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诊断。方法 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42例,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 42例中,39例位于髓外硬膜下,3例硬膜外及硬膜下间隙均被累及。肿瘤于平扫T1WI多表现为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如果肿瘤有坏死、液化或囊变,则肿瘤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硬膜内外均累及者呈哑铃型。增强扫描20例为均匀性强化,17例为不均匀性强化,5例为环形强化。40例可见脊髓受压、推移。31例见肿瘤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对侧蛛网膜下腔变窄。结论 准确定位及分析MRI表现是椎管内神经鞘瘤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病理组织学所见及MRI表现。结果:11例MRI检查均清晰显示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形态,信号特征,其中8例在硬膜内,2例居硬膜内外,1例位于硬膜外,1例为多发,增强后瘤体明显强化。结论:MRI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摘要 患男,29岁,因腰痛6年伴双下肢肌无力、大小便困难2年,加重3月入院。6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腰痛,性质为间断性胀痛,无放射。当时未引起注意。2年前渐感双下肢行走无力,大小便困难,就诊于当地医院均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治疗后腰痛及双下肢无力反而加重。3月前已不能自行下地行走,并尿潴留,排便困难加重。就诊我院时体查:T_(11)、T_(12)压痛明显,双下肢肌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64例进行经验总结。方法64例神经鞘瘤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3年。结果64例患者肿瘤全切,神经功能完全改善58例,显著改善3例,明显改善3例。无恶化和死亡患者,复发1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是首选和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蒲敬泽  宋建军 《实用医技》2008,15(3):321-322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行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包括外院)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结果:椎管内神经鞘瘤T1WI为等或(和)低信号,T2WI多为高或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大多数肿瘤呈明显均匀或环状强化,伴或不伴肿瘤内分隔。结论:MRI是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椎管内神经鞘瘤的部位、形态、信号及增强后的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多数肿瘤可作处准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肿瘤常见的类型,其中大部分自椎管孔向外生长,并形成哑铃样[3],自2003年元月至2007年元月我科共收治13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经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地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及脊膜瘤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20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和8例脊膜瘤的MR表现和病理对照。结果 椎管内神经鞘瘤T1WI低或等混合信号,T2WI高、或高、低混合信号,增强绝大多数肿瘤周围强化,伴或不伴有肿瘤内分隔,椎管内脊膜瘤T1WI上多为等、低或等、高混合信号。T2WI高或等、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强化均匀,病理上,神经鞘瘤和脊膜瘤MRI上不均匀信号区,可以代表囊变或胶原沉积。结论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及脊膜瘤地MRI特征,有助于两种椎管肿瘤地鉴别诊断,尤其是伴有瘤内分隔的周围性强化,应提示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8.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病人的MRI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 椎管内神经鞘瘤T1WI为等或(和)低信号,T2WI多表现长T2及更长T2混杂信号,可伴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结论 MRI是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椎管内神经鞘瘤的部位、形态、T2WI信号及增强后的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多数肿瘤可作出准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行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包括外院)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结果:椎管内神经鞘瘤TIWI为等或(和)低信号,T2WI多为高或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大多数肿瘤呈明显均匀或环状强化,伴或不伴肿瘤内分隔。结论:MRI是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椎管内神经鞘瘤的部位、形态、信号及增强后的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多数肿瘤可作处准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低场强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低场强MR对稚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25例,分析其MRI的表现特点。结朵25例均位于髓外硬膜下,其中颈段和颈胸交界段各2例、胸段13例、腰段8例。MRI均能清晰显示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形态与信号特征,肿瘤平扫T1WI多表现为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体部分明显强化,肿瘤与邻近脊髓及硬膜囊的关系更加清楚。结论低场强MRI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18例脊髓多发性硬化行脊髓和/或头部MRI检查,对其征象进行分析。结果:18例脊髓多发性硬化主要发生在颈髓8例,占44.4%,颈胸髓同时受累7例,占38.9%,单纯胸髓受累2例,占11.1%,全部脊髓受累1例,占5.6%。