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第5天(D5)和第6天(D6)囊胚期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自然周期和替代周期对囊胚期冻融胚胎移植的影响。方法将移植后剩余胚胎进行囊胚培养至D5或D6后行玻璃化冻融,比较囊胚复苏后的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及种植率等指标。结果D5组解冻154个囊胚,153个存活,复苏存活率99.4%;D6组解冻100个囊胚,99个存活,复苏存活率99%,两组复苏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临床妊娠率D5组(54.4%)显著高于D6组(20%)(P〈0.01)。自然流产率D5组为6.1%,而D6组则为9.1%,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种植率D5组(41。2%),显著高于D6组(11.1%)(P〈0.01)。替代周期组(HRT)和自然周期组(NC)相比,NC组的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均高于HRT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5囊胚冷冻复苏后移植能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内膜准备方法不同即替代周期和自然周期对临床结果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D5和D6的冻融囊胚移植后的新生儿结局,进一步为复苏囊胚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辅助生育中心进行复苏囊胚移植并已分娩的515例患者资料。按照冷冻前形成囊胚的时间D5或D6进行分组,比较两组的新生儿出生结局;并根据分娩胎数将患者分为单胎组和双胎组,分别比较单胎组和双胎组的新生儿结局。结果 (1)单胎组:D5组的孕龄、出生体重和出生身长分别为(266.5±14.5)d、(3 387.4±584.8)g和(50.1±2.7)cm,与D6组[分别为(268.5±12.6)d、(3 379.7±540.8)g和(50.1±2.1)cm]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5组男女性别比略高于D6组(1.21vs.1.08),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双胎组:D5组新生儿的孕龄、出生体重和出生身长与D6组相比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5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2 531.0±505.4)g]略低于D6组[(2 601.8±503.0)g];D5组的低体重新生儿发生率(42.3%)高于D6组(31.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D5组的男女性别比(1.20)高于D6组(0.92),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单胎组或双胎组,D5与D6的囊胚冻融移植后出生的新生儿孕周、出生体重和体长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呈现出D6组新生儿体重偏大的趋势;D5组的男女性别比高于D6组,但由于例数所限,未出现统计学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中废弃胚胎的发育潜能,及其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患者共76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47例,为A组,拮抗剂方案29例,为B组。收集D3胚胎移植、冷冻后剩余低质量废弃胚胎共274枚(包括异常受精胚胎),序贯法囊胚培养(A组有囊胚形成者为A1组,无囊胚形成者为A2组;B组有囊胚形成为B1组,无囊胚形成为B2组),观察囊胚形成情况及妊娠结局,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及周期特点无明显差异;促排卵天数及取卵日内膜厚度A组明显大于B组(P〈0.01)。囊胚形成率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总生化妊娠率A组高于B组(P〈0.05);总临床妊娠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生化及临床妊娠率A1组均高于B1组。A1组生化及临床妊娠率均高于A2组(P〈0.05),B1、B2组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部分废弃胚胎具有一定的发育潜能,小部分能发育至囊胚阶段,与GnRH—a相比,拮抗剂不影响其发育潜能;常规GnRH—a长方案废弃胚胎发育潜能与妊娠结局显著相关;与GnRH—a长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妊娠率有下降,可能与胚胎发育潜能关系不大,其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适玻璃化冷冻保存的小鼠囊胚发育阶段。方法对575枚小鼠初级囊胚和577枚扩张囊胚分别采用六组玻璃化溶液进行玻璃化冷冻,比较不同阶段囊胚的冷冻保存效果。结果各组初级囊胚存活率和孵出率均高于扩张囊胚。除ES35组外,各组初级囊胚存活率均显著高于扩张囊胚(P〈0.05);EDS35、ESF20和EDSF20组的初级囊胚的孵出率均显著高于扩张囊胚(P〈0.05)。结论初级囊胚较扩张囊胚更适合玻璃化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KP术后骨水泥形态分布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56位患者共67个椎体进行PKP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骨水泥形态以及分布,将其划分为点式支撑组(A组15个)、平面支撑组(B组25个)以及立体支撑组(c组27个),比较术前、术后7天、术后3月VAS评分、术后3月椎体高度丢失率以及临近节段术前以及术后3月椎体骨密度变化,使用F检验以及q检验,检验效能a=0.05。结果:A组、B组、C组术前VAS评分分别为7.10±0.17,7.34±0.21,6.91±0.24,各组间比较P〉0.05,术后7天VAS评分2.10±0.21,2.34±0.14,2.01±0.22各组间比较P〉0.05,术后3月VAS评分分别为2.20±0.23,1.54±0.21,2.31±0.21,各组间比较P〉0.05,术后3月椎体高度变化A组为0.24±0.02,B组为0.14±0.01,C组0.13±0.02,A组与后两组间比较P〈0.05,B组与C组比较P〉0.05,术后3月临近椎体平均骨密度T值变化A组为1.22±0.11,B组为1.32±0.12,C组为1.65±0.21,A组B组两组比较P〉0.05,C组与A组B组比较P〈0.05。结论:PKP术后,平面支撑组对临近节段骨密度影响较小,同时术后椎体高度变化较小,远期VAS改善情况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服用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探讨时间治疗学在福辛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经2周安慰剂导入期后,A组每日上午8:00—9:00服用福辛普利10mg,B组每日晚20:00-21:00服用福辛普利10mg。