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剑  罗央努  戎志东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2):1393-1394,1442
目的了解慈溪市成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1996—2010年慈溪市成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成人麻疹247例,发病率在0.20/10万~4.31/10万,构成比在7.69%~54.35%。本地户籍病例152例,占发病数的61.54%;外地户籍病例95例,占发病数的38.46%。3—5月份为麻疹发病高峰,占成人麻疹发病总数的61.13%(151/247)。男女性别比0.70∶1(102/145)。职业分布以民工、农民、工人为主,三者共占72.47%。有92.31%的成人麻疹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及免疫失败人群、外来人口是我市成人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要确保麻疹疫苗高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特别是要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是控制成人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龙岗区开展麻疹监测以来麻疹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对1998~2004年麻疹疫情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1998~2004年全区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 093例,实验室和临床确诊1 31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25/10万,其中户籍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4.72/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3~7月,呈现低年龄组儿童和青壮年居多的“双相移位”现象,14.50%的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68.94%的病例接种史不详.全区麻疹监测系统运转基本正常,敏感性较高. 结论为加速控制麻疹,今后要提高儿童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和成人麻疹疫苗复种.  相似文献   

3.
洪发明 《当代医学》2013,(9):155-156
目的评价2010年江西省余江县进行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收集余江县2010年MVSIAs前后及制定人群的2011年麻疹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评价控制效果。结果 2010年4月对8月龄~14岁儿童开展MVSIAs,接种40761人,接种率98.13%,在接种后的两年对该接种人群进行随访观察,2010年麻疹发病12例,发病率为0.029%,2011年麻疹发病4例,发病率为0.009%,2010年麻疹发病率为12.04/10万、2011年麻疹发病率为4.81/10万,2011年麻疹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与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能够有效地减少麻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理州2000-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理州2000-2008年共报告麻疹9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9/10万,以2007年发病率最高(6.83/10万),2005年发病最低(0.63/10万);常住人口发病870例,占92.45%。8月龄~7岁、≥20岁、8~14岁,分别占37.83%、26.35%、13.28%;对941例麻疹免疫史分析,有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18.16%、49.06%、32.77%。结论常住人口发病较多,发病年龄以8月龄~7岁和≥20岁为主。提高MV2剂次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定期开展MV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加强麻疹监测和基层人员培训是控制麻疹发生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麻疹疫苗在湖北黄石市应用以来,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黄石市1998~2004年麻疹国家法定疫情统计资料,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市1998~2004年共报告麻疹病例741例,发病率为0.80/10万~10.78/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4.23/10万,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在发病者中男女发病之比为1.231.发病年龄以4~7岁为高发年龄组,累积发病244例,占发病总数的32.93%.职业分布以中小学生为主,共343例,占发病总数的46.29%.每年发病高峰集中分布在4~7月,冬季发病人数较少.全市三个地区都有病例报告,以C区发病率最高,为5.40/10万,其发病人数占总数的49.52%.结论黄石市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中小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亦有成人病例;麻疹发病季节性高峰向春夏移动.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探讨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②方法 对商洛市2004~2007年537例麻疹发病情况及320例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进行分析.③结果 2004~2007年平均发病率为5.59/10万,2007年为2.54/10万,较2004年下降了74.49%,更改程序后,麻疹流行强度较更改程序前明显下降;各县区发病情况不尽相同;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20岁,占总发病数的58.85%;病例中有免疫史的329例,占发病数的61.13%,其中有2次以上免疫史122例,占有免疫史病例总数的37.08%;2007年对320例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显示IgG阳性率为96.65%.④结论 麻疹疫苗接种仍存在薄弱环节,加强麻疹基础免疫管理,做好麻疹相关监测,进行必要的强化免疫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淮阳县2004~2009年麻疹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为进一步做好麻疹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淮阳县2004-2009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淮阳县2004~2009年共报告麻疹18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6/10万,2007年最高5.07/10/万,2009年最低1.34/10万.男女比例为1.44:1,发病年龄集中在8月龄~7岁,病例总数为142例,占发病总数的73.57%.15岁以上和8月龄以下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66%和9.84%.每年的2~6月份为发病高峰.结论 人群免疫接种率低下与免疫成功率不高,是造成麻疹发病主要原因.