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基因突变类型,为 G6PD 缺乏症的临床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进行 G6PD 酶活性筛查的患者资料,记录其 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比值结果,随机抽取469例表型阳性样本,通过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检测其基因突变类型。结果采用 G6PD/6PGD 比值法共检测16464例标本,检出阳性标本672例(G6PD/6PGD<1.0),检出率为4.08%。随机抽取样本中,检出基因突变460例,检出率为98.1%,其中G1376T 突变173例、G1388A 突变141例、A95G 突变82例、G871A 突变60例、G392T 突变23例、C1024T 突变14例;还检出中国地区 G6PD 少见突变基因型 C1004T 突变6例、T517C 突变2例、C1360T 突变1例;同时检出 C1311T 多态性65例和双重杂合突变96例。结论东莞地区 G6PD 缺乏症发生率较高,G6PD 基因突变类型具有中国人群普遍代表性,又有该地区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盐田区G6PD缺乏症的流行现状、基因突变谱,探讨其诊断方法及流程。方法采用G6PD/6PGD定量比值法检测G6PD酶活性,反向点杂交及DNA测序检测G6PD基因突变。结果该区G6PD基因突变人群携带率为4.50%,基因突变以C.1388G〉A、c.1376G〉T和c.95A〉G为主。结论该区为包含其他罕见或少见突变类型的复杂G6PD基因突变谱,基于G6PD酶活性的表型筛查有明显的漏检率,基因检测结合表型筛查可大大提高诊断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云南玉溪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分析鉴定云南玉溪G6PD缺乏症的基因突变类型及特征,探讨检测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的有效方法。方法:NBT纸片法定性筛查玉溪当地居民450人,NBT定量酶活性,PCR-ARMS法检测中国人中最常见的三种突变,作PCR-SSCP分析,最后用DNA测序分析和证实。结果:(1)450例当地居民筛查发现G6PD缺乏症患者48例(男31例,女17例)。(2)PCR-ARMS发现G1388A 21例(43.75%)、G1376T4例(8.33%),未见A93G。(3)PCR-SSCP发现27例异常,PCR—DNA测序结果与PCR—ARMS结果吻合。2份未知突变样本测序分析证实为C1311T。(4)测序发现复合型突变:1例G1376T/IVS-11T93C,1例G1376T/C1311T和1例G1388A/IVS-11'I'93C。结论:(1)云南玉溪G6PD缺乏症发病率为10.67%,男性13.78%.女性7.56%;男、女性别比例1.82。(2)云南玉溪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以G1388A突变最常见,其次是G1376T突变,两种突变共占52.08%,未发现A95G突变。(3)研究云南玉溪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型对指导优生、优育,预防该病的遗传传播.提高我省各地州人口素质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对开展G6PD缺乏症的基因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6PD酶活性的定量检测的可靠性。方法选取177例标本为检测标本,采用G6PD/6PGD比值法测定抗凝血G6PD/6PGD比值,同时采用全自动化生化仪定量检测标本G6PD酶活性,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结果G6PD/6PGD比值法测定抗凝血G6PD/6PGD比值检出45例缺乏(〈1.0);全自动化生化仪定量检测标本G6PD酶活性,也同样检出对应的45例缺乏(成人〈1300.OU/L,儿童〈1700.OU/L。新生儿脐血〈2500.OU/L);两种方法符合率为100%。结论全自动化生化仪定量检测标本G6PD酶活性准确性高、简单、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可对高发地区进行G6PD缺乏症的大规模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东莞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基因突变类型,为G6PD缺乏症的临床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进行G6PD酶活性筛查的患者资料,记录其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比值结果,随机抽取469例表型阳性样本,通过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检测其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采用G6PD/6PGD比值法共检测16 464例标本,检出阳性标本672例(G6PD/6PGD<1.0),检出率为4.08%。随机抽取样本中,检出基因突变460例,检出率为98.1%,其中G1376T突变173例、G1388A突变141例、A95G突变82例、G871A突变60例、G392T突变23例、C1024T突变14例;还检出中国地区G6PD少见突变基因型C1004T突变6例、T517C突变2例、C1360T突变1例;同时检出C1311T多态性65例和双重杂合突变96例。结论 东莞地区G6PD缺乏症发生率较高,G6PD基因突变类型具有中国人群普遍代表性,又有该地区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人群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及基因型. 方法 在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期间,用荧光斑点定性法对812例傣族居民进行G6PD缺乏筛查.用反向斑点杂交芯片和PCR-DNA测序法分析G6PD缺乏症的标本的基因型. 结果 云南西双版纳州傣族人群的G6PD缺乏症总发生率为9.73% (79/812),其中男性32例(9.07%,32/353),女性47例(10.24%,47/459).79例初筛G6PD缺乏标本65例检测出有突变,共检出8种基因突变类型,含16例1376G>T(24.24%)、10例1311C>T (15.15%)、9例1388G>A(13.63%)、7例392G>T (10.60%)、6例95A>G (9.09%)、5例1360C> T(7.57%)、2例871 G>A (3.03%)、1例1024C> T(1.52%),和6种复合突变包括2例G871A/C1311T(3.03%)、2例G392T/G1376T(3.03%)、2例G392T/G1388A(3.03%)、1例C1024T/C1311T(1.52%)、1例C1311T/G1376T(1.52%)、1例C1311T/G1388(1.52%).结论 云南西双版纳州傣族G6PD缺乏症检出率高,最常见的三种基因型是Gr6PD1376G>T、1311C>T和G6PD1388G>A.在西双版纳地区当地开展G6PD缺乏症的新生儿筛查、产前筛查和遗传咨询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佛山地区三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小儿G—6—PD缺乏症患儿基因突变类型。方法:使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mplitication refractorey mutation system ,ARMS)方法测定经C—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比值法二次检验证实的患儿42例静脉血,并对其中3例阳性标本进行分子克隆核测序。结果:42例标本中,G1388A突变17例,占40.5%;G1376T突变12例,占29%;A95G突变3例,占7.1%,未定型10例,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检测正确。结论:ARMS法是一种用于检测G-6-PD基因突变较理想的方法。G-6—PD基因突变型G1388A、G1376T及A95G是佛山地区G-6—四缺乏症的常见基因突变型。  相似文献   

8.
