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感觉功能。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FD患者44例为病例组,其中男22例,女22例,上腹痛综合征(EPS亚组)17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亚组)27例;纳入健康志愿者44例为健康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根据症状进行FD分型,通过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记录,比较患者的初始感觉阈值时饮入量(TV)和最大饱足感时饮入量(MV)。结果病例组患者的TV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229.7±95.4)ml vs.(269.8±36.1)ml,t=-2.609,P=0.012],MV也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506.1±220.2)ml vs.(755.9±79.9)ml,t=7.073,P<0.01]。病例组男性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男性的T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的TV与健康对照组女性相比明显减少[(194.6±81.8)ml vs.(242.7±15.2)ml,t=-2.718,P=0.012]。病例组男性患者的MV较健康对照组男性明显减少[(584.9±256.4)ml vs.(800.9±80.6)ml,t=-3.770,P=0.001],女性患者的MV亦较健康对照组女性明显减少[(427.3±143.4)ml vs.(710.9±48.3)ml,t=8.792,P<0.01]。病例组患者中,女性的TV较男性明显减少[(194.6±81.8)ml vs.(264.8±96.7)ml,t=-2.601,P=0.013],女性的MV亦较男性明显减少[(427.3±143.4)ml vs.(584.9±256.4)ml,t=-2.517,P=0.016]。PDS亚组和EPS亚组患者的TV、M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男性患者的TV、MV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PDS亚组女性患者的TV较EPS亚组女性患者明显减少[(156.2±63.6)ml vs.(238.0±80.3)ml,t=3.165,P=0.005],MV亦较EPS亚组女性明显减少[(373.1±117.7)ml vs.(493.0±143.9)ml,t=2.348,P=0.029]。EPS亚组中女性与男性的TV及M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S亚组中女性的TV明显小于男性[(156.2±63.6)ml vs.(262.5±107.8)ml,t=-3.018,P=0.005],女性的MV也明显小于男性[(373.1±117.7)ml vs.(568.1±222.0)ml,t=-2.711,P=0.009]。早饱感与MV呈负相关(r=-0.236,P=0.048),即MV小者更容易出现早饱的症状。未发现上腹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恶心、呕吐、嗳气与TV及MV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FD患者存在胃容受性障碍,不同性别的FD患者胃感觉功能可能不同,而FD患者的亚型和症状与胃感觉功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体表穴位无针经皮电刺激(TEA)此种体表神经调控方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胃容受、胃电图(EEG)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体表神经调控对 FD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06例满足纳入标准的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 EA组和假-T EA组,各53例.另设正常对照组10例.所有受试者均测试胃容受(最大饱腹感).TEA组刺激足三里(ST36)和内关穴(PC6);假-TEA组(Sham-TEA)刺激位置位于ST36外侧10~15 cm及远离PC615~20 cm部位,且不在任何经络上.刺激参数同TEA组.采用双盲交叉方法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容受性、EEG、临床症状变化及SF-36评分变化.结果 1)正常对照组胃容受性为(725 ± 46)mL,FD患者胃容受性为(539 ± 3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 FD患者治疗前平均症状积分(24.5 ± 2.9)分,T EA组治疗后症状积分(11.9 ± 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 EA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Sham-T 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T EA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Sham-T EA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T EA 组餐后正常慢波百分比(68.2% ± 3.1%)和空腹正常慢波百分比(70.9% ± 2.4%),与治疗前基线和Sham-T E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5)T EA组餐后主功率值(46.23 ± 4.03)db和空腹主功率(35.35 ± 1.53)db与治疗前基线和Sham-T E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任何状态下Sham-T EA组的主功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患者的胃容受性下降,存在内脏高敏感,T EA可以改善 FD患者的胃容受,降低内脏高敏感;明显改善FD患者的生活质量.T EA可以提高FD患者的正常慢波百分比,提高餐后主功率,降低主频不稳定系数,调整胃肌电活动异常,从而促进胃动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容受性功能的各参数异常,探讨超声评价胃容受性舒张功能的方法。