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中自体血回收加等容性血液稀释(ANH)的可行性并与单纯术中自体血回收做比较.方法 择期全髋置换术2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例,术中自体血回收 ANH;对照组:12例,术中自体血回收.分别监测采血前、采血后即刻、术毕、术后1d的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术中失血及输血情况.结果 采血后即刻实验组Hb、HCT、PLT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T、APTT明显延长 (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无明显差别.实验组无一例输库血,对照组4例需输异体血,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NH加术中自体血回收是减少全髋置换术中失血及输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血液稀释在孕产妇失血性休克中对循环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孕产妇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组(Ⅱ组),每组25例。Ⅱ组于麻醉后、手术之前,在15~25min内经颈内静脉加压输入RLS及6%HES15~30ml/kg(晶∶胶=1∶1),使血容量迅速恢复。Ⅰ组除外血液稀释,其余处理同Ⅱ组。组间和组内比较各时点血流动力学、Hct、Hb、PLT、输血量及凝血功能等的变化。结果:血液稀释完成即刻(T1),Ⅱ组各生命指征与入室时(T0时点)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显示休克生命征明显缓解;T1时点Ⅱ组各生命征与Ⅰ组比较,休克生命征缓解,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Hb、Hct和PLT、APTT、PT、FiB在T1时点较T0时点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显示血液明显稀释;输血量Ⅱ组明显少于Ⅰ组(P<0.01)。结论:急性血液稀释能迅速缓解孕产妇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休克生命征,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并不影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在脊柱外科手术中控制性降压联合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控制性降压(CH)联合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ASAⅠ~Ⅱ级脊柱手术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ASAⅠ~Ⅱ级脊柱手术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_1)和手术开始前(即血液稀释后)(T_2)、术毕(T_3)、术后第一天(T_4)以及术后第五天(T_5)的Hct(红细胞比容)与Hb(血红蛋白)的数值。结果:相比T_1时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组间的T_2、T_3、T_4及T_5等各时点Hct和Hb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Hct和Hb指标在T_2时点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脊柱外科手术时采取CH联合ANH治疗,既能使血压保护得到充分完成,又能使同种异体输血情况降低,使患者失血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后心肺转流(CPB)期间凝血功能的变化,术中、术后输血量和术后24 h引流量,探讨在CPB下心内直视手术中血液保护方法。方法:选取CPB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病人40例,ANH组20例,AHH组20例,ANH组在诱导后自中心静脉采血,手术结束前回输体内。两组病人用血液回收机回收的术中出血,术中或术毕将洗涤后的红细胞均回输体内。所有病人在麻醉诱导后(T1)、CPB停机鱼精蛋白中和后10 min(T2)和手术结束时(T3)采集中心静脉血测定全血激活凝固时间(gbACT)、凝血速率(CR)、血小板功能(PF)、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记录术中、术后用血量和24 h引流量。结果:两组病人血常规检测,ANH组Hb在T2时刻低于AHH组(P0.01),T1、T3时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凝血功能监测,ANH组PT值在T2、T3点比AHH组延长(P0.05),APTT、TT、Fi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noclot血小板功能实验检测,gbACT、CR、FP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H组输悬浮红细胞和血浆量均少于AHH组(P0.05),ANH组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AHH组(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不影响凝血功能,可达到减少用血的目的,且效果优于急性高容血液稀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培养凝固酶阳性球菌(金葡菌)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改变.方法 检测37例血培养金葡菌感染患者和41例血培养凝固酶阴性球菌感染患者血浆的PT、APTT、FIB、D-二聚体,并与4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金葡菌组与凝固酶阴性球菌组、健康对照组比较,PT、APTT均延长(P<0.01),D-二聚体浓度升高(P<0.01),FIB含量降低(P<0.01).凝固酶阴性球菌组与健康组比较,APTT、D-二聚体均有显著差异(P<0.01),PT、FIB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培养金葡菌感染对患者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导致PT、APTT明显延长,D-二聚体含量升高,FIB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不同人工胶体液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时对围术期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ASA Ⅰ~Ⅱ级择期肝胆、食管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n=15),6%羟乙基淀粉组(HAES,Ⅱ组,n=15)和聚明胶肽组(Ⅲ组,n=15).Ⅱ组和Ⅲ组于术前1h分段实施AHH联合尼卡地平降压,术中均连续监测MAP、HR、SPO2、CVP,分别记录血液稀释前(T0)、诱导后3min(T1)、诱导后10min(T2)、稀释后15min(T3)、术毕(T4)上述指标,并于稀释前、稀释后15min,术毕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1B)、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计量术中尿量、输血量、出血量.