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小诺霉素治疗的30例患儿进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胺酶(NAG)的动态监测。小诺霉素用1周时尿NAG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说明小诺霉素具有肾毒性作用,用药勿超过1周。尿NAG是监测药物肾毒性的早期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2.
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CsA)是治疗激素依赖型和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常用药物之一,但是在CsA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同时往往会发生肾脏毒性,从而限制了CsA的使用.CsA可导致急慢性肾脏病,缺血的肾组织发生炎症以及纤维化.目前临床上通过尿系列微量蛋白、血肌酐等对CsA肾毒性进行监测,但尚不能早期发现肾脏损害.寻找一种无创且敏感性高的标志物来检测CsA的肾毒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该文就目前已知的急性肾损伤标记物在监测CsA肾毒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硫酸小诺霉素的肾毒性作用林荣军,杜嗣廉,李静,于汉松,邵地华,魏云霞硫酸小诺霉素是一种新型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于小儿患者尤其腹泻患儿的安全性材料甚少。我们于1992年10月~12月用硫酸小诺霉素治疗了30例腹泻患儿,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及停药后7天分...  相似文献   

4.
环孢霉素已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肾病综合征(NS)。由于患者的肾组织损伤,对类固醇激素(激素)的敏感性和环孢霉素的剂量不同,治疗效果也各异。该文旨在研究早期应用环孢霉素治疗 NS 能否诱导持续的缓解。方法 28例 NS 患儿符合如下标准:(1)NS  相似文献   

5.
氨基糖甙类在成人的毒性了解得颇多,然而对新生儿肾的影响报道甚少。近来有报道新生儿用庆大或妥布霉素治疗可能发生来源于肾小管细胞的尿酶活性增高,特别是丙氨酸氨基肽酶(AAP)和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增高。虽然尿酶的临床重要性尚未确定,但尿酶增高是临床肾损害的早期征象。本文研究新生儿用妥布霉素和头孢噻甲羧肟治疗期间的尿酶(AAP和NAG)活性改变,以了解其对肾脏的毒性。作者随机选择了66例怀疑新生儿败血症的病例,用妥布霉素和头孢噻甲羧肟与氨苄青霉素配  相似文献   

6.
尿NAG监测丁胺卡那在新生儿中的肾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5例应用丁胺卡那的新生儿测尿NAG,用药前(20例),用药后3-4天(46例),5-10天(19例),X分别29.53、31.0、51.6,经统计处理用药前与用药5-10天相比有显著变化,尿NAG升高停药7-10天多恢复正常,说明丁胺卡那对肾毒性早期尿NAG的升高是可逆的,丁胺卡那常规剂量用药时间超过5天肾脏有一定的损害。尿NAG可作为监测丁胺卡那肾毒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庆大霉素的肾毒性作用日益为临床医师所重视,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报告已占ARF 之5~22%但庆大霉素仍不失为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有效抗生素。因此如何合理用药,早期发现肾毒性作用,防治ARF 是当前临床医师所关心的问题.现将我们对短期应用庆大霉素患儿的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酶(NAG)测定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诺霉素可致急性耳聋 患儿11岁,体重30kg,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外院肌注小诺霉素6万U,后自感听力减弱来我院。即往无耳疾患史。体检:中度耳聋,双耳听阔在60分贝以上,余无异常。小诺霉素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一般认为其对耳、肾毒性较低。但本例仍致耳聋,说明此类药应慎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环孢霉素A与他克莫司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接受环孢霉素A与他克莫司治疗的118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信息,包含患儿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肾组织病理、治疗后转归及不良反应等,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行相关比较分析。结果 一般临床资料:纳入环孢霉素A治疗病例总计66例,其中18例为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45例为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3例为频反复型肾病综合征,其中56例行肾穿刺活检。52例他克莫司组中12例为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40例为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其中47例行肾穿刺活检;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环孢霉素A与他克莫司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维持远期完全缓解无组间差异。但治疗第6个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他克莫司组完全缓解率(86.5%)明显高于环孢霉素A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激素依赖型/频反复型肾病综合征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此外,在微小病变组及非微小病变组内,环孢霉素A与他克莫司无疗效差异;副反应方面,他克莫司组多毛症发生率、牙龈增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环孢霉素A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使用他克莫司第16个月及18个月后出现2例急性胰腺炎患儿。环孢霉素A组急性肾损伤(5/66)及慢性肾毒性改变(2/66)发生率高于他克莫司组。结论 环孢霉素A与他克莫司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远期疗效无差异。对于激素依赖型/频反复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他克莫司短期疗效较环孢霉素A更好,但需警惕急性胰腺炎发生。对环孢霉素A累计治疗时间超过30个月患儿需高度警惕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肾毒性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环孢素A通过免疫抑制以及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其药理作用,同时也可引起肾脏的肾小管、肾小动脉、肾小球以及间质病变,造成肾毒性.在临床应用中有必要加强对环孢素A的肾毒性的认识,严格掌握其使用剂量以及可能出现的反应.该文重点介绍环孢素A的肾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积累和交流白血病化疗病人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时临床经验。方法总结2年中明确诊断深部霉菌感染病人的诊断过程、方法、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和转归。结果确诊深部真菌感染者共5例,均为白血病患儿,感染前或感染中白血病达完全缓解,特征性表现为发热,抗菌素治疗>5天无效,轻中度压痛的多发性硬性皮下小结(2/5例)和肝脾肾散布性低密度病灶(3/5例),需四周以上二性霉素治疗,有明显但可以处理的毒性反应。结论发热、抗菌素治疗无效、硬性皮下小结和肝脾肾散布性低密度病灶时应考虑深部真菌感染,并给予4周以上二性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在继发性肾脏病中,抗菌药物肾损害占重要地位。现介绍易造成肾损害的常用抗菌药物及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强调临床医师应熟悉各种抗菌药物的肾毒性特点、掌握肾功能减退患儿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对防止抗菌药物肾毒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丁胺卡那霉素对新生儿的肾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0名疑有细菌性感染的足月新生儿采用不同剂量及方法输注丁胺卡那霉素,用药前后检测反映肾功能的6项指标,按所测指标中任2项异常者则为肾损害,结果有7例异常(17.5%),出院时仍异常者仅2例(5%),说明丁胺卡那霉素肾毒性发生率较低,且是一过性的,若采用每天1次用药,则肾毒性可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儿的生长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CRI)诊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肾替代治疗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挽救肾功能衰竭患儿的生命。但CRI,尤其是终末期肾病患儿,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身材矮小。如何改善生长,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CRI早期即可出现生长问题。CRI患儿生长发育落后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外其自身基因决定的最终身高,主要的因素有:蛋白热卡的不适当摄入、贫血、肾性骨病、生长激素抵抗、肾小管功能障碍和药物毒性等。因此应针对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因素早期给予适当及时的干预,尤其是提供足够的热卡,纠正贫血,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应注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以早期试用生长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5.
例1,男,5个月,因咳嗽肌注小诺霉素0.3,1次/日。2天后排血尿,尿频、量多,每天(80〕~900)ml。查体体重6kg,轻度浮肿,两肺可闻及疾呜音,心腹无殊。尿化验PH6,0,蛋白,红细胞,管型3个,比重1.001,尿糖及培养(-)。血尿素氮21.lmmol/L,肌肝216Umol/L。血钾3.5mmol/L.钠115mmol/L,氯89mmol/L。钙、镁、血浆蛋白及胆固醇均正常。双肾彩色B超示双肾间质水肿。诊断:1.小诺霉素肾中毒;2.急性肾功能衰竭。6天后死于心、肾及脑衰竭。例2,男,35天。因发烧、腹泻肌注小诺霉素0.2,1次用。3天后排血尿,尿频、量…  相似文献   

