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由铜代谢障碍引起 ,男女比例约为 2~ 5 :1,多见于儿童 ,临床表现多样 ,误诊率高。我院自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肝豆状核变性误诊 13例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3例中男 10例 ,女 3例 ,发病年龄 7~ 14岁。二、临床表现 均无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 ,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 5例 :语言障碍、步态不稳各 2例 ,震颤、手足徐动 1例。以肝脏损害为首发 5例 :表现为腹水 3例 ,肝脾大黄疸 2例。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者 1例。三、实验室检查 除有贫血表现…  相似文献   

3.
肝豆状核变性29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4~2002年共收治肝豆状核变性38例,其中误诊29例,误诊率76.3%,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29例中男21例,女8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9岁。误诊时间3~19个月;23例居住农村,6例在城市,其中两对兄妹同是患者。慢性起病20例,亚急性起病  相似文献   

4.
以血尿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豆状核变性主要表现为肝脏和神经精神症状 ,而伴有肾脏损害 ,尤其是以血尿为首发表现的报道较少 ,极易误诊。本院 1980~ 1998年诊治肝豆状核变性病人 72例 ,其中有肾脏损害 18例 ,占 2 5 % ,而以血尿为首发表现者 5例 ,占 6 .9% ,均曾误诊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中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8~ 13a。 5例均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 ,3例误诊为急性肾炎 ,误诊为肾炎性肾病和IgA肾病各 1例。均有肉眼血尿 (肾性血尿 2例 ,非肾性血尿 3例 ) ,面部及双下肢浮肿 4例 ,蛋白尿 3例 ,低蛋白血症 2例 ,肝大 ,肝功能异常 4例 ,腹水 2例。分别按肾炎…  相似文献   

5.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临床多种多样,极易误诊。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例,在院内及院外误诊共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3—5岁3例,6—12岁12例。临床表现:黄疸、肝大、肝功能异常7例;抽搐3例;表情呆板、学习困难、行走迟  相似文献   

6.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误诊病例分析及治疗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分析小儿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误诊的原因以及因误诊而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初次住院的患儿,分为临床误诊、诊断不明和近期确诊三组,并对各组误诊误治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63例中217例入院前被长期误诊(59.8%),52例长期诊断不明(14.3%),仅94例 (25.9%)能在首发症状出现3个月内获得正确诊断.被长期误诊的217例中误诊病名多达50 余种,最常见的依次为各种类型肝炎、肝硬化和(或)腹水、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关节炎、肾炎及脑炎(或脑病)等, 共347例次.治疗前后三组间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本病易被长期误诊或诊断不明,早期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对具有上述易被误诊疾病症状的患儿常规行角膜K-F环及铜代谢检查,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溶血与肝豆状核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总结以溶血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HLD)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加深认识,提高诊疗水平,减少误诊,对50例确诊的以溶血为首发表现的HL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均以溶血为首发表现,均误诊为其它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误诊时间15天-6年,结果表明;对原因不明的溶血性贫血患儿,应常规查血清铜蓝蛋白及铜氧化酶,K-F环等,以便早期诊治,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Willson病,是一种少见的、可治疗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院1995年6月-2001年10月共收治22例HLD患儿,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8岁1例,-8岁4例,-14岁17例,以学龄期儿童为多。有明显家族史者4例,系两对亲兄弟。22例父母均否认近亲结婚史。均符合HLD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肝豆状核变性2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豆状核变性21例(浙江省台州医院儿科317000)王昕昕新乡医学院二附院儿科王家勤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儿童中比较少见。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易引起误诊、漏诊。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减少误诊率。现将我院1984~1995年收治的2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分析总结以溶血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 (HLD)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加深认识 ,提高诊疗水平 ,减少误诊。对 5 0例确诊的以溶血为首发表现的HL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0例均以溶血为首发表现 ,均误诊为其它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误诊时间 15天~ 6年。结果表明 :对原因不明的溶血性贫血患儿 ,应常规查血清铜蓝蛋白及铜氧化酶 ,K -F环等 ,以便早期诊治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锌盐治疗19例肝豆状核变性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12.
肝豆状核变性12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肝豆状核变性 (HLD)是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家族性疾病 ,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特点好发于青少年 ,以肝、脑尤其基底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率约为 1/ 10 0万 ) [1] 。现将 1995~ 2 0 0 1年我院神经内科及儿科收治的 12例HLD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为 6~15岁 ;病程 1个月~ 4年。 12例均符合以下条件 :1.临床表现符合HLD :如锥体外系表现 ,肝损害 ,肾损害 ,溶血症状 ,精神症状 ;2 .实验室检查 :血清铜蓝蛋白 <0 .2 g/L ,尿铜 >10 0μg/ 2 4h ;3.裂隙灯证实眼K F环存在 ;4 .有阳性家族史 ,符…  相似文献   

