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外敷合并电针、西医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A组)20例、单纯西医+电针治疗组(B组)21例、单纯西医+中药+针刺治疗组(C组)23例,观察3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液气平面解除时间以及胃肠减压营养管引流量等情况。结果:3组患者穿孔解除率分别为85.0%、85.7%和91.3%(P>0.05),但C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便排气时间、气腹平面消失时间均较A、B组缩短(P<0.05或P<0.01),而且胃肠减压引流量第2天起明显减少,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缩短上消化道溃疡穿孔解除及康复时间,缓解急性症状,变急诊手术为择期手术,可降低手术病死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外敷、针刺配合常规治疗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28例,采用胃肠减压、抗感染及支持疗法的西医保守治疗方法;B组(治疗组)32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同时用双柏散外敷腹部疼痛部位及针刺足三里。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前后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均降低,其中治疗组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X线气液平面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缩短,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运用外治法能降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血中TNF-α、IL-6水平,具有免疫调节、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再次手术有继续并发本病的可能。本文通过常规禁食和补液,电针足三里、上下巨墟,中药大承气汤加味低压灌肠,辅以胃肠减压、内服中药、外敷中药。结果:48例中痊愈36例,显效1例,治愈率75%,另有11例需中转手术,占总数23%。认为:大多数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通过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多可奏效,其中中药灌肠最为主要,且要强调一个“早”字。同时施用针刺疗法,可补单纯注射阿托品解痉之不足,起到镇痛持久、有效及协调胃肠蠕动、有助排便排气等作用。有时于灌肠同时,加服中药,或胃肠减压等,亦利于梗阻的松解。如需中转手术者,宜及时进行。临床观察表明,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小肠减压导管、肠外营养支持、生长抑素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64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小肠减压(A组)、小肠减压+营养支持(B组)、小肠减压+营养支持+生长抑素(C组),治疗时间7~14天,并定期评定其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和梗阻解除时间,小肠减压导管引流量和患者血浆前白蛋白亚油酸和氮平衡等营养状况。结果: 3组患者梗阻解除率为85。0%、85。7%和91。3%(P>0。05),第15天B、C两组前白蛋白值为(301。32±72。58) mg/L、(328。39±64。19) mg/L,亚油酸值为(66。72±20。54)μmol/L、(58。88±24。63)μmol/L,氮平衡值为(1。5±1。1) g/L、(1。8±1。4) g/L,均明显大于A组(P<0。01),C组导管引流量第2天起明显减少,腹痛消失时间为(50。28±24。37) h,肛门排气时间为(69。49±37。30) h,气液平消失时间为(77。24±38。10) h,C组梗阻解除时间较A、B两组有所缩短(P<0。05)。结论: 联合应用小肠减压导管、营养支持、生长抑素缩短肠梗阻解除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单纯性肠梗阻的非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常规治疗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28例,采用胃肠减压、抗感染及支持疗法的西医保守治疗方法 ;B组(治疗组)32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双柏散(药物组成:侧柏叶、大黄、黄柏、泽兰、薄荷)外敷。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TNF-a(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前后水平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TNF-a、IL-6水平均降低,其中治疗组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X线气液平面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缩短,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运用外治法能降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血中TNF-a、IL-6水平,具有免疫调节、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2例,随机分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6例,B组常规非手术疗法:禁食、胃肠减压、生理盐水低压灌肠、抗感染、维持酸碱平衡、生长抑素的应用等;A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缩短疗程,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30例肠梗阻病例的保守治疗中医护理,认为肠梗阻通过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可使梗阻解除,肠功能逐渐得到恢复,而在常规治疗时辅以中药局部外敷、中药灌肠、鼻饲及中医辨证施护,将大大缩短肠功能恢复时间,使患者更真切体会疾病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8.
