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行显微手术治疗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25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在3 d内早期经显微手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115例显微手术,135例经血管内栓塞。随访3~30个月。术前术后均行TCD监测。结果:显微手术115例,院内死亡5例,半年后优78例,良27例,差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总死亡率5.22%。135例血管内治疗,院内死亡5例。半年后,栓塞组优95例,良30例,差4例,死亡1例,总死亡率4.44%。结论:要重视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早期临床综合治疗,其中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各有所长,还不能相互取代。有些病例需二者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和时机的选择进行探讨,以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治愈率.方法 46例颅内动脉瘤进行了手术治疗,直视下手术夹闭38例;电解式可脱性微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8例.结果 开颅手术患者均直视下手术夹闭;血管内栓塞患者完全栓塞7例,1例栓塞不全;优31例,良11例,差3例,死亡1例.结论 数字式减法血管描记法(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A)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主要手段,MRA可作为无创性筛选,DSA是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动脉瘤破裂出血,主张早期或超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3.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报告电解脱弹簧圈(Guglielim detachable coils,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体会。方法 采用神经介入GDC系统栓塞29例颅内动脉瘤。结果 100%闭塞15例、90%闭塞12例、80%闭塞2例。术后并发头痛3例、微弹簧圈部分脱出并悬挂于载瘤动脉内1例、动脉瘤破裂、严重消化道出血死亡各1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动脉瘤腔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动脉瘤的方法。GDC系统是一个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手术并发症少的栓塞系统。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着重讨论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技术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88例病人,90个动脉瘤.结果100%闭塞70例、90%~95%闭塞13例、80%闭塞5例.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9例:微弹簧圈移位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4例,严重血管痉挛2例;其中死亡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动脉瘤腔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动脉瘤的方法.选择正确的技术和方法对改善动脉瘤栓塞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患者共50个动脉瘤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0个动脉瘤中完全闭塞38个,闭塞95%以上7个,闭塞90%以上4个,栓塞失败1个,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死亡1例,23例随访3~8个月无复发。结论:对破裂颅内动脉瘤采用可脱性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疗效可靠,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早期栓塞及有效的术后处理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方法对62例64个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其中行显微手术瘤颈夹闭34例,血管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28例;对两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微手术组:33例成功夹闭瘤颈(其中2例分离瘤颈时动脉瘤破裂),1例合并脑内血肿在清除血肿后急性脑膨出未能显露动脉瘤;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死亡2例。31例术后两周复查血管造影,动脉瘤完全夹闭83.9%(26/31)。血管内栓塞组:动脉瘤完全闭塞70.0%(21/30);血管内栓塞相关并发症2例,无死亡。结论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二者互有优缺点,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探讨和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动脉瘤直径≤3.0mm)的临床可行性、难度及其适应证。方法总结分析55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相关临床因素,包括术前患者的临床一般状况、Hent-Hess分级、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并发症以及临床预后。结果 55例患者均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50例为破裂动脉瘤,5例为未破裂动脉瘤。血管内完全栓塞30例(54.55%),近全栓塞和部分栓塞25例(45.45%)。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4例(7.27%),术后再出血1例(1.81%),术后死亡1例(1.81%)。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临床治愈47例(85.46%),轻度肢体活动功能障碍5例(9.09%),重度肢体活动障碍2例(3.64%),无复发及颅内再出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是有效、可行的;另外,结合患者的临床状况、预后选择最佳血管内治疗方案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及脑动静脉畸形 (AVM)的效果。 方法 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6例 ,脑AVM 8例。 结果  6例动脉瘤中 4例栓塞成功 ,2例未成功 ;8例脑AVM中 ,完全闭塞 3例 ,部分闭塞 5例 (其中 3例栓塞 75 %以上 ,2例 75 %以下 )。 14例栓塞治疗后无死亡及永久性并发症。 结论 颅内动脉瘤及脑AVM的栓塞治疗 ,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对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0个动脉瘤分别采用电解及水解可脱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 20个动脉瘤中14个被100%闭塞,4个90%闭塞,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3例在术中出现颈内动脉痉挛。术后DSA随访11例,1例复发,1例弹簧圈轻度移位。结论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是防止动脉瘤再出血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M  Hua XM  Wan L  Jiang F  Zhong J  Ma J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9):756-758
目的 探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应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 34例急性破裂动脉瘤在发病6d内采用GDC早期栓塞治疗动脉瘤。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6例,Ⅱ级23例,Ⅲ级4例,Ⅳ级1例。其中1~3d内治疗14例,4~6d内治疗20例。2例宽颈动脉瘤采用Medtronic AVE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结果 除2例因血管严重痉挛致使微导管无法到位操作失败而实施动脉瘤夹闭术外,其余28例造影证实为完全闭塞,4例为90%闭塞。介入治疗中发生动脉瘤破裂1例,GDC尾端残留于瘤动脉2例,均未导致临床后果。无死亡及严重后遗症。经随访未见再次破裂出血。结论 早期应用GDC栓塞治疗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具有微侵袭性,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在早期使用微弹簧栓塞治疗破裂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56例(171个)小型颅内动脉瘤(直径小于10 mm)在破裂后早期进行栓塞治疗及术后1~2年随访的情况.结果 156例(171个)小型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的91个,有瘤颈少许残留64个,瘤颈残留及不完全栓塞的16个;与手术相关并发症13例,其中1例死亡,2例有偏瘫.130例(143个)颅内动脉瘤12~24个月的随访,有1例复发出血;48个动脉瘤在12~24个月后血管造影复查,7个复发.3个栓塞后有残留的动脉瘤在1年后自行闭塞,随访造影中能观察到有新生组织完整覆盖瘤颈.结论在急性期使用微弹簧栓塞治疗破裂小型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瘤颈的残留,与动脉瘤复发的关系密切,颅内支架(Neuroform)及带生物活性涂层的弹簧(Matrix)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小动脉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吴珂 《中外医疗》2014,(16):19-21
