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前焦虑的调节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大于50分,对术前焦虑80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实验组应用中医情志护理法进行干预,实验前后分别采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以检验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SAS及SDS标准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肿瘤科就诊的110癌痛患者分为A、B两组,各55例。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B组护理干预后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SF-36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癌痛程度和负性情绪,且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肺结核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48例患者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MOS、健康问卷调查(SF-36)对2组患者进行负性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干预前,SAS评分为(46.5±5.4),SDS评分为(44.7±6.2),对照组干预前SAS评分为(46.9±5.3),SDS评分为(43.9±5.2).2组患者干预前SDS与SA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为(33.1±2.4),SDS评分为(31.2±3.3),对照组的SAS评分为(40.4±6.1),SDS评分为(41.2±3.7),2组患者干预后SDS、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干预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干预组SF-36的评分为(43.2±12.7),对照组的SF-36的评分为(42.8±13.1),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的SF-36的评分为(85.7±11.1),对照组的SF-36的评分为(54.3±16.3),2组患者干预后的SF-36总评分有所提高,但干预组的SF-36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肺结核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科收治乳腺癌术后初次化疗患者80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包括心理指导、认知教育、放松训练、家庭支持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每位患者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中文版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阶段聚焦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营养状况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分阶段聚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体质指数、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肝功能(血清AST、ALT、总胆红素)水平、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体质指数、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AST水平、血清ALT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以及SAS评分、SDS评分、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分阶段聚焦护理可改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营养状况、焦虑及抑郁情绪,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胡带翠 《右江医学》2012,40(3):384-38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CGN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反而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减轻CGN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医情志护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科室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62例.研究组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下降,研究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可改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是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负面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状况、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7),两组均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CA量表总得分和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估:除躯体健康和躯体疼痛外,实验组SF-36量表中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智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艳丽  孙娟  马玲  谢长好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2):2163-2165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RA患者共86例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月1日起实施舒适护理,以此为时间界限,2014年3—12月45例患者设为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2015年1—7月41例患者设为舒适护理组,实施舒适护理,内容包括躯体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社会舒适护理以及其他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情况,分别于入院时、出院前1 d进行问卷调查,录入数据后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和SF-36评分差异。 结果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SDS和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SAS、SDS评分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F-36评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干预后,舒适护理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而SF-36评分中各个子项目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舒适护理能帮助调节RA患者心理状态,缓解长期病痛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树立健康、乐观的心态,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遵选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湖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8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经由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9,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9,微信平台护理干预),就癌因性疲乏(PFS).焦虑(SAS).抑郁(SDS)生活质量(SF-36)所子测评结果展开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FS .SAS .sDs 测评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PS .SAS .sDs测评分值均较千预前明显下降,观察组各项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各维度提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P<0.05)。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而言,积极对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方案展开应用,可显著改善其负性心理状态,并对生活质量予以大幅提升,具有突出开展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波  王兰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159-161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4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工具进行评价。结果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SCL-9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自我负担感受、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0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按区划随机化设计分组,依次为观察组(n=400)和对照组(n=400),两组行常规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与心理干预,观察组则辅以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自尊量表(SE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SE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SES、SF-36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均P<0.001);观察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及自我负担感,增强其自尊感,降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后出现味觉改变的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74例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化疗后出现味觉改变的肺癌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测试。实验组在对照组一般心理护理基础上,采用较全面的心理、药物干预,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细致地做好肺癌患者的心理、药物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化疗后致味觉改变对心理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甘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696-1697,169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大肠癌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大肠癌化疗患者5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两组分别于第1天和第36天进行量表评分。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减轻是否有差别。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大肠癌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有明显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特色护理在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绍兴市中医院四病区住院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6月入院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入院的6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表),生活质量评分(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Harris以及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  结论  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有效提升股骨头坏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静  曾佳乐  石惠 《当代医学》2022,28(3):77-80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干预改善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0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服药依从性、生活质...  相似文献   

18.
余永红  陶冶  孙礼艾 《安徽医学》2012,33(11):1545-154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脊髓损伤(SCI)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作用。方法将64例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加针对性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SCI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10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指导,疗程共10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并记录护理前后的睡眠时间;同时应用卡方检验对不同类型患者情志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后,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睡眠时间延长[(6.29±0.77)h,(6.70±0.66)h](P〈0.01);同时,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实验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经卡方检验,医保的患者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后,焦虑的发生率较低(P〈0.01),而文化程度较高、年龄较大的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低(P〈0.05,P〈0.01)。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能明显降低肝硬化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同时医疗费用的来源,年龄和文化程度可能会对情志护理的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