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牙髓去髓再植与保髓再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脱落1h内脱落牙50例60颗即刻保髓再植,脱落6h以上脱落牙52例66颗即刻根管治疗后再植并固定,定期复诊评价再植牙情况。结果保髓再植成功30例,基本成功27例,不确定1例,失败3例;去髓再植成功45例,基本成功16例,不确定3例,失败2例。结论根据适应症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银河 《江苏医药》2004,30(8):628-628
胫骨开放性骨折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对于胫骨开放性骨折是否采用带锁髓内钉有不同看法。一部分认为首先采用外固定架,特别是合并有严重软组织损伤时更应如此。我科自1997年开始,采用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4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正中 《云南医药》1993,14(5):291-293
本文总结报告11例髓外浆细胞瘤,提示病理活检为确诊本病的主要手段,提出髓外浆细胞病检上仅能作为确诊,而不能区分良恶程度和估计其预后。在分型上认为本病应看作恶性肿瘤,主张应作手术及放射治疗,不能作为良性瘤对待。  相似文献   

4.
5.
在牙髓病治疗中行开髓术和去髓术,传统的方法是在麻醉或失活条件下进行。近几年来,应用液氮冷冻牙齿表面的方法完成开髓术和去髓术,共治疗282例,318颗牙齿,均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山虎  刘志礼  何长街  舒勇 《江西医药》2005,40(11):695-696
目的 探讨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非扩髓是否比扩髓手术过程更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方法 51例简单股骨干骨折病例行股骨髓内钉内固定,A组28例行扩髓,B组23例行非扩髓,所有病例远近端锁钉都锁定。比较A、B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2min,B组平均手术时问为115min;A组平均出血量为358ml,B组平均出血量为236ml;罔手术期并发症A组3例,B组7例。结论 扩髓髓内钉技术是固定股骨干简单骨折的金标准。非扩髓内钉在治疗简单股骨干骨折较扩髓内钉需要较少的手术时间,随手术时间的缩短手术中出血也相应的减少,但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扩髓交锁髓钉治疗老年股骨干萎缩性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股骨干萎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扩髓交锁髓钉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所有老年患者骨折均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愈合时间为4~6个月,未发生主钉锁定断裂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扩髓交锁髓钉内固定可提高老年股骨干萎缩性骨折的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临床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髓母细胞瘤患者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均位于颈、胸段脊髓,最大径平均为1.4cm,未见囊性变,绝大多数肿瘤发生在小脑蚓部,压迫第4脑室,镜下均可见到毛细血管网和间质细胞,间质细胞NSE染色阳性,血管内皮CD34染色阳性,间质细胞和血管内皮GFAP和EMA染色均阴性。结论髓母细胞瘤属高度恶性、生长迅速、边界不十分清楚的肿瘤,肿瘤细胞有沿脑脊液产生播散性转移倾向。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等离子髓核消融术复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间盘源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影像CT或MRl检查、临床症状、体征及间盘造影均符合腰椎间盘源性疼痛诊断的患者,在西门子Powermobile C型臂X线引导下,对责任间盘行等离子髓核消融术复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术前及术后2个月内进行VAS评分及改良MacNab标准疗效评价。结果:术后7天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术后随访2个月,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有效率93%(53/57),优良率87.7%(50/57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椎间隙感染、神经根及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等离子髓核成消融复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但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5例简单股骨干骨折患者的治疗及随访资料,根据是否采用扩髓髓内钉治疗分为扩髓组59例、非扩髓组5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情况差异。结果扩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47.7±12.5)min、术中出血量(296.7±24.5)mL ,显著大于非扩髓组患者(P<0.05);骨折愈合时间(13.4 ± 2.1)W ,显著短于非扩髓组(P<0.05)。扩髓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的HSS评分(84.6 ± 4.2)、Lysholm评分(85.5 ± 4.4)、第12个月的HSS评分(85.7 ± 3.5)、Lysholm评分(86.5 ± 3.3),均显著高于非扩髓组患者(P<0.05)。扩髓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47%显著低于非扩髓组患者的33.93%( P<0.05)。结论对于简单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非扩髓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但扩髓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有利于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开髓引流术和开髓失活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65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4例,行开髓引流术;对照组31例,行开髓失活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1%,实验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诊疗次数为(3.3±1.2)次,对照组为(2.6±1.1)次,对照组少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髓失活术能够释放牙髓腔的压力,有效抑制牙髓的炎性反应,缩减患者的诊治次数,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微小RNA(miR)是一种长度在22个核苷酸左右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它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结合来调控mRNA的降解或抑制其编码蛋白的转录。miR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等。考虑到miR潜在的临床相关性,在各种人类疾病中可能作为肿瘤治疗的更好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miR及其靶基因或信号通路和对髓系细胞的调控机制、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鉴于miR在肿瘤群体用于疾病的诊断、预后、分型和治疗指导的巨大临床应用前景,总结出一些具有预后或治疗价值的miR及对化疗药物耐受性的关系等及miR开发治疗靶点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miR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髓外髓细胞肉瘤(myeloid sarcoma,M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MS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治疗与预后。结果 MS没有特定的发生部位,初始时常表现为孤立性肿块。病理组织学特点为由各阶段髓系细胞构成,常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示4例中,3例MPO阳性(75%),4例CD43阳性(100%),4例CD34阳性(100%),1例CD68阳性(25%)。2例在肿块切除后1年内局部复发,并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结论 MS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确诊,免疫组织化学对确诊具有重要作用。强有力的抗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可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陈熙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2):99-100
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PLD)是国内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微创技术,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髓核超氧氧化消融术(POC)是近年来在国内逐渐开展的一种新的微创技术。1手术方法1.1经皮穿刺髓核摘除(APLD)患者俯卧位,下腹部垫气枕减小腰曲前凸,常规皮肤消毒,置洞巾,选择后外侧8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引岁.头昏、乏力、发热半个月.团员部加重,于1998年!l月6R晚住人我院急诊科。直体:面色苍白,皮肤敬在出血点,肺部呼吸音粗,肝、脾、淋巴结未们及,体温38C.11月7日血象:Hb58g/L、RBC1.89X10’叮、BPCllsX10讥、WBC40X10’/L。有核细胞分类:早动粒细胞18o/o中幼粒细胞6%,晚幼粒细胞5%,杆状核粒细胞4%分O!核粒细胞20%:原始红细胞9%,早幼红细胞200/o中动红细胞4%,晚动红细胞so/oll月8R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员活跃。粒细胞系统早幼粒细胞对%,中幼粒细胞4%,打状核粒细胞4o/o分叶核粒细胞6…  相似文献   

