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鞠通传世温病鸿篇巨制《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条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后世非议者甚众。大抵认为此证若是温病,则不当用温治温;倘若不是,则不当列于各温病条下。吴氏自注称谓此证是:“温自内发,风寒从外搏”,寒温并见,称之伤寒或温病均无不可。近代温病大家金寿山先生虽赞同桂枝汤之施,但批评其小注与条文自相矛盾,认为据此应为伏气温病,桂枝汤断不可用。可见,金氏以为本条应是新感温病,方可用桂枝汤。详究前后认为,据吴鞠通原意,本条应为新感引动伏气。对伏气温病,历来有两种见解:一种是承袭《素…  相似文献   

2.
五、养阴保津是治疗温病时必守的法则吴氏在温病条辨的条文中或自注中,前前后后化了很大的篇幅论述什么情况下伤阴,什么原因下乏津,什么条件下养阴,什么药物增液等等,其目的无非是阐述温病的养阴保津法则。吴氏认为温病的特征为“温证”“热证”,“热甚”则伤人之阴液而表现“伤阴乏液”证,以此、养阴保津则成为温病的治疗法则。在“养阴  相似文献   

3.
凡医药之用,在治病之道.欲明治病之道,当须知病之可治与不可治,此乃医者临证之一大关.《伤寒论》乃一部治病之书,除了教人如何辨认三阳三阴病证及其相关治疗之外,亦会论及疾病之不治与死证.期间或言其"难治",则近乎不治或死之证.但有时言其"难治"时,则又示人以主病之方.其所谓"难治"者,可治乎?抑或不治乎?本文从治病之义,针药之用,生死之理等方面论及可治、不治与难治,藉此以论中医治病之道.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急性危重症的救治,并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张仲景先生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就记载了许多急救法,对后世治疗急症影响很大,现就该书中急救诸法略述浅见于后。卒死急救卒死,卒者,猝也,急、暴、突然之谓,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仆倒、昏死,状如死亡的危重症候。在《金匮》一书中,因感受毒恶之气而发的,名中恶;因突犯邪客之气(如惊恐恫吓)所致的,名客忤;因某些气体中毒引起的窒息,名尸厥等等。后世常归于厥证、脱证或闭证。《金匮》对卒死的急救,主要有开窍、灸炙服药等法。  相似文献   

5.
安宫牛黄丸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是吴氏创制的一首开窍名方。该方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效,在治疗中风阳闭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温病"凉开三宝"之一,安宫牛黄丸历来被视为应对急危重症的首选药,文章结合安宫牛黄丸的方证特点,在深入研究吴鞠通运用安宫牛黄丸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剖析了安宫牛黄丸治疗中风阳闭证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临床应用,论述了如何根据证候表现,灵活地将安宫牛黄丸与通腑泻下剂、淡渗利水剂、滋阴潜阳剂、清营凉血剂同用,进而提高中风阳闭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温病闭症是以高热、神昏、舌謇、肢厥为主要证候表现的危急重证 ,其来势凶猛 ,病情险恶 ,病死率高 ,尤其是当热毒深入营血分时 ,病情更加严重 ,此时若治不得法或者治疗不及时 ,便可造成闭厥不返 ,很快内闭外脱或脱证而危及生命。笔者不揣浅陋 ,拟对其产生的病机关键及其救治进行初步探讨 ,以为抛砖引玉 ,纰缪之处 ,望同道斧正。1 温病营血分闭证的病机关键自清代温热大师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以来 ,不少医家对温病闭证的病因病机都十分重视。多认为它的发生是感邪太过或热炽营伤 ,正虚邪陷 ;或热毒、湿热、痰瘀闭阻包络 ,扰乱神明所…  相似文献   

7.
关于小便不利的治法,前人有"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说。而吴鞠通认为"温病之小便不通,无膀胱不开证,皆上游热结与肺气不化而然也",上游指小肠,相对于大肠而言,温热之邪结于小肠,则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职,而出现小便不利及大便异常。"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受温热之邪,则宣化失司,通调失职,从而引起小便不利或水肿等症。因此,对于温病小便不利的治疗应辨证论治,吴氏采用清热化湿及甘苦合化等法,对于临证辨治温病小便不利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温病闭证是指邪热内陷心营(血),闭阻包络,扰乱神明,以高热、神昏、舌蹇、肢厥等为主症,来势凶猛,病情险恶,病死率高的危急重症。历代医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使临证辨证施治更加系统、完备,体现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的优越性,有必要对其病因病机予以澄清。为此,笔者不揣浅陋,以为抛砖引玉。1 热痰闭窍说 此说为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首倡,其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温邪逆传膻中,热痰蔽阻空窍……痰乃热薰津液所化”及“昏昏如寐,神愦如迷,痰热内闭,势非轻渺。”和《温热论》 中所云:“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  相似文献   