结果 Ⅱ组和Ⅲ组输血量少于Ⅰ组,而尿量多于1组(P<0.05),AHH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与T0比较Ⅱ组和Ⅲ组Hb、Hct、Plt及Fib显著降低,稀释后与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毕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在AHH后明显延长(P<0.05),但基本都处在正常范围,且术毕基本恢复术前水平.PTT在AHH后各时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HAES与聚明胶肽均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的容量替代治疗,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凝血与纤溶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生理盐水组及葛根素组,每组8只.颈总动脉快速放血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检测休克后0.5h、2h、4h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D-二聚体(DD)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浆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葛根素对失血性休克凝血及纤溶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PT、APTT时间缩短;FIB含量先升高后逐渐降低,D-二聚体含量逐渐增加;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休克后生理盐水复苏,PT、APTT 2h、4h略有延长(P<0.01);FIB无明显改变,D-二聚体含量略有下降(P<0.01或P<0.05);血浆MDA水平无明显影响,红细胞SOD活性在复苏4h后降低(P<0.05).与休克组相比,用葛稂索联合生理盐水治疗后PT、APTT时间延长,FIB含量和SOD活性均显著增高,D-二聚体含量与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且作用效果强于单纯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结论:葛根素能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时的凝血与纤溶功能紊乱,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6 %羟乙基淀粉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NH)对患者凝血曲线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全麻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 2 0例 ,在麻醉后手术前采血 (1 5ml/kg) ,同时等速输入等量的 6 %羟乙基淀粉。检测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观察凝血液体时相 (SonACT)、信号达峰时间、凝血速率、最大凝血信号变化。结果 ANH后 ,红细胞压积 (Hct)、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达到中度血液稀释标准 (Hct0 .2 5~ 0 .30 ) ;PT明显延长、血小板显著降低 (P <0 .0 5 ) ,但仍在正常范围内 ;SonACT、信号达峰时间、凝血速率和最大凝血信号均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自体血回输后 ,所有检测值和稀释后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中度的ANH对凝血曲线和凝血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血液生理和肝肾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开颅术患者40例,ASA分级为Ⅱ~Ⅲ级,术前无贫血、凝血障碍和肝肾功能异常,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麻醉稳定后放血(15ml/kg),同时经肘静脉等速输入等量的6%羟乙基淀粉(稀释组);另一组传统输血为对照(输血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抽血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在术前和术后1天抽血查肝肾功能,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入总量和尿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稀释组需异体血量显著低于输血组。两组患者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P<0.05)、PLT显著降低,但在正常范围内,输血组变化比稀释组明显,均超过正常范围;术后输血组患者GPT升高,平均值达44.5U,其中9例异常(>45U),4例BUN异常,稀释组术后BUN无明显变化。结论 ANH和传统输血方法相比对血液生理和肝、肾等器官的影响较小,更安全,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陈柏庆  章健  隋玉军  王欣  王跃东 《广东医学》2008,29(11):1833-1835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LC和OC的患者,分别为30例,取4个时间点:术前1h、术后24,48,72h,分别检测患者的Plt,PT,APTT,TT,FIB,D-D,所得结果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①Plt,TT:两组术后组内、组间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PT,APTT:PT值在LC术后均延长,而OC组缩短,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PTT值在LC组术后缩短,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PTT在OC组术后缩短不明显,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FIB:两组术后均明显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D-二聚体:两组术后均明显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OC组升高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C和OC后均出现凝血功能增强,抗凝作用下降,术后血液均处于一定的高凝状态,但LC对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凝血的作用可能较弱,表明LC对组织的损伤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223