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近年来眼科治疗白内障最先进的手术方法。其特点是切口小,无需缝合,术后角膜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病人住院时间短等。我院自从2000年至今已开展了20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3.2 mm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和5.5 mm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硬性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Noncon-ROB06000型(日本)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病例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进行细胞密度和形态学的检查。结果:两种不同切口术后1、2、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改变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其损失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2 mm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快捷、可靠的手术方式并不增加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是全世界致盲和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手术几乎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手段。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不用缝合、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小等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接受。现将我们在临床中总结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3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及43例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术式术后视力在术后1W,1月,2月有显著差异P〈0.01,角膜散光在术后1W,1月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2月后无显著差异P〉0.05。证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术后散光小的全新意义上的白内障手术。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囊外摘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曾果  陈宗贤 《西部医学》2005,17(2):127-128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与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近3年在我院接受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病例200例及接受了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病例200例,对他们的术后视力,术后散光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超声乳化组术后1周及1个月的视力明显优于囊外组,但术后3个月的视力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差异;但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力,但超声乳化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散光轻,裸眼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超声乳化(简称超乳)是采用小的角巩膜切口进行手术,应用超声乳化仪将硬的晶状体核粉碎成乳糜状后吸出。具有手术切口小,角膜损伤小,减少手术源性角膜散光,伤口愈合快,视力恢复迅速,康复期短等特点。因此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成为白内障患者的首选术式。本组共收集2003年1月一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Phaco+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658例,经细致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3.2mm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和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96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分别采用3.2mm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和5.5mm切口植入硬性人工晶体,比较两种方法的术后视力、前房炎性反应、手术性角膜散光和后囊膜混浊程度。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和前房炎性反应无显著差异,3.2mm切口组比5.5mm切口组引起的手术性角膜散光小(P<0.05)。术后半年5.5mm切口组有7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后囊膜混浊,而3.2mm切口组未见后囊膜混浊。结论:3.2mm切口的超声乳化结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能减少手术性角膜散光,降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103例(120只眼)白内障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观察术后不同时间视力和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5以上者96只眼(80%),术后1月裸眼视力0.5以上者99只眼(82.5%),术后3月裸眼视力0.5以上102只眼(85%)。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小,效果好而稳定,有很好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现代治疗臼内障的新方法,具有手术切口小、愈合快、对角膜曲率影响小、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设备昂贵、手术费用高、操作复杂及我地区的经济因素等影响,短时间内很难开展该手术。我院自2005年6月开始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以超声能量打击和粉碎晶状体为主要技术特征的手术,手术切口小,术后伤口愈合好,术后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良好。自美国Kelman(1967)首次将超声乳化技术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以来,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院自2000至2003年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120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眼部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愈合快、裸眼视力恢复好、角膜散光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突出优点而成为广大白内障患者和眼科医生所欢迎的白内障手术方式.我院眼科自2003年以来与上级医院合作,成功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 《黑龙江医学》2003,27(3):161-163
白内障手术治疗已从最早的传统除术发展到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吸出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损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使更多的患获得复明的机会,本对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及人工晶体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常规角膜缘大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比 6mm巩膜隧道切口摘除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常规大切口手术。结果 :临床观察术后 1周及 1、3个月的疗效 ,实验组视力恢复优于后者 (P <0 .0 5 )。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 ,手术切口小 ,术后散光小 ,视力恢复快。在基层医院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小瞳孔下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表面麻醉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17例(21只眼)虹膜后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等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全部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一致,前房反应轻.结论 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小瞳孔下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1486例不同白内障手术方式术后近期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  梁凤康 《广西医学》2003,25(10):1908-1910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几种手术方式并比较其中的优、劣。方法 :在 14 86例 16 33眼白内障中分别用 ECCE术、ECCE+IOL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等四种手术方式实施手术 ,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则按常规统一执行 ,术后视力检查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记录。结果 :术后第 7天以及第 3个月测视力 ,除 82眼因原眼病致视力不能恢复外 ,矫正视力≥ 0 .5为 14 39眼占 91%。ECCE+IOL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 0 .5分别为 95 .0 %和 91.2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此两种术式与国内同类手术效果比较经 u检验差异亦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与 ECCE术式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ECCE+IOL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仍为目前广大农村医院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98例100眼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表明此项手术具有切口小、安全、术后视力恢复快及手术致角膜散光少等优点。本组86眼原位超声乳化成功,出院时视力≥0.5和≥1.0者分别为42%和60%。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混浊。结论认为原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散光小和视力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已在我国普及开展,为了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手术方法不断改进,治疗效果不断提高。超声乳化摘出白内障因其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术后散光少、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使从白内障囊外摘除过渡到超声乳化成为白内障手术的发展趋势。在此过渡期,我们选择了具有与超声乳化具有相似操作方法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自内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86例(186眼)白内障患者实行的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186例(186眼)均顺利完成手术,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新型的,术式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值得广泛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5例89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长度3.2mm,并设立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并发症少见.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组织损伤小,在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的基础上,可以放宽手术的适应症,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5例89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长度3.2mm,并设立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并发症少见。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组织损伤小,在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的基础上,可以放宽手术的适应症,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