病变呈条带状、斑点状,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T2WI轴位上病变呈点片状高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强化或不强化。结论:脊髓多发性硬化有其特征性MRI表现,MRI是目前诊断脊髓多发性硬化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2例脊髓多发性硬化 MRI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方法所有病例均为临床(Poser 分类)及实验室检查所证实。对脊髓 MS 病灶按部位、信号强度及形态特点分别进行分析。结果:颈段脊髓为脊髓 MS的好发部位,其部位特点与该病临床症状有很强的相关性。脊髓 MS 病灶分为斑块灶和弥散信号异常区两类,前者 T1WI 呈等信号,T2WI 呈高信号,边界清楚,见于慢性期及少部分急性期病例。后者以 T1WI 等信号为主,少数呈低信号;T2WI 均呈较高信号,边界模糊不清,均见于急性期。急性活动期脊髓肿胀,而慢性期脊髓萎缩。平扫矢状位 T2WI 对病灶的显示最敏感。脊髓 MS 与脊髓感染性炎症和脊髓缺血梗死的 MRI 鉴别诊断有一定难度。结论 MRI 对脊髓 MS 的定位、定性及分期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神经鞘瘤发病率在椎管内所有肿瘤中占第一位 ,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手术 ,多可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我科收治该病患者 1例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2 3岁 ,因“腰部及双下肢疼痛 2年”入院。患者于 2年前 ,在无明显的诱因下出现腰部酸痛 ,夜间明显 ,并逐渐发展到骶尾部 ,翻身、行走困难 ,夜间、凌晨出现双下肢交替剧烈疼痛 ,休息后无减轻。在多家医院曾被诊为“风湿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止痛、抗风湿等治疗 ,症状无减轻。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腹 ( - )。患者走路呈跛行 ,下蹲受限 ,腰部活动前屈、后伸受限明显 ,骶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对脊髓空洞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并对其进行分类。结果: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根据其病因及MRI表现,将基分为特发性脊髓空洞病5例(11.2%)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36例(87.8%),后者包括:①伴有Chiari畸形或者其它脊柱畸形脊髓空洞症(11例);②伴有肿瘤的脊髓空洞症(5例);③手术后脊髓空洞症(3例);④外伤后脊髓空洞症(17例)。结论:MRI对脊髓空洞症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和疗效观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脊柱脊髓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磁共振检查对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 :5 6例脊柱脊髓损伤病人采用矢状位及横断位扫描 ,SE序列 T1 5 0 0 / 30 ms,T2 180 0 / 90 ms,2 5例骨折节段加扫 CT。结果 :损伤部位包括颈段 2 2例 ,胸段 2 4例 ,腰段 2 1例 ,其中多节段损伤 11例。检查时间按 3d内、3d至 3周及 3周以上划分 ,分别为 2 8例、12例、16例。本组5 6例病人中 ,有 4 9例显示不同程度的骨折 ,其中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 2 7例 ,椎体粉碎性骨折 14例 ,椎体骨折脱位 5例 ,附件骨折见于 3例。椎间盘的损伤主要表现为突出和变性 ,其中突出 5例 ,变性 3例。本组病例中还观察到 4例韧带的撕裂。根据我们的观察所得将脊髓损伤分为五型 : 型 T1 WI、T2 WI均为正常信号 (3例 ) ; 型 T1 WI信号基本正常 ,T1 WI高信号 (10例 ) ; 型 T1 WI低信号 ,T2 WI高信号 (9例 ) ; 型萎缩症 (2例 ) ; 型坏死、液化、空洞 (1例 )。结论 :MRI能显示大部分的骨折 ,可精确了解脊柱与脊髓的关系 ,也可用于骨折碎片在椎管内的定位。用 MRI来观察损伤程度和可能的发展过程 ,将有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时机的掌握 ,尽可能使病人少留或不留后遗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硬脊膜内皮样囊肿及囊性脊柱裂术后纤维疤痕粘连可造成继发性脊髓栓系,使得神经损害症状加重或产生新的症状.术文就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囊性脊柱裂修补术后18例,硬脊膜肉皮样囊肿5例.手术年龄2岁~12岁,术后随访3月~12月,对大小便失禁分别采用Kelly评分法及Bruskewiz评分法.结果18例囊性脊柱裂,有的第一次手术后原有的神经损害症状进一步加重,有的产生新的症状.MR显示脊髓低位.在原手术处被纤维疤痕粘连牵拉,形成脊髓栓系.5例硬脊膜内皮样囊肿神经功能损害均为后天产生.MR显示皮样囊肿位于硬脊膜内,牵拉压迫脊髓、马尾.手术目的是切除病灶,将粘连牵拉的脊髓、马尾彻底松解开.术后随访,多数病人的大小便功能及双下肢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硬脊膜内皮样囊肿或先天性囊性脊柱裂手术后纤维疤痕粘连可造成脊髓栓系,产生神经损害症状或原有症状进一步加重.MR检查有助于诊断.脊髓栓系松解术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脊髓损伤(SCI)后疼痛的机理及临床。方法 回顾分析94例SCI后疼痛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结果 随访3月~2年,94例SCI患者经手术药物等治疗,62例治愈,21例改善,11例无效。结论 SCI后疼痛分为机械性疼痛和中枢性疼痛.前者治疗效果满意;后者机制复杂.需采用整体性综合治疗,以消除或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来收治颈部胸部及腰部脊髓伤并毗邻脏器损伤107例,其中颈椎骨折(C3~C7)20例,胸椎骨折(T5~T12)42例,腰椎骨折(L1~L4)45例;合并颅脑损伤12例,胸部损伤25例,腹部损伤18例,骨盆损伤15例,四肢骨折或脱位37例。实施开颅手术6例,脊柱固定,脊髓减压术97例,胸腔闭式引流术23例,剖腹手术12例,骨盆骨折固定5例,四肢骨折固定或脱位复位37例。结果:随访神经功能康复情况,本组生存104例,96例获得随访,时间为3个月~4a,平均2.1a,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标准:A级42例中部分感觉恢复12例,其余神经功能均比术前改善1级~3级,双上肢麻木5例,慢性腰脊痛10例,脊柱后凸畸形5例,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结论: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是成功的关键,对颈段、胸段骨折合并脊髓伤同时合并有头部、胸部、腹部脏器以及四肢骨盆骨折、脱位的患者应全面仔细地体格检查,结合X线、CT以及MRI检查,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头部,胸腹部伤,纠正休克,同时避免加重脊柱脊髓损伤,也是危重病人急诊治疗时常采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