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安装单心室或双腔心脏起搏器对高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36例大于70岁的高龄患者安装起搏器术后(3.5±2.1)年,观察生活质量分级、运动能力、生存率、心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起搏器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3.7%与94.2%,P>0.05)。运动总时间、距离、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但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起搏器综合征仅发生于单心室起搏者(27.1%)。单心室起搏者术后左房内径(3.82±0.21)大于双腔起搏者(3.38±0.41),心功能两组间无差别(P<0.05)。结论:无论是单心室起搏还是双腔起搏术后均能满足高龄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改善生活质量,双腔起搏更能满足老年患者心脏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2.
苗志林  荆全民 《现代康复》2000,4(12):1874-1874
目的:比较生理性起搏与心室起搏对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耐力、生存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安置心室起搏器(VVI型起搏器)338例,生理性起搏器82例(其中双腔起搏器32例)术后进行随访。结果:安置两种起捕器后患心脏耐力生存质量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晕阙症全部消失,尤以生理性起搏明显。结论:生理性起搏对患心脏耐力、生存质量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Karolinska生活质量问卷评估法观察安装永久起搏器后患者在心室按需起搏器(VVI)、频率应答型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R)、全自动型起搏器(DDD)、频率适应型双腔起搏器(DDDR)不同模式下生活质量差异及患者对起搏模式的满意率。结果显示DDDR为最优起搏模式,房室顺序性起搏DDD模式优于单腔心室起搏VVI模式,具有频率应答功能的起搏器由于生理性增加心率,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示接受生理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于非生理性起搏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生理性起搏与心室起搏对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耐力、生存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安置心室起搏器(vⅥ型起搏器)338例,生理性起搏器82例(其中双腔起搏器32例),术后进行随访.结果安置两种起搏器后患者心脏耐力生存质量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晕厥症状全部消失,尤以生理性起搏者明显.结论生理性起搏对患者心脏耐力、生存质量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Karolinska生活质量问卷评估法观察安装永久起搏器后患者在心室按需起搏器(VVI)、频率应答型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R)、全自动型起搏器(DDD)、频率适应型双腔起搏器(DDDR)不同模式下生活质量差异及患者对起搏模式的满意率。结果显示DDDR为最优起搏模式,房室顺序性起搏DDD模式优于单腔心室起搏VVI模式,具有频率应答功能的起搏器由于生理性增加心率,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示接受生理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于非生理性起搏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脑损伤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对方式、情感状态,并分析影响脑损伤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择2003—04/2005—10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外科住院脑损伤康复患者85例。采用信访方式的问卷调查法,对成年脑损伤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应对方式、积极和消极情感评定与分析。 结果:寄出问卷85份,共回收有效问卷52份。(1)脑损伤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较全国常模差,独立性、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P〈0.01)。在单因子中,以疼痛不适(13.10&;#177;2.12)、消极感受(12.40&;#177;2.25)、工作能力(11.54&;#177;2.48)等方面尤为突出(P〈0.01)。(2)应对方式量表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求助因子、忍耐因子、合理化因子评分均低于全国常模[0.61&;#177;0.19,0.77&;#177;0.19;0.53&;#177;0.11,0.60&;#177;0.18;0.36&;#177;0.17,0.53&;#177;0.20:0.37&;#177;0.18.0.44&;#177;0.17.P〈0.05]。(3)脑损伤后消极情感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0.95&;#177;0.34,0.87&;#177;0.21,P〈0.01)。(4)生活质量总分与应对方式解决问题类型分呈正相关(r=0.362.P〈0.01),而与应对方式的自责分呈负相关(r=-0.349,P〈0.01);生活质量总分与积极情感状态分呈正相关(r=0.404,P〈0.01),而与消极状态呈负相关(r=-0.317,P〈0.05)。 结论: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在生理维度、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各个方面都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成熟的应对方式、积极情感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化程度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量表评估不同文化程度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生活中情感、睡眠、社会活动及自理能力等各方面情况,探讨文化程度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的关系。 方法:选择2002—01/2004一01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诊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0例。根据文化程度分为两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组30例和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组30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每个项目按照1~5分评分。量表的调查方式均采用将问卷直接发给本人,由被培训的医护人员叙述其要求,被测者按照要求将根据1个月内的生活情况填写,回收问卷后需根据统一标准将答案进行量化分析。结果: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组量表各项目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指标评分分别为(1.58&;#177;0.43),(1.59&;#177;0.30),(1.59&;#177;0.42),(1.59&;#177;0.51),(1.58&;#177;0.52),(1.42&;#177;0.32),(1.31&;#177;0.53),(1.35&;#177;0.41),(1.42&;#177;0.49)分;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指标评分分别为(1.52&;#177;0.49)。(1.49&;#177;0;61)。(1.45&;#177;0.49)。(1.51&;#177;0.58),(1.28&;#177;0.45),(1.22&;#177;0.55),(1.05&;#177;0.41),(1.25&;#177;0.43),(1.08&;#177;0.38)分。P〈0.05]。 结论:文化程度是影响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具备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的起搏器(Adapta)在Ⅱ度或间隙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29例患者入选,分别置入具有MVP功能的Adapt起搏器(实验组,n=17)和其他类型双腔起搏器(对照组,n=12)。并分别在置入前和置入后1、3个月进行随访。随访中观察上述两组的右室起搏比例、心功能(纽约心功能分级、血脑钠肽)、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变化。结果置入双腔起搏器(Adapta)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心室起搏比例明显降低(39.89%±41.21%vs96.48%±3.52%;40.91%±43.49%vs94.53%±4.62%,P均〈0.05)。其他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起搏器心室起搏管理功能可以在短期内降低心室起搏比例。  相似文献   

9.