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消除免疫空白,完善麻疹监测系统,是今后我县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0年北京市丰台区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前后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做好麻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丰台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麻疹发病资料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2006-2010年和强化免疫后2011-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分别报告麻疹病例2075例和662例,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5.42/10万和5.95/10万。与强化免疫前相比,强化免疫后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下降76.59%;麻疹病例各年龄组的构成比存在一定的变化,≤24岁各年龄组人群构成比均降低,≥25岁各年龄组人群的构成比升高。麻疹发病仍以外省户籍为主,北京本市户籍构成比上升。2011-2015年比2006-2010年强化后8月龄~14岁组麻疹病例中无免疫史与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史的构成比均增加,免疫史不详的构成比下降。结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可以短期内显著降低麻疹的发病水平,成人和本市户籍的构成比增加,8月龄~14岁组病例仍存在免疫空白。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常规免疫,确保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接种率均达到95%;加强成人易感者麻疹疫苗的接种,提高成人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梁山县2008~2010年麻疹流行趋势,掌握流行规律,为做好麻疹疫情预测和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统计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梁山县2008~2010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梁山县2008~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98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60/10万;发病高峰为前1年的12月至次年1~5月;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97:1;8月龄~6周岁发病22例,<8月龄33例,7周岁及以上人群23例;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无免疫史者36例,免疫史不详者18例,有免疫史者44例.结论:4岁以下儿童及成人是麻疹发病的主要人群,建议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同时,加大对适龄儿童进行强化免疫,对成人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10-2014年成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成人麻疹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成人麻疹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河南省累计报告麻疹病例4 850例,年均发病率为1.03/10万.其中,成人麻疹670例,占总数的13.81%,年均发病率为0.18/10万,成人发病率波动在0.03/10万~0.38/10万之间,成人麻疹发病率呈周期性波动,不同年份成人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月为季节高峰,占成人病例总数的62.99%;男女之比为1∶1.26,发病以工人、农民和民工为主,占65.67%;发病年龄主要以20~34岁组为主,占63.58%.免疫史不详的有367例,占发病数的54.78%,无免疫史的有237例,占发病数的35.37%.结论 河南省成人麻疹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建议对流动人口集中的企业、村镇实施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政策,同时建议对育龄期妇女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婴幼儿母传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聊城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麻疹消除阶段防控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聊城市2004-2010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聊城市2004-2010年累计确诊麻疹病例1 99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97/10万,相对高发年为2008年和2010年;发病呈局部高发和高度散发状态;冬末至夏季为流行季节,其中4月和5月各出现两次发病高峰;年龄主要集中在0~2岁年龄组(占47.71%)和≥15岁年龄组(占25.51%);职业以散居儿童(占58.36%)和农民(占15.02%)为主;1岁以下散居儿童发病呈上升趋势(P<0.05),6~14岁学生发病呈下降趋势(P<0.05)。2009-2010年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是麻疹病例高发人群。结论全面实施以提高MV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病例监测工作、预防医院内感染和适时开展重点人群MV强化免疫等综合性防控策略是最终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铁路地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的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来共报告麻疹病例4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06/10万,以2008年发病率最高,为36.44/10万;4~6月为发病高峰,共发生病例30例,占总病例的71.43%,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学生发病率最高,占总病例的52.38%。结论在确保麻疹高水平基础免疫的同时,做好重点人群的强化免疫工作是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控制麻疹流行的策略,为2012年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临沂市2004~2009年麻疹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9年我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383例,2008年发病率12.65/10万,达20年来最高水平;发病主要集中在3~4月,其他季节时有麻疹爆发;麻疹病例的年龄分布呈偏态分布,发病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儿童,占73.56%(1753/2383);未免疫及免疫史不详的占77.05%(1836/2383);发病人群中散居儿童居多,占67.1%(1599/2383),其次为农民和民工,占11.2%(267/2383)。