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较少见,我们最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59岁。因右睾丸肿大半年,伴坠痛三个月于1989年1月13日在某院行右睾丸切除术。术中见右睾丸约8×5×5cm,质硬,与周围无粘连。左侧睾丸正常。术前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X线胸片及腹部B超检查均无异常。术后半月住我院行辅助化疗。我院复阅手术病理切片报告:睾丸无裂细胞型恶性淋巴瘤。1990年4月,患者因左睾丸肿大坠痛再次住我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X线胸片及腹部B超检查均无异常,左侧睾丸7×5×5cm、质硬。左睾丸穿刺涂片:查到恶性淋巴瘤细胞。患者拒绝再次手  相似文献   

2.
例1 女,38岁。因腹部肿块渐大伴腰背痛半年,于1975年4月11日入院。患者1960年作输卵管结扎时,发现右脐旁有一鸡蛋大之肿块,当时无任何症状。1970年肿块渐增大,入院前半年始,倦乏,四肢关节及右肩背部不定时游走痛,夜间尤甚。查体:脐右旁2cm处可扪及拳头大肿块,移动度小,质硬且表面不平,无波动和搏动感。  相似文献   

3.
例1 女,38岁。因腹部肿块渐大伴腰背痛半年,于1975年4月11日入院。患者1960年作输卵管结扎时,发现右脐旁有一鸡蛋大之肿块,当时无任何症状。1970年肿块渐增大,入院前半年始,倦乏,四肢关节及右肩背部不定时游走痛,夜间尤甚。查体:脐右旁2cm处可扪及拳头大肿块,移动度小,质硬且表面不平,无波动和搏动感。按压肿块,血压渐升,放松,血压渐降。疑为嗜铬细胞瘤。A超示:右中腹肿块7cm,进出波呈密集小波及复波,加大增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4岁,农民。十年前被秤秆打伤嘴唇,当时出血少许,未治疗自愈。十年来局部反复出现肿胀、痒痛,近半年表面溃烂,经一般处理仍不愈。肿块渐增大,来院就诊。既往有慢性气管炎史,偶饮少量酒,不吸烟。检查:下嘴唇稍偏左有一溃疡性肿块,约4×4.5×4 cm,质硬,暗灰色,溃疡表面复盖血痂,无明显触疼,肿块与基部紧密相连。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其它器官无异常。1986年1月20日以唇外伤感  相似文献   

5.
1 病案摘要患者男 ,6 7岁。因右锁骨肿块 8月入院。患者于 2 0 0 3年2月发现右锁骨内侧有一肿块约 1cm× 1cm ,无疼痛 ,未在意。肿物逐渐增长至 4cm× 3cm ,仍无疼痛 ,于 2 0 0 3年 10月去当地某医院就诊 ,ECT检查示右锁骨骨质破坏 ,CT检查示右锁骨转移癌 ,纵隔淋巴结肿大 ,肿物活检病理疑“骨肿瘤”或“浆细胞瘤” ,为进一步确诊来我院。查体 :血压、体温正常 ,右锁骨上触及 0 5cm× 0 5cm肿大淋巴结 ,质硬、固定、无疼痛 ,右锁骨胸骨端局部隆起 ,约 4cm× 4cm ,色微暗红 ,质地硬 ,与锁骨连成一体 ,固定 ,轻触痛。心肺未发现异常。腹…  相似文献   

