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门静脉癌栓(PVTT)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评价MSCT在PVTT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43例PVTT病变患者的MSCT资料,采用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应用容积重建(VR)、多层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对门静脉及其主要分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结罩本组癌栓Ⅰ型5例、Ⅱ型28例、Ⅲ型7例、Ⅳ型3例;CT平扫显示门静脉扩张、增粗,腔内癌栓呈低密度或高低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26例癌栓出现强化,17例癌栓不强化;8例同时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9例伴有肝动脉门静脉瘘(APS);21例出现肝脏血流灌注异常.结论 MSCT能够明确PVTT诊断及分型,对肝癌的综合治疗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结果 CT平扫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4.57%、69.49%,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61%、94.91%,明显高于CT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614、13.034,P<0.001);CT平扫中,41例(69.49%)患者瘤体边界不清,瘤体位于肝右叶者35例(59.32%),位于肝左叶者24例(40.67%);门静脉癌栓多为低密度或高低密度混合影,门静脉主干或分支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扩张,门静脉主干平均直径(2.12±0.99)cm,右门静脉扩张呈现为竹节状。三期增强扫描中,31例(52.54%)患者动脉期低密度门静脉癌栓内及其周围可见网状供血动脉,出现"门静脉铸形",呈不均匀强化;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受累肝实质均可见斑片状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患者门静脉腔内呈现不同范围充盈缺损。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检出、诊断准确率高,能清晰显示病灶图像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56层螺旋CT对我院6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三维后处理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等技术。其中29例患者于检查后96h内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将螺旋CT影像表现与DSA做对照观察。结果门静脉癌栓主要影像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分支扩张、门静脉腔内充盈缺损,增强扫描可见其不同程度强化,其中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17例、肝实质异常灌注21例及肝动脉门静脉瘘(APS)25例。在29例行DSA检查及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中,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肿瘤供血动脉、血管变异及门静脉癌栓等病变的显示上与DSA一致。结论256层螺旋CT可以准确诊断、评价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对介入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CT增强扫描在肝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筛入患者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普通CT平扫,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CT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肝癌诊断准确率高于普通CT平扫诊断准确率(P0.05);动脉期:86例肝癌患者中,64例患者CT扫描表现为高密度影,边缘结节点强化8例,低密度无强化14例。门脉期:肝细胞癌中,表现高密度强化7例、等密度强化13例、无强化且低密度66例。平衡期:肝细胞癌中,混合低密度强化16例,低密度无强化70例。结论相比于普通CT平扫,对肝癌患者应用CT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PHC)并门静脉癌栓(PVT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PHC合并PVTT患者的CT动态增强及三维重建图像,比较不同类型肝癌合并PVTT分布情况及各型比率有无差异。结果门静脉主干或分支扩张、门静脉腔内充盈缺损,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21例、肝实质异常灌注37例及肝动脉门静脉瘘(APS)19例。105例中Ⅰ型癌栓20例、Ⅱ型31例、Ⅲ型40例、Ⅳ型14例,不同类型PHC各组PVTT分型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能够准确诊断和评价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对其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集的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患有肝细胞癌患者的CT检查资料,分析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肝细胞癌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1)运用64排128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共诊断出14例患者伴有肝硬化,共检出肝癌病灶82个,病灶在CT平扫上显示为稍低密度,在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中病灶为"快进快出"式典型强化,具体表现为动脉期强化,其中3个病灶动脉期未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逐渐下降,延迟期呈低密度。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64排128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三期综合检出率高达100%。(2)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癌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动脉期检出率达为96.34%,门脉期的检出率为82.92%,延迟期的检出率为87.80%。