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R表达分为阴性组28例与阳性组32例,研究Ki-67、P53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ER、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ER阳性组乳腺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腋窝淋巴结阳性组中Ki-67增值指数、P53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结论Ki-67增殖指数、P53表达在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与ER阴性呈正相关,且Ki-67增殖指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由此提示P53、Ki-67可是Her-2阴性乳腺癌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1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新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F在11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F表达水平与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雌、孕激素受体以及Her-2表达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MI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4.5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4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F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情况无关(P>0.05)。结论 MIF作为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与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W11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GW1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中GW112蛋白表达量(1.09±0.14)及阳性表达率(61.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41±0.19,0)(P〈0.05);GW112蛋白表达水平从乳腺增生、不典型增生到乳腺癌组织依次增强,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GW112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GW112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乳腺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中基因BCSG1和C-erbB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  周海亚 《临床医学》2009,29(5):92-94
目的了解乳腺癌中乳腺癌特异性基因1(BCSG1)和C-erbB2表达概况,探讨BCSG1和C-erbB2在乳腺癌中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患者中BCSG1和C-erbB2的表达。结果40例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26例,占65%,40例正常乳腺组织均呈阴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BCSG1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复发和转移有关(P〈0.05)。40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7.5%(15/40),正常乳腺组织中均为阴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C-erbB2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复发和转移有关(P〉0.05)。结论基因BCSG1和C-erbB2表达异常是乳腺癌产生的机制之一,与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BCSG1可能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和CD138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和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观察102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15例乳腺良性肿瘤与15例正常乳腺组织)Her-2/neu和CD138的表达。结果①10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和0%,CD13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42%和100%。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良性病变组织的阳性表达率(P〈0.01),良性病变组织中CD138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癌组织(P〈0.015)。②Her-2/neu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o.05)。③CD138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与CD138的阴性表达显著相关(P〈O.01)。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Y-盒结合蛋白1(YB-1)在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9月至11月期间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均为术后石蜡病理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组织中 YB-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YB-1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细胞中无表达或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0%,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B-1在Ⅰ期乳腺癌组织中的免疫组化评分显著低于Ⅱ期乳腺癌组织(2.6±1.511 vs.4.2±1.182, P<0.05)。YB-1在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伴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2.8±1.15 vs.5.1±0.74,P<0.05)。结论 YB-1乳腺癌中表达上调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 reductase, HMGCR)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131例,取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乳腺癌组)及癌旁正常组织(癌旁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GC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HMGCR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观察HMGCR蛋白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无进展生存期。结果乳腺癌组HMGCR蛋白阳性表达率(71.8%)高于癌旁组(28.2%)(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HMGCR蛋白阳性表达率(75.7%)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66.7%)(P0.05),不同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直径、TNM分期等患者HMGCR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4.7±6.0)个月,HMGCR蛋白阳性表达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2.4个月)较HMGCR蛋白阴性表达者(55.1个月)短(P0.05)。结论 HMGCR蛋白阳性表达可促进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转移,缩短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细丝蛋白A(FLN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乳腺癌、30例非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石蜡标本中FLN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观察FLNa、TGF-β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乳腺癌组织中FLNa和TGF-β1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 8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L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6.8%(50/88),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4.8%(57/88)。肿瘤组织中FLN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P0.05)。FLNa和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及ER、PR状态无关。FLNa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中其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同时TGF-β1蛋白的表达还与HER2状态相关(P0.05);TGF-β1蛋白的表达也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5),而FLN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1,P=0.048)。结论 FLNa和TGF-β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处于活化状态,联合检测FLNa和TGF-β1蛋白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GGF1(angiogenic factor with G and FHA domains 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0例乳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AGGF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AG GF1蛋白阳性45例(41%),AGGF1蛋白阴性65例(59%);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AGGF1蛋白阳性15例(13.6%),AGGF1蛋白阴性95例(86.4%);AGGF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GF1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P0.05);AGGF1蛋白表达与ER,PR,HER-2,增殖指数(Ki-67)等有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AGGF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sur vival,DFS)与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明显差于AGGF1蛋白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AGGF1蛋白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AGGF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指标,也有可能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212-4213
