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肖玉兰 《家庭护士》2007,5(3):54-55
血液病病人常常需要多疗程化疗和长期静脉输液,由于反复穿刺和化疗药物刺激引起静脉炎、硬化、闭塞,给周围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操作不慎可使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有的化疗药物由于刺激性大必须通过大静脉给药,颈内静脉置管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这一难题,现总结我科37例血液病病人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肿瘤患者需反复化疗、长期输液和静脉高营养,对血管造成损伤,也给护理操作带来了困难。据统计,外周静脉留置针给药72~96h发生静脉炎者高达81.82%,由于化疗药物毒性大、浓度高及反复刺激血管,易使血管内膜损伤〔1〕,若化疗药物不慎外漏还可引起局部皮肤、肌肉、肌腱及神经血管坏死,甚至功能障碍〔2〕。为减轻肿瘤病人的痛苦,保护好血管,采取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可有效防止和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并且可减少病人反复长期化疗静脉穿刺的疼痛,还可用于晚期肿瘤恶液质病人静脉营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科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选择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病人108例,男40例,女68例;年龄2  相似文献   

3.
王迎红  冯爱萍  樊变兰 《护理研究》2007,21(21):1934-1935
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许多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1]。采用常规外周静脉穿刺常因反复穿刺的机械刺激及药物的局部外渗导致外周静脉及局部组织的坏死,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影响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为病人提供了无痛的治疗途径,保证了化疗计划的顺利实施。我科自2004年采用PICC导管进行化疗,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需要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82例,男48例,女34例,年龄21岁~72岁,平均53岁;其中胃癌17…  相似文献   

4.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和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会导致病人外周静脉条件变差,使末梢静脉穿刺的难度增加,影响化疗顺利进行。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268例肿瘤化疗病人行颈内静脉置管化疗,均顺利完成化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和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会导致病人外周静脉条件变差,使末梢静脉穿刺的难度增加,影响化疗顺利进行。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268例肿瘤化疗病人行颈内静脉置管化疗,均顺利完成化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总结颈内静脉置管中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观察2010年6月一2011年5月共36例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化疗的患者。结果:置管成功率100%,无1例发生堵塞、感染,脱离2例,5例穿刺处红肿。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是反复化疗患者治疗的有效通路,正确的操作及良好的护理是保证置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皮肤保护膜在PICC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芬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712-1713
PICC是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的导管。由于其置管操作简便、无痛、安全性高、不需要缝针,留置时间较长,比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风险小,避免了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同时也避免了TPN及化疗药物等刺激性强的药物对血管的破坏,为病人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路。  相似文献   

8.
<正>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属于一种从颈内静脉进行穿刺,然后插管使导管尖端放置在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因其具备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癌症化疗、静脉输液等患者。尤其对于癌症患者的反复化疗,中心静脉置管可避免化疗药物刺激和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血管损伤,属于一种良好的静脉给药途径。但当处理不当,仍然会出现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9.
李丹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8):123-124
PICC置管不仅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可避免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外周血管的刺激,减少不良反应[1]。2004年7月~2005年2月,我们对3例乳腺癌患者行外周静脉PICC置管,穿刺失败后改行颈内静脉PICC置管,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左君  宋娟  沈健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30):2913-2913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留置针在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肿瘤患者术后行静脉化疗,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每天常规静脉穿刺给药,观察组40例采取颈内静脉置管给药.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使用方便,实用性大,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静脉置管常用于重危病人抢救或长期输液治疗的病人 ,也可用于肿瘤化疗给药。一般地 ,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多行中心静脉置管 ,我们采用外周静脉穿刺替代中心静脉置管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2月为 11例恶性血液病及肿瘤患者行APBSCT均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1例住院患者 ,男 5例 ,女 6例 ,年龄 12~75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例 ,小细胞肺癌 1例 ,卵巢癌术后复发 2例 ,前臂尤文氏瘤术后1例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NHL) 1例 ,乳腺癌术后复发 2例 ,多发性…  相似文献   