例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鼻咽癌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APTT、Fib、D-二聚体)的血浆水平均比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和Ⅳ期的鼻咽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Ⅰ期+Ⅱ期鼻咽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PT、APTT延长以及Fib、D-二聚体升高,提示鼻咽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而且Ⅲ期和Ⅳ期的鼻咽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更高,提示鼻咽癌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的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对鼻咽癌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脊柱手术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从骨科术后感染角度探讨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安全性。方法 4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各20例。观察组入室后以4ml/(kg·h)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同时以4%佳乐施20ml(/kg·h)的速度于术前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30min;对照组入室后以4ml/(kg·h)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分别于麻醉前(T0)、术中2h(T1)、术毕(T2)检测各时点红细胞压积,检测T0、T1、术后24h(T3)各时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hs-CRP。结果 (1)Ⅰ组Hct在T1时明显低于稀释前(P<0.05)及Ⅱ组(P<0.01),在T2时略高于Ⅱ组,但差异无显著性;(2)Ⅰ组PT及APTT在T1时较T0延长(P<0.05),但都在正常范围,术后1d组间无差异;(3)两组内在T3比较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T0(P<0.05),两组间在T3时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但hs-CRP水平显著增加,预示术后感染机率增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组(ANH组)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AHH组)各20例。ANH组和AHH组麻醉后分别行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于稀释前(T1)、稀释后10分钟(T2)、稀释后1小时(T3)、稀释后2小时(T4)和手术结束时(T5)共5个时间点分别记录MBP、CVP、HR、CCO和SVV,动脉血气测Hb、Hct、K+、Ca2+和Na+,静脉采血测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记录采血量、出血量和异体血输入量,并进行三组间和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较。结果三组MBP、HR、CCO、SVV在稀释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ANH组和AHH组Hb、Hct、PLT、K+和Ca2+稀释后10分钟(T2)明显低于稀释前(T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结束时显著上升,但在正常范围内,Na+变化不明显。PT和APTT在稀释后与稀释前相比明显延长(P〈0.01),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ANH组和AHH组FIB在稀释后与稀释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在手术结束时明显上升,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且上升都在正常范围内;三组失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NH组和AHH组异体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中,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流动力学、电解质和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且能显著减少异体输血量,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蒋晖  刘宁 《新疆医学》2004,34(3):28-30
目的评价急性等溶性血液稀释(ANH)与控制性降压(CH)联合应用在消化道肿瘤围术期的血液保护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消化道肿瘤根治术45例,随机分为3组1组行ANH;2组行ANH+CH;3组为对照组.当Hb<85 g/L时输异体血.计算各组病人术中失血量及异体血需求量.连续监测HR、ECG、BP、CVP,于麻醉前、麻醉后30分钟及手术结束后分别测定凝血四项(PLC、Fbg、FT、APTT).于麻醉前、麻醉后30分钟、手术结束后、术后1天及7天测定Hb及Hct值.结果ANH+CH能使术中失血量减少约40%.ANH、ANH+CH明显减少异体血需求量,但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虽有PLC,Fbg的明显降低和PT、APTT的明显延长,但各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ANH+CH能有效减少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病人术中失血及异体血需求量,且对血液动力学及凝血功能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朱钧  赵晓亮  冯晖  郑宏 《新疆医学》2007,37(6):8-12