6.
病例介绍:患者男,47岁。1985年初于右(?)趾外侧见黄豆大肿块,质稍硬,微红略痛,症状渐加重。同年4月不慎擦破,流出淡黄色液后痛略减,当地误诊为“脓肿”,久治不愈,溃烂而渐增大,历时4—5个月。后在县医院活检最后确诊为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同年11月行右膝下截肢,术后2个月行DTIC BCNU VCR三个疗程化疗后出院。出院后2周右腹股沟肿块日渐增大剧痛,于86年7月再入院检见残肢切口好,股三角可及一个4×6cm大小质硬成团肿块,附近有一个3×3×2cm肿块伴存,高出皮面。右腹股为淋巴结肿大质硬,轻度活动。右侧髂窝内可及8×3cm大小光滑边界清楚之肿块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9岁,孕5产1,绝经9年.2004年11月16日曾因阴道后壁包块在我院行阴道肿物剥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阴道后壁)平滑肌瘤.术后恢复好.4月前又发现阴道后壁包块,伴大便变细及下腹坠胀感,1月前出现小便不畅,下腹坠胀感加重,于2008年10月7日收入院.妇科检查:阴道后壁有一5cm×5 cm×4 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边界不清,质软,活动性差,触痛明显.子宫及双侧附件无异常.阴道B超及CT均提示:阴道后壁一大小5.1 cm×5cm×4.5 cm低回声包块,边界不清.于2008年10月22日行阴道壁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骨外骨软骨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6岁。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右腹股沟一无痛肿物,无发热,起初约花生豆大小,入院前2 个月肿物有所增大,久坐、长久站立或步行后感患处坠胀不适。查体:右腹股沟中部可见一圆形隆起,可触及大小约4cm×4cm 肿物,质硬,边界清, 表面光滑,不活动,无压痛,局部皮肤色泽正常,于肿物浅层可明显触及股动脉搏动,患侧足背动脉搏动好,足趾末梢血运正常。X 线所见:于右侧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8岁,工人。1970年1月发生吞咽时胸骨后痛,进食有滞留感,经X线吞钡检查,拟食管中段癌,病灶长约5.7cm。食道镜活检病理报告为:角化鳞状上皮癌。(病理号:10711)。 于1970年5月26日—7月17日行~(60)Co(SSD 65cm)三野法照射,总量为8133rad/53天/42次。放疗结束前一周,食道吞钡检查,钡剂通过良好,原病灶已基本消失,粘膜重现。放疗后第3、8月各进行食道吞钡透视及照片复查,未发现异常。至1983年8月,出现进食后胸闷现象,依食管钡剂检查为:食管僵直、粘膜粗糙。活检报告为:鳞状上皮癌(病理号23960)。证实为复发,再进行第二程放疗,时隔13年之久。 讨论:食管癌的治疗,当今以手术、放疗或两者  相似文献   

10.
胸壁恶性肿瘤的切除如不彻底,极易短期复发,而彻底切除肿瘤又会受胸壁缺损的限制,我们采取自家两侧胸大肌修补胸骨肿瘤切除所至的胸壁缺损一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患者,女,47岁,已婚,农民,1990年3月16日入院。平素健康,入院前10个月无意中发现胸骨切迹上方一肿物、渐长大、无痛性、6月前如鸡卵大小,而行肿物局部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胸骨柄软骨肉瘤。术后拟补加放疗及化疗,因患者不同意而未进行。1月前于原肿瘤的右侧;右胸锁关节后上方发现一肿物、生长较快,入院时为4×3×2.5cm结节状肿物、质地硬韧,于90年3月20日全麻下行手术。取“T”字前胸切口。切除范围:全部胸骨柄,相连的两侧锁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1岁,主因进食后偶感胸骨后疼痛3个月,于2005年3月1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偶感胸骨后疼痛,呈锐痛,并向肩部放射,无进食梗噎感。在外院行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2cm左壁粘膜粗糙,最大直径0.5cm,下方稍发红,碘染淡染约1cm,诊断:食管病变,返流性食管炎。咬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1岁,下咽不适1年8个月,胸痛1年,有时呃逆,两侧后胸骨旁痛,于1993年1月2日入院。上消化道造影:食管中下段交界处右后壁,粘膜破坏中断,病变局限性不规则,壁韧度差,病变长约1.5cm。食管镜检查:食管后壁32cm~34cm处有一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6岁.半年前发现右手背有一黄豆大无痛性肿物,渐增大,增大速伴红、热、微痛1月诊为右手背肿物,在外院手术切除,因出血多无法切除,于1986年1月3日转送入院.体查:右手背红肿,可见纵行缝合切口,触及8cm×6cm×4cm肿物,边界欠清,质稍硬,表面不平,基底固定.X片:右手背可见肿大软组织阴影.术中见肿物无包膜,粘连紧,切面白色呈鱼肉状,出血多,切除少许组织送冰冻检  相似文献   

