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测定健康犬肝脏血流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利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12只健康中华田园犬行全肝灌注增强扫描,运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计算得出时间密度曲线(TDC)及肝动脉灌注(HAP)、门静脉灌注(HPP)、总肝灌注(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灌注彩图,并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以评价正常犬的肝脏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 各脏器绘制的TDC形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计算得到HAP(28.25±2.19)mL/(min·100 g),PVP( 53.53±10.71 )mL/(min·100g),TLP(S1.78±18.56)mL/(min·100g),HPI(0.30±0.16)%.结论 64排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克服了以往灌注成像的不足,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可以对健康犬肝脏进行准确的血流动力学测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64排螺旋CT对动物和人的肝脏进行CT灌注扫描,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和灌注参数,寻求最佳检查方案.方法 分别以动物和人作为检查对象并采用不同的CT灌注模式,动物组采用同层动态扫描灌注模式,人群组采用JOG灌注模式,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和生理盐水,经肝脏CT灌注软件得出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总灌注量(TL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等灌注彩图,在图像上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结果 主动脉TDC呈骤升骤降型;门静脉TDC呈速升速降型,出现较主动脉晚,幅度明显小于主动脉;正常肝实质TDC动脉期上升缓慢,门静脉期上升较快并达峰值;正常脾呈速升缓降型,强化峰值时间位于主动脉与门静脉之间,达峰值后缓慢下降.在图像上测得的HAP、HPP、HAPI分别为:兔(53.6±16.4)ml/min/100mg、(159±21.4)ml/min/100mg 、(37.8±12.6)%;正常人(33.5±14.6)ml/min/100mg,(115.4±22.6)ml/min/100mg、(26.6±15.2)%.结论 应用64排螺旋CT和专用肝脏灌注软件进行CT灌注成像能直观地反映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过程和血流灌注特征,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胰腺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8年9月~2009年6月,拟诊胰腺癌的患者26例,采用64层螺旋CT行胰腺灌注扫描,灌注扫描结束后进行常规胰腺双期扫描?动态增强图像用siemens body perfusion 软件处理,分别测量肿瘤组织和周围残余正常胰腺组织的局部组织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峰值(PE)?渗透性(permeability,P)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灌注成功,其中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14例,其他病变6例?胰腺癌组织的BF?BV?PE均低于残余正常胰腺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胰腺癌与残余正常胰腺的渗透性(P)?达峰时间(TTP)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胰腺癌与残余正常胰腺的灌注参数差异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正常胰腺不同部位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行中上腹部CT增强检查而胰腺正常的病例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胰腺头部、体部以及尾部感兴趣区层面进行CT灌注扫描,对采集的影像数据使用相关灌注软件进行计算,并对灌注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正常胰腺的头部、体部以及尾部的灌注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胰腺的头部、体部以及尾部的CT灌注参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CT灌注成像测量正常胰腺组织血流灌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 采用CT灌注成像技术测量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灌注。方法32例无胰腺疾病的患者经多层面CTCine扫描获取胰腺部位的4个层面的时间序列图像,采用CT perfusion2软件分析计算,得出胰腺不同部位组织的BF、BV和MTT。结果 胰腺不同部位组织血流灌注BF值如下:273.54±71.42 ml·100g·min-1(头部), 331.46±79.32 ml/100g·min-1(体尾部)。两部分血流灌注值有差异(P=0.0182<0.05)。结论 正常胰腺头部组织的血流灌注低于体尾部。  相似文献   

6.