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的24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为(142±7)/(88±5)mmHg(1mmHg=0.133kPa)、(141±7),(87±7)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平均SBP/DBP分别为(141±6)/(87±6)mmHg、(142±6),(89±8)mmHg,白天平均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平均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平均SBP/DBP分别为(143±5)1(89±7)mmHg、(138±5)/(82±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A组和B组的24h平均SBP/DBP下降幅度分别为(13±3)/(9±2)mmHg、(15±4)/(11±7)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平均SBP/DBP下降幅度分别为(13±4)1(9±4)mmHg、(13±4)/(8±8)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平均SBP/DBP下降幅度分别为(10±2)/(6±2)mmHg、(15±5)/(13±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明显,且晚间服药能更好地恢复其勺型节律及控制晨起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腹外疝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09年4月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术165例(A组),传统疝修补209例(B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1)平均手术时间:A组30min,B组61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117,P〈0.05);(2)平均住院日:A组2.4天,B组9.1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996,P〈0.05);(3)平均医疗费用:A组1286.2元,B组2597.13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94,P〉0.05);(4)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A组12.4h,B组29.4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2,P〈0.05);(5)平均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A组3天,B组9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5,P〈0.05);(6)术后并发症:A组24.5%,B组3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107,P〉0.05);(7)术后复发:A组1.17%,B组1.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7,P〉0.05)。结论采下腹皮纹横形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封堵器(bronchial blocker,BB)行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在新生儿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sugery,VATS)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VATS的患儿60例,按OLV方法完全随机平均分为支气管插管组(A组)和BB组(B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儿术前双肺通气时(T0)、OLV 10min(T1)、肺萎陷即刻(T2)、肺萎陷后30min(T3)、肺萎陷后60min(T4)、恢复双肺通气后10min(T5)和术毕6h(T6)、术毕12h(T7)的Sp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blood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2)、PET 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blood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dioxide, PaCO2)、乳酸水平及气道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儿OLV情况和围术期情况。结果两组息儿气道压从T1开始升高,T4达到最高,T4时A组(34.8±4.9)cmH2O(1cmH2O=0.098kPa)较B组(30.0±4.3)cmH2O更为显著(P〈0.05);T4时两组患儿SpO2和PaO2下降至最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两组患儿PETCO2和PaCO2升至最高,A组较B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儿乳酸水平呈升高趋势,但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肺萎陷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监护室时间和气管黏膜损伤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BB行OLV可为新生儿VATS提供充分的通气和良好的肺萎陷。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假手术组;B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C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肠缺血后处理组,实验结束后取小肠标本进行小肠上皮细胞形态和呼吸功能指标测定。结果A、C两组线粒体的数目、周长均大于B组,A、C两组问比较,A组较大(P〈0.05)。A、C两组线粒体的面积、最大直径、最小直径、等效直径均小于B组(P〈0.05),A、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线粒体的体积密度小于A组,面积密度、比表面和粒子数密度均小于其余两组(P〈0.05)。A、C两组间三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线粒体呼吸控制比率(RCR)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小肠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脐血铅浓度与新生儿端粒长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3年4月青岛市市立医院产科孕期无急慢性疾病的足月顺产儿脐血78例,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脐血铅浓度,测得脐血铅浓度在11~89μg/L范围。将78例脐血分成A、B、C三组:A组脐血铅浓度〈30μg/L,共28例,B组脐血铅浓度30~60μg/L,共38例,C组脐血铅浓度〉60μg/L,共12例。采用全血提取基因组法提取脐血DNA,荧光定量PCR法测基因组DNA的端粒长度。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研究。结果A组端粒长度为:1.152±0.716,B组端粒长度为0.614±0.407,C组端粒长度为0.546±0.339,从A组到C组端粒长度逐渐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95,P〈0.05)。