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来该院就诊的45例患者进行血糖随访,入院后采集患者血糖进行分析,探讨高血糖与创伤性脑损伤程度是否相关。方法将45例患者按照格拉斯哥评分法分为轻、中、重3组,采集患者入院前3d血糖,每2小时测1次,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重度脑损伤组比轻度和中度组血糖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中共死亡8例,死亡组的血糖也明显高于剩余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TBI患者的血糖动态随访,证实了 TBI患者血糖增高的程度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并且血糖增高与患者的预后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症患儿血清C肽下降与病情危重度的关系。方法以2012-11-2013-06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 PICU)且血清C肽下降的256例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C肽<0.78 ng/mL),C肽0.39-0.78 ng/mL为轻度降低组(n=174),C肽<0.39 ng/mL为重度降低组( n=82)。监测入住PICU 24 h内、3 d、7 d的C肽、胰岛素和血糖,入院时检测电解质、白细胞、降钙素原、乳酸、红细胞压积、心肌酶、淀粉酶、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及胰腺超声等,并记录与病情危重度及预后相关的指标。结果①低C肽患儿入院后C肽水平呈上升趋势,第3天稍高于正常,第7天恢复正常范围;②低C肽患儿入院后第3天胰岛素和血糖均升高并仍稍高于正常,第7天恢复正常范围;③C肽水平与WBC、PCT、乳酸呈负相关,与Ca2+、氧合指数呈正相关(P<0.01);④C肽重度降低组白蛋白水平、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评分低于轻度降低组, ALT、AST、LDH和CK-MB水平高于轻度降低组(P<0.05);⑤C肽重度降低组PCIS评分低于轻度降低组(P<0.05);⑥死亡患儿中7例合并胰腺损伤,其平均C肽水平为(0.34±0.12)ng/mL。结论 C肽降低与炎症反应、缺血、缺氧等因素相关,重症患儿低C肽水平与胰腺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器官功能障碍和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C 肽(CP)、尿微量清蛋白(m-Alb)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该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9例,按照 HbA1c 水平分为轻度糖尿病组45例;重度糖尿病组44例。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2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被试 HbA1c、FPG、Ins、CP 和尿 m-Alb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组被试在 HbA1c、FPG、尿 m-Alb、CP 的水平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前3项指标的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健康对照组、轻度糖尿病组、重度糖尿病组。重度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 Ins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轻度糖尿病组 Ins 水平高于重度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糖尿病组 CP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与 HbA1c 水平呈正相关(r =0.427,P <0.05),重度糖尿病组 CP 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与 HbA1c 水平呈负相关(r =-0.415,P <0.05)。结论HbA1c、FPG、Ins、CP 和尿 m-Alb 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病情的控制,胰岛功能的保护以及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有着积极的意义,CP 对胰岛分泌功能的评估优于 Ins,且 CP 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一氧化氮(NO)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法动态监测36例HIE患儿急性期(HIE初入院时,第1天,第3天)和恢复期(8-10d)以及20例正常新生儿血浆TNF-α和NO的水平变化。结果:HIE初入院时TNF-α含量最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第1天、第3天仍持续较高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P<0.05);恢复期TNF-α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IE患儿急性期TNF-α;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HIE患儿入院第1天NO含量最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而初入院时和第3天的NO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P<0.05);恢复期中NO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IE患儿急性期NO;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TNF-α和NO均参与了HIE的病理过程。TNF-α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为HIE患者中血浆NO大量生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颈内静脉血乳酸及脑氧代谢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予UTI20万单位,每目2次,连续7d。所有患者均于伤后第1~5天取颈内静脉球血和桡动脉血作乳酸检测和血气分析,观察颈静脉血乳酸(JVL)、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颈静脉血氧含量差(A.vD02)、脑氧摄取率(CER02)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JVL均高于正常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伤后第2-5天,研究组JVL水平与第1天比较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较同时间点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均〈0.05);两组患者伤后第2—5天SjvO2、A.vDO2和CER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UTI能降低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JVL水平,改善脑氧代谢状况,进而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和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300例 AI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应用改良 Rankin 评分(mRS)将纳入的患者分为轻症组(mRS 评分≤3分)和重症组(mRS 评分>3分),两组分别纳入202例和9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 Hcy、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重症组患者的血浆 Hcy 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分别为38.8%和9.4%,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P <0.05);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其血浆 