方法选取FD患者32例作为FD组和健康成人3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测对比2组近端胃容受性舒张功能差别。结果口服造影剂后FD组与对照组阈值饮入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组最大饮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15 min时间段,对照组近端胃保持较大容积,变化较小,之后开始逐渐下降,而FD组舒张容积较对照组小,并且舒张期缩短。在0~40 min时间段,FD组舒张容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近端胃容受性舒张功能障碍是FD患者的主要发病表现,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测胃容受性舒张功能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曲美布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疗效及胃容受性扩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100 mg,每日3次;另外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10 mg,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4周.对胃容受性扩张功能、腹胀、腹痛和早饱症状的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马来酸曲美布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多潘立酮组61.7%,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前的症状积分(7.0±1.5)要明显高于治疗后(3.2±1.1, P<0.01);多潘立酮组治疗前症状积分(6.9±1.4)要高于治疗后 (5.0±1.2,P<0.05);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后症状积分要明显低于多潘立酮治疗后 (P<0.01);马来酸曲美布汀组治疗前的FD组水负荷量(879±152)ml和多潘立酮治疗前FD组水负荷量(910±202)ml均低于健康对照组 (1 832±185)ml, (均P<0.01);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前、后FD组之间的水负荷量均存在非常明显差异,(均P<0.01).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对FD患者的胃容受性扩张功能有明显改善,马来酸曲美布汀对FD患者有明显的疗效,且对腹胀、腹痛和早饱症状也有一定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液体营养餐负荷实验结合B超检查,探讨分析不同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容受性舒张及排空功能的差异。方法 入选74例研究对象,健康者14例(HS组),FD患者60例(脾虚气滞型33例,脾虚湿阻型16例,脾阳虚型1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液体营养餐负荷实验,结合VAS视觉评分,记录阈值和最大饮入量;并且通过超声测量,比较不同证型的胃排空率及半排空时间。结果 FD组3种证型最大饮入量均低于HS组(P<0.05~0.01),脾虚湿阻型最大饮入量低于脾虚气滞、脾阳虚型(P<0.05);FD组3种证型与HS组比较,脾阳虚型餐后90min远端胃排空率低于HS组(P<0.05);脾虚湿阻型远端胃半排空时间较HS组、脾虚气滞型和脾阳虚型均延长(P<0.05)。结论 不同证型FD患者胃肠运动功能有差异,辨证为脾虚湿阻型患者减退更显著,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谢瑞华  季红莉  付万发 《北京医学》2021,43(11):1126-1127
目的 探讨行走功能状态对老年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便秘症状、生活质量及肛门直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FC患者120例.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行走功能,根据是否独立行走将患者分为行走正常组(75例)和行走困难组(45例),采用便秘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患者均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对比两组的便秘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肛门直肠测压参数.结果 行走正常组的便秘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行走困难组[(9.76±2.99)分比(11.07±3.21)分,(63.76±6.64)分比(66.22±6.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走正常组的肛门括约肌静息压[(30.44±8.64) mmHg比(27.78±3.89)mmHg,1mmHg=0.133 kPa]、肛管最大缩窄压[(128.46±17.74) mmHg比(118.92±15.20) mmHg]显著高于行走困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感觉阈值、初始便意阈值虽低于行走困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容量感觉阈值显著低于行走困难组[(134.53±18.98) ml比(145.33±20.8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FC患者中,行走功能困难者,便秘症状重,生活质量差.行走状态影响患者的肛门括约肌静息压、肛管最大缩窄压、最大容量感觉阈值.  相似文献   

7.