16.
刘敬 《小儿急救医学》1999,6(4):161-163
目的 研究新生儿窒息后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提供肾功能损害早期敏感的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仪对22例窒息新生儿的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前瞻性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7.
多普勒肾血流检测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普勒肾血流检测在过敏性紫瘕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过敏性紫癜和健康儿童各25例肾主动脉、叶间动脉、弓状动脉的多普勒血流频谱,检测指标为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Vmax)、舒张期最低流速(Vmin),并计算阻力指数(RI)。同时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尿常规、尿微量蛋白。结果 过敏性紫瘕患儿肾血流频谱为高速高阻型。在25例肾血流改变的患儿中,21例尿常规正常,9例尿微量蛋白正常。结论 多普勒肾血流检测为早期发现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灵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环孢素A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自1986年开始用于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NS),是目前激素依赖或耐药型NS的选择性治疗药物之一,特别是在细胞毒性药物不耐受或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长期应用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但在应用期间必须监测CsA的血药浓度和肾功能,对接受长期持续CsA治疗的儿童每2~3年进行1次肾活检,以发现肾毒性的组织学证据。  相似文献   

19.
金葡菌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不及时有效治疗,后果严重。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亦不断增加。万古霉素成为近年来抗菌效果好,几无耐药菌珠出现的抗生素,但由于其耳毒性和肾毒性限制了其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本文仅就治疗中药物的肾毒性进行初步研究。对象和方法1.病例选择:自1994年3月~1996年7月收住于我院新生儿病房的感染患儿32例,男23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2.6:1。发病为生后1小时~28天,平均12.3天。入院时体重2500克~2999克8例,~3999克17例,≥4000克7例。平均3845±176克。胎龄…  相似文献   

20.
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感染是婴儿疾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使目前一些可用药物的疗效有所下降。再者由于这些抗菌药物的毒性反应,以致无法采用高于目前的常用剂量。新的氨基甙类抗菌素——尼蒂霉素(Netilmicin,乙基西梭霉素硫酸盐)具有抗菌活力强而毒性低微的特点。从某儿童医院的病儿中分离到革兰氏阴性及革兰氏阳性菌共306株,应用琼脂稀释法及纸片法比较尼蒂霉素、西梭霉素(Sisomicin)及庆大霉素的抗菌作用。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34株大肠杆菌的敏感度,其中33株可为3种药物的≤1.56微克/毫升的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