应用G6PD/6PGD比值法检验育龄夫妇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育龄夫妇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的患病率。方法:应用G6PD/6PGD比值法检测1000例育龄夫妇的G6PD。结果:检出G6PD缺乏的男28例,女19例,检出率分别是5,6%和3,8%,总检出率为4.7%。结论:G6PD/6PGD比值法简单、快速、较准确,是基层医院检测G6PD的较理想的方法。对育龄夫妇进行G6PD的检测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福建畲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福建畲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型特点,调查其G6PD缺乏症发生率及基因频率。方法用硝基四氮唑蓝(NBT)纸片法进行G6PD缺乏症定性筛查,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错配碱基PCR介导酶切位点/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DNA测序进行基因突变型鉴定结果在1820名青水畲族和764名穆云畲族人中,分别发现101例和104例酶活性异常,两地的致病基因频率分别为0.0607和0.1706。在穆云乡54例纯畲族血缘的样本中,共检出nt1376G→T突变38例、nt1388G→A突变12例、nt95A→G突变6例,三种基因突变型分别占70.3%,18.5%和11.1%;并发现1例nt1376G→T复合nt95A→G突变、1例nt1376G→T复合nt1388G→A突变。在青水畲族中发现6例nt1024C→T突变,占8.6%;发现1例392G→T突变,结论①nt1376G→T、nt1388G→A是幅建畲族中主要的基因突变型,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G6PD基因突变型,因而可能源于共同的祖先。②在畲族人群中发现nt1376G→T、nt1388G→A、nt95A→G、nt1024C→T和nt392G→T 5种基因突变型。③发现nt1376G→T复合nt95A→G突变、nt1376G→T复合nt1388G→A突变④nt95A→G是穆云畲族中另一种常见的基因突变型;1024C→T是青水畲族中常见的一种G6PD基因突变型。⑤明确青水畲族中G6PD基因频率为0.0607,穆云畲族中为0.1706,为上述地区G6PD缺乏症的防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中国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G6PD)c.1311C>T/IVS-11 93T>C基因多态性与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s,3’-UTR)的多态连锁相关性进行研究.同时了解粤东、华北地区健康人群中该突变基因的携带情况. 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化仪速率法测定G6PD活性,基因测序检测G6PD c.1311C>T/IVS-11 93T>C基因多态性.根据G6PD基因UTR区设计特异性引物,测序确证携带c.1311C>T/IVS-11 93T>C基因多态性的G6PD缺乏标本是否连锁有UTR单个碱基上的变异(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的变异. 结果 华南地区有39例G6PD缺乏样本检测到携带c.1311C>T/IVS-11 93T>C基因突变,其3’-UTR和5'-UTR端没有检测到SNP位点的变异.同时,我们研究发现G6PD酶活性正常的人群中也携带有c.1311C>T/IVS-11 93T>C变异,其在潮州、梅州各100名正常人群中发生率分别为15.7%和12%,在郑州和石家庄各50名正常人群中发生率分别为2%和8%.该变异在中国南方与北方的正常人群之间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粤东地区G6PD缺乏者中携带c.1311C>T/IVS-11 93T>C基因突变的样本并未发现连锁有UTR SNP位点突变.结论 关于G6PD c.1311C>T/IVS-11 93T>C基因突变与G6PD缺乏之间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居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分布特征,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揭示G6PD基因突变的异质性,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1090名当地水族居民采用噻唑蓝定性法、G6PD/6PGD活性比值法进行G6PD缺乏症的筛查,再经错配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分析法检测中国人中最常见的3种G6PD基因突变型:1376G→T、1388G→A、95A→G。结果表明:在受检的1090人中,共检出G6PD缺乏症98例,检出率8.99%,在G6PD缺乏症中检出最常见的3种G6PD基因突变型:1376G→T24例;1388G→A12例;95A→G9例;并在国内首次检出1376G→T、95A→G复合型突变1例。1376G→T突变频率为0.245;1388G→A突变频率为0.122;95A→G突变频率为0.092。结论:1376G→T、1388G→A、95A→G为贵州省三都水族居民的常见G6PD突变型,这个结果提示贵州三都水族与中国其它少数民族在起源上可能有共同的渊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基因型检测的新方法及深入了解梅县地区大学生G6PD缺乏症的流行特征。方法经G6PD酶活性定量测定法确诊为G6PD缺乏症患者,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基因突变类型,对所有样本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为7.5%。共发现17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最常见的2种基因型是G6PD Canton(1376G〉T)和G6PDKaiping(1388G〉A),占70%以上;接下来的是G6PDGaohe(95A〉G)、G6PD Union(1360C〉T)、G6PD Chinese.4(392G〉T)、G6PD Chinese-5(1024C〉T)。