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压力源即应激源,是某种事物或环境引发人体生理或心理的一系列紧张状态。长期处于高水平应激状态,易引发职业倦怠感、心身耗竭综合征等,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社会支持指社会各方面给予个体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反映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对应激起缓冲作用的同时,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调查护士工作压力源,探讨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护士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护士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讨减轻护士职业压力的有效措施.方法 以武汉市某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护士200名为被测试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护士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 护士承受着较大程度的压力;护士的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压力呈显著负相关,职业压力越大,主观幸福感越低;护士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护士职业压力、社会支持水平可以显著地预测其主观幸福感.结论 护士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潜在关联,这给医院管理者们在对护士进行培养、管理时提供了良好的实证依据,有助于制订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描述临床护士的职业压力及其社会支持情况,探讨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尤其是家庭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287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职业压力评分均值为3.38±0.79,处于中度压力水平,其中最大的职业压力来源是认为护理是高风险职业,其次是经常超时工作及工作强度大。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水平呈负相关(r=-0.446,P〈0.01),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家庭支持。结论:护士受到来自护理职业的压力较高,主要为护理是高风险的职业、经常超时工作及工作强度大。家庭支持对缓解护士的压力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源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60名护士的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情况.[结果]护士工作怠倦轻度检出率24%、中度检出率22%、重度检出率3%;内外科护士人格解体水平要显著高于手术室(P<0.05);工作压力水平外科高于其他科室;手术室护士得到社会支持度大于其他科室(P<0.05);护士工作倦怠与压力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护士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应当重视护士的工作倦怠问题,并充分考虑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源和工作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柳燕  吴丹 《当代护士》2016,(9):24-26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承诺水平与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承诺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3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职业承诺总分(75.38±13.08),护士职业承诺与其工作压力呈显著负相关(r=-0.401,P0.01),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576,P0.01),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158,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从临床实际出发,从实处着手,帮助护士缓解紧张情绪及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及社会支持度,从而提高护士职业承诺水平,稳固护理团队。  相似文献   

6.
李桃梅 《全科护理》2011,(36):3365-3365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帮助管理层及护士本人正确识别工作压力,针对性地减轻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运用护士心理健康量表,对38名儿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依次为个体内压力源、人际间压力源、个体外压力源。个体内压力源主要表现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担心操作一次性不能成功、担心自己的工作不能被病人及家属认可;人际间压力源表现为病人对护理工作的不合作、担心病人及家属的无理取闹;个体外压力源主要表现在工资待遇低、对病人家属的不礼貌感觉压力大、对自己的某些操作缺乏信心。[结论]应用最多且有效地应对策略是提高儿科护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加强儿科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护士责任心及心理适应能力、采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护士职业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菊芬  陈旭 《护理研究》2007,21(8):2180-2181
护士的职业压力既是影响护士健康的重要因素,又是影响其工作质量的重要变量。国外研究表明,护士的职业压力影响工作满意度;也有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源与满意度没有任何关系。而国内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为了了解国内护士职业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本研究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调查护士的职业压力源和工作满意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对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更好地适应现代护理的要求,为患儿提供优良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某三甲医院合同护士社会支持及职业压力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合同护士社会支持的情况,并探讨社会支持对其职业压力的影响.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随机调查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235名合同护士,并以125名正式护士作为对照组.结果:合同护士主、客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得分均低于正式护士,但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比正式护士高,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会支持与职业压力呈负相关.结论:合同护士的社会支持影响其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承诺与其工作压力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护士职业承诺量表对32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职业承诺总分为(2.38±0.29)分,护士职业承诺与其工作压力呈负相关(r=-0.301,P<0.01),与其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270,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对其社会支持力度,从而提高护士的职业承诺水平,稳定临床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1.
