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咽部与咽部的内窥镜检查和图象记录技术的发展,使观察咽鼓管咽口可以成为常规检查手段应用于临床。但是对咽鼓管咽口形态的描述较含混,对形态的分型各家意见不一致。本文对正常成人咽鼓管咽口进行观察,以期找出可以量化的描述咽鼓管咽口的指标。为进一步对咽鼓管咽口进行量化研究奠定基础。1 对象和方法受检者为无耳鼻咽喉科疾病史的正常成人,共58名,116耳。平均年龄27.22,(18~44)。男性42名。女性16名。经纯音测听检查和声阻抗检查无异常。内窥镜检查鼓膜并记录,无穿孔、渗出等病变。1%的卡因鼻腔表面麻…  相似文献   

2.
以CT为中心探讨鼻咽癌的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宪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11):690-694
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 ,特别是CT的应用 ,为鼻咽癌的诊断提供了精确的定位和分期的依据 ,极大改善了传统诊断的落后状况 ,对重新认识和研究鼻咽癌提出了新课题。1 相关解剖与病理1.1 解剖鼻咽部 :位于蝶骨体和枕骨底部的下方 ,呈不规则的立方形 ,根据其空间形态 ,分为以下几个壁 :顶后壁 :顶壁与后壁之间不构成明显角度 ,呈穹隆状 ;两侧壁 :为鼻咽腔最重要的部分 ,两侧基本对称 ,包括咽隐窝、咽鼓管隆凸、咽鼓管口 ;前壁 :两侧后鼻孔及鼻中隔后缘 ;底壁 :鼻咽与口咽交界处。因此 ,前壁和底壁并不形成一面“壁” ,而是一解剖区域的空间划分…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75岁、间断涕中带血20d。查体:左侧鼻咽部咽鼓管圆枕的前唇可见一约15mm×15mm大小扁圆形肿物,厚度约5mm,呈棕黑色,表面不规则,周围软组织略充血,肿瘤表面无溃疡、坏死等。咽鼓管咽口部分被肿瘤阻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以1%麻黄素和1%地卡因喷鼻腔及鼻咽部3次,充分麻醉和收敛鼻咽粘膜后,以30°鼻内窥镜观察咽鼓管口,吸除管口分泌物,将导管置入咽鼓管口,先向管内注入空气数次后注入地塞米松5mg,以空针推入少量空气后,再将全部药液注入鼓室。结果:275耳中治愈253耳,好转16例,无效6耳;治愈率9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较好疗效,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部肌上皮癌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我院发现的8例鼻咽部肌上皮癌的临床、CT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肿块原发于鼻咽部;2例位于软硬腭并侵犯一侧鼻咽部。1例位于软腭与咽侧壁交界处;1例位于软腭向上和向下鼻咽部和口咽部;2例位于一侧扁桃体和咽侧壁并侵犯一侧鼻咽部。肿块形态均不规则、其鼻咽腔面呈浅分叶状改变。6例平扫与邻近肌肉组织呈等密度,1例增强病变中心可见较低密度区;1例增强扫描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密度差别。侵犯鼻咽部的肿块均呈浸润性生长累及上下范围较大,最上达咽顶壁,最下达口咽部,前达上颌窦侧壁和鼻腔。1例上颌窦外侧壁骨质破坏、缺损;1例侵及邻近翼内板致骨质破坏、缺损。2例原发于鼻咽部者致一侧咽旁间隙变窄外移、腭帆提肌受侵犯。结论:CT检查的价值主要在于帮助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范围、发展方向、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以及肿瘤的良恶性、有无淋巴转移、远处转移等,对肿瘤的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鼻咽腔和鼻咽壁异常影像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提高对鼻咽腔和鼻咽壁异常影像鉴别的认识。方法搜集鼻咽腔和鼻咽壁异常影像患者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者2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45例。全部病例做了CT和(或)MR检查,详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鼻腔后鼻孔息肉和内翻乳头状瘤突向鼻咽腔者19例,与鼻咽壁之间有小气泡影、呈间断性接触表现者18例,前者肿块边缘规则,后者不规则。鼻咽炎、腺样体肥大11例,均位于顶后壁,前缘平直或内凹,CT增强和MR检查均见黏膜线连续;1例右侧口咽炎延至鼻咽右侧壁,无清楚的边缘,占位效应轻微。鼻咽癌33例和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肿块前缘弧形前凸,多数伴有咽隐窝变浅或消失和腭帆提肌肿大。结论鼻腔后鼻孔良性肿块突向鼻咽腔,呈间断性接触表现;鼻咽良性病变多位于顶后壁,其前缘平直或凹陷,黏膜线影连续;鼻咽腔恶性肿块前缘多呈弧形前凸,鼻咽癌多有腭帆提肌受累。  相似文献   

7.
手术在保留口咽腔正常解剖形态与功能的前提下,解除阻塞、重建并扩大口咽气道。术前经上气道Muller试验证实Fujita Ⅰ型56/62例。对62例OSAS施行CO2激光辅助腭贝成型,保留悬雍垂大部或全部,切开舌腭弓与咽腭弓,松解悬雍垂。术后无鼻咽部粘连及鼻腔反流发生。鼾声基本消失29/62例,明显减轻30/62例,近期总有效率95.2%。本术式基于口咽与腭帆肌群的解剖特点进行设计与重建,避免了软腭组织的过多切除,可达到明显提升腭帆、扩大口咽气道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咽鼓管咽口形态与耳气压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适应我国招飞体检特点的评定耳气压功能的新方法,我们用电鼻咽镜对1080人、2160只咽鼓管咽口(下称咽口)的形态作了动静态观察,并经耳通气功能和低压舱耳气压功能对照检查,发现咽口形态、耳气压功能和局部病变之间关系密切。提示:(1)咽口呈三角形、椭圆形或喇叭形,局部又无明显病变者,多为耳气压功镌良好;(2)咽口呈裂隙形、局部有病变者,多有耳气压功能障碍;(3)对少数裂隙形咽口而局部无病变,或三角形、椭圆形、喇叭形咽口,局部有病变者,均应结合其它检查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9.
鼻咽腺样体肥大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0例鼻咽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重点观察病变部位、咽旁软组织间隙、副鼻窦及乳突改变。结果:鼻咽顶壁和后壁软组织增厚,弥漫性向前下突出22例,呈山丘样突出8例,伴有双侧咽鼓管口淋巴组织增生及副鼻窦炎9例,伴中耳乳突炎5例,伴面骨发育障碍牙列不齐,堵塞后鼻孔2例。结论:鼻咽腺样体肥大不累及咽缝,无咽旁间隙侵犯。  相似文献   

10.
据粗略估计,世界上80%左右鼻咽癌发生在我国。其临床表现是涕血、鼻塞、耳鸣等。影像学表现约80%鼻咽癌起自鼻咽侧壁,早期为鼻咽壁增厚,咽隐窝变浅,中晚期彳丁明显肿物,町有咽隐窝消失,咽旁间隙变窄,颅底骨质破坏,副鼻窦炎症。对本院5例CT诊断疑为鼻咽癌的病例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