李健  余兰  王珩  王明才 《重庆医学》2021,50(6):982-986
目的 观察经皮超声电导透入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9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静脉组、外用组和联合组3组.3组患者均给予积极的代谢调节、抗感染、局部创面清创换药、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静脉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注射,每天1次,外用组溃疡局部区域给予前列地尔5μg经皮超声电导透入,每天2次,联合组给予每天1次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注射+每天2次溃疡局部区域5μg前列地尔经皮超声电导透入,疗程4周,观察各组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 静脉组患者Tc-Po2、ABI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11±9.21)mm Hg vs.(35.14±10.4)mm Hg,P>0.05],[(0.54±0.10)vs.(0.53±0.07),P>0.05];外用组TcP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41.52±12.5)mm Hg vs.(34.33±13.1)mm Hg,P<0.05],但ABI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5±0.08)vs.(0.52±0.11),P>0.05];联合组TcPo2、AB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46.35±11.2)mm Hg vs.(33.94±10.5)mm Hg,P<0.01],[(0.60±0.12)vs.(0.54±0.10),P<0.05].治疗结束后,外用组、联合组TcPo2较静脉组升高,其中联合组最高(F=6.273,P=0.012);联合组ABI较其余2组明显升高,静脉组和外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800,P=0.032).治疗1个月,3组83例患者组间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20,P=0.006),其中外用组愈合率较静脉组升高[(71.4±10.6)%vs.(68.5±10.5)%,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愈合率明显高于静脉组和外用组[(77.7±11.9)%vs.(68.5±10.5)%,P<0.05;(77.7±11.9)%vs.(71.4±1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3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38,P=0.000),外用组创面愈合时间较静脉组缩短[(70.3±10.4)d vs.(78.2±15.3)d,P<0.05],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静脉组和外用组[(62.6±11.6)d vs.(78.2±15.3)d,P<0.01;(62.6±11.6)d vs.(70.3±10.4)d,P<0.05].3组患者总截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9,P=0.870).结论 经皮超声电导透入前列地尔能加速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提高总体愈合率,且安全价廉.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机械感觉阈值和胃液体排空异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近端胃机械感觉阈值和胃液体排空功能,了解二者之间可能的联系.方法 用电子恒压器恒压梯度扩张法测定15例健康对照者和30例FD患者胃机械感觉(感知、不适、疼痛)阈值;用超声法测定受试者饮水500ml后胃体-底前后壁切面的内径变化,以了解胃液体排空功能(半排空时间T1/2).结果 FD患者胃对扩张刺激的感知阈值、不适阈值和疼痛阈值均较正常人显著性下降(分别为:4.9±1.3mmHg vs7.6±1.4mmHg,P<0.05;7.6±1.3mmHg vs 10.8±1.6mmHg,P<0.01和9.7±1.4mmHg vs 13.7±1.5mmHg,P<0.05).40.0%(12/30)病人胃感知和不适感觉过敏,46.7%(14/30)的病人对疼痛感觉过敏;FD患者胃液体半排空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延长(31.1±8.9min vs 23.7±4.6min,P<0.01);胃感觉阈值与胃液体半排空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胃感知阈值越低,胃液体排空延迟越明显(r1=-0.368,P<0.05),胃不适阈值或疼痛阈值越低,胃液体排空延迟也越明显(分别为r2=-0.446,P<0.05和r3=-0.559,P<0.05).结论 部分FD病人不但存在胃机械感觉过敏,还存在胃液体排空延迟,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李健  余兰  王珩  王明才 《重庆医学》2021,50(6):982-986