不同起搏方式在高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杉  陈启旸  陈欣  韩曙光  夏旻 《临床荟萃》2004,19(7):369-371
目的 探讨心脏永久起搏器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并对生理性及非生理性两种起搏方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为 4 7例年龄≥ 75岁的高龄患者安置VVI型起搏器 2 5例 ,VDD型起搏器 3例 ,DDD型起搏器 19例。术后随访平均 3个月至 2年 ,了解患者自觉症状、生活质量、运动耐量、起搏器功能情况及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EF)。结果 全组病例自觉症状、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 ,起搏功能良好 ,患者平均心室率由术前的 (4 4± 11)次 /min提高到 (6 9± 16 )次 /min。生理性起搏组EF由 (5 1.7± 16 .8) %提高到 (6 2 .1± 15 .2 ) % (P <0 .0 1) ,1例发生房颤 ;非生理起搏组EF由 (4 8.5± 14 .8) %提高到 (6 0 .1± 16 .9) % (P <0 .0 1) ,2例发生房颤 ,3例出现起搏器综合征。结论 两种起搏方式均可改善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心室率 ,改善心功能 ,但生理性起搏可减少起搏器综合征及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起搏器参数调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起搏器参数调整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以评价起搏器参数的调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8例起搏器患者中双心室24例,抗房颤起搏器15例,频率适应性双腔起搏器(DDDR)20例,全自动型起搏器(DDD)28例,R波抑制型心室按需起搏器(VVI)11例。术后随访期间完成简明健康测量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cale,SF-36),调整起搏器参数前,后分别由患者本人填写SF-36,在30min内完成。量表采用标准分法进行评分、统计分析。结果:调整起搏器参数后,98例患者SF-36的积分由102.31&;#177;7.54提高到112.04&;#177;6.78,调整起搏器参数后SF-36躯体活动功能、躯体对角色功能、肢体疼痛、健康总体自评、生命力、社会功能6个方面得分高于调整参数前(t=1.993~2.448,P&;lt;0.05),而情绪角色、心理健康2个方面得分与优化起搏器参数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重视术后随访,通过合理、有效、可程控性的起搏器参数的调整,使起搏器发挥最佳的疗效,可有效提高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左室功能尚好的房室阻滞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后心力衰竭和左室收缩功能,探讨起搏器术后对左室功能的影响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对象为48例因房室传导阻滞(AVB)行永久起搏治疗的患者,对其手术前后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功能NYHA分级进行随访评估。结果:48例患者均行右室心尖起搏,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平均随访12&#177;9月。术后随访期间,13例患者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较术前增高(1.64&#177;0.7对2.27&#177;0.8,P〈0.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较术前降低(60%&#177;6%对51%&#177;13%,P〈0.001)。对LVEF≤40%(A组)和〉40%(B组)的患者对比分析发现,A组较B纽患者的起搏QRS时限为长(181&#177;32ms对151&#177;26ms,P〈0.01).室间延迟也较长(44&#177;29ms对27&#177;18ms,P=0.02);起搏QRS时限=180ms时,其检测左室功能异常的敏感性为54%,特异性为93%。结论:左室储备功能正常的房室阻滞患者,起搏后LVEF明显下降,起搏QRS时限可用以预测起搏后左室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和行为治疗改善慢性肾衰肾移植术后的性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01-01/2004-06在抚顺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行肾移植手术后出院患者97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n=51)和对照组(n=46)。治疗组于出院后的6个月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治疗组每15~20d治疗1次,疗程6个月。