基层医院儿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是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这是压力学之父塞利的观点,而凡是能够对身体施加影响而促发机体产生压力的因素均称为压力源。现在从事护理工作的人群已和职业经理人、学校老师并称为职业压力最大的三个群体。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医院的地位以及社会对她们提出的要求等因素,都是压力所在。而作为一名从事基层医院儿科护理工作十余年的护士,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儿科护士存在的压力源。这些压力源的存在,对护士身心造成诸多不容忽视的影响,并且导致对工作的倦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对4家综合医院的医生(138人)、护士(162人)分别进行量表测查,其中对护士进行工作倦怠量表(MB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测查,医生仅进行工作倦怠量表的测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的MBI测查结果显示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评分显著高于医生,而工作成就感评分则显著低于医生;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明显高于医生,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者,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而其工作压力源评分均显著高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护士职业倦怠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负相关,而工作成就感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结论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对4家综合医院的医生(138人)、护士(162人)分别进行量表测查,其中对护士进行工作倦怠量表(MB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测查,医生仅进行工作倦怠量表的测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的MBI测查结果显示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评分显著高于医生,而工作成就感评分则显著低于医生;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明显高于医生,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者,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而其工作压力源评分均显著高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护士职业倦怠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负相关,而工作成就感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结论 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工作主要压力源及不同护龄、职称及学历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的差别。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天津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56名儿科护士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问题,病人护理方面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问题。不同护龄、职称及学历的儿科护士压力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议护理管理者采取综合干预模型减少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为儿科护士提供减轻工作压力的方法,以提高儿科护士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ICU护士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探讨其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2007年7-10月对8个ICU 159名护士和普通病房1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护士的职业压力评分均值为(3.41±0.73)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中最大的职业压力来源是认为护理是高风险职业,其次是工作强度大、经常超负荷工作、持续夜班工作;而普通病房护士的职业压力评分均值为(3.29±1.05)分,其中最大的职业压力来源是认为护理是高风险职业.ICU和普通病房护士的职业压力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护士的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159,P<0.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因子为朋友帮助.结论 ICU护士的职业压力较高;实施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减轻护士压力,减少工作负荷,充分发挥各个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对减轻ICU护士职业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护士工作疲惫感的状况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护士是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她们不但具有高尚的情操、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护士从事的护理工作是一种需要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护理工作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导致护理工作质量下降。下面就护士工作疲惫感影响因素、导致结果及对策等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7.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以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压力,增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儿科40名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方面的调查。结果在调查的40名护士中,总体压力平均分为2.855分,属于压力程度较高的水平,其中家属对患儿溺爱、过度维权总得分最高(144分),其他依次为医疗护理意外带来的压力(136分),高要求专科技能带来的工作压力(133分),工作环境差、待遇低(98分),患儿不合作、加重工作负担(92分),人际冲突带来的压力(82分);压力程度非常高的项目依次为家长对患儿溺爱、过度维权(占65%),医疗护理意外(占55%),高要求专科技能带来的工作压力(占32%)。结论通过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加强护患沟通,促进护理管理者干预,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心理文化素养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年资护士职业疲惫感的原因,为管理者制定人性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探索高年资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体验,以半结构式的深入会谈法对我院各临床科室的60名高年资护士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练5个步骤分析其疲惫感产生的原因。结果高年资护士工作疲惫感原因包括5个方面,即工作无成就感、心理负荷过重、身体健康问题、自我追求受限、情感受挫。结论管理者应关注高年资护士的身心健康,加强与高年资护士的沟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其工作热情,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产科护士压力源、焦虑状况与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压力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的7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79名产科护士压力源量表得分最高的维度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2.55±1.01)分],最低的为管理及人际关系[(1.73±1.05)分];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为31~85分,平均(57.67±12.82)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总分为(38.29±7.57)分。年龄与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但仅与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得分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压力源得分与焦虑得分呈正相关(P0.05),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焦虑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产科护士工作压力大,且大多存在焦虑情绪,护理管理者需关注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护理人力的配置和护理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加强护士的社会支持,从而减轻产科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倦怠状况及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一所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为中度,主要问题为情感耗竭[(27.01±5.66)分]和成就感降低[(17.07±5.59)分],情感耗竭与年龄、护龄、职称、工作压力源5维度、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密切相关(r=0.527~-0.239,P〈0.01),成就感降低与年龄、护龄相关(r=0.301,0.318,P〈0.01).多元线性回归表明,护龄、工作压力源中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对情感耗竭影响显著.结论 改变精神科护士的年龄结构,合理应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问题,充分感知和应用社会支持是缓解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的重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