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5):376-376
在五型病毒性肝炎中,以乙型肝炎(乙肝)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最为严重。急性乙肝易发展成慢性,其中一部分可演变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不仅可预防乙肝,也可预防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由于丁型肝炎病毒必须在HBV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因此,接种乙肝疫苗还可预防丁型肝炎。自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将乙肝疫苗纳入 相似文献
2.
乙肝疫苗应用后不同时期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广泛使用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感染情况,为乙型肝炎(乙肝)的预防提供决策。方法以全市18岁以下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人群中HBsAg携带情况。结果2000年监测检测12847人,HBsAg阳性1097例,阳性率8.54%;2006年共检测102699人,HBsAg阳性者2 399例,阳性率2.34%。随着2000年对全市1岁~18岁人群乙肝疫苗查漏普种和卫七项目乙肝疫苗实施,尤其是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各个年龄段乙肝疫苗接种率大幅度的提高,经过六年时间18岁以下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72.59%,(0~、4~、8~、12~、15~18)岁组HBsAg携带率分别由2000年的3.76%、4.74%、5.59%、8.51%、12.58%下降到2006年的0.30%、1.39%、2.52%、3.03%、2.98%,各年龄组HBsAg携带率下降非常显著。结论各年龄组人群中HBV携带率的下降与乙肝疫苗接种有直接关系,乙肝疫苗对控制乙肝感染效果明显,提示我们除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外,成人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应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富阳市医院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阳市自2002年10月1日将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为评价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对2003~2006年医院产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作为HBV感染的高危人群[1]是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重点对象之一.为了解母亲HBV携带状况与其子女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的关系,我们将HBsAg阳性母亲及新生儿配对进行了五年随访观察,并对HBeAg同时阳性的母亲之幼儿的免疫状况进行分析.1对象与方法1.1以某乡HBs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按0、1、6月程序接种三剂(5μg/剂)Merck血源疫苗(免疫组),另一组不接种乙肝疫苗(对照组).1.2于接种后5年对上述两组幼儿及其母亲配对抽血,作HBV五项标志物测定.HBsAg…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抗体持久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制剂,我区已全面推广使用并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为了解我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及其持久性,于1994-1995年在我院门诊对1~6岁在新生儿期已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抗一HBs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庄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8):645-646
2005年12月10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在继续做好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计划免疫同时,应加强对新生儿以外人群(包括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和高危人群)进行乙肝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是世界性传染病,人群感染率分布不均衡。HBsAg携带率在西欧、北美为0.1%~0.2%,东南亚、非洲和我国为10%或更高〔1〕。而防治乙型肝炎的手段主要依靠乙肝疫苗免疫,因此在儿童中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有着重要意义。武汉市实施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经历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第二阶段是2003年实施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免费为新生儿接种疫苗。为全面了解武汉市儿童HBsAg携带率,评价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效果,于2006年9~11月对武汉市4~14岁(2002年前)和1~3岁(2003年后)儿童开展了乙肝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9.
10.
乙型肝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壮年。新生儿感染后常易转变成HBSAg携带者,成为传染源,危害人群健康。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特异性免疫制剂,对此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2]。为观察本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阻断水平传播的免疫效果,现抽取全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不同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乙型肝炎疫苗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降低儿童中HBsAg的携带率,控制乙肝发病。自1992年本市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并逐步在学龄前儿童和学生中扩大免疫,为评价本市不同地区乙肝疫苗接种和免疫效果,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有关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但接种后若干年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和感染情况报道尚少。为此,我们对无锡市138名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3~8年的免疫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同人群中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和感染情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14.
四川省1999—2000年乙型肝炎发病的队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分析四川省乙型肝炎流行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等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队列分析方法对四川省1990-2000年报告的乙型肝炎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1990-2000年的11年间,0岁组儿童乙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出生队列儿童的乙型肝炎报告率都随其年龄增长而增加,同时,20-40岁妇女的平均乙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出生队列儿童的乙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均随其年龄增长而增加,可能与HBV经母婴传播引起儿童发病是逐渐凸现,一个病例被报病多次,儿童出生后以HBV的暴露如预防性和治疗性注射等医源性感染逐年增加有关。由于经济的原因,接种工作无法重点保证新生儿这个目标人群,接种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没有充分发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阴断HBV母婴传播的应有作用。结论 大力推广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提高12月龄内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降低不安全注射等医源性感染的危险,是遏制四川省儿童乙型肝炎发病上升趋势和降低全人群乙型肝炎发病率的主要措施。在社会经济不发达地区推广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需要一定的政府投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与完成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全程免疫的关系。方法利用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调福建省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各因素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完成3种疫苗全程免疫的影响因素,分层分析研究乙肝疫苗政策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有1 443名儿童纳入分析,χ2检验显示,乙肝疫苗首针接种不及时与及时组间(〉24hvs.≤24h)儿童完成3种疫苗全程免疫不同,及时组儿童显著高于不及时组儿童(χ2值分别为457.29,、42.96和74.95,P值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者完成乙肝、百白破和麻疹疫苗全程免疫的OR值(95%CI)分别为24.36(14.46~41.05)、1.71(1.28~2.29)和2.35(1.68~3.30)。城区儿童完成百白破、麻疹疫苗的OR值分别为0.59(0.45~0.77)和0.36(0.26~0.48)。分层分析显示,乙肝疫苗政策有效降低了及时接种乙肝首针与完成乙肝全程免疫的关系(政策实施前后OR分别为68.09和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及时接种乙肝首针能提高乙肝、百白破和麻疹疫苗全程免疫。 相似文献
16.
桐庐县正常人群乙型肝炎感染及HBsAg携带情况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为明确防治重点,从1993年开始,对桐庐县正常人群乙型肝炎感染及HBsAg携带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2552名2~14岁儿童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是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HBV在人群中的携带率为10%-15%。儿童HBsAg阳性、HBeAg阳性达70%,故儿童HBsAg阳性多数有传染性,可造成托幼机构的水平传播。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慢性HBV感染并最终控制乙肝的惟一有效手段。笔对贵州省人民医院收集的2552名2—14岁儿童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east—derived hepatitis B vaccines,YDV)后的免疫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倪健儿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12):1067-1067
拜读贵刊2004年第5期第376页庄辉教授关于《加强新生儿以外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述评文章,文中提出了我国乙型肝炎(乙肝)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免疫策略及我国乙肝计划免疫新的工作重点。我深表赞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疫苗未及时接种的追踪管理效果.[方法]对245名首针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的原因及定时追踪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追踪接种管理,在30d内完成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2.3%.[结论]1个月内定期追踪接种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生后24h内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首针(HepB1)及时接种的影响因素,为提高HepB1及时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以调查地类型、住院分娩、监护人职业、文化程度、民族、是否知道接种疫苗、是否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等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结果852名调查儿童中,HepB1及时接种234名,及时接种率27.46%。其中在县级及以上医院出生的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54.05%,在乡级卫生院出生的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46.86%,在家中出生的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6.71%。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分娩、儿童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是影响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调查地类型、监护人职业、民族、是否知道接种疫苗、是否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等虽与HepB1及时接种有关联,但并不是影响因素。结论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大素质教育的投入,是提高HepB1及时接种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