对照组不进行认知和行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男性性功能电脑测评系统和国际性功能评估量表评估两组男、女性患者的性功能,以诺丁汉健康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按意向处理,97例患者各量表评分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男性患者性功能电脑测评系统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性欲减退(38.6&;#177;11.7)、勃起功能障碍(36.7&;#177;14.2)、性交过程焦虑(25.6&;#177;9.5)和性合作缺乏(21.4&;#177;12.5)评分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43.2&;#177;18.5,41.7&;#177;15.6,29.7&;#177;10.1,26.3&;#177;13.7),差异均有显著性(t=2.137&;#177;2.894,P均〈0.05)。②女性患者国际性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性欲(183.5&;#177;31.7)、性唤起(179.7&;#177;30.4)、性高潮(192.8&;#177;34.7)和性心理(186.4&;#177;40.4)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72.2&;#177;55.6,171.6&;#177;37.2,164.0&;#177;40.2,170.9&;#177;36.4),差异均有显著性(t=2.224~3.060,P均〈0.05)。③诺丁汉健康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精力(6.2&;#177;2.01、情感(3.2&;#177;0.7)和社交活动(1.2&;#177;0.3)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8&;#177;2.5.3.6&;#177;0.9,1.7&;#177;0.2),差异均有显著性(t=2.138~3.420,P均〈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术后患者存在着性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较差的问题,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认知和行为干预可改善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肠癌术后患者的心理行为改善及生活质量状况与社会支持及和家人共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①选择2002—01/2004—12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肠癌患者96例。患者同意参加调查。②调查于患者入院后两三天完成。调查问卷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社会人口统计学调查问卷。主要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第二部分为社会支持自评量表。从依附与亲密。社会结合。付出的机会。自身价值的体现及信息、情感、物质帮助的可得性5个维度25个条目评定患者的主观社会支持水平。总分25-125分。得分越高表示主观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第三部分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从生活满意度(10~50分)。自我概念(15-75分)。健康和功能状态(15-75分)以及社会经济(10~50分)4个方面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50~25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③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总结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纳人肠癌患者96例。均进人结果分析。并完成量表评估。①一般情况:男56例。女40例;年龄23-65岁。平均(55&;#177;4)岁。与家人共居66例。独居30例。②社会支持评定结果:与家人共居患者社会支持自评量表总分、依附与亲密、社会结合、付出的机会、自身价值的体现维度评分明显高于独居者(94.71&;#177;10.63。19.43&;#177;2.97,17.91&;#177;2.40。18.90&;#177;2.58,18.26&;#177;2.49;79.71&;#177;14.41。15.57&;#177;4.24。14.21&;#177;3.21。15.79&;#177;3.68,15.29&;#177;3.63。t=3.438-4.569,P〈0.01)。③生活质量评定结果:与家人共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总分、生活满意度、自我概念、健康和功能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独居者(128.31&;#177;26.23。32.65&;#177;9.65&;#177;41.87&;#177;7.00。30.45&;#177;8.75;112.33&;#177;24.26,26.44&;#177;8.65。39.47&;#177;7.32,26.43&;#177;7.36,t=2.937-3.769,P〈0.05-0.01)。④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相关性:社会支持自评量表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3,P〈0.01)。结论:与家人共居肠癌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均好于独居者。且获得社会支持越多。心理行为改善情况越好。  相似文献   

14.
