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误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经验,减少临床误诊机会。方法 选择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误诊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病理大体检查24例均可见灰白色粗糙及乳头状结构。结论 临床医师应于术中剖开肿物,见到大体可疑病变,及时送冰冻做病理检查,可减少临床误诊机会。  相似文献   

2.
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冯向东  李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1999,6(3):146-147,I007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与预后。方法 对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存档资料进行回顾性的随访分析。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复发率、病死率与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有关。结论 甲状腺头状癌预后较好,隐性乳头状癌预后更好。单纯肿瘤切除预后差,腺叶扩大切除与淋巴结清扫二者预后较好,它们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乳头状癌109例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与预后。方法:对10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存档资料进行回顾性的随访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与性别、年龄、肿瘤范围及手术方式有关。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男性的预后比女性差;乳头状微癌与包囊型乳头状癌预后较好,腺外型乳头状癌预后差;单纯肿瘤切除预后差,腺叶扩大切除与颈淋巴结清扫二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对12例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和病理材料予以分析。结果对12例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均行一期全甲状腺切除和双侧颈淋巴结清扫,预后良好。结论对双侧甲状腺结节术中应行病理检查,如确诊为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应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和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声像图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照分析47例(51个)PTMC声像图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PTMC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实性不均匀低回声结节,可见微小钙化,周边无声晕,以内部血流为主。PTMC病理镜下观察形态多不规则,边界多不清晰,有纤维假包膜,内可见砂粒体。病灶内部组织细胞由乳头状或滤泡状结构排列的癌细胞和纤维间质组成,三者在不同病灶中所占比例不同。结论PTMC不同病理组织学特征决定了其声像图特点。  相似文献   

6.
乳头状肾细胞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1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乳头状肾细胞癌组织形态可分两型,Ⅰ型6例,Ⅱ型4例;Ⅰ型常可见泡沫细胞浸润;CK7染色阳性中Ⅰ型5例,Ⅱ型2例。结论Ⅰ型预后好于Ⅱ型;间质泡沫细胞浸润、CK7染色有助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诊断和分型。  相似文献   

7.
8.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常规病理检查400例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标本,筛选出微小癌病例,应用光镜观察其形态改变,并用SP法检测甲状腺球蛋白(Tg)、细胞角蛋白(CK/34βE12)、上皮膜抗原(EMA)的表达特点。结果400例中共检出微小乳头状癌19例,检出率为4.80%。具有诊断意义的主要组织学特征为毛玻璃状(透明)细胞核;核内假包涵体;核沟;纤维性间质反应或砂砾体。免疫组化标记17例高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16例上皮膜抗原、19例甲状腺球蛋白均呈( )。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为乳头状癌变型的特殊表现。高分子质量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表达强阳性对于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到2009年1月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97例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研究。同时选取同期1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作为对照。结果97例患者中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结节占83.5%(74/97),实性结节占100%(97/97)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呈浸润性生长结节占52.6%(51/97),结节内见点状、砂粒状钙化斑占63.9%(62/97),颈部淋巴结肿大占48.5%(47/97),Ⅲ型血流信号为主占70.1%(68/97)。各征象对良、恶性结节诊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些诊断要点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些诊断要点纪小龙,陈国章(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香港伊丽沙伯医院病理科)甲状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有乳头状癌、滤泡型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四大类,其中乳头状癌有一些独特的病理形态及生物学行为上的特征:(1)全为或几乎全部为滤...  相似文献   

