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玉连  刘鑫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9):1441-1444
目的了解手术室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认知情况及其执行现状,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手术室标准预防工作,防止疾病在患者、医护人员、手术室实习护生间的相互传播,减少感染及传播疾病的机会。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85名手术室实习护生进行关于标准预防知识认知和执行现状的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标准预防的概念和基本知识不能完全理解、掌握,临床实习中不能完全按照要求执行防护措施;不能按照要求执行的原因依次包括:标准预防知识的匮乏、工作太忙、戴手套影响操作、防护用具不实用、怕麻烦、没有防护意识和相关知识。结论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欠缺,预防措施执行不到位;应加强标准预防知识的教育,以提高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同时应加强带教老师的督促指导,以提高实习护生标准预防措施的执行率。  相似文献   

2.
实习护生防护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水平,为临床护士制定带教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09年7月来我院实习的护生入科前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知晓程度不容乐观。10%以上的实习护生不知道标准预防措施、额外预防措施相关知识,不知晓发生锐器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8.0%的实习护生不清楚全套个人防护设备用途及用法。结论 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防护知识薄弱,临床带教老师应将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列入带教计划并认真实施,以降低实习期间的护生职业损伤发生率,有效地控制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为护生进行职业防护教育的最佳时机和有效方法,以改善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程度,从而有效防范医疗护理工作中带来的职业危害。方法:对2007年护生(对照组)按照往年的实习带教计划安排实习,将岗前职业防护教育列入科室带教计划,由各位带教老师负责完成;对2008年实习护生(观察组)采用新的实习带教计划安排实习,将职业防护教育内容纳入到岗前培训环节,由院级护理教员集中进行职业防护知识的讲解和防护技能的操作演示,并针对职业损伤的易发因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对实施前后两届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锐器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生实习后对职业防护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习期间医疗锐器伤的发生率和人均损伤次数明显下降。结论:护生在临床实习中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岗前职业防护教育的做法,使护生在接触临床前及时补上了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教育的课程,是降低护生职业伤害、提高自身防护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春宇  姜宁  缪连英 《护理与康复》2013,(11):1083-1084
探讨PDCA循环法在实习护生职业防护中的应用。对实习护生应用PDCA循环法加强职业防护,通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督促检查、反馈处理,提高了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注意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同时带教老师加强督导,从而使护生职业暴露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护生在感染科的实习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临床带教计划,提高教学效果。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017届在感染科的96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根据需求改进带教方法,比较改进前后教学效果。结果护生对传染病消毒隔离需求最高(100%),其次为是防护用具的使用(93.75%)和手卫生知识(92.71%),改进前后实习护生的临床实习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护生实习需求实施临床带教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实习护生标准预防认知和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铁花 《护理学报》2007,14(7):8-10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知识认知情况及预防措施的应用情况,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实习护生的岗前教育,减少感染及传播疾病的机会.方法 2006年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5名实习护生进行关于标准预防知识认知和预防措施应用情况调查.结果 67.8%的护生在校接受过标准预防知识的教育;92.2%在医院接受了标准预防知识的教育.护生对标准预防的概念和基本特点不能完全理解、掌握;临床实习中不能完全按照要求执行防护措施;不能按照要求做到的原因依次包括:没时间、来不及,怕麻烦,不方便,怕浪费,没有防护意识和相关知识.结论 护生标准预防知识欠缺,预防措施应用不足,应加强标准预防的岗前教育,以提高护生标准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同时加强带教老师的督促指导,以提高护生标准预防措施的执行率.  相似文献   

