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移植术在鼻中隔穿孔修补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03—2011年采用夹层法治疗16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在鼻内镜下行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移植术,术后定期鼻腔清洁和换药。结果15例穿孔I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随访1—3年,无穿孔复发及不良反应,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移植术在鼻中隔穿孔修补中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笔者临床工作中参与鼻内镜手术200余例,近年来遇到2例非鼻中隔手术后2周内出现鼻中隔穿孔病例,现报道如下并试述鼻中隔穿孔发生的可能机制。1临床资料例1。男,34岁,右侧偏头痛伴右侧面部肿胀感2年。头部CT示右上颌窦囊肿,遂入院在全麻鼻内镜下行右侧上颌窦根治术(柯陆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HTK〗探讨鼻内镜下应用鼻中隔软骨或筛骨修补鼻中隔穿孔的临床效果。〖HTW〗方法〓〖HTK〗22例鼻中隔穿孔中鼻中隔矫正术所致12例,外伤性穿孔2例,化学物质腐蚀性穿孔2例,激光、微波烧灼性穿孔3例,原因不明3例。鼻内镜下应用鼻中隔软骨或筛骨修补鼻中隔穿孔,形成骨性支架,术后用湿润烧烫伤膏MEBO涂抹创面,促进周边黏膜向穿孔处生长。〖HTW〗结果〓〖HTK〗患者均一次修复成功,穿孔处双侧骨质暴露区域被黏膜完全覆盖25~62d,随访2~3年无再次穿孔,均无手术并发症。 〖HTW〗结论〓〖HTK〗鼻内镜下应用鼻中隔软骨或筛骨修补鼻中隔穿孔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后发生鼻中隔穿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鼻内镜术后发生鼻中隔穿孔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鼻内镜手术前的局部或全身激素的应用,患者的全身疾病,手术时的操作损伤,填塞物的压力过大、时间过长等都可以促使鼻中隔穿孔的发生。结论 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前应全盘考虑如何处理患者的全身疾病及术前用药,填塞物的选择和压力,局部处理等,以减少鼻中隔穿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孔周黏膜翻转法修补鼻中隔穿孔的疗效观察。方法应用孔周黏膜翻转法对17例陈旧性鼻中隔穿孔进行修复,术后行鼻内镜观察修补效果。结果17例患者采用孔周黏膜翻转法修补鼻中隔穿孔,术后随访2个月~1年,术后2周1例出现穿孔后上缘小穿孔,其他患者未再出现穿孔。结论采用孔周黏膜翻转法修补鼻中隔穿孔,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鼻中隔穿孔修补一直是耳鼻喉科医生认为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目前对有症状的鼻中隔穿孔仍以手术修补为主。2001年4月-2005年8月我科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前壁带蒂肌骨膜瓣,经鼻底隧道修补鼻中隔穿孔,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1例真菌性鼻-鼻窦炎(FRS)鼻石形成致鼻中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疾病的诊疗方案,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患者,男,55岁,因“反复嗅到臭味5年余,伴左侧头痛1周”入院,入院后完善影像学等相关检查,提示:FRS、鼻石症及鼻中隔穿孔,于全身麻醉鼻内镜下行左侧鼻窦开放+鼻腔肿块切除+鼻中隔修补术。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第4天出院,术后随访半年,鼻中隔穿孔修补满意,鼻腔黏膜无水肿,各鼻窦开放口良好,鼻道及窦腔内均未见异常分泌物。至今未见复发。结论FRS鼻石形成致鼻中隔穿孔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有复发的可能,应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23例外伤或手术后鼻中隔穿孔患者采用经鼻内镜下穿孔修补术,术中分别采用筛骨垂直板或颞肌筋膜直接封闭穿孔、翻转黏膜瓣及赝复物夹衬并转移黏膜瓣封闭、下鼻甲带蒂黏膜瓣修补等方法进行修复,并采用硅胶板或塑料膜的保湿物垫衬保护为特点的填塞方式。结果直接封闭7例,翻转封闭5例,转移封闭10例,鼻甲封闭1例。随访4周至7个月,23例鼻中隔穿孔手术修补成功19例(82、6%),4例未成功的病例分别为术后3周黏膜瓣脱落1例、术前存在2个穿孔仅将大穿孔修补成功1例、术后筋膜干燥导致再穿孔1例及转移黏膜瓣太小,穿孔未完全修补成功1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是目前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
自体筛骨垂直板作支架修补鼻中隔大穿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8月~2003年2月,我们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筛骨垂直板加下鼻甲黏膜移植修补鼻中隔大穿孔1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鼻中隔穿孔的手术修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近二十年关于鼻中隔穿孔手术修补的概况,对鼻中隔穿孔的病因、症状、术式及术中所用移植物进行总结,并提出鼻内镜手术修补鼻中隔穿孔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翻转下鼻甲黏膜瓣修补鼻中隔大穿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应用翻转下鼻甲黏膜瓣修补鼻中隔大穿孔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下刮除鼻中隔穿孔边缘黏膜上皮,造成新鲜创缘,将下鼻甲黏膜瓣翻转缝合在穿孔的新鲜创缘上,封闭穿孔,两侧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使黏膜瓣与穿孔的新鲜创缘完全贴合。