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四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例 1女 ,2 7岁。颈部淋巴结肿大 5年 ,伴鼻阻 1年 ,于2 0 0 1年 11月 1日在门诊手术室取颈部淋巴结活检。体检 :双侧颈部及颌下多个淋巴结肿大 ,以右颌下淋巴结为大 ,约2 0cm× 2 0cm× 1 5cm。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8 1× 10 9/L ,红细胞 5 14× 10 12 /L ,血红蛋白 10 8g/L ,血小板 174×10 9/L。例 2男 ,16岁。右颈部包块 5个多月 ,于 2 0 0 1年 10月 19日在门诊手术室取颈部淋巴结活检 ,术中见 :包块位置较浅 ,活动度可 ,质较硬 ,6cm× 4cm× 4cm大小 ,包膜完整 ,血供丰富。例 3男 ,17岁。左颈部包块 1年多 ,无疼痛 ,无全身症状 ,于 …  相似文献   

2.
伴有巨块状淋巴结病的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17岁。1年前无诱因发现双颌下区各有一黄豆样大小包块,疼痛不明显,不伴畏寒、发热、恶心、咳嗽及咽痛。近半年包块逐渐增大且右颈部又出现包块,以“双颌下、右颈部包块待查”于1997年3月8日入院。体检:鼻咽部见一约1.5cm×1.5cm隆起区域。...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新型细针穿刺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介绍一种新型细针穿刺器余小蒙张绍渤张长淮介绍一种新型细针穿刺器@余小蒙@张绍渤@张长淮...  相似文献   

4.
细针穿刺细胞学与小切片对照诊断分析殷凤泉,刘俊英利用简便、安全的细针吸取术对肿块做生物学诊断是一种直接、快速、准确、经济的方法。我们对体表或接近体表的脏器内肿块行细针穿刺,并制订了"三步法"。细胞学诊断为第一步。用斜面刀刃式细针穿刺吸取细胞的同时,切...  相似文献   

5.
经皮细针肺穿刺108例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肺部有肿块,而胸片、痰液以及支气管镜检查未能明确其性质的108例患者,行经皮细针肺穿刺之细胞学诊断分析。108例中,22例仅作单纯细胞学诊断,86例有外科手术切除标本之病理、超微结构或其它化验检查证实。肿块直径为1cm~5cm。细胞学与手术切除标本或活检的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3.0%(80/86),假阴性3例,假阳性3例。文中对各种不同病变的细胞学特征,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原因以及经皮细针肺穿刺的实用价值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7.
细针穿刺诊断中应用细胞块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细针穿刺 (fineneedleaspiration ,FNA)与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 ,其最大的不同是标本量少 ,标本中组织学结构大部分或完全丧失 ,这也是造成FNA局限性最大的原因[1] 。细胞块的应用正是为了减少细胞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之间的这种差异 ,提高FNA准确性而发展起来的。细胞块制作的基本原理是将液体中样品通过离心 ,细胞和碎片被高度浓缩后用琼脂、石蜡包埋 ,再做成切片。经过高度浓缩压紧 ,细胞和碎片形成组织学的模式。我们通过分析细胞块在细针穿刺中应用的情况 ,旨在进一步探讨细胞块在细针穿刺诊断中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块免疫组化在淋巴结细针穿刺诊断(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淋巴结FNAC与细胞块免疫组化联合应用方法,进行淋巴结肿大原因的分类。结果通过117例淋巴结FNAC与细胞块免疫组化的联合应用,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4.68%(89/94),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涂片诊断的方法(P0.01)。结论淋巴结FNAC与细胞块免疫组化联合应用方法可大大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10个月.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许多包块.并进行性增大,不伴有症状于2008年10月入院.体检:B超显示颈部淋巴结肿大.CT检查:双侧颈部大块软组织影,考虑为颈部占位病变,淋巴瘤可能性大.实验室检查:三项异常: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27.9 mg/L);血清总蛋白(56 g/L)及白蛋白(32.3 g/L),略有下降;各种淋巴细胞数量异常(T淋巴细胞为0.20、CD3+/CD4+为0.14、CD3+/CD8+为0.06、CD16+/CD56+为0.58).临床先后二次切除左右颈部肿大包块送活检.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39岁,3年前发现颈部包块,最大径3 cm,质软,无红肿、压痛、畏寒、高热及其他不适,在当地医院行颈部包块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检查,诊断为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10个月.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许多包块.并进行性增大,不伴有症状于2008年10月入院.体检:B超显示颈部淋巴结肿大.CT检查:双侧颈部大块软组织影,考虑为颈部占位病变,淋巴瘤可能性大.实验室检查:三项异常: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27.9 mg/L);血清总蛋白(56 g/L)及白蛋白(32.3 g/L),略有下降;各种淋巴细胞数量异常(T淋巴细胞为0.20、CD3+/CD4+为0.14、CD3+/CD8+为0.06、CD16+/CD56+为0.58).临床先后二次切除左右颈部肿大包块送活检.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性,27岁,因发现右肘部肿物1年,肿物增大伴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右肘窝处可见一肿物,大小19 cm×18 cm×10 cm,质硬,活动度差,表面未见破溃、出血。右肘部有触痛,右肘关节活动受限。右肘关节X线示:右肘关节骨质未见异常,右肘关节周围软组织内多发肿物;MRI示:右肘关节内软组织肿物,建议针吸活检除外恶性肿瘤。病理检查细胞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单个小圆细胞和小圆细胞团,小圆细胞排列紧密,形态基本一致,可见  相似文献   