结论在临床肝细胞癌诊断中,运用64排128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以清晰反映肝细胞癌的血供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肝细胞癌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在肝细胞癌诊断以及病情监测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注射不同剂量的对比剂进行原发性肝癌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时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选择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A组给予80~90 mL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B组采用60~75 mL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比较不同窗口期影像学特点。结果 42例患者中13例动脉期边缘呈不规则强化,在门静脉期强化向中心推进;6例患者动脉期呈现不规则的斑片状强化。A组患者在门静脉期仍然明显强化,部分患者在延迟扫描的时候也明显强化。B组患者动脉期强化明显,在门静脉期密度逐渐下降。结论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时,注射对比剂的剂量不同,影像学表现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在肝Ca伴门静脉癌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接收诊治的31例肝Ca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平扫与增强扫描影像学资料。结果 31例肝右叶Ca伴门静脉右支癌栓患者中I型患者8例,II型患者7例,III性患者11例,IV型患者5例;癌栓在CT平扫中29例为等密度,2例呈稍低密度,门脉主干直径约1.5cm-3.4cm,平均(2.3±0.51)cm;增强扫描动脉期21例癌栓有轻度增强,5例出现管壁增强;CT增强静脉期,23例为低密度充盈缺损影。结论 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诊断肝右叶Ca伴门静脉右支癌栓的特异性为100%,不仅能精准的确定癌栓时期,完整确定癌栓的大小、部位等,还能够做到无创、便捷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SCT门脉期血管成像对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影像诊断及门静脉癌栓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对60例肝癌患者进行三期增强扫描及门静脉三维重建,重建方法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RT),并对比两种重建方法对门静脉癌栓的显示情况。结果门静脉癌栓MIP表现为门静脉充盈缺损,静脉管壁毛糙,局限性狭窄,部分合并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扩张,VRT表现为门静脉突然中断、狭窄,呈杯口状。根据国内门静脉癌栓Ⅰ-Ⅳ分型法,Ⅰ型门静脉癌栓29例,Ⅱ型17例,Ⅲ型6例,Ⅳ型3例。结论 MIP和VRT对显示门静脉三级以下门静脉癌栓发现率以MIP图像为佳。门静脉血管MIP图像可较好地显示肝癌病灶与门静脉血管分支的关系,结合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小肝癌门静脉癌栓的检出率及早期诊断符合率,并对指导其外科手术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巨块型肝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48例经临床手术或病理结果证实的巨块型肝细胞癌病人分别行肝区平扫、增强后全肝双期或三期螺旋扫描,观察和分析瘤灶及肝内转移性子灶的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CT征象。结果:(1)肝动脉期肿瘤实质出现密度高于肝实质的肿瘤血管和瘤区强化,门静脉期其密度迅速降低,至平衡期为低密度。(2)肿瘤边缘于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均可见环行强化。(3)转移性子灶仅在肝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全瘤密度迅速降至等密度;(4)门静脉受累表现为肝内分支的边缘侵蚀、破坏、中断,或为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结论: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能显示肝癌“快进快出”的增强特点,明确肿瘤的供血特征和门脉受累情况,检出伴发的肝内转移性子灶,为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头癌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头癌的CT征象.结果 25例胰头癌中,平扫肿瘤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动脉期肿瘤边缘均出现类似环状强化,门静脉期边缘较模糊且呈相对低密度.多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胆管和胰管扩张.结论 胰头癌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头癌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头癌的CT征象。结果31例胰头癌中,平扫肿瘤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动脉期肿瘤边缘均出现类似环状强化,门静脉期边缘较为模糊且呈相对低密度。多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胆管扩张和胰管扩张。结论胰头癌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50例肝癌在螺旋CT双期扫描中的表现,探讨螺旋CT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150例均作平扫和增强双期动态扫描、静脉团注造影剂后10~25秒行肝动脉期增强扫描,30~40秒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以显示肝癌的供血特征。探讨其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50例平扫仅发现部分肝实质低密度,CT值29~34HU,部分病例脾脏〉5个肋单元。动脉期病灶强化形态有均匀高密度和不均匀高密度、不规则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强化表现为均匀低密度、等密度、略高密度和不均匀高密度。结论:螺旋CT动脉期增强扫描可提高肝癌的检出,双期增强扫描能充分反映肝癌的血供特点,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王平  范洪侠 《中原医刊》2007,34(11):92-92