16.
贺瑛福  许常林 《江苏医药》2008,34(2):178-178
我院1997年10月~2006年3月共收治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36例,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36例中,男27例,女9例,年龄2~30岁.病程8 d~1年半,其中26例为1~6个月.首发症状为头痛、呕吐、行走不稳,同时均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伴发热5例,抽搐6例;颅神经损害:三叉神经1例,外展神经22例,面神经8例,听神经2例,吞咽迷走神经3例.  相似文献   

17.
姚莹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346-347
<正>髓母细胞瘤多好发于儿童,仅次于星形胶质细胞瘤而占第2位,其发生率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5%,发病年龄75%为15岁以下,偶尔见于成人。此瘤来源于小脑蚓部的原始神经上皮细胞或小脑皮质的胚胎性外颗粒层细胞,主要见于小脑,在儿童多发生于小脑蚓部,在成人则多见于小脑半球。因此,对儿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在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并评价交锁髓内钉扩髓与不扩髓两种方式对闭合性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采用扩髓与不扩髓的交锁髓内钉两种方法实施治疗的83 例闭合性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扩髓组41例患者平均手术用时为40 min,与扩髓组42例相比缩短了1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扩髓组41例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25周,扩髓组42例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7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扩髓组共42例有1 例发生锁钉断裂,不扩髓组41例有5 例发生锁钉断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髓组发现畸形愈合2 例,不扩髓组有3 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发现感染病例.结论 在治疗闭合性胫骨骨折方面,扩髓交锁髓内钉的总体疗效好于不扩髓交锁髓内钉.  相似文献   

19.
邢荣格  苗玉  周玮玮 《河北医药》2012,34(9):1438-1439
患者,男,61岁,平素身体健康,有吸烟史.体检X线发现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直径1.5 cm,边界清.CT强化扫描示右肺中叶圆形低密度影,界限清.临床诊断为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病理检查:巨检:送检肺组织一叶,大约13 cm×10 cm×1 cm~3 cm×10 cm×3 cm,距支气管断端2 cm被膜下见一灰红色圆形结节,直径1.5 cm,边界清,切开肿物灰红质软,似有假包膜.镜检:低倍镜下瘤结节与周围肺组织边界较清,有薄的纤维性包膜.瘤组织由骨髓组织和少量脂肪组织构成,脂肪组织分化成熟(图1).骨髓组织包括三系细胞,粒系细胞以中性杆状核、分叶核居多,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散在分布,可见淋巴细胞及成熟浆细胞,巨核细胞数量3~5个/HPF,形态无异常(图2).病理诊断:(右肺中叶)髓脂肪瘤.因术前各项检查均不能除外恶性肿瘤,患者行一叶肺切除,术后情况良好,随访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20.
陈卫民  曹雷华  陈佳  王珊珊  陈捷  谢平 《江西医药》2012,47(10):933-935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髓脂肪瘤的认识,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1年收治的16例肾上腺髓脂肪瘤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治疗进一步探讨。结果16例肾上腺髓脂肪瘤患者年龄33—71岁,平均53.5岁。其中5例行开放手术治疗,2例经腹腔切口,3例经腰部切口,其余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结论肾上腺髓脂肪瘤系良性肿瘤,且多数无内分泌功能。CT检查是肾上腺髓脂肪瘤诊断首选,治疗方法可等待观察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