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气通于肝     
"风气通于肝"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春季多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将风、木、肝、筋等一一对应,紧密联系,故有"风气通于肝"之说.  相似文献   

2.
《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风寒湿邪侵犯人体,除外界因素外,还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治疗风湿病不能一味地祛风,应当从整体出发,“有诸内必形诸外”,故历代有“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的说法。兹就风湿病与五脏的关系及其辨证思维简述如下。1风湿病与肝的关系《内经》云:“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脏生成论》),“膝为筋之府”(《灵枢·经筋》),“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痿论》),“肝主筋”(《素问·宣明五气篇》)。筋即筋膜,为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筋和肌…  相似文献   

3.
《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对上文中“肝者,罢极之本”的解释,历代医家大致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4.
“肝者,罢极之本”,出自《素问·六节脏象论》。由于语焉不详,致使后人理解不一,歧见不断。受吴琨“动作劳甚谓之罢极”的影响,建国后,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均持此说,将“罢”通“疲”,读作pi。理由是“肝主筋,人之运动皆由乎筋力,故为罢极之本”(《素问吴注》)。有了教材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明确说明了酸味物质具有入肝养肝的作用,同时也间接地通过肝与目的关系而滋养目。本文通过酸味甘味(口尝与中药学上的味相符者)水果中的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较为酸入肝、肝主目的理论提供科  相似文献   

6.
《素问·六节脏象论》有“心者……阳中之太阳,通于复气”之述,后世注释颇多,不一而足,本文试从心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探讨其实质,以冀对脏象学说的研究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7.
<正> 太、少阴阳,即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它们是根据阴和阳各自在“量”的方面的多少不同而划分的。《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有太阴、少阴、太阳、少阳的区分。太、少阴阳这些名称在《内经》中的应用主要有:①用于说明四时五脏之气的,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②用于说明脏腑经脉  相似文献   

8.
中医的肝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五脏之一,肝的生理功能、病理证候在机体生命活动及中医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六节藏象论》日“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上古天真论》);“肝气通于目”(《金匮真言论》);  相似文献   

9.
剖析李东垣的“阴火”论——兼论甘温除大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内伤学说中提出的“阴火”论点,后人时有争议,如内容、治疗、名称等问题。这里略加剖析,作为学术上的探讨。一、“阴火”论的来源东垣的“阴火”论,渊源于《素问》“阴虚生内热”之文。如《调经论》云:“阴虚生内热奈何?……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  相似文献   

10.
<正> 肺之与心,一阴一阳,同居胸中,处于阳位,名曰“上焦”。《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为阳中之太阴……。”《素问·灵兰秘典  相似文献   

11.
肝气一词,含义多种,在使用中存在混乱现象。有的为生理性名词,指肝之脏气,即肝的机能活动。《内经》中所说的肝气,就是这种意义。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者木始治之,肝气始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灵枢·脉度》中“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和《灵枢·天年》中“五十岁,肝气始衰”之“肝气”,都是指肝之脏气。有的以“肝气”概括肝气之病的病理及多种肝气病证名称。如李冠仙在《知医必辨》中说:“五脏之病,肝气居多, 而妇人尤甚。”“治病能治肝  相似文献   

12.
《内经》中有关心、血、脉方面的论述是颇多的,如《素问·痿论》云:“心主身之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中又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诸血者,皆属于心”等等。由上可知,两千年前的古代  相似文献   

13.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灵枢·脉度篇》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说明肝与目在生理上有密切关系。临床上,目有病又多宜从肝着手治疗,故有“肝开窍于目”之说。这一论点,在眼科临床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就个人体会,对这一论点略抒管见,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都直接影响人体并使人体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故人体内的五脏必然受到天地间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1五脏与四时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体五脏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其中心与夏季相通应,《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与夏季相通,是因为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天人相应,自然界在夏季以火热为主,在人体则与“阳中之太阳”的心相应。从五运看,火为二运;从六气看,少阴君火为二之气,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气候…  相似文献   

15.
五气是中医学中的一个专用名词,其含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不同,差异较大.《内经》中五气一词出现在很多篇章中,但名同义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含义:1、指木、火、土、金、水五运之气《素问·天元纪》说:“五气运行,各终期日,非独主时也.”《素问·至真要》说:“五气交合,盈虚更作.”《素问·六节脏象》说:“五令更立,各有所胜.”《素问·五运行》说:“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以上诸篇所言五气是指五运之气.五运之气  相似文献   

16.
一、《素问》太少阴阳配四脏辨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刚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这里以肝为少阳,心为太阳,肺为太阴,肾为少阴。《六节脏象论》以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太阴,肾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阳中之少阳。  相似文献   

17.
<正>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同类之论《内经》尚有:“肝者,中之将也”(《素问·奇病论》)、“肝者,主为将”(《灵枢·师传》)、“肝为之将”(《灵枢·五癃津液别》)。古今医家对“肝者,将军之官”注释大致相同,均认为:此用“将军”刚强躁急、智勇双全、勇而能断的职能与特性,比喻脏象之肝,其性亦“勇而能断”、“性动而急”、“气勇善怒”、“气急而志怒”,“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容易亢盛”,“肝主谋虑、决断,好象是智勇双全的将军”,“肝在十二官中,属将军之官,好比将军的足智多谋”,“古人用将军征战  相似文献   

18.
<正>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认为脂膏属于五谷之精微(谷之稠者),津液为其主要的载体。“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说明膏脂的正常代谢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成书较古,疑难之处实多,这里写出《素问》解疑三则,以和同志们研讨。 一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含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也有“肾者主蜇,其实在骨……”。《素问·痿论篇》:“肾气热则腰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历代医家都同意“肾主骨”的理论,认为肾对骨确实起着主宰作用。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的生长发育以及修复均依赖肾脏精气的滋养和推动。《素问·宣明五气篇》也有:“五脏所主……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