老年急性肠梗阻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志健  秦有  陈志强 《广东医学》1999,20(8):653-653
目的 探讨老年急生肠梗阻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单纯性肠梗阻27例,采用电针足三里,内关,同时以加味大承气汤灌肠,其他肠梗阻患者手术后第2天予电针足三里,内关,中药灌肠,同时内服四磨汤加味。结果 68例中治愈62例,治愈率91%,单纯肠梗阻27例经非手术治疗,梗阻解除19例,中转手术8例;本组有1例死于心肺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中药外敷联合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确诊粘连性肠梗阻并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标准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运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外敷及灌肠的方法联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15.14±5.22)h、肛门排气时间(22.04±7.62)h、排便时间(3.64±1.39)h以及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7.35±1.39)h,各项观察项目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敷联合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应用上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三联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为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组)和治疗组(中医三联疗法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措施,治疗组给予中医三联疗法干预,并统计各组病例腹痛、腹胀、呕吐消失,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立位腹部X线示气液平消失时间,统计对照组及治疗组中转手术患者例数并计算百分率。结果治疗组在腹痛、腹胀、呕吐消失,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立位腹部X线示气液平消失时间四个指标上,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治疗无效而中转手术7例(11.5%),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而中转手术16例(26.7%)。结论中医三联疗法对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肯定,可以加速梗阻症状的解除,降低中转手术率。  相似文献   

11.
肌移位替代瘫痪肌肉功能,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治疗中施行最多的手术,占2643例次手术的69.7%。当足部只有一块屈肌或伸肌功能尚好(Ⅲ级或以上)我院采用该肌裂分为二,取其一半替代拮抗叽功能,维持踝足于中立位。七年中施行32例,除5例不足二年外,27例均取得良好效果,优良率91.3%,可以推广应用,还从理论机理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途径给药对卵巢上皮癌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72例卵巢上皮癌患者均采用 CAP方案化疗 ,其中 A组环磷酰胺、阿霉素 (或吡喃阿霉素 )经静脉滴注 ,顺铂经腹腔灌注 ,B组则全部经静脉滴注。间隔 3~ 4周 ,共 6~ 8个疗程。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 89.47% ( CR65 .79% + PR2 3.69% )。腹水得到有效控制。B组总有效率 67.65 % ( 4 7.0 6% + 2 0 .5 9%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 3年生存率分别为 47.37%、44.1 2 % ,A组高于 B组 ,但差异不显著。结论 :顺铂腹腔灌注可减轻药物的副反应 ,提高有效率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但对提高 3年生存率的意义尚不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曲马多和芬太尼以及它们分别与氟哌利多合用对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 PCI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96例病人随机分为曲马多组 ( T)、芬太尼组 ( F)、曲马多 +氟哌利多组 ( T+ D)和芬太尼 +氟哌利多组 ( F+ D) 4组 ,分别给予 60 0 mg的曲马多、0 .6mg的芬太尼、60 0 mg的曲马多 + 2 .5 mg的氟哌利多和0 .6mg芬太尼 + 2 .5 mg的氟哌利多 ,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5 0 ml,进行 PCIA。术后 6、1 2、1 8h分别观察病人的 BP、HR、 RR、镇痛评分 ( VAS)、镇静评分 ( Ramsay)、镇痛药物的使用时间、恶心呕吐评分以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 :在术后 1 2 h内 ,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好于曲马多 ,合用氟哌利多并不能增加芬太尼和曲马多的镇痛作用 ,但能降低二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P<0 .0 5 )。结论 :对于腹腔镜下施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 ,术后自控镇痛合用芬太尼和氟哌利多 ,既可以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 ,又可以减少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成钧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5):554-556