Hcy 水平(r =0.453,P <0.05)、血压水平(r=0.461,P <0.05)、胆固醇水平(r=0.385,P <0.05)、血糖水平(r=0.059,P <0.05)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浆 Hcy 水平的上升可能是与 AIS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相关的因素,高血浆 Hcy 水平、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均是与 AIS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相关关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血必净在老年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中,通过改变辅助性T细胞1/2(Th1/Th2)、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表达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收集2012-01~2014-0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ICU老年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60例作为治疗组,应用胸腺肽联合血必净免疫调节治疗,采集入院时和第7天留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Th2细胞和Treg细胞,同时送检降钙素原( PCT)、C-反应蛋白( CRP);以7 d死亡为终点将治疗组再分成两组,其中17例死亡患者为死亡组,存活的43例为生存组。以同期住ICU的老年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未用胸腺肽和血必净治疗的19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①治疗组第7天Th1、Th2细胞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治疗前后(P均<0.05);治疗组第7天Th1/Th2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治疗前后(P均<0.01);治疗组第7天Treg细胞低于入院时(P<0.01),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生存组治疗第7天Th1、Th2细胞高于死亡组( P分别<0.01、<0.05),Treg细胞低于死亡组(P<0.01)。③60例患者入院时CRP、PCT和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组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早期外周血Th1、Th2细胞和Treg细胞表达异常,胸腺肽联合血必净治疗可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病人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例颅脑外伤病人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前瞻性研究。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分别采用GCS和GOS评分。入院第二天抽血查血清甲状腺激素(TT3、FT3、TT4、FT4、rT3和TSH)的浓度。结果GCS评分与TT3(r=0.4630,P<0.001)、FT3(r=0.442,P<0.01)和TT4(r=0.2994,P<0.05)的水平相关,与FT4和rT3无明显相关性。根据GCS评分结果分三组:①重度组(n=12):GCS3~8分;②中度组(n=11):GCS9~12分;③轻度组(n=24):GCS13~15分。三组的TT3(P<0.01)和FT3(P<0.01)值有差别,其中重度组和中度组的TT3和FT3水平分别比轻度组降低33.3%~35.5%和33.3%~34.7%。GOS评分与TT3(r=0.5756,P<0.001)、FT3(r=0.5017,P<0.001)和TT4(r=0.3984,P<0.01)的水平相关,与FT4、rT3和TSH无明显相关性。根据GOS评分结果分三组:①A组(n=8):死亡组;②B组(n=16):持续植物人状态和重度残废组;③C组(n=23):轻度残废和恢复良好组。三组的TT3(P<0.001)和FT3(P<0.01)值有差别,其中A组和B组的TT3和FT3水平分别比C组降低36.4%~45.0%和31.5%~40.3%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观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妊娠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指标及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水平。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晚期50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26例,轻度子痫前期组 l1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13例;另外选择正常妊娠晚期(正常组)50例。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后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指标(PLT、MPV、PDW),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 D 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凝血功能、vwF 水平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及轻度子痫前期组(P <0.05),高于正常(P <0.01)。妊娠期高血压组及轻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晚期患者血小板相关 PTS 分子标志物水平较正常妊娠晚期患者显著升高,其存在 PTS。且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加重,PTS 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中 IL-6及 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168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按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治疗组和非他汀治疗组,另取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非他汀治疗组(102例)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他汀治疗组(66例)加用他汀类药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 IL-6及 IL-10水平变化,并统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感染后致 SIRS 患者入院时三种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两治疗组治疗后4 d 及7 d 血清 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但他汀治疗组较非他汀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两治疗组治疗后4 d 血清 IL-10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 <0.05),治疗后7 d 血清 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 <0.05),他汀治疗组较非他汀治疗组上升更为明显(P <0.05);他汀治疗组发生 MODS 为16例(24.2%),非他汀治疗组发生 MODS 为25例(2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 =0.969>0.05);他汀治疗组病死为17例(25.8%),非他汀治疗组病死为43例(42.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694,P =0.030<0.05)。