目的 观察经皮超声电导透入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9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静脉组、外用组和联合组3组.3组患者均给予积极的代谢调节、抗感染、局部创面清创换药、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静脉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注射,每天1次,外用组溃疡局部区域给予前列地尔5μg经皮超声电导透入,每天2次,联合组给予每天1次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注射+每天2次溃疡局部区域5μg前列地尔经皮超声电导透入,疗程4周,观察各组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 静脉组患者Tc-Po2、ABI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11±9.21)mm Hg vs.(35.14±10.4)mm Hg,P>0.05],[(0.54±0.10)vs.(0.53±0.07),P>0.05];外用组TcP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41.52±12.5)mm Hg vs.(34.33±13.1)mm Hg,P<0.05],但ABI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5±0.08)vs.(0.52±0.11),P>0.05];联合组TcPo2、AB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46.35±11.2)mm Hg vs.(33.94±10.5)mm Hg,P<0.01],[(0.60±0.12)vs.(0.54±0.10),P<0.05].治疗结束后,外用组、联合组TcPo2较静脉组升高,其中联合组最高(F=6.273,P=0.012);联合组ABI较其余2组明显升高,静脉组和外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800,P=0.032).治疗1个月,3组83例患者组间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20,P=0.006),其中外用组愈合率较静脉组升高[(71.4±10.6)%vs.(68.5±10.5)%,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愈合率明显高于静脉组和外用组[(77.7±11.9)%vs.(68.5±10.5)%,P<0.05;(77.7±11.9)%vs.(71.4±1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3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38,P=0.000),外用组创面愈合时间较静脉组缩短[(70.3±10.4)d vs.(78.2±15.3)d,P<0.05],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静脉组和外用组[(62.6±11.6)d vs.(78.2±15.3)d,P<0.01;(62.6±11.6)d vs.(70.3±10.4)d,P<0.05].3组患者总截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9,P=0.870).结论 经皮超声电导透入前列地尔能加速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提高总体愈合率,且安全价廉.  相似文献   

10.
Yang RL  Liu DW  Long Y  Shi Y  Chai WZ  Li HZ  Luo AL  Zeng ZP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2):816-819
目的 分析分泌不同类型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瘤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02例经手术治疗的嗜铬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24 h尿儿茶酚胺含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肾上腺素高分泌组(高E)和低分泌组(低E),去甲肾上腺素高分泌组(高NE)和低分泌组(低NE)及多巴胺高分泌组(高DA)和低分泌组(低DA),分析肿瘤分泌类型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前最高收缩压,高E[(201±40)mm Hg]及高NE组[(205±38)mm Hg]显著高于低E[(183±43)mm Hg,P=0.003]及低NE组[(181±43)mm Hg,P=0.000].高E组术中收缩压波动显著高于低E组[(108±39)mm Hg vs(91±33)mm Hg,P=0.001];术后顽固低血压的发生率高NE(23.3%,20/86)及高DA组(32.7%,17/52)显著高于低NE组(2.6%,3/116,P=0.000)及低DA组(4.0%,6/150,P=0.000).结论 肾上腺素高分泌的患者术中易发生较大的血压波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高分泌的患者术后易发生顽固低血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 ,FD)病人感知阈值与胃粘膜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 (SP)关系。方法 根据感知阈值 ,将 2 3例病人分为感知正常组和感知过敏组 ;用SABC免疫组化法 ,检测近端胃粘膜中CGRP和SP免疫阳性纤维的平均光密度值 (OD值 )。结果 FD病人胃感知阈值明显较正常人下降 (P <0 .0 1 ) ;感知过敏组刺激前胃粘膜CGRP和SP阳性纤维平均OD值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值均<0 .0 5 ) ,刺激后其CGRP和SP的平均OD值较刺激前均明显下降 (P值均 <0 .0 1 ) ,刺激引起CGRP和SP的释放量也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及感知正常组 (P值均 <0 .0 5 ) ;刺激前CGRP和SP的平均OD值与胃感知阈值均有显著负相关 (rcgrp=- 0 6 4 8,P <0 0 1和rsp=- 0 .6 99,P <0 .0 1 ) ;刺激引起CGRP和SP释放的百分数与感知阈值也均有显著负相关 (rcgrp=- 0 .4 2 9,P <0 .0 5和rsp=- 0 .5 74 ,P <0 .0 5 )。结论 FD病人感知过敏组胃粘膜CGRP及SP阳性纤维中合成和释放CGRP、SP是增加的 ,可能与胃机械感觉过敏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胃中间横带对近端胃和远端胃食物分布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健康对照组胃中间横带(MTB)、近端胃和远端胃面积变化,探讨MTB的全盘和和FD的发病机制。