的儿童伤害病例的伤害原因、地点等特征与儿童年龄密切相关,应根据年龄不同有针对性的开展伤害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罗芬芳  钟花  袁皓瑜 《海南医学》2009,20(6):144-147
目的分析伤害的分布规律和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株洲市一医院2008年接诊的伤害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6399例伤害病例中男性4155人(64.93%),女性2244人(35.07%);在各年龄段中,以25—44岁人群最多,达2670人(41.73%);夏季后人数增加,达1867人(29.18%),其中以7月罹难人数最多,24h中以8—16时发生的伤害较多(45.46%);伤害发生原因的前四位为跌倒/坠落(35.02%)、机动车车祸(25.46%)、刀/锐器伤(12.53%)、钝器伤(9.33%);发生伤害事故的地点前四位分别是公路/街道(39.79%)、家中(21.68%)、公共居住场所(9.47%),工业和建筑场所(8.31%);伤害发生的意图(87.97%)为“意外事故”。结论伤害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并且是可以加于干预的。目前我市伤害事故仍然处于高发阶段,应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同时将社区关怀纳入伤害干预体系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伤害发生情况,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我国外来劳务工较集中的深圳宝安区,收集2007年1月初~2007年12月底,因伤害而首次就诊于某综合医院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信息与伤害相关数据。了解外来人口伤害发生特点,为保护外来工安全,减少伤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研究期间,共计有19826名外来务工人员发生伤害,伤害发生率为0.58%。前三位伤害发生原因是钝器伤(占37.8%)、跌倒/坠落(占17.1%)、动物伤(占15.9%),男性钝器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前三位的伤害性质是挫伤,擦伤(占46.6%)、锐器伤/咬伤,开放伤(占33.2%)、骨折(占9.5%);前三位的伤害发生地点是工业和建筑场所(占46.4%)、公路/街道(占21.4%)、家中(占13.0%)。男性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业和建筑场所的伤害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发生在家中的伤害明显高于男性(P〈0.05)。伤害严重程度中以轻度伤为主(7913%),其次是中度伤(20.0%),而重度伤害仅占0.8%。结论外来务工人员伤害的发生特点与其他人群伤害的发生情况基本一致,但是以职业伤害为主,因此应制定干预措施,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外来工的安全意识,确保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6-2013年乌鲁木齐市3家哨点医院伤害监测情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伤害的发生和保护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3家不同级别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06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首次就诊的伤害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68613例伤害病例,男女比例为1.74∶1,跌倒/坠落(44.81%)、机动车车祸(16.14%)、钝器伤(13.33%)、刀/锐器伤(10.50%)、其他(4.84%)为伤害原因的前5位,不同年龄段病例伤害发生原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年龄构成以25~44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38.5%),0~14岁组和65岁年龄最多的伤害发生原因为跌倒/坠落;不同性别病例伤害意图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45,P =0.00),在休息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最多(72.23%)。结论要根据伤害发生的基本情况、基本特征、临床特征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唐山市区学龄儿童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唐山市区学龄儿童伤害的现状,为学龄儿童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唐山市区3所中学和9所小学的5694名7~15岁学龄儿童在2007年的伤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伤害的总发生率为13.82%,男生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伤害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前五位伤害原因依次为跌伤、动物咬伤、自伤、打闹伤、机动车致伤;伤害发生的地点主要在家中,其次为校内,伤害发生的部位主要为手足四肢,其次为头面部。结论伤害在学龄儿童的病伤事件中已占重要位置,应加强有关的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伤害流行特征,为开展意外伤害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采集2000~2006年海南省边防医院0~14岁因意外伤害而住院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住院儿童伤害类型。原因及年龄,性别特征。结果2415例意外伤害住院患儿中,损伤类型前四位依次是血管损伤,肌肉和肌腱损伤。骨折和脱位扭伤/劳损。损伤外部原因前四位依次是锐器伤,跌落,钝器伤和交通事故。伤害发生的主要场所为家中(51.6%),公路/街道(23.5%),学校及其他外出场所(27.5%)。伤害儿童性别比男:女为2.08:1,平均年龄为(6.22±3.88)岁,随着年龄的增加,男童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女童人数逐渐减少。结论伤害逐渐成为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应针对本地区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有目的地开展预防伤害的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家长教师和社会对儿童伤害的预防意识,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分析河北省城乡居民伤害流行程度,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分别来源于秦皇岛市、藁城市3家不同级别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室。对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首次就诊于哨点医院的伤害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共收集99 671例伤害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16∶1,男、女性别伤害原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420.30,P<0.01);前5位伤害病例的原因依次是机动车车祸(27.85%)、钝器伤(22.64%)、跌倒/坠落(21.52%)、刀/锐器伤(8.72%)和中毒(8.39%);中毒是农村老年女性的第1位伤害原因(38.25%),钝器伤是15~19岁年龄组最主要的伤害原因;伤害发生时间有一定规律性。