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探讨p15基因甲基化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微小残留病灶(MRD)诊断中的价值,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研究49例初治儿童AL(包括ALL31例及AML18例)和20例对照组的p15基因甲基化情况。动态观察4例ALL及2例AML治疗前后p15基因甲基化的变化。结果显示,儿童AL患者p15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67.3%,ALL与AML的阳性率(分别为61.3%和77.7%),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20例均阴性。动态观察的6例儿童AL,初诊时均呈现p15基因甲基化;完全缓解时,4例仍呈现甲基化,其中3例分别于3个月、5个月、6个月后复发:另一例甲基化转为阴性,未复发:MSP敏感度可达10-3。因此,MSP检测p15基因甲基化有助于检测儿童AL的MRD。  相似文献   

2.
小儿急性白血病IgH基因重排李戈符仁义廖清奎李兰郭俊可微量残留病(MRD)是导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的根本原因,但临床难以检测<1%的残留白血病细胞。我们采用基因重排原理,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5例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IgH和TcRy基因重排两个标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微小残留病(MRD)。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在终止治疗后有9例检出MRD。受检病例在检测后随访1.5~102个月,结果9例MRD阳性者有3例于3~6个月内复发;而MRD阴性的9例无1例复发,提示治疗终止后仍存在MRD者以后有复发的危险,应进行定期监测;MRD阴性可作为临床停药观察的一个客观指标。该方法检测MRD简便、阳性率较高,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IgH和Vδ2Dδ3基因重排微小残留病(MRD)值在判预后的意义。方法运用极限稀释法对ALL完全缓解期(CR)后的意义。方法:运用极限稀释法对ALL完全缓解期(CR)后不同时期的骨髓标本进行IgH和Vδ2Dδ3基因重排的定量检测。结果24例初诊时存在IgH或Vδ2Dδ3基因重排的ALL患者CR后不同时期51例骨髓标本中,MRD〉0.1%者3例,其中2例复发,1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析急性白血病基因组多态性特征及其临床意义,采用10种随机引物对急性白血病进行RAPD分析和选择特征引物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急性淋巴白血病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各自有特征的RAPD标记,可以在DAN判别各类型白血病。RAPD标记可能用于白血病的基因分型,微小残留病检测等研究。  相似文献   

6.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淋)经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复发的根源在于体内微小残留病(MRD)的存在。动态检测体内MRD,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白血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RD的检测在达到灵敏和特异的同时,又能快速、经济和方便,...  相似文献   

7.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分析(附5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55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检查、演变及转归,其中RA12例、RAS2例、RAEB18例,RAEB-T10例,CMML6例,非典型的MDS7例。55例中转为急性白血病16例(急淋2例,急非淋14例),占29.1%;本组患者一量发生RAEB-T,则在短时间内转为急性白血病,因而对非典型的MDS血象、骨髓细胞形态作了进一步详细描述,提出了儿童MDS血象、骨髓细  相似文献   

8.
分析小儿急性白血病P16基因的突变及其在疾病发生的作用。利用PCR扩增P156基因的外显子1、外显子2,并进行缺失突变分析,利用均一变性凝胶电泳(CDGE(对外显子2进行点突变分析。结果显示:小儿急性白血病缺失突变率异常高57例患者中有18例发生缺失突变,只有6例发生点突变,总突变率为31.6%、ALL患者P16基因的总突变率明显高于AML患者,为64.7%,而AML患者P16基因的总突变率只有8  相似文献   