方法 随机选择18例FD患者,18例健康志愿者。以BaSO4粉剂与营养奶的混合物作为试餐,分别在餐后0、30、60、90min摄片。观察指标:全胃面积、近端胃面积、MTB的宽度、远端胃面积和每时间点近端胃和远端胃的变化比率。结果 (1)每时间点的远端胃面积FD较HS有显著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和胃黏膜乙酰胆碱酯酶(AChE)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作用.方法对每个FD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应用免疫比色法测定60例FD患者和43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分析FD患者症状积分和血清NO水平相关性;根据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将60例FD患者分二组:Hp阳性FD组(FD )和Hp阴性FD组(FD-),幽门螺杆菌感染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通过组织化学法测定10例FD 患者和9例正常胃黏膜AChE分布情况.结果 FD患者NO水平较正常人显著下降(P<0.01),FD患者症状积分与血清NO水平负相关( r=-0.827,P=0.0437);FD 组与FD-组比较,血清N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FD 患者胃黏膜AChE分布面积低于正常人(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FD发病可能与血清NO和胃黏膜AChE变化有关,Hp感染对FD患者症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胃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在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固体、液体排空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核素法,复合眼声及测压法研究健康人(HS)、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及糖悄病性消化不良(DD)患者的胃幽门十二指肠的动力。结果 FD组、DDX且与HS组相比,其胃中间横滞(MTB)显著增宽(P〈0.01和P〈0.001),而胃固体半排空延缓,液体排空周期和最大排空速率降一胃窦幽门十二 协调收缩显著下 两组的移行性复合  相似文献   

15.
Functionaldyspepsia(FD)isaverycommonsyndrome,mainlymanifestedasapersistentorrecurentepigastricpainordiscomfort.Itspathogenes...  相似文献   

16.
基底节区卒中对内隐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卒中患者内隐学习损害的特征以及受损的状况.方法 基底节区卒中患者17例,其中左侧基底节区卒中组8例,右侧基底节区卒中组9例.同期住院的非脑部疾病的患者或无任何疾病的健康者10例.采用天气预报分类学习任务(WPCL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分别对左右侧基底节损伤患者和对照组进行连续3d的测试.结果 右侧基底节卒中组连续3d的WPCLT 总正确率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差异具有显著性[(52.72±5.57)%,(61.85±8.49)%,F=3.55,P=0.048:(55.83±4.52)%,(71.85±10.89)%,F=7.74,P=0.003;(62.33±7.70)%,(80.15±6.67)%,F=10.96,P=0.001],左侧基底节组在第3天的测试中WPCLT总正确率显著差于正常对照组(F=10.96,P=0.009).左右侧基底节卒中患者的WPCLT学习能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12.42,P<0.01).正常对照组在第2天的测试中WPCLT总分与WCST的完成分类数有显著相关,在第3天的测试中WPCLT总分与WCST的错误率和完成分类数有显著相关.结论 基底节区卒中的患者内隐学习受损,且内隐-外显的学习模式也受损.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食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锦 《医学综述》2013,19(12):2169-217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病率高,反复发作,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饮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FD患者症状的产生可能与以下饮食相关因素有关:胃近端容受性降低、胃排空延迟等上消化道运动功能紊乱;患者对脂肪、辣椒等多种食物存在抱怨;患者是否对食物过敏以及对饮食的认知程度。因此,患者认为减少或限制某种食物摄入可缓解症状,但其有效性尚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排空延迟与胃中间横带(MTB)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以MTB为界,将胃分为近端与远端胃,应用SPECT技术检测了60例FD患者,50例正常健康者(HS)及15例正常大剂量摄入志愿者的胃排空、面积、食物在胃内的分布。结果FD组排空延迟,残留率增加;正常大剂量组半排时间延长,MTB面积增大;FD组远端胃及MTB面积自始至终大于HS组,其胃内分布以远端明显。结论胃排空延迟与MTB面积增大有关;食物在远端胃的分布与潴留可引起消化道症状;MTB直接控制食物在胃内的转运、分布及排空,其作用类似心脏的房室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