结论河北省2006-2010年居民伤害以机动车车祸、钝器伤、跌倒/坠落、刀/锐器伤和中毒为主,青壮年是高发人群,应加强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黄浦区社区首诊伤害病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医院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上海市黄浦区所有(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上海市伤害报告卡》填报的门诊伤害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伤害病例3771例,女性多于男性,其中45~65岁组病例数所占比例最高(46.54%),以本地人口为主(96.31%);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为跌倒/坠落(65.39%)、非机动车车祸(14.45%)、刀/锐器伤(6.71%);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52.90%)、街道/公路(25.48%)、公共居住场所(11.08%);发生时间多见于1~5月;伤害病例以非故意伤害为主(98.67%)。结论 跌倒/坠落、非机动车车祸、刀/锐器伤为黄浦区优先防治的伤害种类;女性、老年人为伤害威胁重点人群;应根据不同人群特点,科学开展伤害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西省卫生学校在校中专学生伤害的发生频率、流行特征及伤害的主要种类,为预防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在江西省卫生学校46个班共2900名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4个班共908名学生。回顾调查2004年4月1日~2005年4月l13期间的伤害发生情况。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一年内江西省卫生学校中专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8.4%;不同性别、年级、家庭人口数及在家排行不同其伤害发生频率不同;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倒伤(19.7%)、碰撞伤(15.4%)、烧烫伤(6.8%)、锐器伤(6.1%)、动物咬伤(5.0%)。结论 伤害在中专学生中常见、多发,且伤害的主要种类有跌倒伤、碰撞伤、烧烫伤、锐器伤、动物咬伤等。应积极开展伤害的预防与控制。使青少年远离伤害。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2~2013年丹东市城乡5~19岁儿童青少年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儿童青少年早死和制定相关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3年丹东市城市、农村死亡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计算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指标,分析导致儿童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2~2013年丹东市5~19岁儿童青少年平均死亡率为19.6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98/10万,男女标化率比值为2.82(χ2=25.18,P0.01)。前5位死因依次是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损伤和中毒的前2位死因依次是交通事故和淹死,占损伤和中毒总死亡的66.67%(40/60);肿瘤主要是白血病占35.71%(5/14),白血病城市高于农村(χ2=4.42,P0.05)。主要死因PYLL前三位依次是损伤和中毒(3 610人年)、肿瘤(835人年)和循环系统疾病(590人年),占全部死因PYLL的77.97%。结论无论城市和农村,损伤和中毒都位于儿童青少年死因首位,其中交通事故是首因,应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控制;白血病是城市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主要死因,应改善医疗保险条件和加强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008年我国5~14岁城乡儿童的死亡原因.方法 利用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病伤死亡原因和人口指标部分资料对5~14岁儿童的疾病相关指标和死因进行描述,进行城乡儿童的比较.结果 农村5~14岁儿童的住院率(23.0‰,12.1‰,χ2=255.584)、2周患病率(79.8‰,63.9‰,χ2=142.446)、2周就诊率(95.6‰,68.1‰,χ2=376.954)、慢性病患病率(9.0‰,7.0‰,χ2=18.941)均高于城市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先天疾病是我国5~14儿童的前3位死亡原因.在致死的诸多损伤中毒疾病中,淹死是首位死因,交通事故占第2位;自杀是城市儿童的第4位死亡原因,城市女生的第2位死亡死因.结论 我国2008年5~14岁城乡儿童的高危死亡原因相同,但各疾病对儿童的死亡威胁程度,有城乡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广西2014—2015年疾病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状况及疾病负担,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PYLL)指标对广西伤害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2014—2015年疾病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率为43.69/10万、标化死亡率44.56/10万,男性高于女性(2.33倍)。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其他意外伤害、溺水、自杀及后遗症是伤害前5位死因。0~14岁年龄组伤害首位死因是溺水,15~64岁人群为道路交通事故,65岁以上人群主要死于意外跌落。道路交通事故、溺水、其他意外伤害、意外跌落、自杀及后遗症是伤害死亡前5位PYLL。伤害导致的PYLL为29.60年/人,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但平均到个人后,溺水成为广西居民“早死”的最大威胁。结论 伤害是导致广西居民早死的重要疾病负担,应根据性别、城乡和年龄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non-fatal injuries among children aged 5–14 years in China.MethodsData of 21 973 children aged 5–14 year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Fourth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Survey of China carried out between June 15 and July 10, 2008. Injury-related indicators included: history of ever having had an injury, and injury frequency, cause, location and severity.Results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non-fatal injuries among the children in the previous 12 months was 17.0 per 1000 subjects. The leading causes of non-fatal injuries were falls, animal