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与生活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双心室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定量反应该治疗的效果。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患者9例,全部植入三腔双心室起搏器,比较双心室起搏前后患者超声心动图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双心室同步起搏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m),生活质量评分比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心室起搏能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快速心室起搏诱导犬心力衰竭模型的不同起搏时限对犬心功能、肾脏血流量的影响。 方法:①实验于2004—03/2005-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外科完成。选用健康成年杂种家犬27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起搏2周组(n=6),起搏4周组(n=7),起搏6周组(n=8)。②麻醉犬,左侧卧位,切开、悬吊心包,固定螺旋型心外膜起搏电极于右一室心尖部,连接实验用V00型埋藏式起博器,于犬背部皮下造皮囊埋置起博器,恢复1周后起搏2,4,6周(起搏2,4,6周组),起搏频率均为240次/min;假手术组埋置起博器后不起搏。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各组犬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收缩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室间隔厚度、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计算肾脏血浆流量(π&;#215;双肾动脉内径^2&;#215;双肾动脉最大血流速度&;#215;0.57&;#215;60/4)。④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 结果:起搏6周组起搏期间死亡2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假手术组6只,起搏2,4,6周组分别6,7,6只。①起搏4和6周组犬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肾脏血浆流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起搏2周组(P〈0.05-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大于假手术组和起搏2周组(P〈0.05—0.01)。②起搏4和6周组犬收缩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室间隔厚度、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小于假手术组和起搏2周组(P〈0.05-0.01)。起搏2周组犬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均明显小于假手术组(P〈0.05)。 结论:快速心室起搏所致的犬心力衰竭模型呈时间依赖性,起搏4周犬心功能、肾血流明显下降而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干细胞移植改善心功能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10在郧阳医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①21只日本大耳白兔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梗死组及干细胞移植组,每组7只。②心肌梗死模型制作3周后,心肌梗死组及干细胞移植组分别在梗死周边区域注射100μL细胞培养基或干细胞悬液,对照组不处理。③4周后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评价心室重塑。处死动物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查梗死区域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①各组兔心脏超声检测结果:与心肌梗死组相比,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56.27&;#177;1.73),(69.41&;#177;3.19)%,P〈0.001]、左室收缩末期内径[0.25&;#177;0.89),(8.13&;#177;0.79)mm,P〈0.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13.82&;#177;1.02),(11.24&;#177;1.21)mm,P〈0.001]、室壁运动明显改善。②各组细胞凋亡检查结果:干细胞移植后,细胞凋亡显著降低[(14.00&;#177;0.31)%,(4.30&;#177;0.57)%.P〈0.001]。 结论:干细胞移植可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预防心室重塑,具有改善梗死后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心肌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4—03/06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三室完成。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及移植组,每组各15只。①对照组及移植组大鼠经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左前降支外。其余操作同对照组和移植组。②将体外培养2周的大鼠自体卫星细胞以注射的方式移植到移植组大鼠梗死区周围。③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心室质量及质量指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质的表达、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同时观察移植细胞在梗死区的生长、增殖情况并探讨它们相互的关系。 结果:45只大鼠,实验中假手术组及移植组死亡3只,对照组死亡4只,进入结果分析35只。①卫星细胞在梗死区中可增殖分化为横纹肌纤维。②卫星细胞移植4周后,移植组及对照组左室质量、右室质量、左室质量指数(左室质量/体质量)及右室质量指数(右室质量/体质量)比假手术组均明显增加[左室质量:(621.25&;#177;25.34),(699.82&;#177;47.38),(550.33&;#177;21.47)mg,P〈0.001,0.001;右室质量:(192.92&;#177;26.83),(219.82&;#177;38.23),(160.08&;#177;19.63)mg,P〈0.01,0.001;左室质量指数:(2.36&;#177;0.20),(2.69&;#177;0.07),(2.12&;#177;0.05)mg/g,P〈0.001,0.001;右室质量指数:(0.73&;#177;0.09),(0.84&;#177;0.11),(0.61&;#177;0.02),P〈0.001,0.001];移植组左室质量、左室质量指数及右室质量指数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01,0.001,0.01)。(④移植组大鼠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质的表达较之假手术组、对照组亦明显升高[(523.42&;#177;82.14),(378.23&;#177;43.16),(430.73&;#177;65.04)n/mm^2,P〈0.001,0.01;1.601&;#177;0.251.0.582&;#177;0.066,0.590&;#177;0.072,P〈0.001,0.001;0.148&;#177;0.030,0.110&;#177;0.012,0.117&;#177;0.014,P〈0.001,0.011。 结论:卫星细胞在心肌梗死区中可增殖分化为具有弹性和收缩功能的横纹肌样细胞,并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促使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增生,从而抑制心室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康复训练对发病后不同时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不同时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了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4/2003—08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留院观察及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42—79岁,脑梗死50例,脑出血20例,自愿参加本实验。按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康复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①康复治疗组:脑出血患者给予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压等药物治疗,脑梗死患者给予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的同时于平均病程(12.2&;#177;9.2)d开始进行为期6个月一对一康复训练,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良姿位的摆放;翻身训练;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插握、桥式运动、床上转移、髋的控制);上肢、躯干及下肢的被动运动;坐卧位训练;面舌唇肌训练;呼吸控制训练;平衡控制训练;站位训练;各关节的协调性训练;步态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婴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间康复治疗组,而康复治疗师对其不进行任何康复训练或指导。