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兆恒 《中外医疗》2009,27(9):21-22
目的总结2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监护经验。方法28例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返ICU,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综合治疗。结果28例患者均存活出院。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功能受损严重,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管理、合理使用呼吸机、维持良好的心功能、精确的液体管理,可有效地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方法对4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术后护理的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5例病人均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严密的术后监护及适时的健康教育是帮助病人顺利渡过危险期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于术后病情稳定、生命体征正常后即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干预;对照组则行常规护理及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监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0d心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术后第20天心功能和住院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术后监护时间较对照组少7d.且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下降15.7%。结论:早期干预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能缩短监护时间和住院天数,大大地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促进患者的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变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68例患者行术后基础护理,加强心血管功能和呼吸功能的监护,血管活性药物和术后华法令抗凝药物的使用以及机械通气的护理。结果:本组除1例重症心脏瓣膜病于术后9小时发生顽固性室早、室速死亡外,余67例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全面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是使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和探讨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55岁以上82例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早期死亡4例,发生各种并发症55例,随访3个月至7年,心功能恢复Ⅰ级53例,Ⅱ级25例.结论 加强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处理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7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护理、术后监护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心脏瓣膜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术后加强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监护,加强血糖的检测,积极预防感染,有效抗凝,对31例糖尿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进行全面护理.结果 本组治愈30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遵循瓣膜置换术后的监护要点,兼顾糖尿病患者的病理生理需求,护理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8.
谢冰 《宁夏医学杂志》1995,17(3):181-181
98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监护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谢冰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各种心脏瓣膜疾病的积极有效的方法,但由于病情危重,手术复杂,给术后监护带来了一定难度。我科自1980年8月~1994年8月共行瓣膜置换术9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9.
总结1998年4月至2004年7月共为28例合并大左室的心脏瓣膜病人施行了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实施重症监护72h。术后治愈出院25例,早期死亡3例。合并症22例,心律失常20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加强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护理,术后严密监护,可提高护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总结6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护理资料,发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出血、心律失常、感染、低心排综合征等,一般出现在手术后早期.认为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监护,可预防或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提高早期生存率。方法 连续施行心脏瓣膜置换30例,对影响手术疗效的围手术期原因进行防治。结果 本组无死亡,术后并发症均经及时治疗痊愈。结论 重视术前准备,合理把握手术时机,病变纠正合理和术后严密监护及处理,可提高早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可因生物瓣钙化、损毁、细菌性心内膜炎、瓣周漏、机械瓣功能障碍、溶血等原因常需再次进行心脏瓣膜再次置换术.由于再次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病史长、术前心功能及全身情况较差、心包粘连、解剖困难、手术时间长等特点,对心肌保护不利,易致大出血,使再次手术危险性明显增加,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术后的监护非常重要.1999年3月至2004年10月,我院先后收治了8例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廖桂红  欧松敬 《华夏医学》2001,14(5):572-573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监护措施。方法:分析4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18例术后近和远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早期死亡2例,1例死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另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远期死亡1例,死于慢性心功能衰竭,结论:对预见性并发症予以预防监测,及时正确处理已经出现的井发症是手术成功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着重注意的若干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 3例 ,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 4例 ,心包填塞 1例 ;全组均痊愈 ,随访 0 .5~ 5年 ,心功能恢复至Ⅰ级 16例 ,Ⅱ级 4例。结论 :我们认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与时机 ,改善病员术前各脏器的功能 ;术中注重心肌保护 ,提高手术技巧 ,改进手术方法 ;术后给予严密的监护和治疗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高虹 《西部医学》2007,19(4):707-708
本文阐述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干预,特别是强调了心理护理和各器官系统的监护及应对处理等,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朱儒红 《重庆医学》2007,36(11):1082-1083
目的 探讨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8月共实施心脏双瓣膜置换术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认为深入了解病情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重视维持术后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加强抗凝治疗的监护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1115例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急性心肌梗塞(AMI)4例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心脏代偿功能减退及胸部大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是术后并发AMI的重要因素,无典型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并发症率高是老年AMI的特点。选择合适病例,做好术前准备及加强术后心脏功能监护是预防术后AMI及降低老年人开胸术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能否正常妊娠,迄今仍有争论,本文报告5例患者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其中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者2例,机械瓣置换术后1例,患者术后心功能Ⅰ级,由医生密切观察,直至分娩。妊娠期经过良好。2例剖腹产,1例阴道分娩,术前曾服用抗凝剂及维生素K。分娩过程及产后母婴无并发症,24小时后再予抗凝剂,产后正常。另2例为机械瓣置换术后,心功能Ⅱ级,其中1例曾患有严重并发症,她们不宜继续妊娠,均及时施行了手术终止妊娠。作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妇女是否能妊娠、妊娠期的监护及抗凝药的应用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对1115例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贲门癌贲门癌术后并发急性心肌梗塞(AMI)4例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心脏代偿功能减退及胸部大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是术后并发AMI的重要因素,无典型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并发症率高是老年AMI的特点,选择合适病例,做好术前准备及加强术后心脏功能监护是预防术后AMI及降低老年人开胸术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监护,体会到心律失常是其术后非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必须掌握其易发生的类型及好发时间.加强监护。此外.对术后病人需充分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夜间巡视,避免情绪波动,做好心理护理,减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一旦发生又能准确诊断.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