9.
探索应用TCRr基因重排标志及改良的极限稀释定量PCR法检测小儿ALL微小残留病(MRD)的可行性,探讨其追踪骨髓MR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改良极限稀释定量PLR法。结果:敏感度平均为4拷贝。对14例初治阳性病人在诱导达到缓解(CR)时的MRD定量检测结果显示,骨髓复发组MRD定量值平均为0.343%,未复发组为0.004%(P<0.01)。14例中6例CR时MRD阴性,4例在追踪期内持续阴性,2例转为阳性(分别为0.017%、0.020%),化疗后MRD渐减少至转阴;3例CR时MRD平均值为0.077%,在缓解期MRD值渐减少,其中2例临床持续缓解,1例骨髓无复发但发生睾丸白血病,1例CR时MRD值较高,2例持续高值,2例MRD值渐增高,此5例均复发。结论:CR时MRD阳性的病人应持续监测其水平,若持续高值或逐渐增高,复发的可能性大,应加强化疗以防复发。采用极限稀释定量法检测ALL的MRD有简单、敏感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是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 ,绝大多数经诱导治疗后可获得完全缓解 (CR) ,但最终仍有 30 %的儿童复发。而治疗后体内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是复发的主要根源。目前普遍认为 ,治疗白血病的关键是控制MRD。我们对 45例儿童ALL的微小残留病进行检测 ,试图探讨其与临床及预后关系。1 .病例来源 :(1 )病例组 :共 45例。取ALL患儿初诊骨髓标本进行IgHCDRⅢ及TCRVδ2 Dδ3基因重排的定性检测。(2 )阳性病例组 :对TCRδ克隆性重排阳性的 1 9例作进一步研究。取其诱导缓解治疗结束CR时以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外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得到较普遍的开展。本文对MRD-PCR检测中MRD定量,白血病克隆演化及MRD与白血病复发的关系等方面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在儿童中发病率逐年增加,据北京儿童医院统计近十年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AML比例由5:1上升至3:1。多年来各家认为DA、HA和TA方案是治疗AML有效的方案,其缓解率在30%左右,一次DA诱导达CR者16.67%,2次DA方案的32.22%病例达CR,自1994年以来应用DAE方案诱导治疗AML,使一次DAE方案CR可达51.02%,2次达73.43%,提高了A  相似文献   

13.
蒋俊煌  郭瑞官 《中国小儿血液》2000,5(6):246-248,254
为探讨p16基因甲基化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L)的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采用酶切加PCR技术研究33例初治儿童AL,15例复发儿童AL及30例对照组p16基因甲基化情况,并观察p16基因甲基化与化疗结果的关系。结果33例初治AL有3例、15例复发AL有6例、30例对照组中0例存在p16基因甲基化。可评价疗效的31例初治AL中,3例甲基化患者未缓解;28例非甲基化者中3例获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外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得到较普遍的开展。本文对MRD-PCR检测中MRD定量,白血病克隆演化(clonalevolution)及MRD与白血病复发的关系等方面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应用PCR和斑点杂交试验检测3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IgH和TcRr基因重排,并对9例完全缓解期患儿进行了微小残留病(MRD)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双基因标记检查较单一基因检测MRD更具优越性,可降低假阴性率,有利于临床预知疾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白血病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药而药(MDR)已被认为是白血病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MDR的机制除了主要的mdrl基因以外,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近来也受到重视。关于MDR的研究目前已从体外白血病细胞系转移到了临床,检测结果显示出抗药基因mdrl及其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对于白血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检测手段则着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基础上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测定。为了逆转白血病MDR  相似文献   

17.
密集强化+高频度鞘注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我科收治的急性白血病 (AL)患儿长期无病生存(LTDFS)率不高的原因有二 :(1)多药耐药 (MDR)基因的出现 ;(2 )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根据文献 [1 3]报道 ,1995年以来我们选取具备定期强化条件的 6例AL患儿给予密集强化 高频度鞘注 (iT)治疗 ,完全缓解 (CR)后无一例复发或出现CNSL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均为我科收治的初诊患儿 ,都做了外周血和骨髓形态学及免疫学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4例(高危 2例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ML M2 ) 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ALL(NHL ALL) 1…  相似文献   

18.
多药耐药(MDR)已被认为是白血病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MDR的机制除了主要的mdr1基因以外,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近来也受到重视。关于MDR的研究目前已从体外白血病细胞系转移到了临床,检测结果显示出抗药基因mdrl及其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对于白血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检测手段则着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基础上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测定,为了逆转白血病MDR,以异搏定(VRP)为代表的钙通道阻滞剂和以环胞菌素A(CsA)为代表的钙调蛋白(CaM)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并且已有临床试用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儿童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联合化疗的应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已有极大提高,但仍有部分患儿达不到完全缓解或缓解后易复发。多年的研究发现,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是白血病难以获得良好疗效的障碍。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扩增和过度表达所引起的MDR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机制[1]。我们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了33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mdr1mRNA基因的表达,初步探讨了其与临床耐药的关系。对象…  相似文献   

20.
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了45例不同病期急性白血病患儿和13例非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原位DNA、RNA和蛋白质含量,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治疗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CR)和非白血病患儿共四组病人的上述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急性白血病患儿的DNA非整倍体检出率为41.2%,其中ALL为33.3%,ANLL为60%。ALL和ANLL的S期细胞百分比(S%)显著低于非白血病患儿,而CR组的S%与非白血病的S%无显著性差异。2.ANLL组的RNA含量显著高于CR组、非白血病组及ALL组,而后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四组之间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4.在对9例缓解期病人进行动态观察过程中,有5例检出DNA非整倍体,其中4例在检出DNA非整倍体后33~74天内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