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中成像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时,应用胃肠道阴性对比剂(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后,不同成像方法的优,缺点。方法:50例受检者口服12% V/V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后进行MRCP检查;采用GE1.5T MRI扫描机,常规薄层MIP成像及厚层单次激发成像(Single-Shot),薄层单次激发MIP成像。结果:随着TE时间的延长,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对胃肠道液体信号的抑制作用增强,使MRCP时胆胰管显影更加清晰,尤其在单次激发成像时,结合MIP与厚层单次激发图像可以得到更多信息。结论:口服胃肠道4阴性对比剂后行MRCP检查,能够抑制胃肠道内液体信号,使胆胰管显影更加清晰,特别是在单次激发成像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三维高分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胆胰管成像(3D-HR sMRCP)和二维单次激发厚层放射状磁共振胆胰管成像(SSh-MRCP/RAD)的图像质量。方法:30例受检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2~87岁,平均60.2岁,分别行3D-HRs MRCP与SSh-MRCP/RAD扫描,对所有图像均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比较图像相对信号强度和相对对比度;定性比较:对肝内外胆管、胆囊管、胆囊、胰管解剖显示及图像整体伪影进行评价。结果:3D-HR sMRCP的相对信号强度和相对对比信号强度要高于SSh-MRCP/RAD(P<0.001);3D-HR sMRCP显示胆囊管、肝内2级胆管、胰管效果优于SSh-MRCP/RAD(P<0.001),两种成像方式显示胆总管、胆囊、肝内一级胆管效果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D-HRs MRCP图像伪影比SSh-MRCP/RAD明显(P<0.001)。结论:3D-HR sMRCP图像整体质量优于SSh-MRCP/RAD,但其伪影较明显,两者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的正常表现及其对影像诊断的指导作用。材料和方法:对53例正常人进行MRCP检查,并行回顾性分析。MRCP采用一次激发半傅立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E)、重T2加权、二维(2D)多个平面成像技术、三维(3D)成像及图像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结果:检查的53例中,胆总管全部显影,胆总`上总管及左右肝管均显影者46例,胰管显影30例,正常胆总管管径不超过1.0cm,正常肝总管管径不超过0.9cm,正常左肝管管径不超过0.7cm,正常右肝管管径不超过0.6cm,正常胰管管径不超过0.2cm。结论 :MRCP能显示正常人的胆胰管解剖结构,其正常管径的测量值对胰胆管影像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2种方法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 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已广泛用于胆胰管疾病的评价,目前MRCP成像序列多采用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urbo sp in echo,TSE)序列和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序列(half-Fourier acqu i-sition single-shot turbo sp in-echo,HASTE)[1]。成像方法有单层面厚层采集(以下简称厚层法)和多层面薄层采集最大强度投影重建(m 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 IP)(以下简称薄层法)2种[2]。厚层法多采用单次激发TSE序列(single shot TSE,SSTSE)[3,4],也可采用HASTE序列[2,5]。薄层法以…  相似文献   

5.
最佳的MR胰胆管成像序列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胰胆管成像(MRCP)可用于胃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能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病例的检查。以往的研究均着重于胆管的可显示性而未涉及胰管。MRCP可使用四种不同脉冲序列:稳态自由进动(SSFP)序列、二维(2D)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三维(3D)FSE序列及弛豫增强(RARE)的半傅里叶快速采集序列。虽然半傅里叶RARE采集序列的大部分参数是固定的,但是尚未确定其最佳层  相似文献   

6.
口服钆喷替酸葡甲胺溶液行MR胰胆管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 应用口服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TA)溶液作为胃肠道阴性对比剂 ,以降低胃肠道背景高信号 ,提高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的图像质量。方法 用 5 0ml药瓶将Gd DTPA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 (分别稀释为 5倍、10倍、15倍、2 0倍 ) ,并设空白对照组 ,行常规及MRCP扫描 ,以选择最佳的对比剂浓度。对 15例疑有胰胆管系统疾病的病人行口服对比剂前后MRCP检查 ,对比剂为稀释 5倍的Gd DTPA溶液 ( 1 488g/L) 2 5 0ml,磁场强度为 1 5T。MRCP成像方法有二维单层快速自旋回波 (FSE)序列及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HASTE)序列。结果 实验部分结果表明稀释 5倍的Gd DTPA溶液T2 WI信号降低最明显 ,达 5 9 3 % ,HASTE序列信号强度降低 82 45 % ,单层MRCP时所有稀释倍数液体信号强度均下降达 90 %以上。所有病例口服对比剂后MRCP扫描胃及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均较前有明显下降 ,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以单层MRCP序列胃肠道液体高信号抑制最明显。口服Gd DTPA溶液前后 ,胆总管、胰管及胆囊结构的显示程度等级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稀释 5倍的口服Gd DTPA溶液是一种安全有效地降低胃肠道液体高信号强度、改善MRCP图像质量的胃肠道阴性对比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种MRCP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受检者同时进行两种MRCP成像方法的扫描:一是二维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厚层多角度成像,以胆总管为定位中心屏气完成扫描;另一成像方法为快速自旋回波三维薄层扫描,采用呼吸门控方式完成。根据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对比度,呼吸运动伪影状况以及背景干扰因素等,对两种MRCP图像分别评级。χ2检验两种扫描方法图像间的差异性。结果:二维成像方法获得的图像中Ⅰ级、Ⅱ级合计142例,Ⅲ级8例;三维图像中,Ⅰ级、Ⅱ级合计125例,Ⅲ级25例。χ2检验结果:χ2=9.84,P=0.002。结论:两种MRCP方法的侧重点不同,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同时进行上述两种方法的MRCP成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MRCP 2D和3D FASE序列显示术后胰胆管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比较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二维高级快速自旋回波 (2DFASE)序列和三维高级快速自旋回波(3DFASE)序列对胆道术后胰胆管系统的显示及图像质量评估。方法 :对 72例胆道术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黄疸、肝功能异常、右上腹痛等症状的患者同时行MRCP的两种序列检查 ,并分别与手术、直接胆道造影图像进行对照。结果 :MRCP的这两种序列均能很好显示术后胰胆管系统解剖 ,3DFASE序列显示肝内一、二级胆管优于 2DFASE序列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DFASE序列显示胰管优于 2DFASE序列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MRCP两种序列均获得了较好的图像 ,两种序列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MRCP 3DFASE序列较 2DFASE序列更适于胆道术后胰胆管系统的检查。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技术应用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mography,MRCP)是一种无创性的观察胆胰管系统解剖结构和病理形态的技术。最早于1986年开始应用[1],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磁共振设备的发展,MR胆胰管成像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完善。MRCP成像方法有多种形式,本文主要对目前常用的2D厚层多角度斜冠位(简称2D厚层法)、3D薄层扫描MIP重建(简称3D-MIP法)、3D-B-TFE扫描MIP重建(简称B-TFE-MIP法)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一比较,以便熟练掌握并能灵活应用。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5年7月~2006年12月共132例患者,其中16例为正常MRCP图像,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9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 (肝外胆管结石 9例 ,恶性胆管梗阻 18例 ,胆囊周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1例 ,胆囊结石 1例 )进行MRCP检查 ,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对照分析。MRCP采用屏气单次激发半数傅立叶变换的TSE序列 (HASTE) ,原始图像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MIP)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全部 2 9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 ,2 7例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定位诊断率为 10 0 % ,定性诊断率为 79.3 %。结论 MRCP检查成功率高 ,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 ,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MRI扫描 ,对肝外胆管结石和恶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也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