bites, traffic accidents, falling objects and burns. The majority of children sustained only one injury. The main place of injury was at home in 40% and 54% of urban boys and girls, respectively, at school in 48% of rural boys, and at home and at school each in 33% of rural girls. Medical treatment for one day was the main option for 80% of urban boys and girls, 84% of rural boys, and 72% of rural girls.ConclusionNonfatal injuries among children aged 5–14 years are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concer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开展以哨点医院为基础的伤害监测,了解桐乡市伤害发生的特点,为有效地开展伤害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桐乡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采用《浙江省医院急诊伤害监测病例登记表》对前来就诊的首诊伤害病例进行登记、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收集伤害64 692例,报告伤害例数逐年增加;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66∶1;平均年龄(38.81±18.94)岁,年龄构成以15~44岁为主(51.9%);职业构成前3位分别是农/渔业劳动者(41.6%)、农民工(16.4%)和工人(13.9%);伤害发生主要地点分别为街道/城区(30.3%)、家(包括院子等29.5%)和工作场所(21.2%);前5位受伤原因分别为交通伤(38.3%)、跌落(20.4%)、钝器伤(12.0%)、动物伤(10.2%)及刺割伤(7.9%);伤害发生意图以非故意伤害为主(94.3%);轻微的表浅伤占到了59.5%,82.4%的患者在医院经过处理后回家。结论目前伤害已成为桐乡市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不同伤害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国城乡门/急诊伤害病例的分布特征。方法 利用2015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数据,分析我国城乡门/急诊伤害病例人口学特征、基本分布特征和相关临床特征。结果 2015年NISS共收集城乡病例708856例,男性病例是女性的1.65倍,城市病例是农村病例的1.83倍。城乡伤害原因前3位依次都是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伤害和钝器伤;城市伤害主要发生在家中、公路/街道和公共居住场所,农村伤害主要集中在公路/街道、家中和工业和建筑场所;城乡伤害病例都以非故意(意外事故)伤害为主,受伤部位集中在头部、上肢和下肢,多为轻度受伤,处理后即可离院。结论 我国城乡伤害发生原因和地点不同,城市伤害死亡率高于农村,需针对城乡不同特点制定相关预防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济宁市农村初中生意外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为研究其影响因素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济宁市686名初中生进行1a随访,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农村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1a内济宁市农村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28.7%,其中男生为34.4%,女生为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8,P=0.002);不同年级的意外伤害发生率不同,其中初一学生发生率最高;听说过意外伤害的为80.8%;意外伤害多发季节在夏季(79例,40.1%);地点主要在家中(99例,35.9%)和学校(97例,35.1%);100例(50.8%)学生发生意外伤害后去医院处理;意外伤害类型依次为锐器伤(434,63.2%)、异物伤(269,39.2%)、碰击伤(234,34.1%)等。结论 济宁市农村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村中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特点及合并损伤等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总结。【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2008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318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18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男女比例为3.03:1;20~40岁为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在颌面部骨折中以下颌骨骨折多见,占颌面部骨折的40.8%;交通事故(48.4%)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合并损伤以颅脑损伤最多见。【结论】颌面部创伤住院患者以交通事故伤多见。颌面部创伤骨折中以下颌骨骨折多见。骨折发生的数量、部位等与致伤原因、受力部位及相应的解剖结构有关。颅脑损伤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西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多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城乡15-69岁居民2500人,采用全国公众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360人份,回收有效率94.4%;广西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61.22±15.56)分,有61.4%的居民得分在60分以上;其中城区居民平均得分为(65.37±13.03)分,高于乡镇居民得分(50.92±16.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4,P〈O.01);地区、城乡、文化程度和月收入4个因素是广西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广西城乡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需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广西近年来急性中毒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西63家医院从2005~2009年期间收治的6011例各类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中毒人群特征分析显示女性病例占53.11%,男性占46.89%,以20-60岁年龄段(68.84%)居住在农村者为多(61.02%)。前三位的中毒原因为意外性占39.42%、自杀性占31.41%、误食性占21.57%;毒物经口进入体内引起的中毒占70.89%、经呼吸道者占20.70%、经皮肤接触者占10.48%,且以散发病例为主(89.32%);中毒环境与年度分析表明,发生在家里者占79.53%。2009年中毒病例数比2005年增加了54.00%,每年平均递增13.50%。结论广西急性中毒的基本情况与国内报道相似,但亦有广西某些突出特点,且每年递增较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