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鼻内窥镜手术 ,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对 85例患者术后 6 - 2 4个月的疗效观察表明 ,该方法可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 ,特别是高位、后段的鼻中隔偏曲 ,满意地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 ,有效地控制鼻腔粘连的发生和减少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结论 该法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比较 ,具有安全和疗效持久等优点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手术,行鼻中隔成形术。结果:对120例患者术后6个月~18个月的疗效观察表明,该方法可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特别是高位、后段的鼻中隔偏曲,满意地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有效地控制鼻腔粘连的发生和减少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结论:该法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比较,具有安全和疗效持久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煜  贺曼  陈君 《中国厂矿医学》2004,17(6):482-48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技术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对89例患者术后6~50个月的疗效观察表明,鼻中隔偏曲得到矫正,特别是高位、后段的鼻中隔偏曲,满意地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有效地控制鼻腔粘连的发生和减少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结论该法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比较,具有安全和疗效持久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高位及后段偏曲的手术方法及优点.方法:对31例鼻中隔高位及后段偏曲患者,均采用经鼻内镜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伴下鼻甲病变者同期手术.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随访半年以上,全部患者鼻腔通气满意,头痛症状缓解18例,出血7例未再出血,耳鸣2例消失.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高位及后段偏曲矫正术,能真正达到矫正、微创的目的,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更安全可靠、矫正满意的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 ,采用鼻内窥镜技术 ,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 80例患者术后 1~ 2 4个月的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该法安全、彻底矫正鼻中隔偏曲 ,满意地改善鼻腔通气、嗅觉功能 ,有效控制鼻中隔穿孔的发生和减少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认为该法与传统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比较具有安全、疗效持久的优点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鼻中窥镜中隔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安全可靠,矫正满意的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技术,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80例患者术后1 ̄24个月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法安全,彻底矫正鼻中隔偏曲,满意地改善鼻腔通气,嗅觉功能,有效控制鼻中隔穿孔的发生和减少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认为该法与传统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比较具有安全、疗效持久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鼻内窥镜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缺点。方法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和传统鼻中隔矫正术临床回顾对比分析。结果手术时间:鼻内窥镜组平均40min,传统组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鼻内窥镜组平均25ml,传统组平均35ml;术中疼痛:鼻内窥镜组24%,传统组30%;后住及高位复杂偏曲矫正满意度:鼻内窥镜组86%,传统组53%;黏骨膜完整性:鼻内窥镜组88%,传统组65%。结论两组总体手术效果均满意,在处理复杂偏曲及伴行其它鼻腔、鼻窦手术时经鼻内窥镜手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但在手术技术、设备要求上也明显高于传统组。  相似文献   

8.
黄艳杰 《吉林医学》2011,32(14):2804-280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5例,鼻内镜下手术视野清晰,直观,微创。方法: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结果:25例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术后无并发症,临床症状消失。满意度高。结论:使用鼻内窥镜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100例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利用鼻内窥镜开展偏曲对侧中鼻甲整形、鼻窦开放术,高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则放于Ⅱ期手术中,观察组患者同期进行偏曲对侧中鼻甲整形、鼻窦开放术、高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100%,对照组是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隔鼻甲、筛窦腔闭锁、中鼻甲粘连的发生率分别是8%、14%、16%,对照组患者分别是30%、5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鼻腔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鼻中隔三线减张法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缺点.方法 对经鼻内窥镜鼻中隔三线减张法矫正术和传统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鼻内窥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3 min,传统组平均55 min;鼻内窥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5 ml,传统组平均37 ml;鼻内窥镜组术中疼痛占23%,传统组占32%;鼻内窥镜组后位及高位复杂偏曲矫正满意度为88%,传统组为53%;鼻内窥镜组黏骨膜完整占92%,传统组占70%.结论 两组总体手术效果均满意,在处理复杂偏曲及伴行其它鼻腔、鼻窦手术时经鼻内窥镜手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但在手术技术、设备要求上也明显高于传统组.  相似文献   