7.
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处理情况及防护知识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后处理情况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06名完成10个月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77.88%的护生发生过针刺伤;针刺伤后93.83%的护生不知道标准处理方法;不知道标准预防的护生占83.65%。结论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后处理不正确,应该引起卫生行政管理机构、护理教育部门、实习医院护理管理者和带教老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实习护生乙型肝炎防护知识与防护行为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乙型肝炎防护知识与防护行为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杭州某三家教学医院实习护生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及乙型肝炎防护知识和防护行为三部分。结果实习护生掌握乙型肝炎防护知识较好,但防护意识淡薄,工作中的防护行为存在较多问题。结论对实习护生要加强乙型肝炎防护知识及技术方面的系统培训;实习护生要重视标准预防,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分析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为减少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暴露提供防护依据。方法采用本院的职业暴露记录表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上报发生针刺伤的58名实习护生,对其一般情况、针刺伤的部位、方式、防护情况、处理措施、用药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习护生实习的前阶段,在患者周转快,工作紧张的科室发生针刺伤的危险性高,多发生于拔针及处理针头时,且危险因素主要为针头处理不当,防护意识淡薄,标准防护不到位。结论加强对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规范带教,规范操作规程,实施标准预防,降低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标准预防行为知识与行为现状.方法 首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本地区三所医院20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标准预防行为知识掌握情况及标准预防行为三个部分;然后对所有护生进行标准预防知识培训1个月后,对比培训前后护生标准预防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 实习护生对标准预防行为知识的掌握受医院级别、所在科室影响较大,而受学历影响较小,标准预防行为总体较差;经培训后,情况大为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要加强标准预防行为的学习及培训,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护生临床实习前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认知情况进行了解,以便为相关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问卷,在护生实习岗前培训前统一发放问卷,以匿名、自愿的原则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对2014年7月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来自全国8省30所高等院校的197名护理实习护生的一般资料、职业暴露及标准预防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97名实习护生职业暴露、职业暴露后预防、国家卫计委2009《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锐器伤应急预案知晓率分别为28.93%,13.71%,1.02%,29.95%。护生接受标准预防知识教育来源于学校教育为90.36%。73.10%对标准预防知识非常需要;标准预防知识掌握最少的是是否知道什么是标准预防,占32.49%。结论:职业暴露和标准预防认知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学校应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或加强标准预防、职业暴露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医院应落实并强化岗前培训,加强临床带教工作,从而促进护生掌握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相关知识,落实相关防护措施,保障患者和护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实习护生全面性防护意识与针刺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全面性防护的认知程度及护理行为中的针刺伤情况。方法对在解放军总医院实习的150名护生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93.8%的实习护生注射了乙型肝炎疫苗;与2000年调查结果相比,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明显提高;在实习1年中,实习护生针刺伤害率达83.6%;对全面性防护知识的4个问题回答正确率均低于20%。结论实习护生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了解较以前增加,但全面性防护意识淡漠,受针刺伤害率较高,临床教员应加强全面性防护方面的带教,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针刺伤害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生在传染科的实习特点和带教老师的带教方式的运用,以实现带教目标.方法 分析带教护生的心理,从工作态度、专业能力、安全防护等方面加强教育,选择专业素质过硬的带教老师,运用灵活的带教方式.结果 掌握护生心理特点,重视岗前培训,运用灵活的带教方式,能够培养出适合传染科临床需要的护周人才.结论 传染科护理实习临床带教工作的关键是提高安全防护意识,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掌握传染病防护知识,提高护生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急救中心带教中培养实习护生综合能力的措施.[方法]首先对实习护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充分的带教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注重个体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实习护生的专业知识、急诊抢救技能、适应急诊科工作的能力.[结果]实习护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结论]在急救中心护理带教中,应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着手,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秦勤  肖蕾 《中国临床护理》2018,10(5):438-440
目的 调查手术室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现状,标准预防执行的现状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减少护生职业暴露,改进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手术室实习护生23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标准预防执行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99.1%的实习护生接触过乙肝携带者,95.1%发生过锐器伤。94.2%的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后进行了处理,但仅36.2%能按规范流程处理。手术室实习护生标准执行预防情况不乐观。70.1%的实习护生注射过乙肝疫苗,但仅39.7%确认其乙肝抗体阳性。结论 手术室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准备工作不充分,虽然已具有一定的防护意识和技能,但标准预防执行不到位,建议带教老师加强对护生的示范指导,推广使用安全型耗材。  相似文献   

16.
李仁芳  周兰 《全科护理》2012,10(3):267-268
[目的]了解产房实习护生对标准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以便针对性加强自我防护知识培训。[方法]对2010年入产房实习的57名实习护生出科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7名产房实习护生中21%表示不清楚甚至未听说过标准预防,其他相关知识了解也不全面。[结论]应加强对产房实习护生对标准预防知识的教育,提升标准预防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考察阶段递进式带教计划培训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教学效果.方法 按照预定的阶段递进式带教计划,将实习期分为四个阶段,深入浅出地进行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教学.实习期满通过考试考核及量化评分与实施本计划前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阶段递进式带教计划后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患者对护生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效果的综合评价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带教计划能够有效地提高实习护生的培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春英  王砚 《全科护理》2009,7(31):2908-2909
[目的]探讨在急救中心带教中培养实习护生综合能力的措施。[方法]首先对实习护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充分的带教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注重个体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实习护生的专业知识、急诊抢救技能、适应急诊科工作的能力。[结果]实习护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结论]在急救中心护理带教中,应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着手,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段式教学法在传染病房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本科实习的80名护生实施分段式教学法,并在科室设三级带教管理体系:一级质控由科室护士长负责管理检查考核;二级质控带教组长负责制订培养计划,指导带教老师落实带教工作;三级质控带教老师及操作能手负责临床带教、操作演示及考核。对护生在传染病房实习前、实习后专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名护生在传染病房通过分段式临床带教4周后,基础护理知识、传染病的专科知识与实习前相比明显提高(P<0.01)。结论分段式教学法可能提高传染病房的护生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杨斐敏  蒋丽  应音 《护理与康复》2011,10(7):630-632
目的 基于JCI标准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生实习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JCI要求,收集护生及带教老师的意见,对护生实习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逐项分析,制订和实施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结果 持续质量改进后,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差错减少;带教老师对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预防护生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