目的探讨WEE1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期间200例确诊为三阴性乳腺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WEE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WEE1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WEE1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WEE1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P53表达、Ki-67表达相关(P0.05);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Ki-67阳性表达(OR=1.978,95%CI:0.806~1.865)、WEE1阳性表达(OR=1.770,95%CI:1.435~2.183)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WEE1表达水平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WEE1表达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刘维燕  陈前  江道文  赵缜  谢蕴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3):385-387,390
[目的]检测Rab22a在乳房纤维瘤与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转运与代谢中的作用,以探讨其与乳腺癌分化或转移的关系.[方法]取乳房纤维瘤标本40例,乳腺癌标本74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ab22a,分析其与乳腺癌转移、病理分级的关系;同时检测Her-2、E-cadherin、ER和PR的表达,分析其与Rab22a的相关性.[结果]Rab22a在乳房纤维瘤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两组之间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Rab22a在乳腺癌转移组与非转移组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病理学Ⅰ/Ⅱ级组与Ⅲ级组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Rab22a在E-cadherin、ER、PR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是Rab22a在Her-2低表达组显著高于Her-2高表达组.[结论]Rab22a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尽管它与肿瘤的转移和分化程度无关,但它可能通过调节Her-2的运输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WWOX与p7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浸润性乳腺癌、20例乳腺纤维腺瘤及20例乳腺癌旁组织中WWOX和p73的表达情况.结果 WWOX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13.3%)明显低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35.0%)(P<0.05),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乳腺癌旁组织(75.0%)(P<0.05).WWOX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术后复发及ER受体密切相关(P<0.05).p7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80.0%)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55.0%)(P<0.05),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癌旁组织(15.0%)(P<0.05).p73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ER受体密切相关(P<0.05).WWOX与p73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89,P<0.05).结论 WWOX和p73参与调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WWOX和p73对预测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付琼  刘娟  吴翔燕  杨文君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0):1012-1014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和hMS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PTEN和hMSH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降低,分别为64%和72%(P均〈0.05)。乳腺癌中PTEN表达缺失与组织分化差、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C—erbB-2、ER、PR表达无关;hMSH2表达降低与肿瘤体积大、组织分化差、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C—erbB-2、ER、PR表达无关;PTEN蛋白与hMSI-L2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87,P〈0.01)。结论PTEN和hMSH2表达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协同导致肿瘤形成和恶性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人乳腺珠蛋白(hMAM)水平与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癌微转移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8例乳腺癌患者、40例其他癌症患者(前列腺癌、胃癌、卵巢癌、直肠癌各10例)、35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以及40名体检正常女性(正常对照组)血清hMAM水平并做比较。将68例乳腺癌患者按临床TNM分期、是否存在雌激素受体(ER)表达、是否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是否绝经分别分组并做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乳腺癌血清hMAM的Cut-off值。结果血清hMA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即诊断乳腺癌的可信度为82.5%[95%可信区间(CI):72.6%~92.4%];当hMAM的Cutoff值为8.43 ng/m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5%、82.9%。乳腺癌组血清hMAM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其他癌症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良性乳腺疾病组、其他癌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和Ⅳ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hMAM阳性率(55%、75%)明显高于Ⅰ和Ⅱ期患者(25%、40%,P0.05),但hMAM水平无差异(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hMAM阳性率(88%)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患者(30%,P0.05),但hMAM水平无差异(P0.05)。不管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ER、原癌基因C-erb-2表达及是否绝经,其hMAM水平及阳性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 hMAM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是否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检测乳腺癌高危人群血清hMAM水平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癌微转移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三阴乳腺癌(TNBC)组织中C.myc和Skp2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一2011年12月手术切除的TNBC标本5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它们和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myc和sk02的表达情况。结果TNBC组织中C.myc和Skp2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其表达率分别为57.14%(32/56)和58.93%(33/5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56例TNBC组织中,C-myc和skp2蛋白在组织学分级Ⅲ级表达率高于I+Ⅱ级(P〈0.05);C.myc和skp2的病理分期Ⅲ期的表达率高于I-Ⅱ期(P〈O.05);表达率高低与腋窝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病理组织类型无关(P〉O.05);相关性分析显示,C.myc和Skp2二者之间呈正相关(P〈O.05)。结论C.myc和Skp2在TNBC中呈明显高表达,与TNB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VEGF蛋白在50例 TNBC组织石蜡标本(TNBC组)和5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石蜡标本(非TNBC组)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 TNB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TNBC组VEGF阳性表达率50.0%(25/50)显著高于非TNBC组阳性表达率(30.0%,15/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P<0.05);VEGF在 TNBC 组织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脉管内有癌栓密切相关(P <0.05);TNBC组 VEGF阳性表达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16.0%(4/25)和76.0%(19/25),阴性表达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8.0%(12/25)和96.0%(24/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在 TNBC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提高肿瘤细胞殖能力和转移潜力的作用,且其表达异常增高者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NA 10b(miR-10b)、miRNA 195(miR-19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40例乳癌病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逆转录PCR法测定组织中miR-10b、miR-195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miR-10b、miR-195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t=4.35、5.71,P〈0.05)。miR-195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间质脉管癌栓等有关(U=-2.127--2.083,P〈0.05),miR-10b、miR-195表达与肿瘤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乳房组织中miR-10b、miR-195表达可能为筛查和诊断乳房肿瘤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