14.
脑胶质母细胞瘤颅外转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2岁。主因“右颞顶叶胶质母细胞瘤术后2个月”于2004年4月21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因阵发性头痛伴言语不利,在外院行CT及MRI检查提示右颞顶叶大片低密度改变,约4 cm×4 cm大小,有增强结节,脑室轻度受压。行“神经导航下右颞叶小占位定向微创显微摘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胶质母细胞瘤。术后2个月来我科放疗,开始行全脑照射,设两颞侧叶平行对穿照射,DT34 Gy(4周)后缩野加量至56 Gy(6周)。放疗后1个月患者发现右前臂肿块,约7 cm×4 cm大小,其表面皮肤颜色正常,边界清楚,无红、肿、热、痛。B超检查提示右前臂可见一6.8 cm×3.6 cm非均…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66岁,1983年5月因左乳内侧无痛肿块直径约2 cm,行局部手术切除、未作病检。1990年5月局部肿块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病理报告为左乳纤维肉瘤。术后未行任何治疗。同年12月,手术局部坠痛,左乳晕旁原切口处触及3×4×4 cm大小肿物,质硬、活动,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轻压痛,腋下淋巴结未及。1991年1月9日行左乳切除术,病理检查为纤维肉瘤,术后2个月行放射治疗。讨论乳腺肉瘤非常罕见,占所有乳腺恶性肿  相似文献   

16.
女,33岁,右前胸后背痛十多年,近半年自觉午后发热,手脚明显,肌注青链霉素及中药治疗不见好转。胸透发现右胸占位病变。入院后示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查体无阳性发现。胸片正位见右第七后肋下缘至第十后肋上缘纵隔有4×9.5cm大小肿物,侧位见肿物位于胸骨角下,紧贴胸壁,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0岁。左腋下肿块半年余,1月来渐大,月经来潮时胀痛感。检查:双侧乳腺正常,左腋下肿块约5×4cm。光滑,活动质硬,与皮肤无粘连。予以手术切除。病理诊断:左腋下副乳腺纤维腺瘤。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42岁,已婚,于1962年2月3日以两侧睾丸相继肿大8个月入院。患者自1961年6月发觉右侧睾丸肿大,4个月后左侧睾丸亦见肿大,伴有坠痛,后渐全身不适,胃纳减退,低热,腰痛、咳嗽,胸部隐痛及体重渐减。既往有冶游和性病史。  相似文献   

19.
病例男,47岁,住院号50545。因大便次数增多,伴脓血便半年,经钡灌肠及直肠镜检查诊断为直肠癌。于1977年3月行直肠癌根治术。病理报告:直肠粘液腺癌。术后静注5-Fu 10g,Mitomycine 20mg,患者恢复较好。 1978年10月阴茎根部背侧正中处皮下出现一绿豆大小硬结,半固定,间有微痛,拟诊为阴茎海绵体炎,未予处理。硬结缓慢增大,至1979年2月硬结约1.0×1.5cm,与皮肤粘连,基底固定,边界尚清楚,质坚硬,表皮完整,有轻触痛。2月15日行阴茎肿物切除术,病理论断:皮下转移性粘液腺癌。与首次病理镜检相似。术后辅以放疗,180kV X线,DT4 000 cGy。至1979年3月20日因咳嗽、胸闷一个月入院。体检:慢性重病容,气促。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右肺呼吸音减低,腹软,肝脏不肿大,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4岁,因间断性上腹部胀痛不适5月,加重一月入院.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肤肌软,上腹部偏左有深压痛.无反跳痛,可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肛门指诊未触及异常.X线:主动脉硬化,心、肺、膈未见异常.B超:肝、胆、脾、胰均未见异常.手术所见:胃窦部触及一5cm×4cm×4cm的质硬包块,行部分胃切除.病理检查:巨检,手术标本为远端胃切除标本,大弯长16cm,小弯长12cm,距下切小弯侧1cm处,有一4.5cm×4cm×4cm的溃疡型病灶,边缘隆起0.8cm,深1.0cm,边缘不整,底部凹凸不平,表面污秽.溃疡与周围界限较清楚,近溃疡处胃粘膜皱襞局部消失,切面溃疡壁灰白、灰黄相间,质地细腻较硬,病变浸润胃壁全层.小弯侧触及2枚淋巴结.镜检:胃窦癌细胞椭圆形、梭形、核大、较空、核仁清楚,细胞异型性明显,病理核分裂像较多见,癌组织呈巢状,片状分布,并见角化珠形成.病理诊断:胃窦溃疡型鳞状细胞癌Ⅰ级,小弯侧淋巴结查见癌转移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