B组端粒长度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端粒长度低于A组端粒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端粒长度与脐血铅浓度呈负相关(r=-0.461,P〈0.01)。结论脐血铅可导致新生儿端粒长度的缩短,且随脐血铅浓度的升高,新生儿端粒长度进行性缩短,端粒长度缩短影响细胞分裂,决定细胞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程序化冷冻与玻璃化冷冻卵裂期胚胎复苏周期移植的母婴结局。方法对102例程序化冷冻复苏周期及109例玻璃化冷冻复苏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相似;程序化冷冻组和玻璃化冷冻组的胚胎复苏率分别为89.7%和99.6%(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活产率分别为56.6%、38.1%、79.2%和54.1%、33.3%、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孕周、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玻璃化冷冻组早产率(19.2%)有高于程序化冷冻组早产率(12.3%)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显著提高胚胎复苏率,能提高胚胎利用率,程序化冷冻组与玻璃化冷冻组相比拥有相似甚至更好的母婴结局,玻璃化冷冻在成为常规工作之前还需加强对其母婴结局的后续研究及子代的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新鲜胚胎移植或解冻胚胎移植妇女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及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异位妊娠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5月于本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胚胎移植术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3,073个新鲜移植周期(A组)、2,090个解冻移植周期(B组),其中卵裂期胚胎移植1,997个周期(B1组),囊胚移植93个周期(B2组)。比较A组与B1组、A组与B2组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自然周期法、激素替代周期法和促排卵周期三种内膜准备方案异位妊娠发生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结果 3,073个新鲜移植周期(A组)中,临床妊娠1,226周期,异位妊娠45周期,异位妊娠发生率为3.67%(45/1,226);2,090个解冻周期中,临床妊娠893周期(B1组855周期,B2组38周期),B1组异位妊娠发生率1.17%(10/855),B2组异位妊娠发生率2.63%(1/38),两组异位妊娠发生率均低于新鲜胚胎移植,有显著性差异(P0.05);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方案采用自然周期时异位妊娠率最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输卵管病变、移植当日激素水平是移植后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解冻胚胎移植后发生异位妊娠的几率低于新鲜周期移植,超促排卵过程或内膜准备过程中造成的高雌激素状态可能是发生异位妊娠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子宫内膜修整对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镜术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过程中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异常患者共417例,按其宫腔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内膜正常组及内膜异常组。两组患者中各有一部分在COH过程中接受内膜修整(研究组),剩余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新鲜胚胎移植周期行子宫内膜修整可显著提高内膜回声异常患者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卵裂期胚胎玻璃化冻融体外培养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中心进行的解冻胚胎数不超过3枚,解冻胚胎全部存活并全部移植的274例患者分为当日移植组(A组)和次日移植组(B组),比较组间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结果胚胎龄为第2天(D2)的共163个周期,其中A组130个周期,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分别为:23.08%、11.71%和6.67%,B组33个周期,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分别为:27.27%、11.84%和11.11%;胚胎龄为第3天(D3)的共111个周期,其中A组94个周期,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分别为:36.17%、19.35%和8.82%,B组17个周期,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分别为:35.29%、20.45%和16.67%。D2和D3胚胎当日移植组和次日移植组之间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延长体外培养时间不显著影响玻璃化冻融卵裂期胚胎的发育潜能,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玻璃化冷冻胚胎的解冻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影响玻璃化冻融胚胎保存时间对胚胎复苏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复苏后全部卵裂球存活的胚胎定义完全存活胚胎。对367个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根据冻融胚胎保存时间进行分组,分为〈6、≥6-〈12及≥12~19个月A、B、C3组,比较各组的胚胎复苏率、完全存活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三组患者的胚胎复苏率、完全胚胎存活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玻璃化FET周期,胚胎冷冻保存时间对解冻后胚胎质量及FET结局没有影响,因此可以灵活掌握FET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对体外受精周期中胚胎种植情况及围产期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26例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并进行新鲜胚胎移植的不育患者随机分组,使用富含透明质酸的EmbryoGlue作为移植液的296名患者为实验组(A组),使用不含透明质酸的G-2作为胚胎移植液的3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等胚胎种植结局,比较早产率、出生体重、男女比例、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缺陷及新生儿死亡率等围产期状况。