目的评价螺旋CT三期扫描在肝癌和肝脏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动脉期、门静脉期扫描的意义,以提高CT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肝癌患者及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上腹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观察肿瘤三期强化的方式和特征。结果22例肝癌中,有18例在肝动脉期出现周边轻度强化,均匀或不均匀;有4例小肝癌出现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不明显。延迟扫描病灶呈低密度改变。密度-时间曲线呈速升速降型。8例肝血管瘤动脉期周边强化,呈结节状或斑块状,门静脉期病灶明显强化,延迟期呈向心性强化等密度改变,密度-时间曲线呈速升缓降型特点。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常规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螺旋CT动脉期扫描的表现和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动脉期图像的 CT表现和价值。方法 回顾 5 1例原发性肝癌双期增强扫描的 CT图像。结果  5 1例原发性肝癌发现病灶 67个 ,60个病灶在动脉期表现有强化程度不同的高密度 ;病灶≤ 3 cm组动脉期病灶的检出率 ( 92 .8% )明显高于门静脉期 ( 78.5 % )。 3 7例在动脉期显示肿瘤供血动脉 ,15例门静脉癌栓和 1例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在动脉期显示癌栓的不均匀强化。 2 4例在病灶远段出现短暂性肝密度异常 ( THAD) ,2例因动静脉瘘出现门静脉早显和全肝的动脉期强化。结论 肝脏动脉期扫描对原发性肝癌小病灶的检出、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门静脉和下腔静脉栓子的定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肝癌APS的16层螺旋CT表现,分析影响16排螺旋CT显示肝癌APS影像征象的因素。方法:分析175例肝癌患者的16层螺旋CT扫描影像表现,对16层螺旋CT双期扫描显示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有无癌栓、分流位置等征象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门静脉癌栓的相对危险度为1.05,肿瘤位置的相对危险度为1.60。其他相关征象在本研究中不是16排螺旋CT相关的肝癌APS显示影响因素。结论:影响16排螺旋CT显示肝癌APS影像征象的因素分别为门脉癌栓和肿瘤位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多期扫描模式在肝细胞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3年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肝细胞癌的患者83例,对患者CT 扫描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螺旋CT扫描中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平扫模式( P<0.05)。平扫模式检出52例信号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81例,门静脉期67例主要表现为低密度信号,延迟期75例患者信号为低密度,变化特点为速升速降。结论:螺旋CT动态多期扫描相比平扫局域检出率更高,还能够更清楚反映肝细胞癌的特征,对肝癌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赵军  刘银社  付维林  贾策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5,14(3):200-201,F002
【目的】探讨肝癌门静脉系统癌栓的多层螺旋CT的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肝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进行2D及3D重建图像以显示门脉情况。【结果】在20例患者中,无癌栓者10例,占50%;门静脉主干癌栓6例,占30%;门静脉分支癌栓3例,占15%;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癌栓形成的1例,占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肝癌门静脉癌栓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隐匿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隐匿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隐匿性肝癌破裂出血病人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扫肝内呈混杂密度影,边界欠清晰,5例肝、脾周见液体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可见不均匀强化,1例肿瘤可见包膜及裂口,5例密度不均匀,内可见多条裂隙;静脉期2例可见门静脉癌栓;造影剂渗漏均不明显。结论CT诊断隐匿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有较高的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三期增强扫描十分必要,对于肝癌破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丁怀军  张国权 《海南医学》2013,24(2):213-215
目的探讨早期小肝癌(SHCC)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定期随访观察确诊的SHCC患者CT图像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多排螺旋CT(MS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5例行CT灌注成像(CTA)进一步检查,其中3例行肝动脉造影CT(CTHA)检查,2例行肝动脉门静脉造影CT(CTAP)检查;2例较小病灶行碘油CT扫描。结果 30例中共检出36个病灶,直径0.45~3.2cm,平均2.6cm,其中1.5cm以上24个病灶,有6例病灶周围分别见0.5~0.8cm的子灶;CT平扫:26例病灶呈低密度,密度较均匀,5例病灶呈等密度;8例较大病灶周围可见环形低密度影;2例合并有脂肪肝,平扫病灶呈高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29个病灶明显均匀、不均匀强化,呈高密度结节状,强化峰值高;门静脉期病灶呈均匀、不均匀低密度,平衡期呈低密度;7例病灶周边有环形强化;CT灌注成像:在CTHA中表现为多血供。在CTAP检查中,表现为灌注缺损;2例见有少许碘剂沉积影。结论早期肝细胞癌有一定的CT特征,尤其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合CTA及碘油CT,对早期SHCC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