11.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实施鼻中隔矫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鼻内窥镜进行69例鼻中隔矫正术的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病人,鼻中隔偏曲均得到矫正,效果良好,无1例鼻中隔穿孔。结论:鼻内窥镜应用于鼻中隔矫正术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替代传统手术方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再次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的手术方式和效果。方法:20例患者行鼻中隔再次矫正术,根据鼻中隔不同的偏曲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偏曲的软骨、骨质后用油纱条或膨胀海棉填塞。结果:20例均成功。无并发症。随诊3-6月,痊愈17例(85%),改善3例(15%)。结论: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宜先探清虚实,切口应作在有软骨或骨质的部位,仔细剥离,先剥有软骨或骨质的部位,尽量保持一侧粘膜完整,避免对称性粘膜撕裂,切除偏曲部软骨及骨质,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鼻中隔矫正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的疗效。方法选择76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有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予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短期总有效率为92%,1年后总有效率为78%。结论鼻中隔偏曲合并有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通过鼻中隔粘膜下矫正同时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耳鼻喉科2008年2月-2012年2月因反复出血行鼻内镜检查止血术的206例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在鼻内镜直视下明确出血情况,根据病情不同选择单极电凝烧灼、可吸收明胶海绵保护创面或凡士林纱条局部填塞等不同的止血方法止血,观察疗效。结果 1次手术治愈179例(86.9%),2次手术治愈21例(10.2%),3次手术治愈6例(2.9%),总有效率100%。术中发现鼻中隔偏曲12例,鼻息肉3例,鼻微小血管瘤3例,除微小血管瘤术中处理外,余嘱1个月后手术治疗。随访3~6个月无一例再出血,无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探查止血术具有准确、有效、无痛、安全等优点,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吴群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974-975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地治疗鼻畸形伴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鼻外进路,保留鼻中隔软骨,矫正鼻中隔偏曲,联合单面骨膜带蒂骨瓣折骨法处理骨锥畸形。结果59例患者鼻畸形伴鼻中隔偏曲均1次矫正,随访1~6年无复发和并发症。结论本手术方法具有视野大、操作方便等优点。鼻畸形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均可通过鼻中隔鼻整形术同期矫正,收到外鼻美容与鼻腔通气功能恢复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方德兴 《中外医疗》2010,29(7):11-11,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的手术及疗效。方法鼻内镜下对11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矫正成型术并做临床分析。结果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成型手术视野清楚,直观,创伤小,矫正彻底,安全,疗效确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成型较传统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安全,直观,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收治的32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26例患者均一次矫正满意,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疗效满意,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2003~2004年83例(166侧)鼻中隔偏曲男性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接受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者38例,接受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加单或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者45例.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Eccovision型声反射鼻测量计对以上患者进行测试,评价手术疗效.结果发现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加做单或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鼻腔总容积明显大于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患者,而单纯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患者的疗效欠佳且不稳定.因此,笔者推荐对于合并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应施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加做单或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为简化命名并规范此类手术,建议将此手术命名为"鼻腔矫正术",并建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此手术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再次手术的意义和技术方法。方法对行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28例患者进行失败原因分析,根据鼻中隔偏曲的部位、软骨和骨质的残留状况以及患者年龄,采用三种不同的手术切口(径路)进行矫正:对6例鼻中隔前端偏曲,1例低位偏曲和12例高位偏曲的病人采用鼻中隔前端"U"形切口;对7例鼻中隔后端偏曲的病例,辅助鼻内镜进行偏曲部位的前方作纵向切口;对2例鼻中隔前端低位偏曲的青少年患者采用唇龈沟正中横切口,向上揭翻,辅助鼻科电钻进行手术。结果 28例均获矫正,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伴发的疾病症状也获得明显改善。结论鼻中隔偏曲的再次矫正术需针对不同的临床特点,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