早期肝硬化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脏血流动态变化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探讨多排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30例肝硬化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肝硬化组BF、BV均下降,正常组与肝硬化组Ch ild-Pugh A、B、C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并随肝硬化程度加重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与正常组比较,肝硬化组MTT则显著延长,且随肝硬化程度加重而延长(P〈0.05)。肝硬化组与正常组比较,HAP、HPI上升,PVP、THBF下降,除THBF外,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肝硬化程度不同时,PVP、HPI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而HAP、THBF没有差异。结论:多排螺旋CT肝脏灌注可用于各项肝脏血流灌注参数的定量测量,有助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胰腺CT灌注成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腺是一个血供较丰富的器官,多种病变均可产生不同的血供改变。CT灌注成像能够定量反映组织器官的血流状态及其病理变化,从而达到形态诊断与功能诊断的有机结合,对胰腺各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预测预后、观察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128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探讨正常胰腺血流灌注参数、胰腺及腹主动脉强化峰值及峰值时间等参数与年龄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57例患者并行胰腺CT灌注成像,按年龄及BMI分组,三点测量各组胰腺的组织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值;利用软件自动生成列表读出腹主动脉及胰腺感兴趣区的强化峰值(Peak Value,PV)及峰值时间(Peak Time,PT),计算强化峰值差及峰值时间差,记录并按组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正常胰腺灌注参数在不同年龄组及BMI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胰腺及腹主动脉的PV、PT、强化峰值差和峰值时间差在各年龄组及BMI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F及强化峰值差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胰腺PV值与BMI呈负相关(P0.05),余各参数值与年龄及BMI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胰腺血流量及腹主动脉与胰腺的强化峰值差随年龄增长呈逐步下降趋势,正常胰腺强化峰值随BMI增加呈逐步减低趋势,其它参数受个体因素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灌注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的功能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可较准确地反映肝脏和肝脏疾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它在肝硬化的诊断、治疗、随访及判断预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肝硬化的血流动力学,肝脏灌注成像的血流特点,肝脏和肝硬化灌注的研究现状以及多层螺旋在肝硬化灌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例肝占位共23个病灶行CTPI,获取肝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肝动脉灌注分数(HAF)、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血管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对比病灶与非病灶区的灌注参数。HCC患者同时测定血清AFP值,并与相应病灶的灌注参数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本组病灶中18/23个为HCC,4/23个为肝血管瘤,另1病灶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HCC组18个病灶与非病灶区的灌注参数比较,病灶的HAF增大,MTT及PS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HAF的差异最为显著(前者是后者的4.11倍)。血清AFP与HCC病灶的灌注参数值无相关性。肝血管瘤组各灌注参数的改变与HCC类似,但前者病灶区的HBF显著大于HCC。FNH与非结节区的灌注参数均无明显差异。结论:CTPI在HC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结节(与肺门关系密切,直径在30 mm之内)CT灌注成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支气管镜、临床治疗证实的中央型肺结节的CT灌注成像资料。结果:8例结节中,炎性4例,肺癌4例。全部结节均强化:4例炎性结节全部表现为肺动脉及主动脉双重血供。4例恶性结节的3例强化峰值出现在主动脉峰值后,1例出现肺动脉及主动脉双重血供。4例炎性结节表面通透性(PS)≤15ml/(100 mg.min)。4例肺癌结节PS≥15 ml/(100 mg.min)、血容量(BV)≥5 ml/100 mg。4例炎性结节中3例急性炎性结节时间密度曲线(TDC)表现为速升速降型,1例慢性炎性结节TDC表现为速升缓降型。4例肺癌结节TDC表现为速升缓降或缓升不降型。结论:中央型肺结节的部分CT灌注成像参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其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方法对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头颅64层螺旋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检查,并分析灌注参数。结果CT平扫与CTPI显示脑缺血性改变阳性率分别为52.77%、97.22%,且CTPI显示病灶较常规CT平扫扩大,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I能够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对半暗带判定有较高的敏感性,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华  王爽  王智平  孙清荣  王文献  杨春艳 《重庆医学》2011,40(2):111-112,114,100