13.
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 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 PM)感染导致的机会性感染,好发于东南亚和我国的南方地区.在东南亚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继发性感染中居第三位,仅次于结核病和隐球菌病[1].PM是唯一可导致人类侵袭性感染的双相性青霉菌属,超过60%的HIV感染者感染PM后可导致播散性真菌血症,亦可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4.
胰腺实性占位性病变尤其是胰腺癌的术前诊断极其重要,早期诊断和手术可以提高这类患者的生存率。细针穿刺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术前诊断的准确性,但目前国内文献对此系统性介绍的较少,该文就胰腺实性占位病变的细胞学特点及其技术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1岁,因感胸闷、腹胀和腰痛,于2006年10月来院就诊,查体:患者轻度贫血貌,腹软无压痛,肝肋下可触及,脾肋下可扪及,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彩超检查:左肾囊肿4.0cm×4.1cm;右肾囊肿7.8cm×5.9cm;血常规:白细胞10.1×109/L,红细胞3.21×1012/L,血小板151×109/L,血红蛋白98g/L,血片分类正常;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3系增生,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全片找到海蓝组织细胞(sea blue histiocyte,SBH)19只,该细胞体积约28~50μm,胞质丰富、色呈鲜艳海蓝、胞质内充满空泡,核约小淋巴细胞大小、圆形或椭圆形、可见偏位、核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眼睑皮脂腺癌的穿刺方法、细胞学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 4例眼睑肿物行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穿刺涂片行常规HE染色以及脂肪染色(苏丹Ⅲ染色),光镜观察其细胞学特点;与活检结果对照,并与霰粒肿、眼睑毛母质瘤和基底细胞癌的细胞学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4例肿物穿刺结果考虑为皮脂腺癌。涂片内细胞丰富,特征明显,可见2种肿瘤细胞,一种为胞质丰富呈泡沫样的皮脂腺分化细胞,一种为核大深染、异型明显的低分化癌细胞,脂肪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胞质内及背景中可见橘红色脂滴。穿刺诊断与活检结果基本一致。而霰粒肿细胞学表现为肉芽肿性炎症,毛母质瘤内见无异型的基底样细胞、嗜碱性细胞、影细胞及钙化,基底细胞癌表现为核致密深染、排列紧密的细胞团,与皮脂腺癌易于区别。结论 眼睑肿物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有助于眼睑皮脂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答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细针吸取细胞学在霍奇金病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已在国内外深入开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总结分析经活检诊断为霍奇金病(Hodgkinsdisease,HD)的FNAC资料,以探讨FNAC在HD诊断上的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对HIV感染者体表肿大淋巴结和肿块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友谊式"细针穿刺器,对72例HIV感染者进行FNA检查.获得组织用于制备涂片或细胞块,进行HE染色、抗酸染色、六胺银染色、PAS染色,特殊病例进行细菌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PCR检测.结果 在72例HIV感染者中,穿刺淋巴结65例(90.3%)和体表肿物7例(9.7%).淋巴结病例包括:结核30例(42%),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5例(7%)、HIV相关性反应性增生14例(19%)、淋巴瘤7例(10%)、化脓性淋巴结炎5例(7%)、隐球菌感染2例(3%)和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2例(3%).体表肿块包括:皮肤及软组织4例(5.6%)、乳腺2例(2.8%)和甲状腺1例(1.4%),其中恶性肿瘤2例,分别为乳腺淋巴瘤和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后多数感染治疗有效.结论 对于HIV感染者进行FNA操作安全、容易执行,诊断可靠、用时较短.取材充分即能够明确多数淋巴结肿大和体表肿块的病因.在本组研究中患者年龄多是20~40岁的男性,结核感染是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病因,高级别的恶性淋巴瘤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9.
皮肤Rosai-Dorfman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5岁,发现有臂皮疹逐渐增大3年,左背皮疹逐渐增大1年来本院就诊。皮疹开始均为米粒大小,之后逐渐增大,无痛、搔痒感,无发热、贫血等症状。曾先后3次于各级医院行皮疹活榆,病理诊断为皮肤慢性炎症性病变、淋巴细胞浸润症等。体检:右上臂伸侧靠近腋窝处、左背部肩胛下分别见一斑块状皮疹(图1),晕灰褐色,略高出皮肤表面,边界模糊,右上臂皮疹范围约为6.5cm×5.5cm,其边缘可见3处陈旧性瘢痕,长0.8~1.2cm,[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肠系膜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 ,33岁 ,右上腹隐痛不适 3年 ,1个月前自己扪及中上腹肿块。全身情况好 ,无发热 ,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无肿大。常规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B超示中上腹 5cm× 7cm肿块。CT示肠系膜淋巴源性肿瘤。剖腹探查 ,见肠系膜根部肿块。病理检查 肿块 7cm× 5cm× 6cm、3cm× 2cm× 2cm及 2cm× 1 5cm× 1 5cm 3个 ,包膜完整 ,实性 ,切面均一灰黄色 ,质中。镜检 :大淋巴结内为弥散分布的滤泡样结构 ,滤泡生发中心变小或消失 ,中央由透明变性的小血管穿入 ,外套层明显增厚 ,小淋巴细胞绕中央呈同心圆层状排列 ,形似葱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