12.
40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张彦  刘兵 《护理研究》2005,19(10):907-908
肿瘤病人因反复化疗、长期输液和静脉高营养 ,对血管造成损伤 ,也给护理操作带来困难。中心静脉置管术是较好的选择。锁骨下、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等置管因其静脉解剖复杂 ,操作技术难度大 ,以及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或影响病人正常活动 ,使他们在临床的应用受到局限[1]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 (PICC)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我科从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对40例肿瘤病人进行了PICC和观察护理。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40例 ,其中男 3 5例 ,女 5例 ;年龄 2 7岁~ 86岁 ,平均 64 .5岁 ;肺癌 8例 ,胃癌 6例 …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化疗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和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和局部组织产生不良反应。方法:对31例血液科长期静脉化疗患者经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行PICC插管至上腔静脉给药。结果:31例患者31例置管成功,成功率100%,置管时间最短7日,最长20月(603天)。结论:PICC置管是一操作方便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的深静脉置管术,并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对血液病患者外周静脉网和局部组织的毒性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左君  宋娟  沈健 《现代护理》2006,12(30):2913-2913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留置针在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肿瘤患者术后行静脉化疗,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每天常规静脉穿刺给药,观察组40倒采取颈内静脉置管给药。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颈内静脉置管使用方便,实用性大,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晚期癌症病人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期癌症病人由于长期静脉给药和化疗药物的毒性刺激 ,使周围静脉管壁硬化、脆性增加、管腔狭窄、弹性丧失。反复的静脉穿刺既给病人带来痛苦 ,又增加护理工作量 ,影响治疗。为保证药物的静脉输注 ,使病人得到应有的治疗 ,避免或减少输液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 ,减轻病人的痛苦 ,1999年 1~5月我们科对晚期癌症病人进行了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并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 ,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11例 ,女 2例。年龄 2 9~ 6 8岁 ;肺癌 5例 ,肝癌 3例 ,淋巴肉瘤 1例 ,直肠癌 2例 ,精原细胞瘤 1例 ,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深静脉置管在胃肠道肿瘤化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对100例需要静脉化疗的胃肠道肿瘤病人经颈内静脉进行穿刺置管。结果:穿刺100例,成功98例,穿刺成功率98%,用药过程中,无1例发生因药液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和皮肤坏死,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结论:胃肠道肿瘤病人采用经深静脉穿刺置管化疗可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血管刺激引起的静脉炎及药物渗漏引起的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17.
现将我科2004—01/2007—12期间231例应用颈内静脉置管治疗的血液病患者资料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23例,女108例,年龄9~70(38.3±3.4)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自血病9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38例。  相似文献   

18.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初伊明 《护理研究》2005,19(10):909-910
深静脉置管是一简便、有效、重要的临床护理技术[1] ,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 ,在胃肠外高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静脉化疗、危重病人抢救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并逐步扩大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操作方法及护理也有较大进展。我科于 2 0 0 3年 12月— 2 0 0 4年 10月 ,在临床上应用深静脉置管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将 2种深静脉置管方法的临床护理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2 0 0 3年 12月— 2 0 0 4年 10月 ,临床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PICC) 64例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CVC) 74例 ;年龄 15岁~ 91岁 ,平均 …  相似文献   

19.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临床用途广泛,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输注药物、输血补液、抽取血液标本等[1],近年在手术室的应用越来越多.全麻后由于肌松药作用使颈内静脉穿刺的重要定位标志胸锁乳突肌体表标识不明显,所以全麻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有其特殊性.本文分析我科自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1 525例全麻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病历资料,总结全麻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525例患者均为心外科患者,年龄5个月~ 79岁,体重4.8~104 kg,其中≤15 kg 259例,>15kg 1 266例.导管留置3~15d,平均5.3 d. 1.2材料 益心达牌中心静脉穿刺包.  相似文献   

20.
齐莉 《现代护理》2008,14(2):280-280
中心静脉置管是指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插管,穿刺途径主要是锁骨下、颈内、颈外、股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为危重病人的药物治疗、TPN及长期输液提供了安全、可靠、有效的途径,减少了反复浅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护理工作量,避免了高渗液体及刺激性药物对血管壁的损伤,为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但在插管过程中也出现了个别置管不到位的问题,现就1例经颈外静脉插管至颈内静脉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