目的评价64层CT脑灌注成像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的40例脑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程度大于75%),分别在支架植入1 d前及植入5 d后行64层CT灌注成像,取半卵圆中心层面白质区前、中、后3点测量双侧颈内动脉供血区对应部位白质的脑血流量(CBF)、脑血流容积(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并计算患侧和对侧相对值rCBF、rCBV及r MTT,比较术前双侧血流灌注的差异及术后缺血区域的灌注恢复情况。结果支架植入前颈内动脉狭窄侧和对侧的CBF、CBV、MTT分别为(14.86±4.54)mL.(100 g)-1.min-1、(1.08±0.32)mL/100 g、(6.54±1.96)s和(21.06±6.83)mL.100 g-1.min-1、(1.06±0.20)mL/100 g、(4.21±2.10)s,颈内动脉狭窄侧较对侧CBF明显下降,MTT明显延长(P<0.05);支架植入前后rCBF、rCBV及r MTT分别为0.76±0.31、1.04±0.34、1.82±0.64和0.94±0.38、1.07±0.28、1.29±0.57,支架植入后对应供血区脑组织血流灌注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灌注成像能敏感的检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评价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单鲁琴  余国宝 《广西医学》2003,25(12):2404-2406
目的:探讨常规CT与CT、灌注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临床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病人行常规CT头颅平扫及CT脑灌注成像,在常规轴面扫描后一般选取基底节层面,经肘静脉灌注对比剂,同时开始持续46S的单层连续动态扫描,重建46幅动态图像使用CT脑灌注软件包进行处理,获得灌注成像。计算最大峰值时间(PT),平均通过时间(MTT)和相对血流量(RF)。结果:早期常规CT头颅平扫,显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脑实质低密度征等共35例,占36.4%,CT灌注成像发现88例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达峰时间延长,另外8例未发现灌注异常区。结论:常规CT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作用有限,在准确性远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脑CT灌注成像已成为早期诊断超急性期缺血性脑血管病和指导临床治疗(尤其是溶栓治疗)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对良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残余胸腺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胸腺灌注检查,其中恶性胸腺瘤10例,良性胸腺瘤20例,残余胸腺15例。采用GE light speed4排多层螺旋CT机扫描,应用随机功能软件分析图像,测量良恶性胸腺瘤、残余胸腺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并运用统计学对此进行分析,探讨良性胸腺瘤与恶性胸腺瘤、良性胸腺瘤与残余胸腺之间的区别。结果BV、MTT在恶性、良性及残余胸腺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在恶性胸腺瘤、良性胸腺瘤及残余胸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螺旋CT灌注成像可精确反映不同时闯段病变的强化特征,根据病变内不同的血流学改变,更准确的鉴别恶性胸腺瘤、良性胸腺瘤及残余胸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阈值滤波的小波变换用于CT灌注成像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结合CT灌注成像特性,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峰值信噪比(PSNR)、均方误差(MSE)2个指标来评估不同血流量(BF)及不同方差的高斯噪声下基于小波滤波的灌注模型的效果;对获取的CT骨肿瘤临床数据,运用小波阈值滤波后建立灌注模型,分析肿瘤区域与正常组织的区分情况。结果仿真实验表明,不同BF值及不同方差的高斯噪声下,滤波后PSNR和MSE明显改善;骨肿瘤临床数据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明显区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边界。结论改进的小波阈值滤波能有效改善CT灌注成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评价正常腮腺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 对37例正常腮腺进行CT灌注扫描,应用syngo body perfusion软件中Head/neck Tumor灌注模式进行数据后处理,分别测量正常腮腺、咬肌的血流量(BF)、patlak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及时间-密度曲线(TDC)形态。结果 37例正常腮腺的BF、BV和PS的平均值分别为(38.40±13.63)mL/100mL/min,(4.16±2.28)mL/100mL,(38.08±11.58)mL/100mL/min。同侧腮腺浅叶和深叶的同一灌注指标无明显差异;左、右侧腮腺的同一灌注指标无明显差异;正常腮腺与肌肉的同一灌注指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正常腮腺灌注值与年龄之间无相关性。正常腮腺的TDC类型主要表现为缓升-缓降型。结论 CT灌注参数和时间-密度曲线可定量评价正常腮腺组织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实现腮腺血流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Philip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行肝CT灌注成像,以观察CT灌注参数的变化,评估脂肪肝CT灌注参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CT灌注成像对NAFLD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6月,以20例健康人为对照,57例NAFLD患者行MSCT(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利用Philip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自带软件perfusion CT 进行处理得到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肝动脉指数(HPI)等?结果:NAFLD患者CT灌注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均下降,HPI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以中?重型NAFLD患者肝脏血流灌注异常为主?结论:NAFLD患者存在肝脏血流灌注异常,CT灌注成像技术可用于测定NAFLD患者肝脏血流灌注参数,CT灌注成像有望成为NAFLD患者病情评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