11.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1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例UPSC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并与子宫内膜样癌及宫颈管内透明细胞癌做对比性研究。结果UPSC具极强侵袭性,但淋巴结及远隔转移少见;肿瘤细胞p63和PCNA强( )。结论UPSC少见,临床诊断困难,依靠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肿瘤高度恶性,预后差,化疗及放疗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美蓝染色情况对选择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式的影响。方法:对48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1%美蓝1.0~2.0ml术前24h注射于甲状腺结节或周围腺体,并在术中探查其颈部淋巴结蓝染数目及分布,同时对蓝染的淋巴结及切除的甲状腺结节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48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27例,蓝染淋巴结数目1208枚,占蓝染淋巴结的96.3%,其中有淋巴结转移占86.9%(1050/1208);甲状腺髓样癌6例,蓝染淋巴结数目46枚,占蓝染淋巴结的3.7%,淋巴结转移占87.0%(40/46);甲状腺滤泡癌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25例、桥本甲状腺炎20例,3组均未见蓝染淋巴结。结论:美蓝标定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的方法可行、可靠,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9%,术中根据蓝染淋巴结的分布并结合快速病理诊断选择术式是较为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在PTM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甲状腺切除标本,其中PTMC8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与预后进行讨论,并分析CK、CK19、HBME-1和galectin-3在PTMC中的表达。络果8例均为女性,年龄39-58岁,平均50.25岁。肿瘤呈灰白、灰黄色,界欠清,质中等偏硬,直径0.2。0.8cm,镜下可见特征性的核改变:核异型重叠、毛玻璃核、核沟及核内包涵体。CK、CK19、HBME-1和galectin-3呈弥漫阳性,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呈阴性。结论PTMC因病灶小,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导致其发现率低、漏诊率高,应从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免疫表达等多方面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2021,4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PTC合并CLT患者(PTC合并CLT组)、210例单纯PTC患者(单纯PTC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超声特征、甲状腺功能指标及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男性患者比较,女性患者PTC合并CLT发生比例较高,PTC合并CLT组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与单纯PTC组比较明显升高,多灶癌的比例亦高于单纯PTC组(P 0. 05)。结论 PTC合并CLT好发于女性,且该病常见多灶癌,且患者血清TSH、TG-Ab及TPO-Ab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对比差异,以提升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0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CT扫描结果,与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观察患者的CT扫描征象。结果:统计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62例患者中,外形明显不规则的患者51例,病灶边界清晰的患者11例。CT扫描结果显示,27例患者瘤体呈不规则形态,有清晰的分界。平均直径为(1.6±0.6) cm。平扫结果呈实性51例,呈囊实性11例,肿块中有沙粒样钙化23例,分界清晰11例,边界模糊51例,病灶轻度强化16例。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CT扫描征象表现与病理结果存在相关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病理成分,有助于为临床上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亚型,常因其他原因切除甲状腺和尸检研究中偶然发现。现收集我院2002—2007年500例甲状腺手术标本,共检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7例,对其病理及临床特征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Warthin瘤样亚型(WL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WL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甲状腺肿瘤组织均呈灰白或灰黄色实性结节,质地硬;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背景中,组织形态似涎腺的Warth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3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一般情况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13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通过术前预测其危险因素,将32例归属于高危组,并行扩大根治术,其中7例肺转移术后行核素辅助治疗;另外102例属于低危组,行功能性根治术。术后均服用优甲乐50-150ug。术后随访134例患者,低危组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11例,均无喉返神经麻痹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高危组无淋巴结转移,但出现包括单侧喉返神经麻痹11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例。均无死亡及局部复发。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影响预后因素与性别、年龄、原发灶大小、转移灶情况、组织细胞学和病理学特点有关,还与肿瘤免疫组化染色相关。  相似文献   

19.
巨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复习并讨论巨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MFPT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对1例MFPTC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复习MFPTC的相关文献并讨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特点。结果MFPTC组织学形态主要表现为多数巨大滤泡、富含胶质、细胞核形态不典型等,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K19、HBME-1和Galectin3同时表达,呈弥漫或大部(+)。结论MFPTC具有比较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很容易被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性腺瘤等良性病变。CK19、HBME-1、Galectin3等染色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方法乳头状癌组12例,共16个结节,微小乳头状癌组23例,共29个结节,分析结节内部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规则、Ⅲ型血流信号及甲状腺最大横径与纵径比值(A/T)≥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结节Ⅲ型血流信号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最高,A/T≥1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A/T≥1有助于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内紊乱血流信号有助于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