9.
声带瘫痪是喉部的疾病,常见原因有喉返神经末梢神经炎、喉关节病、喉肌瘫痪、纵隔肿瘤以及甲状腺术后等。其主要症状是声音嘶哑,故属祖国医学喉喑范畴。急性多因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肺金,以致肺气不宣,气机不利;或因肺气不宣,邪热上蒸,结于喉咙,气血壅滞,脉络痹阻,以致声门开合不利,《景岳全书》卷二十八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病在标,因窍闭而暗也……,窍闭者有风寒之闭,外感证也;有火邪之闭,热乘肺也”。慢性者多因脏腑虚损,喉失濡养。古人有  相似文献   

10.
精窍为泄精之窍 ,内通精室 ;水窍为排尿之窍 ,内通膀胱。精窍与水窍的生理关系是精窍水窍不并开。两者并开 ,或开而不闭 ,或闭而不开 ,则均为病态  相似文献   

11.
当下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隶属于温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明清时期是温病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又以吴又可的《温疫论》、叶天士的《温热论》和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独具代表性.将三本著作试以比较可以发现,《温疫论》是中国疫病学发展史上的奠基之作,其创新性的提出戾气致病学说,认为邪从口鼻而入,伏于...  相似文献   

12.
《温病条辨》滋养胃阴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温病条辨》滋养胃阴学术思想的探讨,强调胃阴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其充足与否,对温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重要影响,据此提出治疗三焦疾病“滋阴不厌频繁”,具体有“治上焦病,培土以生金”、“治中焦病,养胃以固中土”、“治下焦病,滋后天以养先天等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阳明病与温病的关系 ,认为阳明病与温病紧密关联 ,温病中的气分证包括阳明病在内 ,清、下两法是治疗阳明病和温病的主要方法。《伤寒论》相对《素问·热论》是个进步 ,但《伤寒论》并未究尽外感热病的证治 ,把阳明病与温病等同起来 ,不承认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也是不对的。吴鞠通运用承气汤遵古法而不拘古方 ,《温病条辨》对阳明下法的运用不但有继承 ,更有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温病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病学》是一门重要的中医临床学科,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探求温病学家的学术思想、改进课程设置,以及科研融入、多媒体运用等,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晋唐时期,以伤寒研究为中心,以疲疠、天行、时行、时气、温病等研究为翼助,疫病的辨证体系得到了较大丰富,且众多医家从不同角度探讨疫病:认为伤寒有新感而成、两感而成、直中三阴而成;提出伏邪温病、新感温病等概念,指出温病由“伏邪”、“疠气”(“乖戾之气”)等导致,温病初起应使用寒凉药;《诸病源候论》则对疫病的传染性进行了探究.疲病辨治思路有时气病六经日期辨治、时气病表里日期辨治、天行病日期辩治和疫疠病脏腑辨治等,但大都体现了时间辨治思想.晋唐医家对疫病证候的认识、辨治思路及疫病流行性、传染性的辨识等,对后世疲病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温病学教学过程中几个微小方面的教学体会,强调温病学温病医家生平及诸多学术流派的教学重要性、常见温病分类教学的必要性、"方症辨证"结合原文在常见温病主要证治教学应用的意义、案例教学结合"方症辨证"的意义等四个方面的教学探索,以期对温病学教学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温病学主要学派和不同的温病类型为主要依据,将温病学主要学说划分为温疫学说、伏气温病学说、伤寒法治温学说、四时温病学说、温毒学说五大学术体系。重点探讨了五个学术体系辨治温病的思路和临床用药规律。以期使温病学界在重视叶、薛、吴、王临床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它学术体系的研究,从而拓宽温病临床的诊治思路,提高温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文章指出验齿始于<内经>,清代温病学家发展了齿龈诊法,将齿龈变化作为温热病胃津肾液存亡的征兆,将验齿作为温病诊断的独特方法之一.本文就叶天士<温热论>中有关验齿的论述及应用加以归纳总结,对临床辨证论治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代名医章楠所著《医门棒喝》中的温病学思想,分析其辨治温病的思维,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研读《医门棒喝》及有关章氏温病证治思想的文章,从伤寒与温病的区分,温病、瘟疫的辨别,温病的分类以及章氏重视三才一贯思想等方面,分析总结章氏的温病思想及辨治特色.[结果]章氏对温病方论见解独特...  相似文献   

20.
秦汉时期之伤寒热病理论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的伤寒热病概念,大致在“伤寒则病热”宗旨下发展。病名以伤寒为总称,包括狭义伤寒、中风、湿温、热病、温病,以及风温、暑病(中暑)、中湿,病因为伤寒。《内经》强调留邪病机,部位不一,提到三套辨证方法:六经辨证、皮肌骨热辨证及五脏热辨证。《难经》中提出“伤寒有五”。《伤寒杂病论》的论述重点放在中寒即发的"伤寒"方面,将其中的六经辨证法发展为灵活而相对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