结论保持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工作;加强儿童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及补种工作;提高监测水平和质量是防控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开封市2010年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SIA)前后麻疹流行年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消除麻疹最佳防控措施。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开封市麻疹流行年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封市在2010年9月开展MV SIA前、后的2008年、2013年均为麻疹流行年,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40/10万、2.08/10万,SIA后2013年发病率较2008年下降了85.75%;除45~49岁外,其他各年龄组发病率均有大幅下降,SIA覆盖人群4~17岁无病例发生;两个流行年发病率均以<1岁儿童最高,分别为410.73/10万、125.32/10万,20~30岁人群为发病的另一个小高峰。病例中有MV免疫史者前后分别占31.04%、25.64%;发病前7~21d有就诊史者前后分别为7.78%、66.67%。结论开封市2010年MV SIA后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有效压低了流行年高峰。提高人群MV免疫覆盖率是控制麻疹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1997-2011年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7-2011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麻疹疫情资料和2005-2011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11年麻疹发病率为(0.36~20.56)/10万,平均发病率为3.94/10万;4~7月是麻疹的好发季节;发病年龄构成以15岁以下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6.99%;监测资料提示小于8月龄、8月龄至1岁、1~2岁年龄组、20岁及以上年龄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的32.73%、21.39%、5.15%、17.01%,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占91.24%。结论:麻疹发病向大年龄和8月龄内人群转移;要控制麻疹以达到消除的目标,除做好常规免疫工作以外,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流动儿童管理,开展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做好15岁以下儿童查漏补种,积极开展15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06—2019年全国(侧重北京)麻疹疫情特点,对麻疹防控工作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提出针对性建议,为麻疹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麻疹发病率、病例人群分布、居住属性等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9年,麻疹发病率0.21/10万~3.95/10万,整体维持在低水平状态。每隔5~6年呈现“相对流行”的势态。<2岁儿童和成人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2010、2011和2014年,<1岁儿童病例分别占50.64%、53.90%和43.93%;2012和2013年,<2岁儿童病例分别占58.39%和60.40%;2015和2016年,<2岁儿童病例分别占48.30%和45.40%;2017—2018年,<8月龄和8月龄~4岁儿童病例分别占15.10%和40.44%;2019年,<8月龄和8月龄~4岁儿童病例分别占6.96%和39.04%;2010年,15~<35岁和≥35岁病例分别占22.47%和8.53%;2011年,15~<35岁和≥35岁病例分别占21.55%和6.03%;2012和2013年,≥15岁病例分别占2...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1-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麻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的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共报告麻疹122例,麻疹发病率逐年上升,分别为0.07/10万、1.82/10万和5.34/10万。5-8月为麻疹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54.1%。发病率呈北部高发的态势,大石街、洛浦街、钟村街和南村镇发病率较高。5岁以下散居儿童是发病主体,占病例总数的59.02%。所有麻疹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110例,占病例总数的90.16%。结论番禺区麻疹发病年龄构成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应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麻疹的控制策略。方法综合分析鹿邑县1995~2011年麻疹疫苗接种率、麻疹的发病情况等,同时联系我国其他地区的麻疹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995~2011年,鹿邑县麻疹疫苗接种率98.58%,儿童在麻疹疫苗接种后抗体阳性率95.43%,同期报告麻疹病例784例,平均每年发病率为3.17/10万,麻疹患者中免疫患者占72.35%。年龄小于8个月及大于15岁麻疹患者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麻疹疫苗高覆盖率不能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故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扎实地开展儿童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还要努力开发研究更有效的麻疹疫苗,同时建立新的成人免疫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开平市2004-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平市2004-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221例,年平均发病率4.32/10万,流动人口占60.18%。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8月龄、8月龄~7岁、8~14岁、15~19岁、≥20岁分别占10.41%、52.04%、21.72%、4.07%、11.76%。结论提高麻疹接种率和适时在重点地区和人群中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才能有效控制麻疹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新密市麻疹发病状况 ,探索麻疹流行规律 ,以便更好地控制麻疹暴发。方法 对新密市 2 0 0 0年~2 0 0 1年经实验室确诊的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a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 5 2例 ,麻疹发病率分别为3 4 2 /10万和 3 6 5 /10万。全市麻疹病例呈散发和暴发并存的状态 ,局部地区的暴发病例直接影响着全市的发病水平。病例主要集中在 7岁以下儿童 ,分别占 84 %和 88 88% ,年龄组以 <1岁组麻疹发病居多。结论 麻疹发病与实际接种率不高和免疫失败有关。应加强基础免疫并提高免疫覆盖率和疫苗免疫成功率 ,以控制麻疹暴发。如何降低 <1岁组麻疹发病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