此外,5.33%(4/75)的G6PD缺乏症患者没有发现任何突变。结论高分率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是一种陕速、廉价、有效的G6PD基因型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比值与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跨跃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结合单管多重PCR以及PCR-反向斑点杂交法(RDB)技术对182例孕妇分别进行α地中海贫血(--SEA、-α3.7、-α4.2缺失型突变)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17种常见的点突变)检测,并将其分为α地中海贫血组、β地中海贫血组、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组和健康对照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红细胞G6PD/6PGD。结果单纯α地中海贫血患者缺失型突变类型的构成比依次为--SEA/αα(54.17%)、αα/-α4.2(20.83%)、αα/-α3.7(12.50%)、--SEA/-α4.2(8.33%)、--SEA/-α3.7(4.17%)。β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分布情况依次为CD41-42-TTCT(33.33%)、CD17 A→T(20.51%)、IVS-Ⅱ-654C→T(20.51%)、-28A→G(12.82%)、CD27-28+C(5.13%)、βE GAG→AAG(5.13%)、CD43G→T(2.56%)。α地中海贫血组、β地中海贫血组及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组的红细胞G6PD/6PGD比值分别为1.69±0.39、1.66±0.32及1.70±0.27,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36±0.26,P〈0.05);α地中海贫血组、β地中海贫血组及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组的G6PD/6P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6PD/6PGD测定对地中海贫血初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广西瑶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特点,并与汉族作比较。方法 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RMS)法对广西瑶族34例和汉族37例G6PD缺乏进行中国常见的三种G6PD基因突变型筛查。结果 广西34例瑶族G6PD缺乏的基因型分别为G1376T 14例(41.2%),G1388A9例(26.5%),A95G5例(14.7%),C1311T1例(2.9%)。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佛山地区孕产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状况,探讨干预指导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12月到该院产检的孕产妇及其丈夫各1 646例,以反向膜杂交法检查夫妇双方的G6PD基因、以生化仪法检测G6PD活性,分析两性基因突变率、酶活性缺陷率,给予遗传咨询指导并跟踪随访新生儿G6PD基因突变与酶活性低下情况。结果 G6PD基因突变率男性4.7%,女性2.3%;G6PD酶活性缺陷率男性3.5%,女性1.6%;G6PD基因突变发生较高的位点是G1376T(36.2%)、G1388A(21.6%)、A95G(13.7%)和G1024T(11.2%)。结论佛山地区是G6PD缺陷高发地区,G1376T、G1388A、A95G和G1024T是主要的点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病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NADP+氧化还原酶法,对11 085例(男6 440例,女4 645例)就诊患儿进行红细胞中G6PD活性的定量检测.结果 在11 085例受检者中,检出G6PD缺乏者677例,总检出率6.1%.其中男婴545例,占男婴检查人数的8.46%(545/6 440);女婴132例,占女婴检查人数的2.84%(132/4 645).结论 成都地区G6PD缺乏症检出率较高,应在新生儿期常规开展G6PD检测,及早诊断,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预防由G6PD缺乏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核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病。本文探讨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经济实用的G6PD缺乏症分子诊断技术。方法采用DNA测序技术通过双盲法对所建立的单管多重PCR结合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所建立的新技术可成功地检出上述中国人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并能清楚区分男性杂合子、女性杂合子或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盲法分析结果显示,该技术对经DNA直接测序确诊的G6PD标本的诊断准确度和重复性均达到100%。结论单管多重PCR结合分子杂交技术可准确、快速地检测中国人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且具有经济和实用的优点,非常适合于G6PD缺乏症的大人群分子筛查和临床样品的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