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亦称变应性血管炎,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皮肤小血管炎,临床上以多形性皮疹为主要表现,病程相对较长,预后较好。西医治疗该病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组胺药及对症治疗为主,但部分药物副作用大,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有限、依赖且反复发作。临床上蒙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疗效较好,本文简述1例以过敏性紫癜诊断后治疗效果欠佳,后行病理检查确诊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病例进行分析并简述蒙西医结合诊疗体会。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年来用蒙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1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7例中2~10岁12人,15~25岁5人。确诊为典型皮肤紫癜和关节表现者10例,腹型过敏紫癜者5例,肾脏病变者2例。2治疗方法蒙药治疗用13味红花丸,每日服2次,每...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经常发于2~8岁的儿童,春秋为多发季节,临床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该病容易反复,有30%~50%的患者可合并肾脏损害,甚至出现急性肾炎或迁延为慢性肾炎.本文用川芎嗪伍用中药方剂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4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综合征。其病情轻重及远期预后主要取决于胃肠道和肾脏受累的程度 ,以及是否具有反复发作的过程 ,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1 996~ 2 0 0 1年 ,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36例 ,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6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儿科学》[1 ] 小儿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确定诊断。1 2 一般资料 全部 72例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36例 ,男 2 2例 ,女 1 4例 ;年龄 4岁 1例 ,4~ 8岁 1 8例 ,8~ 1 4岁 1 7例 ;病程 <3日 2…  相似文献   

5.
杜洪喆 《北京中医》2007,26(6):349-350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大多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皮疹反复出现迁延难愈、肾脏受累可致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影响患儿生活和健康。目前认为本病是多种致敏因素使具有敏感素质的机体产生变态反应而引起,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经常发于2~8岁的儿童,春秋为多发季节,临床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该病容易反复,有30%-50%的患者可合并肾脏损害,甚至出现急性肾炎或迁延为慢性肾炎。本文用川芎嗪伍用中药方剂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4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紫癜是侵犯皮肤或其它器官的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临床上以皮肤或粘膜反复出现紫红色斑片,常伴有关节痛、腹痛及肾脏病变为主要表现。笔者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简称紫癜性肾炎,是一种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基本病变的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发病率高,病情反复,迁延难愈,预后不佳。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过敏性紫癜是以全身性弥漫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表现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伴有以Ig A为主的免疫沉积。临床以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和肾炎为主要表现,其中儿童肾脏受累发生率为20%~60%~([1])。过敏性紫癜所引起肾实质损害称为紫癜性肾炎,其预后较差,且易复发、较难治愈,部分病程迁延,可发展至肾病综合征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多样,但以血尿伴蛋白尿型为最~([2]),其易于反复,故其治疗也成为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肾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4年5月~2008年9月117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资料,对过敏性紫癜的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肾脏受累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在6~13岁者占81.23%,平均年龄(9.0±2.7)岁;9月~次年3月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的85.12%;感染仍是主要诱因(37.27%);35.45%因以胃肠症状首发而误诊。②紫癜以双下肢最多见(99.32%),57.46%出现反复出现,71.05%紫癜于30天内消退。③56.13%出现肾脏损害,95.40%发生在起病3个月以内,临床上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42.15%),病理改变Ⅱ级以上者占75.38%,急性期没有出现肾功能不全。④发病年龄在10岁及以上,反复性紫癜发作超过30天者存在明显肾脏损害易感因素(占87.62%)。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生急性期肾衰竭较少见,但肾脏病理改变相对严重;尤其起病年龄10岁以上、紫癜反复超过1个月是儿童过敏性紫癜易发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孟春歌 《光明中医》2008,23(6):754-754
过敏性紫癜是一以全身性小血管损害为主要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最常侵犯皮肤、胃肠道、关节和肾脏。它引起的继发性肾脏损害,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全身性小血管炎累及肾脏引起的肾炎,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女比例为5:1,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情迁延,可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2.
紫癜性肾炎中西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基本病变是全身弥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伴肾脏损害者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简称紫癜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在过敏性紫癜中的发生率国内报道30%~50%,肾活检显示过敏性紫癜患者几乎100%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HSP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紫癜性肾炎,是HSP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HSP肾炎病程和预后的决定因素之一,它属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范畴。紫癜肾炎发病率占HSP患者的20%~100%,国内报道有30%~50%,国外有以肾活检为诊断标准则发病率高汰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浅谈透邪清热法在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洪喆 《北京中医药》2007,26(6):349-350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大多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皮疹反复出现迁延难愈、肾脏受累可致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影响患儿生活和健康.目前认为本病是多种致敏因素使具有敏感素质的机体产生变态反应而引起,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克青  史学 《北京中医》2001,20(6):28-28
许兰-亨诺综合征又称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血小板不减少为特征,常伴关节肿痛、黏膜出血、胃肠道和肾脏病变等.多见于3~14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过敏性紫癜的患儿中,皮肤型和关节型最为常见,且反复出现皮疹,关节肿痛以致活动障碍.我们利用中药外洗皮肤及关节,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许兰-亨诺综合征又称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血小板不减少为特征,常伴关节肿痛、黏膜出血、胃肠道和肾脏病变等.多见于3~14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过敏性紫癜的患儿中,皮肤型和关节型最为常见,且反复出现皮疹,关节肿痛以致活动障碍.我们利用中药外洗皮肤及关节,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住院的503例过敏性紫癜病人,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总结各类型紫癜的蒙医辨证治疗。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03例过敏性紫癜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皮肤型过敏性紫癜的有效率为95%,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有效率为95%,关节型过敏性紫癜的有效率为100%,肾型过敏性紫癜的有效率为95.7%,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的有效率为98.77%,总有效率达94.63%。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儿童过敏性紫癜114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149,1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表现、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结果:本病发病以4岁以上儿童多见,平均发病年龄7.8岁,冬春季发病率占全年的69.2%,55.76%有诱因,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5.0%。本组患儿皮肤受累100%,关节受累61.5%,肾脏受累30.0%,消化道受累26.9%。治疗后皮疹在3-5天明显消退,关节及消化道症状1~3天明显缓解,肾脏损害78.57%在出院时恢复正常。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瘢主要累及皮肤、关节、消化道及肾脏,治疗应根据受累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陈涓涓  杨燕 《北京中医药》2017,36(3):285-287
正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多发生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男多于女,主要累及皮肤、关节、消化道、肾脏等部位,其中累及消化道的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1]。笔者以腹型过敏性紫癜、激素、中医药治  相似文献   

20.
黄芪注射液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4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全身性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损害的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及肾小球肾炎等为特征的综合征。其并发的临床肾脏损害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国内报道发生率为30%~50%^[1]。本病多发生于儿童,2~15岁多见,高峰年龄4~5岁,也可见于成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冬春季发病率较高。笔者于1998~2003年应用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4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