结果全部病例均Ⅰ期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未发生再穿孔。结论该手术在鼻内镜下进行翻瓣和缝合,取材方便,成功率高,是修补鼻中隔大穿孔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鼻中隔穿孔直径小于1.0 cm者鼻内镜下颞肌筋膜植入直接封闭,直径大于1.0 cm者鼻内镜下鼻底黏膜翻瓣或转移加筛骨垂直板和颞肌筋膜"三明治"式封闭,术后使用己烯雌酚纱布片贴附促进黏膜生长。结果直接封闭5例,翻瓣封闭6例,转移封闭4例,随访3~12个月,15例鼻中隔穿孔修补成功14例,成功率93.3%。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大穿孔选用鼻底黏膜翻瓣或转移加筛骨垂直板和颞肌筋膜"三明治"式封闭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带蒂鼻中隔黏骨膜瓣转位联合游离下鼻甲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疗效及分析手术经验。方法 2006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鼻中隔穿孔患者12例,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一侧行带蒂鼻中隔黏骨膜转位贴补联合另一侧游离下鼻甲黏膜组织瓣贴补术,术后随访观察鼻中隔穿孔修补创面愈合情况及修补效果。结果 12例鼻中隔穿孔均一期修补成功,随访3个月以上未见再穿孔。结论鼻内窥镜下行带蒂鼻中隔黏骨膜瓣转位联合游离下鼻甲黏膜瓣修补鼻中隔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带蒂鼻前庭骨膜瓣显微手术修补鼻中隔穿孔董人禾,高智蔚临床上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尽理想。1978年至1993年,我们采用带蒂鼻前庭骨膜瓣显微手术修补鼻中隔穿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兹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鼻中隔穿孔患者21...  相似文献   

15.
鼻中隔穿孔手术治疗4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最佳径路和方法.方法鼻中隔穿孔41例中,经前鼻孔径路10例,经鼻翼切开径路16例(联合内镜1例),蝶形切开径路6例,鼻内镜下径路8例,唇下径路1例,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31例用复合瓣修补,用耳脑胶固定.结果经前鼻孔径路单层瓣膜修补10例中,4例再穿孔,采用鼻翼切开,鼻翼鼻小柱蝶形切开,鼻内镜下径路,复合瓣修补,耳脑胶固定治疗,均一期愈合.结论对不同的鼻中隔穿孔要用不同的手术径路,复合瓣修补,耳脑胶固定瓣膜等是目前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鼻中隔穿孔在耳鼻咽喉科临床上并非少见,选择适宜的病例,进行手术修补,术后局部处理得当,多能成功。2000年1月~2007年10月,我科收治鼻中隔穿孔13例,采取鼻内镜下带蒂黏骨膜瓣转移修补鼻中隔穿孔,成功1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护鼻中隔黏膜、提高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鼻内镜下选择性采用右侧切口进路施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104例。结果104例中无一例鼻中隔穿孔,均彻底地矫正了鼻中隔偏曲。结论对于鼻中隔向左侧偏曲的病例,采用鼻内镜下右侧切口进路施行手术,术中鼻中隔黏膜保护好,术野清楚,鼻中隔矫正彻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创鼻中隔棘/嵴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对42例经临床症状、体征、鼻内镜及CT扫描检查确定为单纯鼻中隔偏曲形成棘/嵴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微创鼻中隔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反应轻微,鼻中隔均获满意矫正,术口约2周后可以愈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无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鼻腔粘连、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方法优于传统的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具有损伤少、安全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点、适应证及合并鼻窦炎,鼻息肉的同期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135例,其中单纯鼻中隔偏曲85例,合并下鼻甲肥大22例,合并鼻窦炎、鼻息肉28例,术后给予高膨胀海绵或油纱条填塞。结果135例中术后随访3~6个月者132例。治愈125例(94.70%,125/132),好转7例(5.30%,7/132),无效0例,无一例发生鼻中隔穿孔、血肿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具有视野广、微创、直视下完成手术、切口无需缝合等优点;对合并有下鼻甲肥大、鼻窦炎、鼻息肉者可行同期手术,术后使用高膨胀海绵填塞鼻腔,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一期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治疗56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诊疗情况,对手术方式、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患者鼻部外观满意,鼻腔通气畅,嗅觉良好,1例鼻中隔前端穿孔,经放置软骨支撑愈合.术后无鼻中隔脓肿、血肿,随访半年也无外鼻塌陷等并发症.结论 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可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同期手术具有直视下操作,复位精确,切口灵活,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具有卫生经济学意义,但要知情告知并征得患者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