目的:观察脊柱手术中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对机体凝血功能影响及降压效果分析。方法:将随机选择的骨科手术患者36例,分为对照组(工组),AHH组(Ⅱ组)和AHH+CH组(Ⅲ组)。AHH组在手术开始前进行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CH组在血液稀释后术中控制性降压至基础血压的75%。观察术中出血,记录输血情况;监测血流动力学,并分别于血液稀释前(T0)、稀释后10min(T1)、手术开始后40min(T2)、术后第1天测血常规、红细胞比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Ⅲ组失血与Ⅰ组和Ⅱ组比明显减少(P〈0.05);Ⅲ组病人术中输血倒数明显少于Ⅰ纽和Ⅱ组,输血量相比Ⅱ扣Ⅲ组比Ⅰ组明显减少。各组血流动力学稳定,各纽凝血功能变化无差并且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怠性高容性血液稀释或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有利于减少并体输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血清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0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9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接受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研究组接受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28 d病死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PT、APTT、TT、FIB、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TT缩短,血浆FIB水平升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降低,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研究组PT、APTT、TT短于对照组,血浆FIB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手术(D2,D3)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以及术前应用立止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立止血及对照二组.术前5 min分组静注立止血2 kU或生理盐水5 ml.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30 min和1 h及术毕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对照组给药后30 min、1 h及术毕,PT、APTT均延长,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立止血组术中PT、APTT延长,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毕PT、APTT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胃癌根治术前静注立止血2 ku可使术中凝血时间趋于正常,从而减少术中渗血,而对术后凝血时间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对老年手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和输异体血比率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输液组(L组)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组(H组)各24例。均选用硬膜外麻醉,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心电图(ECG)、中心静脉压(CVP)和尿量,并记录术中输血量和输液量,测定2患者术前(T_0)、血液稀释后(T_1)、术后(T_2)、术后24 h(T_3)和术后3 d(T_4)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和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结果 H组血液稀释后,CVP明显增高,Hct和Hb显著下降(P<0.05),PT延长(P<0.05),APTT、FIB无明显变化,PLT降低(P<0.05),并于3 d后逐渐恢复。而L组Hct、Hb显著下降(P<0.05),余指标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L组输异体血9例(37.5%),H组2例(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高容血液稀释不影响老年人术中凝血功能,并能够降低输血率,起到了血液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6%贺斯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以6%贺斯(羟乙基淀粉)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时对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37例,待麻醉稳定后,由桡动脉匀速采集全血,同时经外周静脉以同样速度输入6%贺斯行中度等容血液稀释。分别于血液稀释前(T1)、稀释达目标红细胞压积(Act)后即刻(T2)及稀释后30min(T3)由中心静脉采取血样,测定血红蛋白含量(Hb)、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正常化比值(INR)、部分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浆浓度。 结果 (1)血液稀释后的Hct都降低至30%左右;Hb显著低于稀释前(P<0. 01),达到了中度血液稀释的目的。(2)与血液稀释前比较,稀释后的血小板计数(Plt)无显著改变,APTT延长(P<0. 05),PT及INR延长(P<0. 01),FIB血浆浓度仍在正常范围(P>0. 05)。以上各项参数在稀释后的两时间点间均未见明显差异。( 3 )TAT血浆浓度在血液稀释前、后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 05)。 结论 血浆TAT浓度并未随血液稀释而下降。提示既有血液稀释和贺斯对促凝血系统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有血液稀释对抗凝血系统可能存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术前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ICS)用于脑肿瘤手术患者的节血效果和对凝血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择期脑肿瘤手术患者(估计出血量〉800ml,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15例。Ⅰ组采用AN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Ⅱ组采用单纯术中自体血回输,Ⅲ组为未处理组。分别检测麻醉前(T1)、采血后10分钟(T2)、保存的自体血(包括术前和术中)回输前10分钟(T3)、回输后10分钟(T4)、术后24小时(T5)、术后48小时(T6)各时点的血色素(Hb和Hct)水平、凝血功能(PT、APTT、FIB)、血电解质(K+、Na+、CL-)及术中术后出血量及异体输血情况。结果三组血清电解质变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比容未见明显差异(P〉0.05);APTT指标Ⅰ组与Ⅱ组在T3和T4都有延长,但Ⅰ组在T5和T6时已经恢复到术前水平(P〈0.01),而Ⅱ组和Ⅲ组在T5和T6时未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术前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未增加手术风险,并且可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