目的观察分析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5例共113个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的患者分别采用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53例59个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显微技术治疗,52例54个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利用格拉斯哥结果量表(GOS)评价治疗效果,并总结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治疗的教训和经验。结果显微手术治疗患者中有79.2%患者手术后预后良好,9.4%患者中残,5.7%患者重残,1.9%患者植物生存,3.7%患者死亡;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患者中有76.9%患者预后良好,7.7%患者中残,3.8%患者重残,1.9%患者植物生存,9.6%患者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采用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都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各有利弊,且相互补充,临床治疗时应依据动脉瘤的部位、大小、主治医师的技能和患者的意愿进行综合的考虑,以确定一个最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荥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统计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1例患者成功栓塞治疗76个囊形动脉瘤,其中64例(90.14%)患者68个动脉瘤被完全栓塞,6例(8.45%)患者8个动脉瘤被部分栓塞,1例(1.41%)患者治疗失败。术中发生血管痉挛10例(14.08%),血管栓塞3例(4.23%),动脉瘤破裂4例(5.63%),1例(1.41%)麻醉复苏后左肢少动,右肢见活动。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存在发生脑血管痉挛、血管栓塞、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刚  冯华  吴南  王宪荣 《重庆医学》2002,31(12):1220-1221
目的:着重讨论电解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有关技术及体会。方法:采用神经介入技术和美国波斯顿科技公司生产的GDC系统栓塞29例颅内动脉瘤。结果:100%闭塞15例,90%闭塞12例、80%闭塞2例。术后并发头痛1例、微弹簧圈部分脱出并悬挂于载瘤动脉内1例、动脉瘤破裂、严重消化道出血死亡各1例。结论:血管内栓塞动脉瘤腔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动脉瘤的方法。选择适合的弹簧圈和栓塞技术对提高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解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着重探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技术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0例,共22个动脉瘤,所有病例均采用水解脱铂金弹簧圈治疗.结果 栓塞治疗后18例患者20个动脉瘤90%~100%栓塞,2例患者2个动脉瘤80%~90%栓塞.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5例,包括微弹簧圈脱出至载瘤动脉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严重脑血管痉挛1例,术后脑梗死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选择正确的技术和方法对改善动脉瘤栓塞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血管内栓塞并脑脊液置换治疗HuntⅢ-Ⅴ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Hunt Ⅲ-Ⅴ级颅内动脉瘤早期血管内栓塞并脑脊液置换治疗.本组病例均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并脑内血肿急诊入院,入院时27例患者按Hunt-Hess分级Ⅲ-Ⅴ级.其中Ⅲ级8例.Ⅳ级18例、Ⅴ级1例;均早期(3天内)采用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术后早期腰穿行血性脑脊液引流及置换,配合全身治疗. 结果 27例27个瘤体致密填塞(100%)23例.(>90%)填塞4例;1例术中再出血,经栓塞治疗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动脉神经麻痹,据GOS评价,恢复良好23例,中等3例,差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3~9个月,恢复良好25例,中等1例,死亡1例(死因不详). 结论 早期血管内栓塞并脑脊液置换治疗Hunt Ⅲ-Ⅴ级颅内动脉瘤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动脉瘤破裂早期使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诊断技术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动脉瘤破裂早期经CTA诊断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1例的疗效.结果 31例患者术后3~6个月随访,失去随访1例.患者治愈26例,其中Ⅰ~Ⅲ级18例,Ⅳ~Ⅴ级5例.偏瘫失语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结论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动脉瘤准确率高,可以作为施行早期手术治疗的依据,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玮  刘科  朱政鸣  程凯敏  邹胜伟  黄涛  邓永兵  黄警锐  许毅  邓建平 《重庆医学》2011,40(24):2418-2419,2422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TA检查确诊颅内动脉瘤44例(46个动脉瘤),45个动脉瘤经介入栓塞治疗,对栓塞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中43例栓塞过程顺利(1例有2个动脉瘤的只栓塞了其中1个),1例(1个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病情恶化、家属放弃治疗。结论 CTA可作为临床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3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患者血管内电解脱弹簧圈(EDC)栓塞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动脉瘤破裂出血后3天内,全麻下经股动脉Seldinger's穿刺技术采用EDC栓塞治疗.其中单独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技术26例,应用球囊保护弹簧圈栓塞技术4例,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1例.结果 栓塞程度,完全栓塞(无造影剂充盈)27例,大部拴塞(少量造影剂充盈或少量残余瘤颈)4例.愈后:良好27例(87%),轻残2例(6.4%),重残1例(3.2%),死亡1例(3.2%).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9例均急诊行开颅动脉瘤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基底动脉瘤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并行腰蛛网膜下腔引流5~7天。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9例均经CTA或DSA检查证实,其中前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瘤1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8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1例。全部病例恢复良好。结论: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可能,早期明确诊断、积极合理的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