结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能促进 IL-6水平下降和 IL-10水平升高,进一步改善全身炎症反应,但仍需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008-03-2011-03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Glasgow评分(GCS)分为GCS6-8分组和GCS3-5分组,按EF分为EF≥50%组、EF<50%组,按血清cTnI水平分cTnI<0.04,cTnI>0.5组和0.04≤cTnI≤0.5组,按预后分生存组和死亡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血取血清检测cTnI和NT-proBNP的水平;床边彩色超声测量EF,分析患者NT-proBNP与GCS、cTnI、左室EF和预后的关系。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NT-proBNP升高,与对照组比,GCS6-8分组和GCS3-5分组NT-proBNP均明显升高(P<0.05),死亡组较生存组升高明显(P<0.05),与cTnI<0.04比较,cTnI>0.5组和0.04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进行亚低温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探讨围术期亚低温疗法对此类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3—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伤后入手术室行亚低温治疗,脑温控制于32℃~35℃;对照组行常温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和颈静脉血气、电解质变化、颅内(ICP)和脑组织氧分(PbtO2)PEA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GOS评分。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脑氧摄取(CEO2)和脑动静脉氧压差(A—VD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4.89、10、19,P均〈0.05);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高ICP于术后3、7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9,6.89,P均〈0.05);亚低温治疗纽患者的PbtO2于术后3d起就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11、6.90,P均〈0.05);经GOS预后评分,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中恢复良好67.86%(19/28)与对照组39.28%(11/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2,P〈0.05);死亡率为14.29%(4/28),与对照组32.14%(9/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P〈0.05)。结论围术期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外伤后升高的ICP,提高PbtO2,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颅脑损伤组)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标准分为3组,轻型组(13例)、中型组(20例)和重型组(12例);另选择健康成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IL-2、TNF-α的含量,分析颅脑损伤程度与血清IL-2、TNF-α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O.01)。颅脑损伤轻型组血清IL-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TNF-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中型组和重型组血清TNF-α、IL-2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轻型组(均P〈0.05);重型组血清TNF-α、IL-2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型组(均P〈0.05)。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清IL-2与TNF-α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69,P〈0.05),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与GCS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701,-0.686,P〈O.05)。结论IL-2和TNF-α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测定可作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声音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意识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声音刺激。定期观察两组病人的清醒例数、清醒时间、清醒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试验组病人清醒例数、清醒时间、GCS评分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声音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有显著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4℃生理盐水(30 ml/kg)快速输入诱导亚低温,观察其降温效果、安全性及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5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25)和常规组(n=25),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亚低温组在治疗前及诱导后1h,监测体温、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颅内压、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糖、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等变化.伤后6个月根据GOS分级评分判定疗效.结果诱导亚低温1h后患者体温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pH值升高(均P<0.05),PaO2降低(P<0.05),血钾、血糖降低(均P<0.05),氯化物升高(P<0.01).亚低温组颅内压在治疗1d、2d、3d、4d与同期常规组相比均明显降低.伤后6个月亚低温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快速输入4℃生理盐水(30ml/kg)诱导亚低温是一种安全、有效、迅速的降温方法.亚低温治疗能够改善重型颅脑外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感觉刺激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后再进行多感觉刺激治疗。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GCS)、JFK昏迷恢复量表评分(CRS-R)、脑电图(EEG)三项指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GCS评分、CRS-R评分、EEG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16、-0.55,χ2=2.43,P均>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CRS-R评分、EEG分级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74、-9.27;-2.69、-2.85,χ2分别=42.30、13.73,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GCS评分、CRS-R评分、EEG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23、4.74,χ2=17.53,P均<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重感觉刺激疗法能显著改善STBI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的脑功能,有较好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白细胞(WBC)及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和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方法将伤后24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0例,根据基本情况平衡的原则,分为HBO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分别于伤后1d、7d、14d、21d测定外周血WBC和PMN;并复查头颅CT,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同时进行GCS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例数;伤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GOS预后评分。