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100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将200例小儿迁延性肺炎随机分成两组,在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加味麻杏石甘汤,疗程均为20天。结果:治疗组在平喘、止咳、肺部湿罗音消失及缩短疗程方面,明显优于单用抗生素的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2,33(12):1574-1575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60例,并设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加味麻杏石甘汤(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莱菔子、苏子、黄芩、桑白皮、陈皮、半夏等),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平喘抗炎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本方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清热化痰的功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郭新莉  焦丽 《陕西中医》1994,15(5):206-206
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288例,结果在平喘、止咳、肺部湿罗音消失及缩短疗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小儿支气管肺炎风热闭肺型及痰热蕴肺型确能起到宣泄郁热、清肺平喘止咳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0%,对照组治愈率67%,2组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药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AP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抗炎、止咳、化痰、补液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观察2组疗效、证候变化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治疗组发热、咳嗽﹑咯痰及胸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CAP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老年性肺炎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辉  陈娴 《天津中医药》2013,30(2):84-86
[目的] 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辅助治疗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采用抗炎、止咳、化痰等西医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 疗程10 d.于治疗前后观察其疗效, 症状开始改善时间及炎性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率(G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炎性指标及症状开始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麻杏石甘汤辅助治疗老年性肺炎临床疗效显着, 能够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郁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比较两组的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hs-CRP、WBC、PC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s-CRP、WBC、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可以提高痰热郁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降低hs-CRP、WBC、PCT等炎症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治疗组同时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50%、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EV1%预计值、FEV1/FVC%等肺通气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ECOPD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结合西医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静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并配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30例,好转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0%;治疗组治愈3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6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而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3.7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对抗炎、平喘疗效肯定,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常规静脉点滴阿奇霉素,口服对症药物,治疗组在点滴阿奇霉素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在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佐以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减少阿奇霉素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的疗效,并观察其炎性指标的变化。方法将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服用加味麻杏石甘汤,西药组予以左氧氟沙星入液静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WBC、GR%、CRP、NAP积分、TNF-α。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近;两组单项症状和各项炎性指标治疗均有显著,而改善程度相近。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本病疗效确切,能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50例,西医用消炎、抗菌、吸氧、降温、强心、利尿、止咳、镇静,中医药用银杏石甘汤,宣肺平喘,止咳化痰,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对照组40例,单西药治疗;疗程均为一周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9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见效快,疗程短,疗效确切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嗜酸细胞增多性肺炎26例,痊愈6例(23.3%),有效17例(65.25),无效3例(11.5%),总有效率为88.5%。用药期间无严重副作用。初步认为,对未用强的松治疗的多数嗜酸细胞增多性肺炎患儿,应用加味麻杏石甘汤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对60例诊为小儿喘憋性肺炎,中医辨证属于风热闭肺或痰热阻肺型的病例分组,分为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和增服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治疗组)。经3—7天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比常规西医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郁肺型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7例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57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2组均治疗7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恢复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5%,对照组为7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1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止咳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郁肺型小儿肺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IL-3与CRP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2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味麻杏石甘汤)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13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8%显著高于对照组7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热退、咳嗽、肺部啰音、气促和X线吸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喘咳风热闭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肺炎喘咳风热闭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0.0%(40/50)、98.0%(49/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周永霞  陈可静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33-733,767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 (痰热壅肺型 )的疗效.方法将 60例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加味麻杏石甘汤.结果 治疗组的体温下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 X线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 (痰热壅肺型 )疗效较之单纯西药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退时间及X线吸收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临床疗效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