结果 (1)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似,无统计学差异。(2)实验组患者的种植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5.62%vs.25.95%,P0.05);临床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5.07%vs.41.82%,P0.05);多胎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2.30%vs.13.64%,P0.05);异位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45%vs.7.25%,P0.05);(3)两组围产期状况如早产率、男女比例、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缺陷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富含透明质酸的EmbryoGlue移植液可以促进IVF-ET中胚胎种植,并可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不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死亡率、早产率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姐妹胚胎(sibling embryo)体外囊胚形成能力对Day 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在本中心行Day 3IVF-ET后剩余姐妹胚胎继续培养囊胚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有无囊胚形成分为A、B组,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流产率。根据囊胚形成率将A组分为3个亚组(Group 1:囊胚形成率25%;Group 2:25%≤囊胚形成率50%;Group 3:囊胚形成率≥50%),比较3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流产率的差异。分析Day 3移植胚胎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与姐妹胚胎体外培养形成囊胚个数的相关性。结果有囊胚形成组(A组)1 109例,无囊胚形成组(B组)474例。两组平均年龄、不育年限、移植胚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临床妊娠率(58.3%)和胚胎种植率(38.1%)均显著高于B组(46.4%、30.2%)(P0.01),两组流产率(11.9%vs.11.4%)相似(P0.05)。Group 3胚胎种植率最高,流产率最低;Group 1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最低,流产率最高,三组间临床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Day 3植入胚胎临床妊娠率与姐妹胚胎体外囊胚形成个数呈显著正相关(r=0.725,P0.05),种植率与囊胚形成个数相关性不显著(r=0.489,P0.05)。结论姐妹胚胎(sibling embryo)体外囊胚形成能力是预测Day 3IVF-ET临床结局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胚胎解冻后损伤及过夜培养后生长情况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冻融胚胎移植周期303例,共349个周期。(1)根据所移植胚胎卵裂球的损伤程度,分为移植的胚胎均无损伤的完整组(A1,n=193)、全部移植的胚胎均有卵裂球损伤的损伤组(A2,n=30)和移植既有完整胚胎又有卵裂球损伤胚胎的损伤混合组(A3,n=126);(2)解冻后胚胎经过夜培养,所移植胚胎均有不同程度生长的定为生长组(B1,n=187),所移植胚胎均未见生长的未生长组(B2,n=46)和所移植胚胎既有生长的胚胎又含有未生长胚胎的生长混合组(B3,n=116);(3)在生长组及生长混合组中,有胚胎达到桑葚胚状态的桑葚胚组(C1,n=86),无胚胎生长到桑葚胚的无桑葚胚组(C2,n=217);比较各组之间的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流产率之间的差别。结果解冻后完整组(A1)及损伤混合组(A3)妊娠率分别为45.08%、40.48%,均显著高于损伤组(A2)(20%)(P=0.01,0.036);完整组(A1)种植率(24.25%)显著高于损伤组(A2)(11.11%)(P=0.02),活产率及流产率相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解冻后经过夜培养,生长组(B1)妊娠率(47.06%)显著高于生长混合组(B3)(34.48%)(P=0.031),生长组(B1)种植率(26.34%)显著高于未生长组(B2)(17%)及生长混合组(B3)(16.16%)(P=0.049,0.002)。桑葚胚组(C1)的妊娠率、种植率均显著高于无桑葚胚组(C2)(54.65%vs.37.33%,28.28%vs.19.76%)(P=0.006,0.015)。结论胚胎解冻后胚胎的完整性对妊娠结局有利;胚胎解冻后经过夜培养,有卵裂球细胞生长的胚胎能够获得较高的种植率及妊娠率,且生长为桑葚胚者能够获得较高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雌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激素替代周期行冻融胚胎移植患者244例,随机分为经皮17β-雌二醇组120例(研究组)和口服戊酸雌二醇组124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雌二醇浓度上升曲线、给予黄体酮日雌二醇用药总量、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周期取消率、胚胎移植结局及药物副作用。结果黄体日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研究组雌二醇各监测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4)、用药总量显著性较低(P=0.03);研究组周期取消率(0.83%)显著低于照组(6.45%)(P=0.02);研究组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自然流产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0、0.54和0.16)。结论 17β-雌二醇经皮给药可以有效的应用于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数目与母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IVF-ET术后受孕322例,比较单胎妊娠及多胎妊娠母儿结局。结果临床妊娠322例,分娩243例,多胎妊娠率为27.6%(89/322)。多胎妊娠各种并发症中妊高征发生率最高(25.42%),多胎妊娠组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以及胎膜早破、妊高征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组(P0.05),单胎妊娠者其孕龄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大于双胎妊娠者(P0.01)。结论IVF-ET术后多胎妊娠率较高,多胎妊娠者其OHSS、胎膜早破、妊高征等并发症及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均较单胎妊娠者高,应限制胚胎移植数目以改善IVF-ET妊娠后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