测定4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WBC参数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1)伤后1d,两组患者WBC和PMN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d、14d,HBO治疗组WBC和PMN较对照组低(P<0.05或0.01);HBO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4d、21d时WBC和PMN恢复正常;(2)伤后7d、14d和21dHBO治疗组的脑出血量和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0.01);(3)伤后7d、14d和21dHBO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HBO治疗组出现外伤性脑梗死的例数较对照组少(P<0.05);伤后6个月,HBO治疗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O治疗能够减轻重型颅脑损伤的继发性损害和改善患者预后,它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HBO能尽快、较好地恢复外周血WBC和PMN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胃造口营养治疗( PEG)与鼻饲法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PEG组与鼻饲组,每组40例。 PEG组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进行营养治疗,鼻饲组用鼻饲法进行营养治疗。出院前采用格拉斯哥结果评分( GOS)评分评定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EG组GOS评分良好患者29例,鼻饲组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57,P<0.01);PEG 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2.41±3.27)d,鼻饲组为(38.16±5.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6,P<0.01);PEG组患者发生反流12例、胃黏膜糜烂7例、吸入性肺炎13例,均低于鼻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779,4.9428,12.8321;P<0.05)。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口营养治疗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护理方面的价值高于鼻饲法。  相似文献   

19.
颅脑损伤患者CRP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7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计分法分为重型组(29例)、中型组(31例)、轻型组(37例)三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1d、3d、14d血清中CRP水平。结果: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CRP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呈正相关,重型组CRP水平显著性高于中型和轻型组(P〈0.01);各组患者入院6hCR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1d内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14d后轻型和中型组降至正常水平,重型组病情重的患者其CRP值升高幅度大且持续时间更长。结论:监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并进行动态观察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7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计分法分为重型组(29例)、中型组(31例)、轻型组(37例)三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1d、3d、14d血清中CRP水平。结果: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CRP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呈正相关,重型组CRP水平显著性高于中型和轻型组(P〈0.01);各组患者入院6hCR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1d内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14d后轻型和中型组降至正常水平,重型组病情重的患者其CRP值升高幅度大且持续时间更长。结论:监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并进行动态观察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预后与创伤性凝血病(TIC)相关性,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严重创伤患者9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抽取静脉血10 ml和动脉血2 ml,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和相关生化检查及动脉血气分析。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81)和死亡组(n=15),分析严重创伤预后与TIC的相关性,并分析性别、年龄、创伤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低体温等因素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死亡组TIC发生率53.33%,明显高于存活组的12.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96,P<0.05),TIC与严重创伤患者预后呈正相关(r=0.38,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两组APACHEⅡ评分、GCS评分、ISS评分、血糖、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休克指数≥1例数、体温<35℃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1、4.94、3.93、3.42、4.81、6.23、4.85、6.48、4.36、3.64,χ2分别=7.19、7.82,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升高、GCS评分降低、ISS评分升高、Plt计数降低和APTT时间延长是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分别=1.26、0.62、1.10、0.96、5.37,P均<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预后与TIC密切相关,APACHEⅡ评分升高、GCS评分降低、ISS评分升高、Plt计数降低和APTT时间延长是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对TIC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