13.
14.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儿童肝豆状核变性(WD)的诊治经验,探讨监测疗效的敏感指标。方法 分析77例儿童WD临床资料。结果 77例中以肝脏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和其他症状起病者分别为59、13、6例。以肝病起病59例中坚持治疗者可达到或维持临床无症状。暴发性肝炎型5/6例死亡或自动出院。以神经/精神症状起病者4/5例症状明显好转。监测治疗前尿铜平均728.4μg/24 h,青霉胺、硫酸锌及青霉胺 硫酸锌治疗后尿铜分别为792.0、286.1、388.5μg/24 h。结论 儿童WD中以肝病为首发症状者最多见。青霉胺仍是治疗WD的经典药物,治疗期间定期重点随诊肝功能、血常规及尿铜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肝豆状核变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豆状核变性 (WD)是由于编码铜转运的P型ATP酶基因突变而导致该酶的功能丧失 ,不能将铜伴侣传递而来的铜与α2 球蛋白结合 ,导致铜蓝蛋白合成异常 ,胆道泌铜障碍 ,使游离铜增多 ,异常沉积于肝、脑和眼角膜 ,引起相应的器官脏器损伤 ,如肝硬化、锥体外系损伤、K F环、溶血性贫血、肾小管损伤、肾性血尿和骨皮质变薄等改变。该文回顾了近年来WD的有关新进展 ,包括铜蓝蛋白、铜伴侣蛋白、ATP7B基因及相关蛋白的结构功能、基因突变及治疗 ,为进一步从根本上治疗WD提出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患儿,男,3岁5个月,因发热3d伴咳嗽0.5d,拟支气管炎住院治疗。无腹痛、腹胀、纳差、黄染等。平素体质可,智力发育正常。未提供遗传病家族史。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右肋下0.5cm,肝区无叩击痛,脾未及,掌跖角化症。神经系统无异常。住院期间ALT 433U/L,乙肝二对半、丙肝、甲肝均阴性,EB病毒DNA阴性,TORCH(~),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阴性,甲状腺功能正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患儿1年前体检时ALT 100U/L以上,未予重视。眼科会诊,提示角膜外缘半个KF环。查血铜蓝蛋白(CP)0.07g/L,1周后再次查CP2μmol/L[正常值(21.8~48.2)μmol/L],尿铜61μg/24h尿,确诊肝豆状核变性。头颅磁共振未见异常,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8.
活体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5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活体肝移植治疗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亲体部分肝移植术及术后监测临床生命体征、血生化指标,抗感染、免疫抑制、营养支持等综合方法,治疗肝豆状核变性5例。结果 供体术后顺利康复;患儿术后健康存活,至今分别为3(3例)、2、1年。肝脏功能、血铜蓝蛋白已恢复正常,正常饮食,均无复发。结论 活体肝移植可纠正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病变及原有的代谢缺陷,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挽救其生命,是治疗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终末期肝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肝豆状核变性2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特点为肝硬化、大脑基底节软化和变性,以及角膜色素环(K-F环),伴有铜代谢障碍、血清铜蓝蛋白减少和氨基酸尿症[1]。由于其首发症状复杂多样,易误诊。我们将1990年5...  相似文献   

20.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儿科近年来发现本病不断增多,但早期常被误诊。影响预后。现结合我院收治20例WD讨论本病的误诊与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