目的: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速尿与肝素钠配伍对儿童肾病综合征(NS)利尿作用与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对45例新入院的住院NS患儿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速尿与肝素钠配伍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尿量、体重,并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功能、纤溶活性等指标并与25例采用潘生丁、激素治疗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尿量明显增加,体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尿量、体重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栓形成系数、血小板聚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这些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血浆α2抗纤溶酶(α2-AP)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速尿、肝素钠联合治疗儿童NS水肿,既可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又有抗凝、降低高凝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环孢素影响化疗药物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环孢素(cyclosporin,GSA)影响化疗药物卡铂与足叶乙甙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细胞的促效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卡铂组(G1)、卡铂 0.5 mg/L CSA组(G2)、卡铂 1.0mg/L CSA组(G3)及足叶乙甙组(G4)、足叶乙甙 0.5 mg/L CSA组(G5)、足叶乙甙 1.0 mg/L CSA组(G6),每组各加样5孔.G7组为不同浓度CSA单独作用于Rb细胞.用从0.004至1.00mg/L倍数增加的9个不同浓度含量化疗药物卡铂和足叶乙甙及加入0.5 mg/L和1.0 mg/L浓度的环孢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O-Rb50细胞.采用MTT法比较各组Rb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通过计算Rb细胞抑瘤率、半数细胞抑制所需药物浓度IC50值及倒置显微镜下Rb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环孢素影响化疗药物抑制Rb细胞的作用.[结果]卡铂及足叶乙甙加入CSA作用于SO-Rb50细胞,其细胞抑瘤率较单独应用卡铂及足叶乙甙时增高,G1~G6组的IC50值(mg/L)分别为:0.335、0.183、0.130、0.113、0.099、0.077,随着CSA的加用及浓度的增加,IC50值逐渐降低.G1与G2、G3组及G4与G5、G6组的抑瘤率分别作t检验,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G1与G2、G3组及G4与G5、G6组IC50的分别作方差分析检验,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单纯CSA组抑瘤率与药物浓度无相关关系(P>0.1).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加用环孢素后随药物浓度增加Rb细胞坏死变形较卡铂组及足叶乙甙组明显.[结论]CSA单独作用于SO-Rb50细胞无抑制杀灭作用,但CSA能促进卡铂及足叶乙甙对SO-Rb50细胞的抑制杀灭作用.随着CSA浓度增加,卡铂及足叶乙甙对Rb细胞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复方速效头痛宁与苯塞啶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根据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的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A组显效率为46.2%、总有效率82.9%;B组显效率为 45.5%、有效率为 80.0%,;C组显效率 63.6%,,有效率 85.6%;C组显效率明显高于 A、B两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复方速效头痛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偏头痛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普罗帕酮或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疗效不佳时,加用硫酸镁治疗的作用。方法:101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硫酸镁组54例除常规普罗帕酮或维拉帕米治疗外,给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47例除常规普罗帕酮或维拉帕米治疗外加用冻干丹参治疗。结果:给药2h内硫酸镁组心室率降止100次/min以下者,转复为窦性心律者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阵发性室上速患者在常规普罗帕酮或维拉帕米治疗外加用硫酸镁治疗可起到辅助和加强治疗效果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联合抗凝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巴米尔(肠溶阿司匹林或泡腾片)、抵克立得(盐酸噻氯匹定)三联抗凝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巴米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凝血系列指标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等。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9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4.3%(P<0.01),心电图缺血变化和血液流变学参数明显改善,凝血系列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联合抗凝治疗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用60Co放射纯系NIH雄性小白鼠,放射前10~20min每鼠腹腔注射黄芩水提物(AESBG)0.7g/kg或1.4g/kg,能显著提高1次全身放射8.7~9.1Gy小鼠的生存防护效力和30d存活率;每鼠1.4g/kg全身放射4.7Gy后第5天显著提高白细胞数,第11天脾重、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明显增加。结果表明AESBG有显著的放射损伤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羟基喜树碱(HCPT)为基础的治鼻咽癌联合方案.[方法]实验采用人鼻咽癌(NPC)细胞株SUNE1,体外细胞毒测定用MTT法,体内实验采用SUNE1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HCPT与顺铂(DDP)或(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用药方案的抗瘤效果.[结果]在体外实验中,HCPT、DDP和5-FU单用对SUNE1的IC50分别为3.3、2.8、8.6μmol/L;HCPT、DDP和5-FU在1∶1∶2的剂量比例合用的条件下,HCPT与DDP或(和)5-FU合用均具有明显的协同抗NPC作用.体内实验也表明HCPT与DDP合用具有协同抗NPC作用(P<0.01),HPC与5-FU合用未见明显的相加或协同作用,HCPT与DDP及5-FU合用抗NPC效果较单药和两药合用为优.[结论]HCPT+DDP和HCPT+DDP+5-FU具有协同抗NPC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