③两组患者于入选时及病程1,3,6个月由同一医生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进行评定(包括与生活质量有关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自身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生活质量综合自评分等共29个问题)。结果:①病程1个月时:纳入的70例患者中有66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康复组32例(有2例脑梗死患者出院后拒绝随访,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34例(1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接近(P〉0.05)。②病程3个月时:有64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康复组30例(2例患者死亡),对照组34例,康复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理健康:12.94&;#177;1.58,1100&;#177;2.30;心理状态:13.14&;#177;0.81,12.10&;#177;1.05;社会关系:14.92&;#177;0.74,14.25&;#177;0.87;与周围环境的关系:12.99&;#177;1.29,12.08&;#177;1.69;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3.32&;#177;0.48,2.84&;#177;0.63;自身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3.32&;#177;0.55.2.56&;#177;0.72:生活质量综合自评分:74.93&;#177;6.76,71.19&;#177;6.40,t=2.20~4.56,P=0.032~0.0001。③病程6个月时:有63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康复组29例(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34例。康复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亦均高于对照组[生理健康:13.50&;#177;1.69,11.98&;#177;2.3];心理状态:13.36&;#177;0.93,12.38&;#177;1.51;社会关系:15.01&;#177;0.78,14.37&;#177;0.81;与周围环境的关系:14.06&;#177;0.92,12.75&;#177;1.35;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3.25&;#177;0.59,2.91&;#177;0.53;自身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3.46&;#177;0.58,2.66&;#177;0.79;生活质量综合自评分:77.57&;#177;6.24,72.90&;#177;6.33,t=2.39-4.48,P〈0.020~0.000]。结论:早期全面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在病程3,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靶肌肉注射环磷酸腺苷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靶肌肉注射外源性环磷酸腺苷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治疗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制备大鼠左侧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6只,高剂量组:腓肠肌内注射0.2mL环磷酸腺苷1mg。低剂量组:腓肠肌内注射注射0.2mL环磷酸腺苷0.1mg。对照组:腓肠肌内注射0.2mL生理盐水。术后每日给药1次,共4周。术后4,8周时检测左侧小腿三头肌湿质量。术后8周时检测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潜伏期及形态学观察神经再生情况。 结果:纳入动物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4,8周时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左小腿三头肌湿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4周分别为(1.70&;#177;0.58),(1.26&;#177;0.71),(0.91&;#177;0.24)g;术后8周分别为(2.26&;#177;0.62),(1.65&;#177;0.16),(1.24&;#177;0.37)g],且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术后8周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潜伏期及有髓神经纤维计数、髓鞘厚度、轴突直径均高于对照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33.54&;#177;2.65),(26.96&;#177;4.12),(19.83&;#177;2.74)m/s;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分别为(2.435&;#177;1.257),(1.867&;#177;0.566),(1.218&;#177;0.647)m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分别为(2.946&;#177;0.658),(4.537&;#177;0.932),(5.825&;#177;1.043)ms;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分别为(1693&;#177;201),(1357&;#177;185),(876&;#177;124)个;髓鞘厚度分别为(1.149&;#177;0.138),(0.924&;#177;0.086),(0.633&;#177;0.105)min;轴突直径分别为(1.045&;#177;0.150),(0.794&;#177;0.095),(0.512&;#177;0.138)μm],且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靶肌肉注射环磷酸腺苷可促进周围神再生,高剂量环磷酸腺苷对神经再生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择2002—08/2004—05在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针灸推拿科就诊的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穴取风池(双)、肩中俞(双),采用缓慢捻转进针法对患者治疗,留针20~30min。每隔5min行针1次,1次/d,6次为1疗程,每疗程后休息1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5个疗程后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治疗前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平均峰流速、脉动指数以及血管弹性指标,观察其指数的改变情况。 结果:纳入患者6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效果评价:总有效率86.7%。②平均峰流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动脉血流速度变慢患者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为(27.57&;#177;4.69),(26.37&;#177;5.85),(33.54&;#177;4.23)cm/s,明显高于治疗前[(23.65&;#177;4.31),(23.27&;#177;4.17),(29.67&;#177;4.55)cm/s,P〈0.05~0.01]。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患者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为(42.27&;#177;3.26),(43.35&;#177;5.72),(50.49&;#177;4.37)cm/s,明显低于治疗前[(48.27&;#177;3.47),(46.03&;#177;4.03),(55.94&;#177;3.40)cm/s,P〈0.05~0.01]。③脉动指数变化情况:患者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脉动指数治疗后分别为0.92&;#177;0.26,0.88&;#177;0.33,1.19&;#177;0.33,均低于治疗前(1.27&;#177;0.15,1.18&;#177;0.14,1.38&;#17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④血管弹性指数的变化情况: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患者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其血管弹性指数治疗后分别为0.51&;#177;0.27,0.52&;#177;0.26,0.54&;#177;0.21,均低于治疗前(0.89&;#177;0.17,0.76&;#177;0.16,0.80&;#17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 结论:针刺疗法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可降低其血管弹性指数及脉动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